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端研讨课改成果导学案:3-1 温度(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端研讨课改成果导学案:3-1 温度(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5-15 23:4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三章 第一节《温度》 课型:新课 主备人: 审核人:
时间 : 编号: 复备 使用人
班级 小组 姓名
物理定律不能单靠“思维”来获得,还应致力于观察和实验。——普朗克
学习
目标
1.能够说出温度的概念。
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即(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3.通过观察,知道温度计的结构。
3.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4.体会观察和测量的意义,培养实验时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
难点
1.知道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即(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重点)
2.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重点)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情境导入约2-3min
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两只手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完成后小组讨论:“只凭感觉判断温度可靠吗?如何才能准确的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二、明标知法约1min
学习导航
我立本 扎根基础:约7min
知识点一: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是指物体的    ,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就要使用     。
2.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规律制成的。
3.常见的温度计有 。
其构造为: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思考:温度计的液泡壁做得很薄,液泡做得很大,而毛细管却做得很细。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知识点二:摄氏温度
4.温度计上有一个字母C或℃,它表示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的单位是 ,读作 。
5.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一个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0oC, 的温度规定为100oC,0oC和100oC之间 ,每个    代表1摄氏度。
6.温度计读数:人体正常温度37oC读作: ;北京一月分平均气温-4.7oC读作: 或
7、A、B两地的气温分别是 -4oC和 -5oC,则 地的温度高。
8、温度计的使用应注意哪些事项?
我成长 达标应用 约18min
1、在阅读“想想做做”以及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思考并讨论:
液柱为什么会上升或下降?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
2、观看视频,小组合作总结温度计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
练一练 先判断下面做法的正确与错误,如果是
错误的,请指出错误的做法错在哪里?


E F G
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
体我创新 拓展升华约2min
看课本50页科学世界,讨论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体温计的量程是 ,最小分度值是
(2)体温计为什么可以脱离人体,而仍然显示原来的温度?
(3)、每次使用体温计之前,为什么都要把水银甩下去?

我自知 测评反馈约12min
1.(A)-20℃的正确读法是( )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2.(A)用手接触到0℃的冰比接触到0℃的水要冷,则它们的温度( )
A 冰的温度低 B 水的温度低 C两者的温度一样高 D不知道
3.(A)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8℃.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8℃.
C.天门华泰中学盛夏中午室外温度为38℃。
D. 天门华泰中学冬季最低温度可达零下38度。
4.(A)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将示数写在图的下面

5.(A)一只读数为38.5℃的体温计,如果不经过向下甩动,就先后测量甲、乙、丙、丁四人的体温,而他们的实际体温分别为36.2℃、37.5℃、38.9℃和39.1℃,经过测量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体温是36.2℃ B、乙的体温是37.5℃
C、丙的体温是38.5℃ D、丁的体温是39.1℃
6.(B)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C .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
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E.取出温度计;
F.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教材第47--50页并完成以下内容 (自主学习时,注意双色笔的使用,已解决问题用蓝色或黑色笔写在导学案上,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勾画)
阅读课文第48面温度计,结合学习目标将相关知识点和疑问作好记号,记住规律性知识,然后关上课本完成导学案知识点一.(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以学定导)
阅读课文第48面摄氏温度,结合学习目标将相关知识点和疑问作好记号,记住规律性知识,然后关上课本完成导学案知识点二.
(探究实验时要抓紧时间,遇到疑难问题或发现新问题请用红色笔标注出来)
小组合作,组内探讨,交流。
(合作探究时要全员参与。)
拓展:怎样把自制温度计改进一下,使它更好、更准确测量温度?
解答提示:自主作答,限时完成。
(分阶答题,A为必做题目,B为选作题目)
学教
反思
(学生反思小结,教师教学反思)
在达成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些困难?
2,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整理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