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二节 细 菌
栏目导航
自主学习 预习新知
情境探究 拓展思维
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自主学习 预习新知
一、细菌的形态结构
1.形态: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以 细胞个体存在。根据形态的不同,大致分为三类: 菌、球菌、 菌。
2.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虽有 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 ,属于 。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有 ,有些细菌还有鞭毛。
单
杆
螺旋
遗传物质
细胞核
原核生物
荚膜
细菌结构示意图
遗传物质
细胞膜
鞭毛
3.营养:细菌细胞内没有 ,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
生活。
二、细菌的生殖
1.细菌是靠 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
2. 是细菌的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叶绿体
有机物
分裂
芽孢
三、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有益方面:肠道益生菌;制作发酵产品,如利用 制作酸奶,利用 制醋,利用棒状杆菌生产味精;利用 生产沼气;利用 生产胰岛素;利用 净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2.有害方面:引起食物腐烂变质,引起传染病等。
乳酸菌
醋酸菌
甲烷菌
大肠杆菌
细菌
情境探究 拓展思维
超级细菌是一种耐药性细菌,这种细菌能在人身上造成脓疮和毒疱,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更可怕的是,抗生素药物对它不起作用,病人会因为感染而引起可怕的炎症、高烧、痉挛、昏迷,直到最后死亡。这种细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这种细菌,人们几乎无药可用。
[问题1]细菌的细胞有哪些结构特点
细菌的结构和生命活动
提示: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易被携带,有些细菌还有荚膜和鞭毛,荚膜对细菌有保护作用,鞭毛有助于细菌运动。
[问题2]细菌大量增殖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的
提示: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问题3]通过超级细菌可引起人体患病的特点分析,细菌和绿色植物的营养方式有什么区别 两者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提示:细菌不具有叶绿体,一般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大多数细菌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而绿色植物一般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是自养。两者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细胞中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而绿色植物细胞中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1. 如图是三种不同形态的细菌,图中a、b、c依次是
( )
A.球菌、螺旋菌、杆菌
B.杆菌、球菌、螺旋菌
C.球菌、杆菌、螺旋菌
D.螺旋菌、球菌、杆菌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C
2.(2024牡丹江)细菌是比植物更古老的生命形态。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B.细胞壁
C.细胞膜 D细胞质
3.破伤风杆菌存在于泥土中,也经常寄居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但一般不会致病,当破伤风杆菌进入深而狭窄的伤口内部时,则会大量繁殖并致病。由此可推测破伤风杆菌的营养方式、生活条件是( )
A.自养、不需要氧 B.异养、需要氧
C.异养、不需要氧 D.自养、需要氧
A
C
4.(2024鄄城期末)下列有关细菌形成的芽孢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成一个细菌
B.是细菌用来繁殖的结构
C.是细菌的休眠体
D.可以在不良环境下生存
细菌的生殖
B
5.细菌几乎无处不在,科学家在寒冷的极地和滚烫的热泉中都发现有细菌存在,原因是( )
A.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
B.细菌通过孢子繁殖,孢子很小很轻
C.细菌都有荚膜,能彻底抵挡外来的侵害
D.细菌的个体微小,繁殖能力强,某些细菌可以形成芽孢
D
6.假如手部皮肤上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20分钟繁殖一代,那么1小时后,手上的细菌数目为( )
A.300个 B.600个
C.800个 D.1 200个
C
7.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不会永远保留着,主要原因是( )
A.绿色植物能够分解植物遗体
B.细菌分布十分广泛
C.腐生细菌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
D.动植物的遗体自身会分解
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C
8. 酸菜是一种传统的美味食品,一般情况下是用坛子制作。制作酸菜的坛子必须加水密封,主要目的是( )
A.防止营养流失
B.营造缺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
C.阻止尘埃进入
D.防止空气对流,抑制细菌的繁殖
B
9.(2024槐荫期末)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从而出现具有多重耐药性的细菌,即超级细菌。如图所示为“超级细菌”照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超级细菌根据形态判断属于螺旋菌
B.超级细菌依靠芽孢进行繁殖
C.细菌一般要依赖有机物生活
D.[F]是其鞭毛,是超级细菌的运动器官
C
10.(2024青岛期中)牛奶变质主要是由于大肠杆菌等杂菌大量繁殖,如果饮用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如图为大肠杆菌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其基本结构包括①③④⑤
B.图中⑥为鞭毛,可使大肠杆菌在液体环境中游动
C.遇到不良环境时,③细胞壁会增厚,形成芽孢
D.大肠杆菌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其⑤细胞核中所含的遗传物质不变
D
11.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喜氧罕见细菌,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的叶绿素,使得细菌能够同其他生物争夺阳光,维持生存。下列有关该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菌有完整的细胞核
B.该细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该细菌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该细菌是自养细菌,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
12.下列关于细菌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生殖产生的新细菌,与原细菌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
B.细菌在环境适宜时,生殖速度很快
C.芽孢是细菌生殖时产生的一种结构
D.荚膜和细菌生殖有直接的关系
B
13.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一类致癌物。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几乎会100%引起慢性胃炎,它是大多数胃溃疡的元凶,而且还有1%~2%的概率导致胃癌、胃淋巴瘤等疾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幽门螺杆菌借助其结构中的 在胃液中游动,从而到达胃的上皮。
(2)从细胞结构看,与人体细胞相比,幽门螺杆菌不具有 。
鞭毛
成形的细胞核
(3)13C呼气试验检测系统是国际上公认的幽门螺杆菌检查的“金标准”。患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尿素中的碳原子是13C)胶囊,如果胃部存在幽门螺杆菌,则尿素会被水解,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就会含13C。若检测患者呼出的气体中具有 ,则代表胃部存在幽门螺杆菌。
(4)幽门螺杆菌通过 进行生殖,如果人体内检测有幽门螺杆菌存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类的药物来抑制或杀死这些病菌。在相应的药物处理后,幽门螺杆菌会变成球形,以休眠体的形态度过不良环境。因此,患者需要遵医嘱用药,以彻底杀死病菌。
含13C的二氧化碳
分裂
抗生素
谢谢观赏!(共29张PPT)
第三节 真 菌
栏目导航
自主学习 预习新知
情境探究 拓展思维
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自主学习 预习新知
一、各种各样的真菌
单细胞真菌: ;多细胞真菌: 、曲霉等;大型真菌:蘑菇、
等。
二、真菌的结构和生殖
1.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1)观察酵母菌
酵母菌
青霉
木耳
细胞核
细胞膜
①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一个个 的细胞,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 。
②用碘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就能看到染上颜色的 。
(2)观察青霉
椭圆形
出芽生殖
细胞核
孢子
气生菌丝
细胞核
营养菌丝
①用放大镜观察时,可以看到一条条直立的白色绒毛,这是青霉的
。
②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可以看到气生菌丝顶端扫帚状的结构和
的孢子。
2.蘑菇的结构
蘑菇的菌体也是由 构成,地下部分的菌丝能够吸收外界的
;地上部分叫作子实体,由 和 组成。
气生菌丝
青绿色
菌丝
水和
有机物
菌柄
菌盖
孢子
菌丝
子实体
3.共同特征:酵母菌、霉菌、蘑菇等真菌的细胞内都有 、细胞膜、细胞质和 ,它们属于 生物。
4.营养:与细菌一样,真菌细胞内没有 ,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为 。
5.真菌的生殖
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 来繁殖后代(酵母菌还可以进行
生殖)。
细胞壁
细胞核
真核
叶绿体
异养
孢子
出芽
三、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方面:食用或药用;制作 食品(面包、果酒、腐乳等);生产抗生素(青霉素)。
2.有害方面:引起人类皮肤病( 、足癣);引起粮食作物的疾病(玉米瘤黑粉病);毒蘑菇。
3.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 、水和 ,这些物质又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
发酵
手癣
二氧化碳
无机盐
情境探究 拓展思维
某校的同学去泰山风景区开展研学游活动,在树林内潮湿的土地上,发现了一个个伞状的蘑菇,有的同学还采集到了泰山灵芝。
[问题1]蘑菇是植物吗 如果把蘑菇移栽到光下,能否使它长得快些
真菌的特征
提示:蘑菇不是植物,如果把蘑菇移栽到光下,不能使它长得快些。
[问题2]蘑菇适宜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提示:蘑菇适宜生长在温暖、潮湿、富含有机质的环境中。
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1.科研人员从锦斑蛾幼虫(害虫)身上分离出一种生物。该生物在实验室培养过程中早期呈白色,随后呈绿色。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白色部分为菌丝,绿色部分为孢子。由此推测,该生物最可能是( )
A.细菌 B.真菌
C.动物 D.植物
各种各样的真菌
B
2.下列生物全部属于真菌的一项是( )
A.酵母菌、结核杆菌、乳酸菌、牛肝菌
B.青霉、曲霉、灵芝、酵母菌
C.青霉、曲霉、痢疾杆菌、木耳
D.青霉、酵母菌、大肠杆菌、金针菇
B
3.(2024云南)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内有细胞核
B.依靠现成有机物生活
C.是多细胞真菌
D.可进行出芽生殖
真菌的结构和生殖
C
4.(2024上海)观察青霉实验中能看到的物像是( )
A B
C D
C
5.(2024高青期末)下列关于香菇和青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B.都通过孢子来繁殖后代
C.香菇的菌体由菌丝构成
D.青霉菌因含叶绿体而显绿色
D
6. 下列是对“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的相关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青霉有绿色的芽孢
B.酵母菌能进行出芽生殖
C.青霉有白色的气生菌丝
D.酵母菌有明显的液泡
A
7.酵母菌和青霉都属于真菌,以下属于它们共同特征的是( )
A.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都是单细胞动物
C.细胞没有细胞壁
D.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8.如图为酵母菌繁殖过程示意图,该生殖方式属于( )
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
C.孢子生殖 D.复制
D
B
9.蘑菇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下列有关蘑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蘑菇是原核生物
B.蘑菇靠营养菌丝吸收有机物
C.蘑菇能产生芽孢,靠芽孢繁殖后代
D.蘑菇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植物
B
10.(2024黑龙江)青霉素可以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青霉素是由
产生的( )
A.青霉 B.大肠杆菌
C.病毒 D.酵母菌
11.(2024淄博期末)下列疾病中,由真菌引起的是( )
A.手癣 B.猩红热
C.扁桃体炎 D.丹毒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A
A
12.(2024莱西期末)生活中人们往往“谈菌色变”,其实细菌、真菌有其重要的价值。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腐生菌是自然界的分解者,参与了物质循环
B.人们能利用细菌、真菌制作出独特风味的食品
C.致病菌危害人类健康,应该将它们彻底消灭
D.人体肠道内菌群结构稳定,有利于人体健康
C
13.科学家在贵州发现了6.3亿年前的真菌类生物化石。这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陆生真菌类化石,说明在6亿多年前,蘑菇、酵母菌、青霉等真菌生物的祖先已经从海洋“爬”上了陆地。关于图中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都有菌丝
B.①②③都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
C.②中的a为气生菌丝
D.①②③都营腐生生活
D
① ② ③
14.(2024东平期末)下列关于光合细菌、酵母菌的分析和说法中,正确的是( )
光合细菌 酵母菌
A.二者都是单细胞的,能独立完成各种生理功能
B.二者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二者营养方式都是异养,均通过孢子进行生殖
D.二者都是分解者,均能产生芽孢抵抗不良环境
A
15.(2024滨州期末)如图是某同学做“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时绘制的酵母菌(甲)和青霉(乙)形态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B
A.图甲所示的酵母菌正在进行自我复制
B.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图中1是酵母菌的细胞核
C.图乙是用放大镜观察到的图像,青霉由菌丝构成
D.青霉属于原核生物,图中的5是青霉的孢子囊
16. 小明网购了蘑菇菌包,培养蘑菇,其内部长满了白色的丝状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蘑菇的细胞内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
B.白色丝状物是蘑菇的菌丝
C.玉米芯可以为蘑菇生长提供有机物
D.蘑菇的培养过程需要光照条件
D
17.如图是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乙靠芽孢进行生殖
B.乙、丁是原核生物,甲、丙是真核生物
C.甲、丙的孢子分别着生在结构①和b中
D.丙属于大型真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C
18.在1928年的一天,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一个培养葡萄球菌的培养皿中长了一团青霉。在青霉的周围,有一小圈空白的区域——原来生长的葡萄球菌消失了。弗莱明推测青霉的分泌物能杀灭葡萄球菌。他把青霉培养液加水稀释,先是一倍、两倍……最后稀释八百倍,结果它对葡萄球菌的杀灭能力仍然存在。弗莱明把青霉分泌的杀菌物质命名为青霉素。
(1)与植物细胞相比,青霉细胞中无 。
(2)弗莱明培养葡萄球菌的过程中,由于青霉的 (填一种生殖细胞的名称)落入培养皿而造成污染,长出了青霉。
叶绿体
孢子
(3)科研人员最新发现一种抗生素甲。为研究抗生素甲对葡萄球菌、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的作用效果,他们先分别统计了每毫升培养液中这三种菌的数量,然后将适宜浓度的抗生素甲分别与三种菌液混合,培养1小时后统计每毫升培养液中三种菌的 ,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抗生素甲对 的杀灭效果最好。
数量
假单胞菌
图1
(4)科研人员还希望比较相同浓度的抗生素甲和青霉素的杀菌作用的效果。他们将浸有抗生素甲的滤纸片A和浸有青霉素的滤纸片B放在已经接种了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上(如图2),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若 ,则说明青霉素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效果更好。
滤纸片周围空白的区域面积A图2
谢谢观赏!(共27张PPT)
第四节 病 毒
栏目导航
自主学习 预习新知
情境探究 拓展思维
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自主学习 预习新知
一、病毒的发现和种类
1.病毒的发现
1892年,俄国科学家 发现了病毒。 是最早被发现的病毒。
2.病毒的种类
(1)生活方式:病毒不能 生活,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 内。
伊万诺夫斯基
烟草花叶病毒
独立
细胞
(2)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
植物
人和动物
细菌
种类 寄生细胞 举例
植物病毒 细胞 烟草花叶病毒
动物病毒 细胞 流感病毒
细菌病毒 (噬菌体) 细胞 大肠杆菌噬菌体
二、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增殖
1.大小:病毒比细胞 得多,一般用纳米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只有用
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形态结构: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结构简单,一般由 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没有 结构。
3.增殖:病毒寄生在 内,依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 ,利用 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4.生活: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以 的形式存在。一旦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病毒的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小
电子
蛋白质
遗传物质
细胞
活细胞
遗传信息
细胞
病毒颗粒
三、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害处:引起动植物和人 。
2.益处:①制备 预防传染病。
②在烧伤患者患处涂抹绿脓杆菌 稀释液,能有效控制绿脓杆菌感染。
③利用专门寄生在昆虫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制成的杀虫剂可防治棉铃虫等农业害虫。
④通过病毒携带特定的基因进入动植物细胞内,以达到 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患病
疫苗
噬菌体
转基因
情境探究 拓展思维
噬菌体是侵袭细菌的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通常在一些充满细菌群落的地方,如泥土、动物的肠道里,都可以找到噬菌体。
[问题1]噬菌体与宿主细胞相比,有什么不同
病毒的主要特征
提示:噬菌体寄生在细菌细胞里,属于细菌病毒。与宿主细胞相比,噬菌体不具有细胞结构。
[问题2]有人说病毒能引起人或动植物患病,对人类都是有害的,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为什么
提示:不认同。因为人们可以利用病毒做一些对人类有益的事情,如将人工处理的减毒或无毒的病毒制成疫苗,预防传染病;利用病毒制成杀虫剂,防治有害生物;将病毒应用于基因工程;噬菌体疗法控制绿脓杆菌感染等。
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1. 科学家将患花叶病的烟草榨出汁液滴到健康烟草叶片上,会引起健康的烟草叶片患花叶病;将榨出的汁液通过细菌过滤器后,再滴到健康的烟草叶片上,依然会引起健康的烟草叶片患花叶病。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A.细菌具有致病性
B.烟草花叶病毒是杆状的
C.烟草花叶病毒是植物病毒
D.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小的病原体引起的
病毒的发现和种类
D
2.(2024济南期末)“猴痘”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与猴痘病毒分类不一样的是( )
A.艾滋病病毒 B.狂犬病毒
C.烟草花叶病毒 D.流感病毒
3.在制备流感疫苗时,需要先培养流感病毒毒株,可将该病毒培养在( )
A.烟草榨出的汁液中
B.土壤浸出液中
C.鸡的胚胎中
D.大肠杆菌中
C
C
4.(2024桓台模拟)下列生物体中体形最小的一类是( )
A.噬菌体 B.蓝细菌
C.草履虫 D.衣藻
5.(2024齐齐哈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20世纪初,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病毒,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比细菌小得多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C.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D.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增殖
A
D
6.科学家从北极冻土样本中复活了冻结万年的古老病毒。迄今为止,样本中复活的病毒仅感染阿米巴虫一种动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内部有遗传物质
B.该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动物病毒
C.病毒利用分裂进行繁殖
D.该病毒与阿米巴虫是寄生关系
C
7.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是最小的一类细胞
B.病毒只能寄生在植物或者动物细胞内
C.病毒利用自身的遗传物质和宿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病毒
D.病毒离开了活细胞就没有了生命活动,因此病毒不属于生物
C
8.(2024张店期末)病毒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活动与病毒的利用无关的是( )
A.合成胰岛素 B.制备疫苗
C.防治有害生物 D.用于基因工程
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A
9.下列关于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病毒的种类很多,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十分广泛
B.有些病毒能够引起人或动植物患病
C.有些病毒经过人工处理成减毒病毒,可以制作疫苗来预防某些疾病
D.所有的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D
10.下列不属于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的是( )
A.利用某些病毒防治有害生物
B.利用病毒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C.艾滋病病毒寄生在人体内
D.在烧伤患者患处涂抹绿脓杆菌噬菌体稀释液
C
11.(2024槐荫期末)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烟草花叶病毒 腺病毒 大肠杆菌噬菌体
A.病毒很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从形态上划分,烟草花叶病毒属于杆状病毒
C.按照侵染细胞种类的不同,大肠杆菌噬菌体属于动物病毒
D.在病毒的繁殖过程中,2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C
12.(2024宜宾)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命的病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结构①是埃博拉病毒的遗传物质
B.图中结构②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糖类
C.按其寄生的生物划分,该病毒属于噬菌体
D.该病毒为单细胞生物,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A
13. 如图表示噬菌体(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DNA组成)侵染细菌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噬菌体的生活方式为腐生
B.进入细菌体内的只是②DNA,①并没有进入,但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噬菌体利用自身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D.实验充分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14.以下有关病毒、细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同属于原核生物
B.病毒、细菌通过分裂生殖,而真菌通过孢子生殖
C.病毒、细菌、真菌都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它们的形态结构
D.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真菌和大多数细菌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
D
15.(2024莱西期末)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性疾病,CA16病毒感染是主要致病原因。研究人员将CA16病毒接种到新生小鼠腹腔内,一段时间内各部位的病毒数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恰当的是( )
A.CA16病毒无细胞结构,可进入多种器官
B.感染初期,CA16病毒在肌肉中繁殖最快
C.CA16病毒在各器官中的繁殖速度是先快后慢
D.感染9天时,脑中CA16病毒数量最多
C
16.(2024淄博模拟)下列关于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框图①内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营寄生生活
B.框图②内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且都营腐生生活
C.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D.框图④内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依靠分裂繁殖
C
17.如图为病毒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A、B、C表示的病毒分别是烟草花叶病毒、腺病毒、
。
大肠杆菌噬
菌体
(2)病毒 (填“有”或“没有”)细胞结构,图中的[1]是
,[2]内含有 。
(3)病毒侵入活细胞内进行繁殖时,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填“宿主”或“自己”)的,繁殖新病毒利用的物质是 (填“宿主”或“自己”)的。
(4)人类研究病毒是从它对人或动植物的危害开始的。那么病毒对人类只有害处吗 请举一例说明你的观点:
。
没有
蛋白
质外壳
遗传物质
自己
宿主
并不是,人类利用人工处理的减
毒病毒制成疫苗,可以预防疾病
18.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RSV)是婴幼儿发生严重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1)RSV个体十分微小,科研人员观察RSV时应选用的仪器为 (单选)。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d.解剖显微镜
c
(2)如图为RSV的结构模式图,RSV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单链负义RNA)组成。
(3)RSV不能独立生活,必须 在人体呼吸道的上皮细胞内,属于
病毒。
(4)RSV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是最高发的季节。请你写出一条能够引起人们关注RSV的科学宣传语:
。
遗传物质
寄生
动物
冬季小心RSV——
婴幼儿患严重呼吸道疾病的元凶之一(合理即可)
谢谢观赏!(共25张PPT)
第三章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
栏目导航
自主学习 预习新知
情境探究 拓展思维
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比较项目 细菌菌落 真菌(霉菌)菌落
大小 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形态 表面或 ,或 常呈 、絮状或蜘蛛网状
颜色 白、黄、红等 白、红、褐、绿、黑、黄等
自主学习 预习新知
一、观察菌落
1.菌落:由 细菌、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
。
2.细菌菌落和真菌(霉菌)菌落的区别
一个或多个
子细胞
群体
较小
光滑黏稠
粗糙干燥
绒毛状
二、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1)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配制固体培养基通常要加入 。
(2)高温灭菌:培养基 后使用。
(3)接种:将少量 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
(4)恒温培养:把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 中恒温培养,也可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培养。
2.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1)没有想好下一步如何操作之前,不能打开培养皿,以免空气中的
进入。
琼脂
冷却
培养箱
细菌或真菌
细菌和
真菌
(2)要设置对照实验。不做处理的属于 组。
(3)不同环境中接种细菌和真菌的方法。
①空气:在教室、餐厅、草场、草地、林地等地方,打开培养皿,
5~10分钟,盖好。
②池水、土壤、体表等处:用 蘸取,在培养基上 。
3.细菌和真菌生存需要的条件
(1)基本条件: 、 、 等。
(2)特定条件:有些必须在 的条件下生存,如乳酸菌。
4.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分布 。
对照
暴露在
空气中
无菌棉棒
轻轻涂抹
水
适宜的温度
有机物
无氧
广泛
情境探究 拓展思维
夏天,小俊的妈妈买了很多馒头放在了冰箱里。等到拿出来时,发现馒头上长出了许多黑色、黄色或白色的斑点。
[问题1]这些斑点是由哪类微生物生长和繁殖引起的 这些斑点叫什么
菌落及细菌、真菌的生存条件
提示:馒头上的斑点是由霉菌生长和繁殖引起的,这些斑点叫菌落。
[问题2]如何从馒头上的斑点的颜色辨别菌落类型 你还能从其他方面辨别吗
提示:真菌(霉菌)菌落颜色多为红、褐、绿、黑、黄等,而细菌菌落颜色多为白色等。除了从颜色上区分,还可以从大小、形态上来区分。细菌菌落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霉菌)菌落较大,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问题3]夏季把馒头等食物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不易发霉,这说明细菌、真菌生存需要什么条件
提示:一定的水分。
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1.面包变质时出现的青黑色斑点可能是( )
A.一个霉菌 B.一个霉菌的菌落
C.一个细菌的菌落 D.一个酵母菌菌落
观察菌落
B
2. 在人的周围有数不清的细菌和真菌,甚至在人的体表和体内也有许多细菌,有时还会有真菌,二者在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下列属于细菌菌落特点的是( )
A.菌落呈黑色,呈绒毛状
B.菌落比较大,呈蜘蛛网状
C.菌落呈黄色,呈絮状
D.菌落比较小,表面较光滑
D
3.(2024沂南期中)下列有关菌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菌落是肉眼可见的多种细菌或真菌的集合体
B.只要条件适宜,无须人工培养,自然条件下也能形成菌落
C.东北冬天室外环境,不容易形成菌落
D.潮湿的面包比干燥的面包,更容易形成菌落
A
4.(2024张店期末)以下环境中,最适宜细菌、真菌生长的是( )
A.新鲜的橘皮 B.干燥的衣服
C.罐装的奶粉 D.潮湿的沙土
5.(2024青岛期中)破伤风杆菌感染人体后会使人患破伤风。当伤口较深时(如被铁钉扎伤)容易得破伤风,而皮肤表面划破一般不会得破伤
风,说明破伤风杆菌的生存不需要( )
A.氧气 B.水分
C.有机物 D.适宜的温度
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A
A
6.在下列四种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最多的是( )
A.腌制食品的盐水中
B.真空的罐头食品中
C.流通的货币上
D.刚煮熟的食物上
C
7.以下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请你按正确顺序排列一下( )
①在温暖处培养 ②配制培养基 ③冷却 ④高温灭菌 ⑤接种
A.④③①②⑤ B.②④③⑤①
C.②③⑤④① D.④②③①⑤
B
8.(2024阳谷期中)勤洗手有利于防止疾病的发生,某洗手液上标注“有效抑制细菌”,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进行验证,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设置了对照实验,方案严谨科学
B.实验前配制的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要进行高温灭菌
C.洗手后按指印的操作步骤相当于接种
D.按指印后,培养基应再次进行灭菌处理
D
9.(2024莱西期末)某同学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实验中,在①②两组琼脂培养基上均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在②组琼脂培养基上放上盐水浸过的纸片。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D
A.该实验的变量是恒温培养时间 B.盐水浸过的纸片不需要灭菌
C.②组中乙菌落一定比①组的大 D.乙细菌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
组别 琼脂培养基 处理过程 菌落
① 甲+乙 37 ℃恒温培养24小时 甲菌落、乙菌落
② 甲+乙+盐水浸过的纸片 37 ℃恒温培养24小时 乙菌落
10.科学家在深海火山口周围发现热泉。热泉喷出的海水超过300 ℃,富含硫化氢和硫酸盐。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么热的水中,竟发现大量的硫细菌,这些细菌能利用硫化物制造有机物。
(1)在水温达到300 ℃的热泉口周围发现大量硫细菌,说明硫细菌对环境适应能力 ,这也说明了细菌 。
(2)硫细菌能利用硫化物制造有机物,它的营养方式为 ;而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它们的营养方式为 。
强
分布广泛
自养
异养
11. 如图所示,培养基上有两处菌斑:A处为黑色,呈绒毛状,B处较小且表面光滑,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B处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
B.B处可能是细菌或真菌的个体
C.A处可能是某种真菌的菌落
D.A处可能是由一种霉菌形成的
B
12.某同学将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进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霉菌菌落通常比细菌菌落大,说明空气中霉菌数量更多
B.培养基中的细菌和霉菌来自空气和培养皿
C.该实验可以测定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
D.一个细菌菌落中可能有几种细菌
B
13.人们常说“菌从手来,病从口入”,我们的手上分布着大量微生物,如图所示为无菌固体培养基经人手按压,培养一段时间后菌落生长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手上可能既有细菌又有真菌
B.细菌、真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
C.用清水洗手可起到灭菌作用
D.手上的微生物不都对人体有害
C
14.为了研究A、B两种抗生素对甲、乙两种细菌的抑制效果,研究人员将两种细菌混合,分别取等量混合液涂抹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C
A.普通培养基组可作为对照组
B.菌落数量变化可反映抗生素的抑菌效果
C.实验结果表明抗生素A可以抑制乙细菌
D.联合使用抗生素对甲细菌抑制效果最强
15.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三个培养皿中分别放上大小差不多的馒头,分别进行下列处理后进行培养。数日后观察馒头发霉情况,记录如下:
如果选择乙装置和丙装置做对照实验,该兴趣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
B
A.霉菌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 B.霉菌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
C.霉菌生长需要空气 D.霉菌在自然环境中都可以生长
装置 处理方法及培养环境 实验现象
甲 不给馒头洒水,置于19~25 ℃的室内 馒头没有发霉
乙 将馒头洒水湿润,置于19~25 ℃的室内 馒头上
长满了霉
丙 将馒头洒水湿润,置于冰箱冷藏室(4 ℃) 馒头没有发霉
16.小梅同学观察到,到了夏天,馒头、面包上很容易长出霉菌,霉菌生长的环境是什么样呢 有同学认为它的生长和湿度有关,你也有同样的疑惑吗 学校实验室为大家提供了新鲜的馒头(含有一定的水分)、透明塑料袋、放大镜、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等,请你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探究的问题是
(2)你的假设是 。
霉菌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霉菌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
(3)根据问题设计方案:取一块新鲜的馒头,切成均等的两半。将其中
一块馒头烤干,另一块不做处理,分别用透明塑料袋包装,放在室温环
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
(4)预测实验结果是 。
(5)根据预测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未经烤干的馒头首先长出霉菌
霉菌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湿度
17.(2024济南模拟)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做了如下设计:
第一步:将4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标签纸后分为A、B两组,A组编码1号和2号,用于检测教室的空气,B组编码3号和4号,用于检测笔帽。
第二步:将4个培养皿做如下处理。
组号 培养皿号 操作
A组 1号 置于教室讲桌上,打开盖10分钟后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2号 置于教室讲桌上,不做处理,同1号一起置培养箱培养
B组 3号 打开盖,将笔帽在培养基上轻压一下,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4号 打开盖,不做其他处理,与3号同时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第三步: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这两组实验的对照组应该是 号。A组实验的变量是
,B组实验的变量是 。
(2)有同学认为,4号培养皿做“打开盖”这一步是多此一举,你认为是否需要做这一步 ,理由是 。
(3)如图是三天后观察到的A、B两组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观察1号培养皿发现,菌落[1]呈黑色、绒毛状,应该是 菌落。
2、4
教室
空气
笔帽
需要
保证变量唯一
教室空气和笔帽上有细菌和真菌
真菌
谢谢观赏!(共15张PPT)
综合实践项目 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发酵食品
1.(2024长沙)下列发酵食品中,利用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其松软可口的是( )
A.面包 B.酸奶 C.泡菜 D.米醋
2.(2024牡丹江)乳酸菌含有的酶能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下列食品中利用乳酸菌制作的是( )
A.面包 B.泡菜
C.醋 D.豆浆
一、选择题
A
B
3.(2024通辽)某同学做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处理如表。一段时间后,实验现象如图。他探究的是( )
A
装置 酵母菌 种类 酵母粉 质量/克 面粉质 量/克 温度 /℃ 水量
/毫升
甲 M菌种 3 50 28 300
乙 N菌种 3 50 28 300
A.两种酵母菌的发酵速度
B.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C.面粉发酵时酵母粉用量
D.酵母菌发酵的产物
4.(2024山西)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制酪(酸奶)的工艺:“以先成甜酪为酵……泻著熟乳中……”大意是把少量先前的酸奶倒进熟乳中。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
A.高温灭菌 B.将熟乳冷却
C.恒温培养 D.加入发酵菌种
D
5.(2024河南)康康尝试在家自制酸奶,将容器高温消毒后,依次加入
1 000 mL鲜牛奶、适量白糖、100 mL酸奶,搅拌均匀,密封发酵。下
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鲜牛奶可为发酵提供有机物
B.加入白糖可以调节酸奶口味
C.加酸奶的目的是接种醋酸菌
D.密封的目的是提供无氧环境
C
6.(2024兰州)“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两碗能开胃,三碗四碗顶顿饭。”甜醅子是利用酵母菌发酵的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甜醅子发酵过程需保持一定的温度
B.酵母菌属于细菌
C.利用酵母菌还可制作馒头
D.酵母菌能通过出芽生殖产生后代
B
7.(2024滨州)酸奶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一种乳酸饮品。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制作酸奶的实践活动,步骤如下:
①将600 mL新鲜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
②取3个大小相同的小碗,沸水中煮3分钟,冷却后分别倒入200 mL混合后的
牛奶;
③将3个小碗用保鲜膜密封,分别置于15 ℃、35 ℃、55 ℃的恒温箱中培养;
④10小时后,分别从3个小碗中取样检测其酸度,并记录。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活动探究了温度对乳酸发酵的影响
B.用保鲜膜密封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杂菌进入
C.加入酸奶的目的是接种乳酸菌
D.可将记录的数据绘制成曲线图以便分析
B
8.(2024菏泽)人们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出多种食品,例如泡菜、酸奶、酒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加快泡菜发酵速度,制作过程中要经常开盖搅拌
B.制作酸奶时,先将加入适量蔗糖的牛奶加热煮沸,目的是为了杀死
杂菌
C.白酒的酿造过程依次经过制曲、发酵、糖化、蒸馏
D.酿酒过程中,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B
二、非选择题
9.(2024临沂)在食品发酵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如何自制甜美的饮品,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实践活动。在自主报名的基础上,老师将学生分成三个项目组:酸奶项目组,米酒项目组、葡萄酒项目组。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项目实施:
①项目原理。各项目组使用的菌种均在 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或酒精,酸奶项目组使用的菌种区别于其他两组菌种的生殖方式是 。
无氧
分裂生殖
②制作流程及分析。
甲 酸奶制作 乙 米酒制作
丙 葡萄酒制作
A.制作培养基,三个项目分别使用牛奶、糯米和葡萄作为培养基材料。
B.各项目组对设计的装置进行高温消毒并冷却。
C.项目组各自将牛奶煮沸后冷却、糯米蒸熟后冷却、洗净晾干的葡萄榨成汁液后,分别放入甲、乙、丙装置内。
D.甲装置加入适量酸奶并均匀搅拌;乙装置将糯米与酒曲均匀搅拌、压实,中间挖一个凹坑;丙装置加入酵母菌并均匀搅拌。
E.按照图示方式密封后,均放置在30 ℃恒温箱中。
流程分析:A步骤的目的是 ;D步骤,乙装置挖凹坑的目的是 ;
E步骤,将装置均置入30 ℃的恒温箱中,原因是
。
③结果及分析。(略)
为细菌和真菌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物质
为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充足的氧气
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
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2)反思与总结:
①酸奶的制作可使用 的酸奶替代乳酸菌,更方便,味道更好;
②乙、丙装置设置橡皮管排气口、可及时排出产生的气体,并方便检测气体成分,检测的现象是 。
市售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0.腐乳是我国流传上千年的传统调味品,兴趣小组利用豆腐制作腐
乳,过程如图1。
图1
(1)毛霉能利用豆腐中的有机物进行生长,因此它的营养方式为 (填“自养”或“异养”)。
(2)同学们制作临时装片对毛霉进行观察,图2中取材方式最恰当的方法是
(填字母),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图3,可见其主要由 构成。
(3)培养时,甲组用锅盖盖住蒸笼,乙组用纱布盖住蒸笼,结果甲组没有乙组的毛霉生长状况好,这是因为甲组 不足,抑制了毛霉的生长繁殖。
图2 图3
异养
c
菌丝
氧气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