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科目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3课,在教材位置上占据着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是中国现代史教学的核心篇章。教材系统梳理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脉络与核心内容,展现了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内容编排上,逻辑严谨,以理论发展为线索,帮助学生清晰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增强民族自豪感与道路自信。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知晓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诸多尝试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为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他们具备一定的历史分析能力,能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初步探究。本课涉及的理论体系丰富,学生理解其内涵与发展脉络存在挑战。不过从兴趣角度看,学生对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活巨变有直观感受,这易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思考,助力学生突破难点,提升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深度。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基于新课标设置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理论、人物、现象等,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运用史料分析,了解南方谈话的背景和意义,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与发展过程的学习,培养实事求是的品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理论。
五、教学难点 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表格法、多媒体教学法。
七、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材料分析、小组交流。
八、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复备
(一) 新课导入 出示材料: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讲道:“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毛泽东同志开辟的道路”是什么道路?“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是什么道路? 【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接下来,让我们学习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回答】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井冈山道路。 【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请学生材料分析两条道路,复习导入的同时顺利过渡到本课学习。
(二) 新课讲授 壹·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引导】出示表格。请学生自主学习课本46-48页的内容,梳理邓小平理论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确立的过程,同学合作将表格填写完整。 1.理论起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引导】出示两张图片,引导学生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2.明确提出——中共十二大 【引导】出示两张图片,请学生回 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回答】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③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④1992年南方谈话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共同富裕;发展才是硬道理。⑤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⑥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 【回答】1982年在中共十 表格法。学生合作探究,梳理邓小平理论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确立的过程,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的正式提出。 【讲授】出示文字材料,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 3.基本形成——中共十三大 【提问】出示图片。中共十三大召开的时间、内容是什么? 【讲授】出示文字材料。名词解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开始于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图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讲授】图示“三步走”战略和具体内容。 4.充实发展——南方谈话 【引导】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结合图片思考南方谈话的背景。 【讲授】1992年初,邓小平对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进行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解决了思想理论界的大问题。 【提问】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大家小组交流。 【引导】大家说得非常好!引导学生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维度理解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 【引导】继续出示图片,请学生结合图片和课本分析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生答后出示文字材料) 5.最终确立 【引导】请学生结合先前表格和课本归纳概括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最终确立的过程。 【引导】出示图片,请学生结合先前学习的内容尝试评价邓小平理论。 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回答】1987年。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②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③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回答】在国国际大变动背景下,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一个“向何处去”的现实课题。 【回答】①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③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④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⑤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⑥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回答】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回答】①中共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②中共十五大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回答】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依次理清邓小平理论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确立的过程,其中运用图示法、启示法、表格法、提问法引导学生分阶段分析背景、内容与意义,培养学生的因果观念,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知道邓小平在改革开放
【讲授】出示图片,伟人逝世——1997年2月19日,正当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蒸蒸日上,香港即将回到祖国怀抱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却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①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②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地位。
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引导】出示表格。请学生阅读教材48-51页,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动态发展过程。同学合作将表格填写完整。 【回答】①中共十五大,1997年,邓小平理论,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②中共十六大,2002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③中共十八大,2012年,科学发展观,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④中共十九大,2017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表格法。学生合作探究,梳理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动态发展过程,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1.中共十六大 【引导】请学生结合课本回答中共十六大时间、会议报告、主要内容。 【提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回答】2002年,江泽民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回答】①含义: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意义: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理清中共十六大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后续自主学习、归纳概括的能力。
2.中共十七大 【引导】请学生结合课本回答中共十七大时间、会议报告、主要内容。 【回答】2007年,胡锦涛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共十七大,胡锦涛在大会的主题中提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科学发展观”。 【回答】对新形势下实现什 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 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讲授】“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是什么? 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中共十八大 【引导】请学生结合课本回答中共十八大时间、会议主题、主要内容。 【回答】2012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回答】①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②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③中共十八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继续理清中共十八大时间、会议主题、主要内容。
4.中共十九大 【引导】请学生结合课本,回答中共十九大内容、评价。 【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回答】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国共产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知道中共十九大内容、评价。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历史分析的能力。
5.中共二十大 【引导】出示图片。2022年,中国 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请学生结合课本,回答中 【回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理解中共二十大的主题和中心任务
共二十大主题、中心任务。 【引导】出示图解中国式现代化和视频,请学生观看视频,理解内容。 【引导】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出道路之间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知识拓展:出示表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哪两条正确道路?有什么共同点? 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回答】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通过视频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知识拓展,回顾先前内容,有助于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三) 课堂小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课紧跟时代发展脉络。教材先阐述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萌芽。接着详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认真听讲并记好笔记。 结合板书梳理思路,加强记忆。
九、 随堂练习 4道单项选择(详见配套课件)
十、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