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4.3《平面镜成像》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
时间 编号 复备 使用人
班级 小组 姓名
物理定律不能单靠“思维”来获得,还应致力于观察和实验。——普朗克
学习
目标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重点
难点
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原因(重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应用(难点)。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一、情景导入约2-3min
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站立,教师伸左臂的同时学生要伸右臂、教师伸右臂的同时学生要伸左臂,教师向学生迈进一步的同时学生也要向老师迈进一步,教师远离学生向后退一步的同时学生也要向后退一步,动作错误的学生将会被淘汰。
提问:1.教师和学生的动作有什么规律?
2.游戏中的情景在生活中是否出现过?
二、明标知法约2min
三、学习导航
我立本 扎根基础约6min
自主学习教材第77——79页并完成以下内容 (自主学习时,注意双色笔的使用,已解决问题用蓝色或黑色笔写在导学案上,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勾画,本环节时间约6min,请注意时间的分配)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
2、平面镜成像原理是 ,平面镜的像实际上是来自物体的光经平面镜 。
3、 虚像:由 的像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观察。
4、 凸面镜: 为凸面镜;凸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汽车的后视镜 ,可起到 的作用,还有用到凸面镜的地方是 。
5、凹面镜: 为凹面镜;凹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生活中用到凹面镜的地方有
我成长 达标应用约22min
环节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猜想与假设:
2、设计并进行实验
(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2)、为什么选择这些器材?各有什么作用?
①、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②、试验要求玻璃板和桌面垂直是因为:
③、刻度尺的作用是:
④、选取两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⑤、为什么要多次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⑥、实验中如果有两块玻璃,分别是3mm和5mm的,你会选择哪个?
3、进行实验
按照设计的步骤完成实验,做好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设计表格如下:
实验次数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象与物的大小比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在蜡烛这边通过玻璃看 (填“有”或“无”)像,再观察屏上 (填“有”或“无”)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
4、分析论证: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所记录的数据,可得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②像与物的大小 。
③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
④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被 垂直平分。
环节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如右图,原理是 ,S’为S的 像。
环节三、平面镜成像特点例题分析
例1、某发光点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分别沿O1A和O2B方向射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
?
环节四、七嘴八舌:
说出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面镜:
凸面镜:
凹面镜:
我创新 拓展升华约4min
自主认真研读教材,在最短的时间内试完成”预习导学”中的问题。
小组内互批后组长反馈释疑
组内探讨,交流。
(合作探究时要全员参与。仔细观察思考,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叙述结论时应加上什么条件,你们还想到了用什么器材来进行探究。)
我自知
测评反馈
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________像;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________镜面;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 。
2、有一个人以0.5m/s的速度走近直立的平面镜,像向_______方向移动,像移动速度是______。
3、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人和像的距离是_______m。如果人向镜面靠近1m,人和像的距离减少了_______m。
4、当你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穿衣镜时,你在镜中的像将( )
A、逐渐变大,并且向你靠近
B、逐渐变小,并且逐渐远离你
C、大小不变,但逐渐向你靠近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承承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像是下图中的( )
6:画出平面镜中的像。
7: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8、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自主作答,分级、分层达标,限时完成。
教学
反思
1、在达成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些困难?
2、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整理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