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江苏省通州市高级中学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A
2.A
3.D
4.B
5.C
6.C
7.B
8.C
9.C
10.A
11.C
12.C
13.C
14.B
15.B
16.B
17.B
18.B
19.A
20.C
二、材料分析题
21.(1)铁农具使用范围广泛;铁农具种类繁多,能适应各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
(2)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人力取代畜力。
22.(1)魏晋奠定的制度基础;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统治者励精图治。
(2)方向: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变为以田亩资产为主。
意义: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23.(1)剥夺将帅职权,禁止职位世袭;给予军功将帅及其家族优厚的政治经济待遇;实行崇文抑武政策;实行国家募兵制,打破军为将有的局面。
(2)加强了专制集权;逐渐形成崇文抑武、守内虚外的国策;推动了文官政治形成,促进了科举制的发展;失去了开疆拓土的进取之心;军队战斗力下降;国家财政开支增大。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翔
高二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涮试
历史试卷
出卷人:
多孩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0小题,每小题3分,共仍分。在每小题列出物四个选空。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24年“为古中国”组大项目之一的皇朝逸址,是临州的一系石您时代三鼻落
遗址,发现有台地、环璨及水稻田等狸要熃逃。皇朝断逸班的古水稻磊上山文化9象
跨湖桥文化时期水稻阳的首次发现,是迄今世界现年代渔县伤尔活细。下列近项中,与鱼
朝琐遗址同属稻作文化的是
A.河倔渡遗址B。仰韶遗班
C。牛河梁逸玩
D。大沙四流站
2.据银爸山汉荔竹简《田法》记载:战国时翔农村家促东况分为上家七口。中家六口。下
家五好《孟子》中也有百亩之田可以非活“入口之笼”“五口之家”的说法。窃国时券前
家庭规摸是现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
A./生产工具和我术的进步
B.国家户笼管的儒姜
C,宗法制度的进一步姿落
D.离品经济的特续发展
3.战国时翔,名诸侯菌“养士”之风2行,出现了特有的官织一一一“客翔”,即“以《匿为)
诸侯来者,其位为卿,而以客礼待之”。该现象
A.推动了古代私学的盛行
B.加强了血缘宗法的影响
C.开创了诸侯任官的先例
D.适应了兼并图强的要求
4。聚王概政每纸服一园,就把诸侯后代、原国内的资族和兹门大户迁往他处,或迂在素统治
中心,或迁往边远地区。赢政统一全函后,又“徙天下繇官于咸阳十二万户”。由此可见,高该
的大规襟移民政聚
A.言在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B.为加强中央集叔创造了条件
G.销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
D.有利于贵族等级制的重构
5.汉初对素朝时朔的严苛法律进行了缓释:如高祖时下令废除“族刑”和连坐之法,惑帝
四年废除“抉书者族”的苛法,文治“除肉刑,豫矣,而以凳答(潮去须发,额打身体)代
之”,以致“断狱数百,几致刑指(搁凰)”,汉初形罚改革
A反映儒家正统思想的确立
B.将班個大一统作为首要任务
C.奖合黄老无为的治国思想
B,基本沿羧了律的理念
6。下图是汉潮某一时朔行政中枢的结构图,这反映了
决策机构
丝
帝
执行机构
中朝
!外朝
传
常
太
史
中
待
必
大
时
有上报
九
A.三公成为决策机构
L尚书剥夺外物行改权
C.中朝有效抑剂相权
: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7、《炎弹王源》一文记载:北潮时,东海(今山东地区)士族王源女儿您给庶族但非常宿
有的满家敬儿娘,得到丰厚的鹏礼。此举遭到了土旋阶层的一致反对,御史中丞沈约立即上
姿弹动,要求将王源革职查办。该现象反映出当时
A个性自由婚姻自主
B.门阀士族等级森严
&社会风气显著改变
D.监察体系日益完善
8、店贞观、永微年间,从江湘运往京的稻米“每年转运不过一二十万石,所用便足”。至
元和二年(807),“旧制,每岁运江淮米五十万斛,至河阴留十万,四十万送渭仓”。这一现
象说明
小入地矛盾使北方出现严重灾荒
8洛阳处于水运交通的枢纽地位
C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逐渐显现
8唐潮中央集权面靥重大的挑战
9.唐前期,政府重视马的杂交改良,不仅从西域输入大批的良马以改良马种,也,通过互市
引进异域良马,史镦:“大唐接周隋乱离之后,仅得牝牡(雌笃和难马)二千,从亦序泽徙
之陇右。肇自贞观,成于德。四十年间,马至七十万六千匹。”据此推知唐前期
A.民间宿牧业发展较为成熟
B.国家的年等体制得以完善
C.注重与周边地区经济交流
D.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1.东汉末年,蒙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为此曹魏推行九品中正制,规定负资评定人才等
级的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这表明九品中正制的推行
A.加强了中央集权
&使宫员选拔有了客观标准
C.有利于澄清吏治
D.成为士族把持政权的工具
11.唐朝前期,中书省有专人负资草拟诏令。唐玄宗时期,中书省外越来越多的官员被加以
知制诰的名号,凡加此号者皆有撰写诏教之资。这一变化反映了
A.部门职淑的重逊
8.
三省制度的破坏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选官范围的扩大
12.《新唐书·食货志》载:“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
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据此可知,两税法与租庸
调制相比,变革之处在于
A.赋税征收种类由繁化简
B.征税时间从不固定到固定
已.征税标准由人丁到资产
D.征税形式由实物到货币
3.南北朝时,观音的造象炙为威猛庄严的男性形象,且有较强的印度特质;隋到唐初,逐
渐演化出和璃可亲的女性形象;宋代以后,民间更是创造出送子观音、药师观音等多种总悲
善良的女性形象。这一变化说明
A.儒学的地位受到冲击
B.三敦合流趋势明显
C.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
D.男女地位趋于平等
14.未仁宗朝13榜状元有12人出身平民家庭,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登科录载三代
仕履完整的进土570人,其中三代不仕307人,父亲有仕139人,且其官职多属低品,从九
品有半数以上。由此可见,当时的科举制度
A.杜绝了宫宦徇私舞弊
B.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C.确保优秀官吏的选拔
D.仍偏重于家族门第背景
15.宋仁宗时期,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针对军队战并方不强的现状,他提出要加强对武将
的选拔和培递但在实施过程中,他的举措遭到众多文官强烈抵制、这些文官。一致认为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