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同步练习
8 《兰亭集序》课堂同步练习
兰 亭 集 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翻译】永和九年,正值癸丑 ( http: / / www.21cnjy.com ),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修禊之事。此地贤明的人都到了,年长的年少的都在这里会集。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繁茂的林木,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左右,引溪水来作为使觞流动的曲水,大家按顺序排列,坐在它的旁边,虽然没有演奏丝竹管弦的盛况,只是饮一杯酒,赋一首诗,也足够用来使人畅快地表达内心的感情。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徐徐,抬头可以观览宇宙的浩大,俯身可以细察物类众多,纵目游赏,胸襟开阔,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实在令人感到快乐。
人们彼此亲近交往,一俯一仰之间便过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有的人喜欢拿出自己内心的理想抱负,在一室之内与人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则就着可以寄托感情的外物,放纵自己,无拘无束。虽然他们生活方式的取舍不同,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面对自己遇到的可喜的事情时,会一时自得,感到欣然自足,竟然忘记了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已经产生厌倦,感情就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了,就不免会产生感慨。以往所得到的欢欣,很快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因此就会感念伤怀,更何况人的生命长短取决于自然的造化,而且终究要走向死亡!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啊!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的感慨的缘由竟像一张符契那样一致,总难免要在前人的文章面前嗟叹伤怀,不过心里却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现在,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潭是荒诞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也是错误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这正是事情的可悲之处。所以我要列出到会者的姓名,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尽管时代有别,世事不同,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无疑是相同的。后人阅读这些诗篇,恐怕也会由此引发同样的感慨吧。
一、序言文体知识填空
序,是一种文体,是写在文章或者书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叙述文章或书的写作 、 、 以及对文章评价等的文章体裁。写在前面的叫 或者 ,写在后面的叫 或 。为别人写的序叫别序或他序。如《 》。为自己的文章或书写的序言叫自序。如鲁迅《 》。还有一种序,是以赠慰为内容的赠序,如《 》。
二、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官至右军将军,世称“ ”,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 ”。他的儿子王献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王羲之书写的《 》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 ”。
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项是( )
A.会kuài稽jī 无稽jī之谈 稽jī 首 曲qū水 曲qū子 静躁zào
B.感慨系xì之 系jì 鞋带 期qī望 期jī年 娱yú乐 管弦xián
C.修禊xì 激湍tuán 流觞shāng 夭殇shāng 曾céng经 会晤wù
D.嗟jiē悼 暮mù春 虚诞dàn 形骸hài 幽yōu情 癸kuǐ丑
四、将下列词语中的错字找出来,并将其正确的写在后面括号中
1、慧风( ) 2、感概( ) 3、气慨( ) 4无据之谈( )
5、葵丑年( )6、会悟( ) 7、游目聘怀( ) 8、静燥不同( )
9、崇山竣岭( )10、工程峻工( )11、怙恶不峻( )12游目聘怀( )
五、解释下列加点字实词的意义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 。 咸: 。
2、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次: 。
3、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信: 。
4、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或: 。诸: 。 悟: 。 因: 。
5、不知老之将至。老: 。
6、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向: 。
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以: 。期: 。
8、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临: 。喻: 。
9、家喻户晓。喻: 。
10、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 。
11、牺牲玉帛,必以信。信: 。
1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信: 。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 。
14、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信: 。
15自可断来信。信: 。
16、宁信度,无自信也。信: 。
17、低眉信手续续弹。信手: 。
18、信能行此道,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信: 。
19、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 。
20、及其所之既倦。之: 。六、下列文言句子与“亦将有感于斯文”结构不同的一项是( )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C.当其欣于所遇。
D.不能喻之于怀。
七、划分全文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
第三部分(4):
八、阅全文后做题:
1、用自己的语言展现作者为我们描绘的兰亭集会情景。
2、①②自然段概述兰亭集会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3、作者在第三段阐述了关于宇宙、人生的哪些观点?
4、作者在第四段中批判了玄学的什么观点?作者的观点又是什么?
5、说说这篇序言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九、翻译下列句子,感悟重点字词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①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十、全文默写。
十一、名句默写。默写下列句中空缺部分。
1、是日也, , 。
2、群贤毕至, 。此地有 , ,又有 。映带左右。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 。
4、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答案】
1、原因 、 经过、内容。序 、 引、后叙 、跋。《兰亭集序》、《呐喊自序》、《送东阳马生序》。
二、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世称“王右军”,东晋伟大的书法家,“书圣”。《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
三、答案B。(B.全对。A.稽qǐ 首 // 曲qǔ子 C.激湍tuān D.癸guǐ丑
//形骸hái )
四、1、慧风(惠) 2、感概(慨)3、气慨(概 )4无据之谈(稽 )
5、葵丑年(癸)6、会悟(晤)7、游目聘怀(骋)8、静燥不同(躁)
9、竣(峻)岭 10、峻(竣)工11、怙恶不峻(悛)12聘(骋)怀
五、1、毕:全部、都,副词。咸:都。全部。2、次:旁边。3、信:确实、实在。
4、或:有的人。诸:“之乎”合音。悟:悟通晤,会面、面对面。因:就着、随着。
5、老:老年。6、向:原来。7、以: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8、临:面对。9、喻:明白。10、致:情致、情趣、感情。11、信:真实的情况。12、信:诚实守信用。13、信:真实的。14、信:相信。15、信:送信来的人。16、信:相信。17、信手:随手。18、信:果真、确实。19、斯文:这篇文章。20、之:得到,到、往、去。动词。
六、答案B。(B项是“之”字式定语后置句。其余三项是状语后置。)
七、答:第一部分:叙述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人物,描写集会环境、有趣的游戏场面。渲染烘托喜悦气氛,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由乐联想到人生悲喜,阐述作者对人生、生命价值的认识与思考。
第三部分:批判玄学的错误思想,说明写作目的。
八、
1、答:暮春三月,天气睛朗,空气温暖而清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湍急环绕周围的兰亭,聚集了老少不同的许多贤人,他们在那里玩修禊的游戏,许多人按序排列坐在曲水旁饮酒作诗,有趣极了,高雅极了。
2、答:集会的人很多,且都是些老少贤才;集会的环境很优美;集会时的游戏高雅有趣;集会的天气很好。
3、答: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阐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人生苦短”,要热爱生命,珍惜时间的观点。②(“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阐述的观点是:人生有喜,也有乐,要正确认识人生。不乐极生悲,也不因暂时的不快而悲观消极,要积极进取。③(“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阐述的人生哲理是: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寿命,人的寿命随自然的造化,而且最终要走向死亡。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活着就要活得有价值。
4、答:作者批判的唯心主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玄学观点是:人的生死、寿命长短无区别。作者的观点是“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即阐述的人生哲理是:把生与死,生命的长与短等量齐观是错误的。亦即人生的生与死不同,长短不同。要热爱生命,要创造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才能让生命永垂不朽。
5、答:后之览者,有感于斯文。
九、答案。
1、有的人喜欢拿出自己内心的理想抱负,在一室之内与人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则就着可以寄托感情的外物,放纵自己,无拘无束。
2、每当看到前人所发的感慨的缘由,竟像一张符契那样一致,总难免要在前人的文章面前嗟叹伤怀,不过心里却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十、默写全文答案参照课文。
十一、答案
1、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少长咸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3、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5、齐彭殇为妄作。
《游褒禅山记》课堂同步练习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于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 ( http: / / www.21cnjy.com )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游褒禅山记》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叫做)华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代慧褒和尚当初就在华山脚筑室居住,最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就有人为它取名叫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子弟在坟墓旁建造的房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是在华山南面因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那写在石碑上面的 “华山”二字还能辨认得出。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读音错误了。
那个山洞下面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旁边涌出,在这里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个洞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而上五六里,有个幽深的洞穴,进到它里面便(感到)很寒冷,如果要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玩的人也未能走到过它的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那前进就越困难,但是所见到那里面的景象也就越奇妙。有个因为懈怠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将要熄灭了。”于是大家就与他一起退了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一来(到此处)就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大概是因为那洞越深的地方,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正当(决定从洞内退出)之时,我的体力还足够用来进去,火把还足够用来继续照明。我们一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个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自己由于跟他出来,因而未能尽情享受那游洞的乐趣。
对此,我有所感慨。古人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收获。那是由于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无所不在。如果是平坦又近便的地方,那么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要、僻远的地方,于是很少有人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却未能达到的人),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对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我的主观努力却未能达到,便可以不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倒在道上的石碑,又因此感叹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书没有保存,(以致)后世之人弄错那留传下来的文字,却没有人能说清楚明白,这样的错误哪里说得完啊?这就是读书人做学问不能不深思慎重选择的原因啊。
这次游览的四个人是:庐陵的萧君圭,字君玉。长乐的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安石记。
【《游褒禅山记》练习】
一、王安石简介填空。
王安石,字介甫,号 。封荆国公,也称王荆公,江西临川人。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生前主要创作有《 》
二、文体“记”
记,古代 文体。可以记事,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记人(记人叙事的记叙文);可以记山川名胜(现代观念上的游记);也可以记器物,最终是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述见解为目的,另一种是托物言志。古代“记”这种文体,有如东晋陶潜的《 》北宋王安石的《 》唐代柳宗元的《 》明朝宋廉《 》等。
三、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项( )
A.禅让shàn 禅shàn宗 褒禅chán 殚精竭虑dàn 瑰ɡuī丽
B.玫瑰ɡuī 风尘仆仆púpú 仆pū道 前仆pū后继 肆无忌惮dān
C.庐冢zhǒnɡ 谬miù论 窈yǎo然 窈yáo窕tiǎo 人迹罕hǎn至
D.贻误yí 心旷kuànɡ神怡 百战不殆dài 甘之如饴yí 贻yí笑大方
四、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管理到位,设备先进,产品质量过关,更重要的是他的工厂直接服务于农业第一线,他的做法,跟谁比也不至于贻笑大方。
B.来到路上,前面的景色豁然开朗,内卡河、古城、老桥、王宫城堡尽收眼底,一幅秀丽的鸟瞰图令人心旷神怡。
C.5月1日,韩国国奥队球员曹宰溱与中国队张宝峰前仆后继拼抢足球。
D.背书背不出,“老师”往往大发娇嗔,自然骂得人下不了台,而张曜甘之如饴。
五、找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说说它们活用类型及活用后的意义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 。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 。
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深: 。
火尚足以明。明: 。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见: 。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 。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暗昏惑: 。
8、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 。
六、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说明它们的古今异义。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非常,古义: 。 今义: 。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深思而慎取之也。
学者,古义: 。 今义: 。
3、于是余有叹焉
于是,古义: 。 今义: 。
4、由山以上五六里
以上,古义: 。今义: 。
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至于,古义: 。 今义: 。
七、解释下列句中“然”字的意义和用法
1、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甚少。然: 。
2、有穴窈然。然: 。
3、何为其然也?然: 。
4、苏子愀然。然: 。
5、其声呜呜然。然: 。
八、解释下列“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以: 。
2、长太息以掩涕兮。以: 。
3、由山以上五六里。以: 。
4、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以: 。
5、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以: 。
6、夫夷以近,则游者众。以: 。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以: 。
8、吾以日出离人远。以: 。
9、斧斤以时入森木。以: 。
10、引以为流觞曲水。以: 。
11、犹不能以之兴怀。以: 。
12、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以: 。
九、阅读全文后按下列要求做题。
1、说说第一自然段作者游览前洞行踪是什么?并说说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前洞与后洞的特点有什么不同?记叙游览后洞半途而废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概述作者在第3、 4自然段阐述了哪些观点(或感想体会)?
十、翻译下列难句。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4、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十一、默写下列空缺处的句子
1、 ,则游者众;险以远, 。
2、 、 、 ,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 ,而不能至者, ,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十二、阅读下列材料后自选择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 ( http: / / www.21cnjy.com )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游褒禅山记》答案】
一、半山。北宋。《临川先生文集》。
二、东晋陶潜的《桃花源记》,北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明朝宋廉《五人墓碑记》。
三、答案D全对。(A、 禅chán宗 殚精竭虑dān B、肆无忌惮dàn C、窈yǎo)
四、答案C。(A、贻yí笑大方:贻:遗留; ( http: / / www.21cnjy.com )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含被动义。常见错误是在“贻”前加“令人 ”使成语重复矛盾。这个成语本身就有“令人、让人”的意思。 B、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此处是对的。C、前仆pū后继: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着上来。形容革命战士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壮烈行为。这个解释说明只能用于形容革命战士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壮烈行为。此处使用对象范围不对。也可以说是望文生义错误。D、甘之如饴:甘,甜;饴:麦芽糖浆。感到象糖那样甜。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此处是为了背诵这件事,甘愿承受老师的娇嗔。用法正确。)
五、找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说说它们活用类型及活用后的意义
1、舍:房舍,名词,这里用作动词,“建房”。
2、名:名字,这里是“为之取名”,名词为动用法。
3、深:形容词,这里用作名词,“深度”。
4、明:明亮,这里是“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5、见:看见,动词,在这里是“见到的景象”,动词用作名词。
6、险远:形容词,这里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7、幽暗昏惑:形容词,这里用作名词,指“幽暗昏惑的地方”。
8、至:动词,到。这里是“到达这里的人”,动词用作名词。
六、
1、非常:古义是“不同寻常”,形容词。今义是“很、十分”,程度副词。
2、学者:古义是“读书人”。今义是“在学术领域有造诣的人”。
3、于是:古义是“对于这种情况”。在这里是两个单音词。今义是复音词,表承接关系的连词。
4、以上:古义是“而上”,“以”相当于“而”。今义,介词,表示事物的数量或范围。
5、至于:古义是“到了”。今义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七、解释一列句中然字的意义和用法
1、然:“然而、可是”,连词,表转折关系。
2、然:用在形容词后,是“……的样子。”
3、然:指示代词,“这样”。
4、然:用在形容词后。……的样子。
5、然:“……的声音”。
八、解释下列“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1、以:由于、因为。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2、以:相当于“而”,表并列关系。
3、以: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
4、以: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
5、以:因为,由于。连词。表因果。
6、以:相当于“而”,表并列。连词。
7、以:连词,表目的关系,来。
8、以:认为,动词。
9、以:介词,按照、根据。
10、以:介词,用,把。
11、以:因为,连词。
12、①以:介词,用。②以:介词,把。
九、
1、答:①作者的行踪是:华山脚——慧空禅院——距洞百余步有石碑——距院东五里前洞。
②辩识“华山”与“花山”错误,为后文议论伏笔。
2、答:前洞平旷、有泉侧出与后洞窈然甚寒的不同特点,记叙游览后洞半途而废的过程。表达作者游览失望后悔心情。为下文谈志与力的关系张本设伏。
3、答:就游后洞半途而废的感想体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①凡事首先要有志向或理想或目标。②凡事要有志向、有毅力、坚持不懈、有才能,还必须充分利用外在条件才能成功。③尽志尽力而达不到的东西就不要后悔。
十、
1、我对于倒在道上的石碑,又因此感叹那古书没有保存,(以致)后世之人弄错那留传下来的文字,却没有人能说清楚明白,这样的错误哪里说得完啊?
2、对此,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收获。那是由于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无所不在。
3、尽了我的主观努力却未能达到的东西,便可以不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4、我们一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个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自己由于跟他出来,因而未能尽情享受那游洞的乐趣。
十一、
1、夫夷以近,则至者少。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3、尽吾志也,可以无悔矣。
十二、作文思路:所给材料是作者游褒禅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心得,也是给我们后世之人有益的启示。这个心得、启示是:其一,人要首先有志向、理想,基于此,可以以谈理想为题,说理想的重要性开篇立意。还有,有理想,还要有毅力恒心,谈两者的关系,可以以“谈理想与毅力”为题。说明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三,实现理想,还要有力量,有才能。其四,理想的实现,要充分利用外部条件等。自选一个角度作文。确立一个论点,就不要受其他论点的影响干扰,不要忽而说东,忽而西;紧紧围绕中心展开话题、引出中心论点,找论据,论证中心论点的正确性,最后针对现实中有关理想方面存在的问题谈自己的看法,解决问题。
《赤壁赋》课堂同步练习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 ( http: / / www.21cnjy.com )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 http: / / www.21cnjy.com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翻译】壬戌年的秋天,七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慢慢吹来,水面波澜平静。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诗经》里的《明月》“窈窕”这一篇章节,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冉冉升起,彷徨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面上的光芒连着天际。听任小船随意飘流到哪里,越过旷远广阔的江面。如凌空乘风,浩浩荡荡,却不知道它将在哪里才会停止;既有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飘欲仙似的感觉,又有如道家所谓长了翅膀变化成仙人,进入仙境似的的感觉。
在这个时候,大家喝酒喝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高兴,就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划破月光下的青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逆流而上。我心怀悠远啊,眺望美人,她却在天涯那方。”有个吹洞箫的客人,按照歌声伴奏应和,那声音呜呜的,好像是埋怨,又像是思慕;既象啜泣,又像是低诉,尾声凄切,像微弱将断的丝缕一样悠长。那声音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啜泣。
听到这声音,我的神色也改变了,整好衣襟端正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坐着,就向同伴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答:“这美好的夜幕,让我想起‘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吗?(在这里)向东可以望到夏口,向西可以望到武昌,山河盘绕,连绵不绝,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初他攻陷荆州,攻下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战船绵延千里,军旗将天空遮蔽了,面对着江,斟酒而饮,横转着矛槊,吟诗作赋,固然是当世的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是在江边水渚上打渔砍柴的小人物,把鱼虾作为伴侣,把麋鹿当作朋友,驾着像一片树叶一样的小船,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像在天地间寄身的蜉蝣,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感叹我们的一生是那么的短暂,真羡慕长江的生命无穷无尽。想要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驻世间。知道这些终究是不能突然得到实现的,只能把遗憾、悲痛用箫音托寄给悲凉的秋风罢了。”
我对他说:“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吗?流逝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事物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失去的和得到的东西就像这时圆时缺的月,终究又何尝盈亏?可见,从万事万物是运动变化的角度看,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的事物;如果从万事万物又是静止不变的角度看,万物与我们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因而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如果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要去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耳朵一听到,就成为声音,眼睛一碰到,就成为色彩,获取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受不完。这既是造物者无穷无尽的宝藏,也是你我一起享用的东西。”于是同伴高兴地笑了,更换杯盏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被吃个精光,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我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发白了。
【背景】 熙宁九年,王安石变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失败,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他突然被逮捕,结案出狱后,以水部员外郎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在黄州期间,写下两篇赋。这是其中之一。
【练习】
一、辞赋文体知识填空。
辞,源于“ ”,“赋”源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表现手法。辞、赋作为一种文体兴于汉代,所以有“汉赋”之说。当时的人们都通称它为“赋”或“辞赋”,辞、赋并不加以严格的区别。汉赋的特点是以描写景物、宫室、宅第的豪华为主要内容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手法采用铺陈排比、对偶、夸张,以铺张渲染为能事,鸿篇巨制繁缛富丽。必须按照声律、要求对偶,限制用韵,限定平仄等。至唐代古文运动后的辞赋,形式上讲究骈偶、韵律,但要求不是很严,句式参差,押韵自由。其形式上既像 ,又像 。以铺陈为能事,讲究文采。所以它是 的一种文体。汉赋有如张衡的《 》。辞有如东晋陶潜的《 》。汉以后的赋如北宋苏轼的《 》。唐代有杜牧的《 》等。
二、苏轼简历及创作。
苏轼(1037~1101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 。号“ ”。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 、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等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苏轼与欧阳修并称“ ”。与辛弃疾并称“ ”。与黄庭坚并称“ ”。
苏诗现存数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清新豪迈,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成为 派代表词人。词代表作有《 》、《 》等。 散文代表作有《 》、《 》等。
三、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的项是( )
A.狼藉jí 枕藉j è 慰藉jí 追溯sù 舷xián 梯
B.沟壑hè 欲壑hè难填 倚yǐ马可待 倚yì马千言 窈yǎo窕 tiǎo
C.泥淖nào 船棹zhào 暴虎冯pínɡ河 冯pínɡ虚御风 愀q ǎo然
D.唱和hè 应和hè 嫠lí妇 山川相繆l áo 舳zhuó舻lú
四、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的项是( )
A.酾shī酒临江 渔樵q áo 憔q áo悴 愀q ǎo然 匏páo樽
B.蜉fú蝣yóu 壬戌xū 沧海一粟sù 战栗lì 须臾yú 扁piān舟
C.朔shuò方 横槊shuò 倚yì老卖老 宝藏zànɡ 暴风骤zhòu雨
D.亲密无间jiàn 间jiàn或 间jiàn接 间jiàn隙 间jiān不容发
五、将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在后面的括号中( )
1、以老卖老( )2、弦梯( ) 3、弦律( ) 4、沧海一栗( )5、樵悴( )
6、信慕( ) 7、鱼樵( ) 8、授之以鱼( ) 9、比蜉撼树( )
六、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错的项( )
A、在严打斗争中,公安干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扬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他们暴虎冯河,与贩毒分子进行激烈地枪战,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
B、如果按平时作文那样迟迟不动笔,那么时间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法保证完成作文,纵然腹内有上好文章,又有何用?应试作文,必须争分夺秒,“下笔千言,倚马可待”。
C、每天胡同里清脆的小鼓声不绝如缕,叫来就可以交易。
D、老师火冒三丈,问他怎么回事。“后面的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告诉我的”,他解释道。全班哄堂大笑,但老师不笑,用箭一样的目光盯着我们,我们只好马上闭上嘴巴,正襟危坐。
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七月既望。望: 。 2、纵一苇之所如。如: 。
3、击空明兮溯流光。击: 。 4、倚歌而和之。倚: 。
5、知不可骤得。骤: 。 6、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 。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乎: 。 8、郁乎苍苍,山川相缪。乎: 。
9、将往观乎四方。乎: 。 10、相与枕藉乎舟中。乎: 。
11、延伫乎吾将反。乎: 。 12 、此曹孟德之困于周郎乎?乎: 。
13、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于: 。 14、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 。于: 。 15、亦将有感于斯文。于: 。
16、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于: 。17、霜叶红于二月花。于: 。
18,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于: 。19、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 。
20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于: 。
21、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卒: 。22、公子李友卒。卒: 。
23、始有卒者。卒: 。 24、军旅卒发。卒: 。
25、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卒: 。
八、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及活用后的意义。
1、侣鱼虾而友麋鹿。侣: 。友: 。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 。泣: 。
3、顺流而东也。东: 。4、正襟危坐。正: 。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 。 东: 。
6、哀吾生之须臾。哀: 。
7、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 。少长: 。
8、不知老之将至。老: 。9一觞一咏。一觞: 。
九、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1、于是饮酒乐甚。
于是,古义: 。 今义: 。
2、凌万顷之茫然。
茫然,古义: 。 今义: 。
3、白露横江。
白露,古义: 。 今义: 。
4、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古义: 。 今义: 。
十、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特点。
1、而今安在?
句式特点: 。
2、凌万顷之茫然。
句式特点: 。
3、客有吹洞箫者。
句式特点: 。
4、此曹孟德之困于周郎乎?
句式特点: 。
5、月出于东山之上。
句式特点: 。
十一、难句翻译。
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以共适。
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http: / / www.21cnjy.com )
7、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十二、阅读全文后做题。
1、划分层次归纳内容: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四段:
第五段:
十三、“赋”这种文体以铺陈排比为能事,多采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排偶夸张手法极力渲染所描写事物,请以第一段为例加以说明。
十四、说说第二段作者写出了箫声怎样的特点,又是如何写的?
答:
十五、说说第二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十六、客人联想到曹操周喻的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答:
十七、“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表达客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八、有人说本文的结尾语言简练,意味深长,你能说说这深长的意味是什么吗?
十九、概括全诗的主旨。
答:
二十、作者在第四段中作者阐述的哲理是什么?为什么客人听了以后就转悲为喜?
二十一、积累下列成语
1、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如:“我的自恋是因为不自信,必须要靠自恋来提升自信。”王小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如是说。这显然是个笑话,由情感的缺憾而滑向自恋,并因此走向遗世独立的偏执和孤傲。
2、冯虚御风:乘风腾空而遨游。冯:通“凭”。虚:太空。御:驾御。意思是无所凭借,能驾风飞翔。
3、羽化登仙: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这里有如道家羽化成仙的意思)如:只有表现出足够的诚意,你才能获得羽化登仙的机会。
4、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也作‘不绝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线’。只有一根细线连系着。差一点就要断了。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易混为“代代相传,从不间断”。容错用为“连续不断”“来信不断”。
5、正襟危坐: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如:鲁迅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华盖集·“碰壁”之馀》:“平时憎恶我的却总希望我做一个完人,即使敌手用了卑劣的流言和阴谋,也应该正襟危坐,毫无愤怨。”
6、一叶扁舟 (yī yè piān zhōu) :扁舟,小船。像一片小树叶那样的小船。
7:逝者如斯:逝:过去的 逝去的;斯:代词,指这流去的江水; 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8、沧海一粟cāng hǎi yī sù:沧海,大海。粟:谷子。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
渺小,微不足道。 例如:人是历史大海中的一粒粟米,微乎其微,但每个人要在有生之年奋发进取才能不枉费一生。
【练习答案】
一、
“楚辞”,《诗经》。既像诗,又像散文。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汉赋如张衡的《两京赋》。《归去来兮辞》。《赤壁赋》。《阿房宫赋》等。
二、苏轼简历及创作
子瞻, “东坡居士”。文学家、书画家。 “欧 ( http: / / www.21cnjy.com )苏”。 “苏辛”。“苏黄”。 宋词豪放代表。《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散文代表作有《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三、答案:A。(藉为j è )
四、答案C。(两个“倚”均应为yǐ。)
五、1、以( 倚 )2、弦( 舷 )3、弦 ( http: / / www.21cnjy.com )( 旋 )4、栗(粟 )5、樵(憔 )6、信(羡)慕7、鱼樵(渔)8、授之以鱼(渔) 9、比(蚍)蜉撼树
六、答案A。(A.暴虎冯河:比喻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勇无谋,鲁莽冒险。贬义词。此处感彩不对 B..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思敏捷,下笔成章。C.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悠长。
D、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望:农历十五。 2、如:到,去。这里是“漂流”。 3、击:划破、划过。
4、倚:按照、根据。 5、骤:屡次. 6、适:享受。
7、乎:用在形容词后,相当于“然”,“……的样子”。
8、乎:形容词后,相当于“然”,……的样子。缪:缪通缭,盘绕、缭绕。
9、乎:相当于“于”,介词,介引动词对象,可不译。
10、乎:相当于“于”,介词,“在”。
11、乎:句中语气助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12 、乎:句末语气助词,表示反问语气,“吗”。
13、于:被,与前面的“见”组成“见……于”式被动句。
14、于:介词,从。于:介词,“在”。 15、于:介词,“对”。
16、于:介词,介引对象,不译。 17、于:比况副词,表比较,“比”。
18,于:介词,“到”。 19、于:于通“吁”。感叹词。
20、于:介词,“到”。 21、卒:“最终,终于”,时间副词。
22、卒:动词,“死了”。 23、卒:“最终”,时间副词。
24、卒:卒通猝。时间副词,猝然。 25、卒:卒通“猝”,“猝然、突然”,时间副词。
八、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及活用后的意义。
1、侣:伴侣,此处是“把……当作伴侣”,名词意动用法。友:朋友。此处是“把……当作朋友”,名词意动用法。
2、舞:起舞。这里是动词使动用法,使……起舞。泣:哭泣,不及物动词,此处是使动用法,使……哭泣。
3、东: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而去。
4、正:端正,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端正。
5、西:向西,方位名词作状语。东:向东,名词作状语。
6、哀:为动用法,为……悲伤。
7、贤:贤能、贤明。形容词用作名词,贤明的人。少长:年长、年少,形容词用作名词:年长的人、年少的人。
8、老:老年。形容词用作名词。
9、一觞,一杯酒。这里数量词用作动词,喝一杯酒。
九、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
1、于是,古义:于是,是两个单音词,“在这个时候”。今义:双音节单纯词,表承接关系。
2、茫然,古义:辽阔、旷远的样子。今义:什么都不知道。
3、白露,古义:白茫茫的水气。含义:节气名。
4、斯文,古义:这篇文章。今义:文雅。
十、
1、介词宾语前置句。
2、“之”字作标志的定语后置句。
3、“者”字作标志的定语后置句。
4、“于”字表示被动的被动句。
5、介词宾语作状语后置句。
十一
1、听任小船随意飘流到哪里,越过旷远广阔的江面。
2、有个吹洞箫的客人,按照歌声伴奏应和。
3、那声音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啜泣。
4、何况我与你是在江边水渚上打渔砍柴的小人物,把鱼虾作为伴侣,把麋鹿当作朋友,驾着像一片树叶一样的小船,举起杯盏相互敬酒。
5、这是造物者无穷无尽的宝藏,也是你我一起享用的东西。
6、如凌空乘风,浩浩荡荡,却不知道它将在哪里才会停止;既有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飘欲仙似的感觉。
7、感叹我们的一生是那么的短暂,真羡慕长江的生命无穷无尽。想要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驻世间。
十二、答:第一段:交代游玩时间、地点、人物,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诗情画意的境界。表达诗人喜悦、快乐的心情。
第二段:承前写乐,继后写箫声之悲。承上启下引出下文主客问答的描写。
第三四段: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世事无常的悲观情绪。阐述作者对天地人生的理解。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的场面。表达作者豪迈旷达的胸襟。
十三、答:作者在第一段中为我们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了一幅诗情画意的境界。写景不仅写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宁静优美,作者似乎还觉得不够味,又加之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鲜美妙的描写,层层渲染这诗情画意的境界。写人的喜悦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已写出快乐的心情,但作者又间之以“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夸张手法极力渲染。文中多用对偶句,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等。采用夸张兼对偶如“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等。这就是本文赋的特点的具体表现。
十四、答:作者所写箫声特点是:凄楚 ( http: / / www.21cnjy.com )悲凉。诗人是采用了排比、对偶、夸张、拟人、比喻、通感手法来描写箫声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采用拟人兼比喻手法写出声音的凄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把听觉形象写成了视觉形象“丝缕”,是通感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声音的微弱、悠长。“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是夸张兼对偶手法。写出箫声的美妙动听。
十五、答:第二自然段开头的“饮酒乐甚”,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承第一段写乐;“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转而写悲,为下文描写主客对答蓄势张本,作用是承上启下。
十六、答:曹操周喻曾是盖世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雄,可是现在都成了过眼云烟,风流散尽,成为历史的陈迹,但与现实中的一个被贬谪的打柴捕鱼的小人物“我”相比,我就更加眇小了。这样为下文表达“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痛张本,表达人生苦短,怀才不遇的悲观心情。
十七、答:“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达客人因自己低下的社会地位而产生的悲凉之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表达人生短暂的慨叹。“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表达客人怀才不遇、理想破灭的悲观情绪。
十八、答:本文结尾写客人转悲为喜,饮酒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乐,相互枕藉的场面。这是作者积极乐观地面对困境的形象再现。客喜而笑,这时的笑已是精神上的彻底解放的笑,是轻松自若的、会心的笑,也是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嘲笑。“肴核既尽”是鲁莽,更为是直率旷达,是大男人应该有的豪迈。“杯盘狼籍”,看似窝囊、胺脏,邋遢。实则是属于文人飘逸、洒脱、放荡不拘而独有的。以凌乱不堪的情景,反衬洒脱乐观的情绪,这是对反动统治阶级的最好的回答。“不知东方之既白”,正说明世界是运动变化的,人的命运也如此,新生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历史不可抗拒的潮流。东方发白有象征的意义,那就是诗人心中的理想、明天。是诗人坚定乐观的信念。这就是结尾深长的意味。
十九、答:全文叙述游赤壁过程。既表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人游赤壁时的喜悦快乐的心情,也再现诗人被贬谪时曾有过的理想破灭、人生短暂的悲凉心迹,最后表达作者积极乐观、豪迈旷达的胸襟。
二十、答:⑴诗人阐述的哲理是:世界既是运动变化的,又是相对静止的。②物各有主,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要羡慕、后悔。
作者的观点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还有言外之意,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是说:世界既是运动变化的,从变化的角度看,我们的命运也不是一层不变的,我们要坚持发展变化的观点,要积极向上。世界又是相对静止的。从静止的角度看,我与世间万物永存,我们可以享受大自然无尽的宝藏。再则,物各有主,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要羡慕,不要后悔。基于这三个原因,所以客人转悲为喜了。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班 级 姓名 得分
(总分150,基础阅读90分,作文60,时间150分钟)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 稽qǐ 首 肴yáo馔zhuàn 激湍tuān 夭殇shānɡ 怪诞dàn
B. 慰藉j è 心旷kuànɡ神怡 沟壑hè 船棹zhào 庐冢zhǒnɡ
C. 嫠lí妇 暴虎冯pínɡ河 舳zhú舻lú 酾shī酒 愀q ǎo然
D.修禊xì 前仆pū后继 斟zhēn酌 匏báo樽 舷xián 梯
二、下列词语没有错字的一组是( )(4分)
A.无稽之谈 感慨系之 葵丑 舷梯 欲壑难填 以老卖老
B.暴虎冯河 酾酒临江 嫠妇 渔樵 沧海一栗 肴撰
C.火山爆发 稗官野史 拥带 引申义 雄赳赳 防碍
D.和蔼可亲 爱不释手 黯然 嗷嗷待哺 飞扬跋扈 给力
三、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4分)
A.十多年来,人们摸着石头过河,如今,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我国资本市场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B.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C.河西的房价已经普遍逼近每平方米500 ( http: / / www.21cnjy.com )0元,不少二期工程比一年之前足足涨了每平方米1000元,南京楼市的这种涨幅甚至让京沪粤等地的市民都叹为观止。
D.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四、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傍晚,李欣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有个人躺在路边。
B.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C.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次调解,但紧张的局势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愈演愈烈。
D.著名词曲作家付林创作《妈妈的吻》《小螺号》《故园之恋》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而蜚声乐坛。
五、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项是( )(4分)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 ( http: / / www.21cnjy.com )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北宋豪放派代表词人。代表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散文代表作有《赤壁赋》《后赤壁赋》。
B.“赋”源于《诗经》中的表现手法,“赋”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一种文体,它兴于汉代,汉赋的特点是极力采用铺陈排比、夸张,讲究声律、要求对偶,限制用韵,限定平仄等。
C.王羲之,东晋伟大的书法家。世称“王右军”被后人尊为“书圣”。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
D.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生前主要创作有《临川先生文集》
六、下列句子活用类型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4分)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
②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③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④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
⑤火尚足以明。
⑥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⑦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⑦/⑤⑥
C. ①②/③/④⑦/⑤⑥ D.①/②/③/④⑦/⑤/⑥
七、指出下列词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 )(4分)
A.于是饮酒乐甚 。 B.凌万顷之茫然。
C.白露横江。 D.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八、下列文言句式与“客有吹洞箫者”相同的项是( )(4分)
A.而今安在? B.凌万顷之茫然。
C.此曹孟德之困于周郎乎? D.月出于东山之上。
九、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① 不知老之将至 ②及其所之既倦
B.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②既其出,则或咎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①由山以上五六里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①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②有穴窈然。
十、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 。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3、及其所之既倦, ,感慨系之矣。
4、寄蜉蝣于天地, 。
5、哀吾生之须臾, 。
6、 ,抱明月而长终。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8、夫夷以近, ; ; 则至者少。
十一、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白话。(共10)
1、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3分)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了。(4分)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也,其孰能讥之乎?(3分)
十二、阅读下列文言文题1——5题(22分)
日 喻
苏轼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相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浮,十五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正确( )(3分)
A、①问之有目者②或告之曰
B、③自盘而之钟④或莫之见而意之
C、⑤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⑥作《日喻》以告之
D、⑦昔者以声律取士⑧今也以经术取士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的项是( )(3分)
A、然则道卒不可求欤?
卒:时间副词,最终、终于。
B、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
揣:动词,摸或抚摸。
C、士知求道而不务学。
务:务必。
D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随意或随便。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3分)
A.有个一出生就没有眼的人,他不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就向那些有眼睛的人请教。可是他理解错了,误把钟、龠当作了太阳。
B.儒家之道比太阳难见,很多人不能达到道的境界,就像瞎子见不到太阳一样。
C.道是可以使之到而不可求的。只有去学习实践,才能自然而然地达到道的境界。
D.方求举那个人在礼部就职,是他写了这篇日喻告诉我学道的道理。
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赏析有错的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作者用盲人识日的故事设喻,形象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地说明学习方法、认识事物的方法要重实践,不能只听他人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实践就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为下文引出论道铺垫。
B.第二段从盲人识日自然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常人识道问题。作者认为论道者对学道者讲道,就像识日者教盲人识日一样,他们总是把自己见到的或没有见道的主观地告诉学道者,这是论道的错误。
C.第三段作者正面提出正确的识道方法是自主学习,亲自实践,文中引用孙武、子夏的名言说的就是实践的重要性的道理。
D.第四段从学习、实践的反面举例设喻,说明不学习实践只听别人如何说道的重要性。突出学习实践的重要性。
5、翻译下列句子(10)
①日与之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3分)
②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3分)
③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4分)
十三、语言表达题(12分)
1、写对联。(4分)
①清人张鹏翮为三苏祠题联,
上联是:一门父子三词客
请补出下联: 。
②从前有个大财主 家有万贯 但还很小气 他为了富上家富 并炫耀自己 在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
父进自 子进士 父子皆进士
请你替财主补出下联: 。
③ 一天傍晚,有个穷秀才从这家门口路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 看了②中的这副对联不禁暗笑,便用笔偷偷的把每联中的三个字稍微改动。第二天财主一看 当是就气的昏倒在地
请你补出穷秀才改动的这幅对联。
上联是:
下联是:
2、仿照下列句子再写两句,使它们构成排比。(8分,每写一句4分)
例句: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
①
②
十四:阅读下列材料后按要求作文(60分)
心态决定命运。积极的心态使你获得宽厚的内涵,积极的心态使你镇定自若,
积极的心态使压力变成动力,积极的心态使你远离失败,那么用乐观态度面对失败吧。
要求:根据所给材料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内容必须在材料范围内,字迹工整,文体不限。
【第三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答案D。(匏báo樽应为匏páo)
二、答案D。(A.“葵”应为“癸”,“以”应为“倚”。B.“栗”应为“粟”,“撰”应为“馔”。C.“带”应为“戴”,“防”应为“妨”。)
三、答案:C 。(“叹为观止”:赞叹所见实物好到极点。此处不符合句意,可改用“望洋兴叹”。 ——此题选自——广东花都高三模拟4分。)
四、答案C。(A.“突然”后加谓语动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现”。谓语残缺。B.“这要看……”与 “这是由……来决定”两种句式杂糅。 D.必要的关联词语残缺。在“付林”前加“因”。)
五、答案D。(“南宋”错,应为“北宋”。)
六、答案D。(①名词意动用法。②动词使动用法。③名词用作动词。④形容词用作名词。⑤形容词用作动词。⑥动词用作名词。⑦形容词用作名词。)
七、答案D。(A.于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义:于是,是两个单音词,“在这个时候”。今义:双音节单纯词,表承接关系的连词。B.茫然,古义:辽阔、旷远的样子。今义:什么都不知道。C.白露,古义:白茫茫的水气。含义:节气名。)
八、答案是B。(例句结构是:“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作标志的定语后置句。B句是“之”作标志的定语后置句。A是宾语前置句。C句“于”表被动的被动句。D“于”字表示被动的被动句。介词宾语作状语后置句。)
九、答案C。(A.①之,用在主谓之间。②之,动词,得到、到、往。B.①而,而且表递进②表因果。因而。C.两个“以”都相当于“而”,表修饰。D.①然,表转折,但是、可是,然而。②然:用在形容词后,修饰形容词状态,……的样子。)
十、答案
余音袅袅,泣孤舟之嫠妇。
2、齐彭殇为妄作。
3、情随事迁 。
4、渺 沧海之一粟 。
5、羡长江之无穷 。
6、挟飞仙以遨游 。
7、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8、则游者众;险以远 。
十一、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白话。(共10)
1、(3分)
虽然他们的取舍不同,性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静躁不同,但当他们对自己所遇到的令其高兴的事物时,会暂时自得,快乐自足,不知老年就要到来。
2、(4分)
那逝去的事物就像这流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不曾流动,得到的和失去的东西也像那圆缺的月,但最终没有圆缺之变。
3、(3分)
尽到实现我的志向的努力,却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到的东西,可以不后悔。谁还能讥笑我呢?
十二、1、答案是D。(①之,指示代词,那些。②之:第三人称代词,他。③之:动词,到。④之:它,指道。⑤以:连词,表因果。由于、因为。⑥以:目的连词,来或用来。⑦以:介词,根据、按照。⑧以:介词,根据、按照。)
2、答案C。(务:致力、从事。)
3、答案D。“方求举”不是人名,是“正在请求参加科考”的意思。不是他写,是“我”写的。是“我”写给渤海吴彦律先生的。)
4、答案D。(“说明不学习实践的重要性”说反了。是说明不学习、不实践的危害,突出学习实践的重要性。)
5、参考译文
1、太阳与钟和龠相差很远啊,可是盲人不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它们的不同。2、虽然巧设比喻,循循善诱的教导,但也不过像知道太阳的人向盲人讲太阳像盘、像烛一样的结果。
3、所以北方勇敢的人,就向能潜水的人请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请教潜水的原因(或方法)。然后按照潜水者所说的那样到河里去试验,但没有不溺水而死的人啊。(①采分点是:而,但是。其:它们。眇者,瞎子、没有眼睛的人。没有一处扣1分。②采分点:虽,虽然。巧譬善导:对译——巧妙的比喻、循循善诱地教导。无以过:不能超过或不超过。盘与烛,指上文有目者以盘、烛告诉眇者之事。③采分点:故,所以。于,向。所以,……的方法或原因。以:因为、由于。之:到。每没有一处扣0。5分)
十三、1、①千古文章四大家。②婆夫人 媳夫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 婆媳均夫人③上联:父进土 子进土 父子皆进土 ③下联:婆失人 媳失人 婆媳均失人 。(每补一句1分)
2、①、思想,总是在黑暗和冰冷中闪光-。②、意志,总是在无情与嘲讽中永生。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一个一生下来就没有眼晴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不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就问那些有眼睛的人,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形状像铜盘一样。”于是他敲击铜盘,就听到了它的声音,有一天他听到了钟声,就以为那钟就是太阳了。有人又告诉他:“太阳光像蜡烛。”有一天,他摸到了像箫一样的乐器龠,他认为那就是太阳了。太阳与钟和龠相差很远啊,可是盲人不知道它们的不同,由于他不曾见过因而去请教人。
儒家之道比太阳难见多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而人们不能到达它的境界,这与盲人不知道太阳没有什么不同。达到道的境界的人向那些不知道道的人讲道。虽然巧设比喻,循循善诱的教导,但也不过像知道太阳的人向盲人讲太阳像盘像烛一样的结果。从盘子到钟,再从烛到龠,虽然说的是形状相似光芒相似,但理解者的理解发生了错误变化。类似的问题怎么能说得完?所以社会上那些论道的人,有的说法是他自己见到的,有的不是他见到的而是主观的臆断地说,这都是寻道的错误。
如果这样问道方法是错误的,那么,道最终就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寻求了吗?我苏轼认为:“可以到达道的境界,但不可以寻求。”那什么叫做达到了道的境界?孙武说:“善于作战的人,能使敌人自己来投降,而自己从不被敌人降服。”子夏说:“艺人在官府的作坊里工作,以致能成就他们的事业。君子只有读书学习,才能到达那道的境界。”不需要寻求就会自然到达。这就是我所说的致了吧?
南方会潜入水底的人很多,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他们天天与水相处。七岁就能下水,十岁就能漂浮在水面上,十五岁就能潜入水底了。那潜入水底的人怎么在水里那样随意啊?一定是对潜水的方法有体会心得的人。因为他们每天与水相处,所以十五岁就懂得潜水的方法;如果是生来就不懂水性的人,那么,一见到船就害怕水。所以北方勇敢的人,就向能潜水的人请教,请教潜水的原因(或方法)。然后按照潜水者所说的那样到河里去试验,但没有不溺水而死的人啊。所以,凡是不愿意学习而致力寻求道的人,都是北方学习潜水那样的人啊。
过去国家按照声律的好坏取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多读书人学的杂,因而对道不专一;现在国家以经义取士,有的读书人只知道要请教道,却不致力学习。渤海吴彦律,是有志学习的人,正在向礼部请求申报参加进士考试,所以我写这篇《日喻》来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