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罗平一中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一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罗平一中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一单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15 20:0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荷塘月色》课堂同步练习
一、作者生平及创作填空。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绍兴,1948年逝世。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诗人。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其生前主要作品有散文《 》、《 》、《 》、《 》、《 》、《 》、《 》、《 》、《 》、《 》、《 》。散文集《 》、《 》。诗文集《 》。
二、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倩( )影  靓( )仔  靓( )妆  青睐( )
曲( )折  歌曲( )  踱( )步  袅娜( )
安娜 ( ) 纤( )腰 纤( )维 纤( )夫
纤( )绳 颤( )抖 颤( )动 颤( )栗
脉( )搏 脉( )络 脉脉含情( ) 点缀( )
辍( )学 拾掇( ) 啜( )泣 悄( )然
悄( )悄 泥淖( ) 船棹( ) 阔绰( )
媛( )女 收敛( ) 鷁( )鸟 蝉( )鸣
禅( )宗 禅( )让 嬉( )戏 琐屑 ( )
独处( ) 挨( )打 挨( )着 梵( )语
峭愣愣( ) 宁静( ) 宁( )可 月色( )
褪色( ) 落色( ) 缕缕( ) 沐浴( )
三、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班驳(  ) 无精打彩( ) 喝采( ) 脉膊( )
胳搏(  ) 亲睐( )  弦律(  ) 颤粟( )
沧茫( ) 苍桑( ) 怆皇( ) 掂记 ( )
退色( ) 锁屑( ) 阔卓( ) 哀声叹气()
四、划分本文层次并写出层意。
第一部分1-3自然段:
第二部分4-6自然段:
第三部分7-10自然段:
五、概述第一段作者夜游荷塘的原因目的是什么?
六、第二段概述一路所见到的荷塘周围的景物。说说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七、第三段写作者的所感,说说作者的所感是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八、第四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说说作者是作样写景的?
九、第五段通过写月光下的景物来烘托月光,总写荷塘上的月光。这一段写了月光下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段文字的写作手法主要是什么?
十、第六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照应,续写荷塘四周的景物,看看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写景的?
十一、总括一下全文所写环境的特点,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十二、文中使用了大量的重叠词,说说下列句中这些叠词的作用。
月亮渐渐的升高了。
我悄悄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荷塘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
5、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6、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
7、轻轻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十三、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说说它们各自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叶子的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
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叶子是肩并肩的密密的挨着。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我什么也没有。
十四、下列句加点词语形象生动,说说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十五、第三部分作者联想回忆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南采莲的旧俗,引用《西洲曲》里的诗句后回到现实,江南采莲旧俗《采连赋》、《西洲曲》共同的景象是什么?作者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十六、概括本文的主旨。
十七、仿照下列句子,再写一组句子。
示例:1、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仿写:
示例: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
仿写:
示例: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示例:4、叶子的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
仿写:
示例:5、女人们爽朗的笑声,像水上的波纹,在工地上空荡漾开去 。
仿写:
【同步练习答案】
一、《匆匆》、《春》、《背影》、《荷塘月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绿》、《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威尼斯》、《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堂红》。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诗文集《踪迹》。
二、
倩(q àn )影 //靓(l ( http: / / www.21cnjy.com ) ànɡ)仔//靓(jìnɡ)妆//青睐(là )//曲(qū)折//歌曲(qǔ)//踱(duó)步//袅(n ǎo)娜(nuó)//安娜(nà // 纤(x ān)腰// 纤(x ān)维 // 纤(q àn)夫 // 纤(q àn)绳 // 颤(chàn)抖//颤(chàn)动// 颤(zhàn)栗 // 脉(mà )搏 // 脉(mà )络 // 脉(mò)//脉(mò)含情 // 点(zhuì)缀 // 辍(chuò)学// 拾掇(duo)//啜(chuò)泣 //悄(q ǎo然)//悄(q āo)悄 //泥淖(nào)//船棹(zhào)//阔绰(chuò )//媛(yuán)女 //收敛(l ǎn)//鷁(yì)鸟//蝉(chán)鸣 //禅(chán)宗 // 禅(shàn)让 //嬉(xī)戏 //琐屑(x è)//独处(chǔ)//挨(ǎ )打 //挨( ā )着 //梵(fàn)语//峭愣愣(lénɡ )//宁静(nínɡ)//宁nìnɡ可 //荷塘月色(sè)//褪色(shǎ )//落色(shǎ )//缕缕(lǚlǚ)//沐浴(mù yù)
三、
班驳(斑)//无精打彩(采)//喝采(彩)/ ( http: / / www.21cnjy.com )/脉膊(搏)//胳搏(膊)//亲睐(青)//弦律(旋) //颤粟(栗)//沧茫(苍 )//苍桑(沧)//怆皇(仓 )//掂记(惦)//退(褪)色//锁屑(琐)// 阔卓(绰)//哀声叹气(唉)
四、第一部分1-3自然段:说明夜游荷塘的原因目的,概述荷塘四周的景物以及我的感受。
第二部分4-6自然段:重点描写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光,荷塘四周的景物。(或描写月光下宁静优美的荷塘景色)
第三部分7-10自然段: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回到现实。
五、心里颇不宁静,想到荷塘去寻求心灵的安慰。
六、作者所写景物及特点是:①小煤屑路。特点:曲折、幽僻、 寂寞、阴森。②树木。特点:蓊郁。③月光。特点:淡淡的。
七、答:作者的所感是: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表达了作者获得了暂时自由时的喜悦的心情。
八、答:(1)作者描写的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有: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荷叶特点:紧密相连、肥硕、茂盛。荷花特点:含苞欲放、含苞开放、玲珑、晶莹剔透、清鲜、妩媚。荷香特点:清香,时隐时现或似断实续,如梦如歌。荷波特点:如闪电,有痕迹。流水特点:含情脉脉。
(2)①作者选取了最典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物。②按照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的空间顺序。③采用叠词、拟人、比喻、通感、排比的修辞手法。④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细腻描绘所写景物的特点。
九、答:这一段描写的景物及特点是:①月光。月光特点:如流水、有动态的美感。②青雾。青雾特点:薄如轻纱,轻柔。③荷叶荷花特点:像牛乳中洗过似的洁白、清鲜。④天云——淡淡的。⑤树影——参差不齐、斑驳、峭愣楞、恐怖如鬼、奇形怪状。⑤月光树影:幽雅,如画如乐。这段文字的主要写作手法是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结合。总特点是:明媚、朦胧的月光,宁静优美的氛围。
十、答:1、①树。特点:高高低低,错落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致,有层次感,立体感。②树色。特点:阴阴的色泽,如烟如雾的形态。③远山。特点:朦胧隐约。④灯光,特点:没精打采、昏暗。⑤蝉声、蛙声,特点:喧闹无比。所写景物的总特点是:宁静和谐。2、作者采用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②采用比喻、拟人、叠词的修辞来写景的。③抓住月光下特有的朦胧的树色特点。④写树色等是静物描写,写蛙声音等是静物描写,采用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来写景。
十一、答:作者描写月光下的荷塘,特点是宁静优美。写荷塘上的月光,月光下的荷塘以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特点是:月光明媚、朦胧、恬静、和谐。
作者情绪变化过程是:在家中——颇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宁静;在荷塘优美环境中——获得淡淡的喜悦(或在荷塘宁静和谐的环景中获得片刻的逍遥);在蝉鸣蛙叫中——慨叹;在江南采莲的旧俗描写中——沉醉;在猛回头的现实中——怅然失落----欲超脱而不能的无奈。
十二、
1、“渐渐”一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冉冉升起的过程及动态美。
2、“悄悄”一词,写出作者不忍惊动家人的心理,还写出孤独寂寞的氛围。
3、“蓊蓊郁郁”一词,形象生动地写出树木茂盛的特点。
4、“远远近近、高高低低”,①形象生动地写出树木面积广,又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特点。②音调抑扬顿挫,和谐优美。
5、“重重”,写出树木繁密特点。
6、“隐隐约约”,写出月光下的远山隐约、模糊不清的特点。
7、“轻轻”,写出作者不忍惊动家人的心理和孤独寂寞的感受。
十三
1、①作者把出水很高的荷叶比作亭亭 ( http: / / www.21cnjy.com )舞女的裙子,修辞手法是比喻。②写出叶子圆形、轻柔的形状特点和风姿绰约、临风摇曳的情态。③表达作者喜悦的心情。
2、①比喻、拟人、排比、叠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袅娜地”、“羞涩地”采用拟人手法,写出荷花含苞怒放、含苞欲放特点,③“如明珠”、“如星星”是比喻,写出荷花圆形形状,晶莹剔透的质地色彩。 ④“如刚出浴的美女”,是比喻,写出荷花清新、妩媚动人的特点。⑤这几个句子结构相似,句式整齐,语气贯通是排比,形式上使句子语气贯通,酣畅淋漓,具有音乐美感。⑥总的来说,这些修辞的作用是:内容上扱力描写荷花各种不同的形色特点。所有的修辞运用,都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3、①“缕缕的清香”本是嗅觉形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里作者把它说成像远处高楼上传来的渺茫的听觉形象——歌声,它是比喻修辞中的特殊形式,修辞学上叫通感修辞。②这个通感修辞的作用是:写出荷花的清香,随风飘荡、似断实续或时隐时现的特点。③表达作者的喜悦心情。
4、①“挨”,赋予叶子人的动作感情,采用的是拟人手法。②写出荷叶茂密热情的特点。③写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5、①“脉脉”赋予流水人的感情,采用了拟人手法。②写出流水脉脉含情的情态。③写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6、①光与影本是视觉形象,这里将视觉 ( http: / / www.21cnjy.com )转移到听觉作比,是通感修辞。②其作用是:写出光影和谐优美的特点,③营造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激发读者想象。
通感修辞再如:①女人们爽朗的笑声,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上的波纹,在工地上空荡漾开去。②这是妈妈的歌声,妈妈的歌声多么的甜蜜。③你的微笑像新奇的花卉的芳香,单纯而费解。④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7.①“没精打采”是赋予灯光人的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是拟人修辞手法。“是瞌睡人的眼”,“灯光”像打瞌睡的人的睡眼,“是”,这里是“像”的意思,是暗喻。②这里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远处灯光的朦胧的特点。③写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8、①拟人、对比、反衬。②“热闹的是它们”,是拟人手法。作用是:有情趣。③用“热闹”反衬出荷塘的寂寞,它们的“热闹”与“我什么都没有”又形成对比,反面烘托我孤独寂寞的心理。④表达作者的怅惘、寂寞的心情。
十四、
1、“浮”,形象生动地写出薄薄的青雾慢慢向上,轻柔升腾的动人情景。
2、“泻”,写出月光向下照射时如倾如泻的动态美。
3、“画”,好似人为,写出情趣,表达作者的喜悦心情。
十五、答:景象是:少年男女谈情说爱 ( http: / / www.21cnjy.com )、快乐、自由、热闹的景象。作用是:①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章的文化含量。②展现自由、美好、快乐的景象。表达作者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③表达作者喜悦的心情,深化文章主题。
十六、通过记叙作者夜游荷 ( http: / / www.21cnjy.com )塘的经过,描写荷塘宁静、优美、朦胧和谐的环境,表现作者对美好自由生活的不懈的追求,然后这个理想却如梦幻般的破灭了,表达作者大革命时期追求理想及理想破灭后的苦闷彷徨的心迹。
十七、仿写1:辽阔的天空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飞舞着些多姿多彩的云朵,有玩皮地打闹的,有羞涩地探头张望的,正如幼儿园一个个可爱的孩子,又如草原里奔跑的绵羊。(或悠悠白云中隐约横亘着些青山,有腼腆地躲进雾霭的,有大方露出真容的;正如一把把直指苍穹的利剑,又如碧空中腾飞的巨龙。)
(示例内容是什么,先要概括。它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荷花的不同形态。形式分析:采用比偷、拟人、排比修辞。那么,内容上我们只要选取一种事物,写出这种事物的不同形态特点都是可以的。这样可写的事物就多了,如山、水、云、草、杏花等。形式上一定要用到例句的修辞,句式上要与例句句式差不多。)
仿写2:阳光如火焰一样,火辣辣的炙烤着这 片 土地 。
(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要有相似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仔细想想,生活中有想似点的事物可多了。)
仿写3:细雨过处, 送来阵阵清凉,仿佛远处高山上传来的少女的清脆的歌声似的。
(先是两者有想似点,然后是要有感官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迁移。) 仿写4:饮料瓶的摆放的位置太高,仿佛神话传说中的巨人。
仿写5:刘欢高亢激越的歌声, 像燃放的礼花,在天空飘散开去。
(先是两者有想似点,然后是要有感官上的迁移。)
2《故都的秋》课堂同步练习
读《故都的秋》后完成下列各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椽子( ) 2.潭柘寺( ) 3.拓( )展 4.拓( )片
5.混水摸鱼( ) 6.混( )蛋 7.混混沌沌( ) 8.槐( )树
9. 喇叭( ) 10.落蕊( ) 11.露面( ) 12 .颓( )废
13.颓( )唐 14.店铺( ) 1 5.铺( )开 16.蟋( )蟀( )
17.平仄( ) 18.歧( )韵 19. 叶( )韵 20.廿( )四桥
21.普陀( )寺 22.房檩( )
二、文学常识填空。
郁达夫(1896-1945),原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 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创造社创始人之一。1945年被日军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达腊岛。生前主要创作有小说《 》、《 》、《 》、《 》等,散文代表作《 》。
三、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的项是( )。
A.看看我凌乱的房间,看着我这被衣服堆满的衣柜,看着我布满灰尘的书本,我真是万分的惭愧,觉得自己一直是在浑浑噩噩的生活。
B.凡是能够损伤和破坏神经系统的各种情况都会引起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病患者有时意识混混沌沌。
C.11日晚,我坐车回家,坐在公交车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着窗外掠过的夜景,眼泪就那样不能自已的掉了下来,真的很难过,当时真的很想给妈妈打电话,可是我不敢,怕妈妈会因为我使她刚刚调整好的状态又泡汤。
D.她低下头捡起一片秋叶,高高地举起,满眼都是慈爱地对我们说:“一片秋叶落下,就知道秋天的来临。以小见大,这就是‘一叶知秋’。”
四、概述第一段文字的内容。
五、说说“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六、说说第二段描写了南国之秋的哪些特点?写南国之秋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七、概括第三段主要内容,说说这一段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八、给第三段文字写一段评议赏析性文字。
九、第四段描写的景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十、为第四段文字写一个简短的评论。
十一、第五段文字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十二、第六七两段文字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十三、第八段文字所写景物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哪些?
十四、第九段文字中心句是哪一句?请用线条在原文中将其画起来。
十五、第九段引用古今中外的文人关于秋的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十六、说说第十段文字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十七、概括第十段文字的内容。
十八,说说本文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十九、按照下列例句形式仿写句子
示例: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仿写:
二十、不改变句子的原意,将下列句子按要求改写成不同的句式。
1、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改写为陈述句:
2、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改写为反问句:
二十一、根据下列文意,在最后补写一个概括句。
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在他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特别多。外国的诗人何尝不然?……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面最有味。
【练习答案】
一、1.椽(chuán) 2.柘zhè寺 ( http: / / www.21cnjy.com )3.拓tuò展 4.拓tà片 5.混hún水摸鱼 6. 混hún蛋 7.混hùn混hùn沌沌 8.槐huá 树 9.喇叭lǎ 10.落蕊ruǐ 11. 露lòu面 12 .颓tuí废 13.颓tuí唐 14. 店铺pù 15.铺pū开16.蟋xī蟀shuà 17.平仄zè 18.歧qí韵 19. 叶x é韵 20.廿n àn四桥 21.普陀tuó寺 22. 房檩lǐn
二、《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出奇》,散文代表作《故都的秋》。
三、答案C。(眼泪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合逻辑。改“不能自已”为“不由自主”。A. 浑浑噩噩:混沌无知的样子。贬义词。B.混混沌沌: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C.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D、一叶知秋: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能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
四、答:①总括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②说明“我”赶上北平的理由,抒发作者对秋,特别是北国之秋的赞美眷念之情。③总领全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五、答:排比修辞,其作用是:①内容上,淋漓尽致地总概北国之秋的特点,揭示文章主旨,表达我对北国之秋的眷恋。②形式上:结构工整雅致,语气贯通,具有音乐美感。
六、答:①南国之秋的特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多雨而少风,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味,秋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不明显。②以南国之秋的淡来对比反衬北国之秋的浓,以秋的深味在南国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国才能感受彻底作对比,突出北国之秋感人至深。③突出“我”对北国之秋的深切眷恋、热爱之情。
七、答:①北国庭院之秋。②描写景物及特点是:天,特点是---很高,天色碧蓝清静。驯鸽的飞声,特点是-----悲凉。牵牛花的蓝朵,特点-----像喇叭似的形状,蓝白色的色彩。秋草,特点-----疏疏落落、尖细且长。总特点---清、静、悲凉。
八、答:①作者抓住最能表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景物。②按照从高到低的写作顺序描绘景物,层次井然。③从视觉、听觉的角度绘声绘色。④有动有静,既有观赏者观赏景物的动作,又有观赏者的悠闲愜意的心态。⑤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和对悠闲自得生活的向往。⑥语言清丽,句式整散结合,节奏舒畅,极具音乐美感。
九、答:北国的槐树的落蕊,没声没味、铺得满地、像花而又不是花、极细极柔软,清、静、悲凉。
十、答:前一部分采用描写的表达方式、简练质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语言,从视角、触角的角度,描写落蕊的特点,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也让读者仿佛看到作者独自徘徊在这寂寞的环境,无人可以交流,只能与自然对话的情景。后一部分直抒胸意,表达作者既欣喜,又寂寞的心情。
十一、答:秋蝉的残声,特点是:是北国的特产,多而叫声凄凉。
十二、答:秋雨,特点是:奇,有味。
十三、答:枣子树、枣子、柿子、葡萄。
十四、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十五答:①为了说明“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沈,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的道理。②在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种文化气息,给故都之秋再添文化色彩。③丰富内容。④使文章由写景转入议论,有使文章波浪起伏的作用。⑤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十六、答:“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四个“……的”句子,句式相同,语气一气贯通,是排比修辞手法。排比在这里的作用是:淋漓尽致地描写江南秋天的美丽景色,再与北国之秋对比,突出北国之秋味道之浓,色彩之浓。“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采用对比、排比、比喩手法,用“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等的味道、色彩的不同,来比喩、对比北国与江南的色彩、秋味的差异。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内容上突出北国之秋色彩、味道之浓。形式上,句式工整,语气酣畅,具有音乐美感。表达我对北国之秋的眷恋向往之情。
十七、直抒胸臆,表达我对北国之秋的热爱之情。
十八、说明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总特点,抒发我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总领全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揭示文章主旨。
十九、答: 云南的秋,当然有它特异的地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譬如 圆通山的缨花绿叶 ,耳海的秋水,玉龙山的白雪,普者黑的残荷等, 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
二十、1、秋之于人,没有国别,更没有人种、阶级的区别。
2、答:若留得住的话,我能不愿意把寿命的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吗?。(或者:若留得住的话,难道我会不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吗?。)
二十一、答: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 ,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 的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3《囚绿记》课堂同步练习
一、下面是课文和与课文相关的词语,找出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项是( )。
A.陆蠡lǐ  管窥蠡lí测  镶嵌qiàn   瞥pié见  禁止jìn 占据jū
B.淅沥xīlì 茁zhù壮  笨拙zhuó  咄咄duō逼人 缝隙xì 猗yī郁
C.涸hé辙而渔 揠yà苗助长  迁徙xǐ 偃yǎn旗息鼓 缝隙xì 绿lù林
D.婆娑pósuō 葱cōnɡ茏lónɡ 蕈xùn菌jūn 情不自禁jìn  细菌jūn 露lòu脸
二、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改正在括号中( )
龙盘虎居( ) 前据后恭( ) 据功自傲( ) 灰复( )
法网灰灰( ) 绿州( ) 九洲(  ) 急不瑕择( )
偃苗助长( ) 灰谐幽默( ) 打挠( ) 阻扰(  )
三、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的项是( )
A.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OAK)旗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米格和苏霍伊设计局将合并,由苏霍伊主导。至此,已经有近70年光荣历史的米格终于偃旗息鼓,从此寄人篱下了。
B.专家认为,教育是有规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虽不要贻误时机,但也不能揠苗助长。如果幼儿园抢学了小学低年级的部分知识,幼儿到了小学上这些课程的时候,就容易因为“我已懂”而不专心听课。
C.科学研究应着眼于四点:切入点、突破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创新点、生长点。古谚中讲“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指的是把一条河里的鱼捕净,把一个树林里的猎物杀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D.在目前情况下,资料不足,大部分人对现代西方文论还了解得极少,那么即便是管窥蠡测,只要能透露一点消息,恐怕也还不是毫无意义的。
四、理清作者整体思路,划分文章层次结构,概括文章内容。
第一部分(1-4段):
第二部分(5-7段):
第三部分(8-12):
第四部分(13段):
第五部分(14段):
五、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小房间的简陋寒伧?它的作用是什么?
六、纵观全文说说文中所写的绿有哪些特点。
七、纵观全文分条说说“我”喜欢绿的原因是什么?
八、作者囚绿之后为什么还要放绿?
九、放绿后作者为什么还怀念绿?
十、说说这篇文章的深刻内涵。
十一、第八自然段插叙乡下的故事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十二、第八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十三、第十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十四、说说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2、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十五、按照下列画线句子形式,再写两个句子,使它们构成排比。
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

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十六、读写结合,写一篇读《囚绿记》后的感想。
【练习答案】
一、答案C。(A.瞥piē /据jù B.茁zhuó /拙zhuō D.蕈菌jùn /自禁jīn)
二、虎居(踞)/ 前据(倨)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功(居)/灰复(恢)/灰灰(恢恢)绿州(洲)/ 九洲(州)/ 瑕(暇)/偃苗(揠)/灰谐(诙)/打挠(扰)/阻扰(挠)
三、答案C。( C.涸泽而渔:放干了池塘的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捕鱼,比喩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不留余地。义同“竭泽而渔”。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感彩也不对。A.偃旗息鼓,本义是:放倒旗帜,停止打鼓。今义是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也指停止战斗。还指停止批评、攻击、停止做某事等。B.揠苗助长:比喻违背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贬义词。D.管窥蠡测:本义是指用瓢测量海水,从管里看外面。蠡,瓢。比喻义是指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四、第一部分:叙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发现绿。表达“我”的喜悦、满足的心情。——故事的发生。
第二部分:叙述“我”观赏绿的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观赏绿的过程中,绿让“我”看到希望、看到生命,它给了“我”慰安,给了“我”快乐。“我”看到了它勃勃的生机、旺盛的生命力。——故事的发展。
第三部分:叙述“我”囚绿的原因和囚绿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在囚绿过程中,“我”发现它生命向阳、顽强不息、永不向黑暗屈服的精神。表达“我”对绿的愧疚、赞美之情。——故事高潮。
第四部分:叙述释绿的过程。——————故事的结局。
第五部分:直抒胸臆表达“我”对绿一样的华北人民的怀念之情。——尾声。
五、答案:
①说明故事发生的地点,为下文描写墙外常青藤生存、绿影映屋设置背景。②突出绿的珍贵。
③为下文描写绿的出现伏笔。使文章具有欲扬先抑的表达效果。
④绿生存背景艰难与后文中其表现出来的可贵精神对比,更能突出“我”对它的热爱,表达作家赞美绿、歌颂绿的思想感情。
六、答:绿被囚前的特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囚前的外形特点——枝条繁密,叶子青苍、葱郁,嫩叶折叠,枝条浆液丰富,脉络纤细。被囚前的性格特点——生命力旺盛,给人安慰,给人快乐,无私奉献。被囚后的外形特点——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性格特点——面对逆境、灾难、死亡,固执向阳,坚贞不屈,不向黑暗低头。
七、答案:①它生长在狭窄、潮湿、简陋的小房间外,太宝贵了。
②它是生命、希望、是慰安、是快乐的象征。它给了“我”生命的希望,它慰安“我”, 使“我”快乐,它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③它具有赏心悦目的外形;更有自尊自爱、爱人爱己、生命力旺盛、充满勃勃生机的性格气质。
④作者在囚绿过程中看到了它面对困难与挫折,面对逆境与死亡,具有顽强向阳、坚贞不屈的精神。
⑤作者只身独处的处境与绿被囚的处境相似,它顽强不屈的精神也与作者的精神、性格相似。
⑥卢沟桥事变的大背景下,绿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精神象征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顽强不息、不向黑暗屈服的国民精神,让“我”看到希望、看到生命、获得慰藉,是“我”尤其喜爱它的原因。
八、囚绿过程中,“我”发现了囚绿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逐渐衰弱变黄的特点;于是“我”的良知发现——“我”不能原谅自己,为它可怜。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我”决定放绿的日子。
九、“我”逃离了危险的北平后,不可能不怀念身处困境中像被囚的绿一样的华北人民。怀念绿,就是怀念华北人民。
十、答:①表达作者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生命观、人生价值观。
②表达作者尊重生命,热爱自己,蓬勃向上,自强不息的生命观,人生价值观。
③表达作者尊重生命,热爱生活,面对逆境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挫折,面对灾难与死亡,固执向阳的生命观、人生价值观。④本文通过叙述作者选绿、观绿、囚绿、释绿、怀念绿的全过程。揭示了它是生命、是希望、是慰藉的象征,具有顽强不屈的精神,表现作者对崇高生命价值追求。它也正像抗日战争中不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华北人民,表达了作者对华北人民热爱、赞美之情。
十一、既丰富文章内容,又强化“绿是顽强精神的象征”的道理。作为论据,使论据更充分。使叙事情节波浪起伏,有情趣。
十二、答:说明囚绿原因,为下文描写囚绿铺垫设伏。
十三、说明释绿原因,为下文写释绿作铺垫。
十四、1、答:“我”当年的境遇就像绿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境遇一样,可是它能给“我”安慰,给“我”生命的希望,给“我”顽强的启示;“我”怀着急切的心情渴望绿。“我”赞美绿。(或表达作者对绿的赞美之情。)2、临行时“我”很珍爱它、尊重它、开释它,它有顽强不屈的高尚品质。表达作者对绿的歌颂、赞美之情。
十五:①我开始懂得黑暗里行路者见到灯光时的快乐。
②我开始体会到屡遭挫折的运动健儿望见奥运奖杯在向自己招手时的喜悦。
十六、参考题目:①珍爱生命,热爱生活。②珍爱生命,永远向阳。③珍爱生命,爱人爱己。④给尊重生命一个理由。⑤谈生命价值取向。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总分150,其中基础、阅读分100,作文50,时间120分钟)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的项是( )4分
A. 靓jìnɡ妆 小曲儿qǔ  纤x ān腰 叶x é韵
B. 梵fàn语 宁nínɡ可 颤chàn动 镶嵌qiàn 
C. 落蕊ruǐ 拓tà片 廿niàn四桥 葱cōnɡ茏lónɡ 
D. 揠yà苗助长 偃yǎn旗息鼓 涸hé辙而渔 情不自禁jīn 
二、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4分
A. 脉搏 颤栗 青睐 嬉戏 无精打彩  弦律
B. 仓皇  惦记  迁徙 点辍 班驳 苍桑 显像管
C. 白皙 恶耗 洽谈 迄今 渲染 振撼 照相机
D. 辟谣 陷阱 诀别 宣泄 厮杀 肇事 文身
三、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项是( )4分
A.天赋发展到七十分的,从古以来少有,发展到一百分的恐怕更是千载难逢。
B.如果悬壶济世的医家想寻一位“健康大使”,我想,弱不禁风的林妹妹是绝对无资格担当此重任的。
C.看双方的神态,全然没有剑拔弩张、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瓜田李下话桑麻的味道。
D.乌克兰大选发生危机,反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派领袖尤先科的支持者与另一位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理亚努科维奇的支持者不可开交地互相抨击,“尤派”阵营举行大规模示威活动,政局动荡不安,国家面临内战危险。
四、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项是( )4分
A.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文学体裁。其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指取材广泛自由,表达方式灵活多变。“神不散”,是指有明确集中的中心思想。
B.散文形式多种多样,但就内容而言,可以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三大类:一是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如第一册《记念刘和珍君》等。二是写景抒情散文。如《荷塘月色》等。三是说理散文。
C.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诗人。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其散文作品有《背影》、《荷塘月色》、《绿》等。
D.郁达夫,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散文家、创造社创始人之一。1945年被日军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达腊岛。生前主要创作有小说代表作《故都的秋》,散文代表作《春风沉醉的晚上》。
五、下列句字没有语病的一项( )4分
A.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B.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C.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国家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委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08年高考全国卷,高考部分22分,附加题12分)
阳关古道苍凉美
寅公
  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的荒凉、那么的令人感伤吗?于是,一缕思绪把我们带到了古董滩,那里即是阳关的遗址。
  古阳关故址位于敦煌市城西75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象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需,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阳关已被结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尖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于是,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
14。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4分)
答:
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答:
 (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答:
 (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
答:
16、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6分)
答:
17、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用?(6分)
答:
附加题:18、文章开头有什么特点及作用是什么?(4分)
附加题:(4分)19:“何必‘劝君更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郭小川的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答:
附加题(4分)2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哪个朝代哪个诗人的名句?诗题是什么?
七、(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008年全国卷II)
马缨花
季羡林
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院子不小,都是方砖铺地,三面有走廊。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井里遮满了树枝,走到下面,浓荫迎地,清凉蔽体。从房子的气势来看,依稀可见当年的富贵气象。等到我住进去的时候,富贵气象早已成为陈迹,但是阴森凄苦的气氛却是原封未动。再加上走廊上陈列的那一些汉代的石棺石椁、古代的刻着篆字和隶字的石碑,我一走回这院子里,就仿佛进入古墓。这样的气氛同我当时的心情是相适应的,我一向又不相信有什么鬼神,所以我住在这里,也还处之泰然。
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 应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是有的。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平城一片黑暗。白天在学校里的时候,同青年同学在一起,从他们那蓬蓬勃勃的斗争意志和生命活力里,还可以吸取一些力量和快乐,精神十分振奋。但是,一到晚上,当我孤零一个人走回这个所谓家的时候,我仿佛遗世而独立。没有一点活气。寂寞像毒蛇似地偷偷地袭来,折磨着我,使我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有一天,在傍晚的时候,我从外面一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那个院子,蓦地闻到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我抬头一看,原来是遮满院子的马缨花开花了。我站在树下,仰头观望:细碎的叶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一团团的红雾。香气就是从这一片绿云里洒下来的,洒满了整个院子,洒满了我的全身。花开也是常有的事,开花有香气更是司空见惯。但是,在这样一个时候,这样一个地方,有这样的花,但是。在这样的时候和地方,有这样的香,我就觉得很不寻常,甚至有感激的心情了。从此,我就爱上了马缨花,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可惜不久我就搬出了那个院子,同那些可爱的马缨花告别了。
时间也过得真快,才一转眼的工夫,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过去了十三年。这十三年里,我看了、学习了很多新东西,走了很多新地方,当然也看了很多美妙动人的奇花异草。然而使我深深地怀念的却仍然是那些平凡的马缨花。我是多么想见到它们呀!
最近几年来,北京的马缨花似乎多起来了。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园里,马路旁边,都可以看到新栽种的马缨花,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给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我十分高兴。仿佛是见了久别重逢的老友。但是,我却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些马缨花同我记忆中的那些很不相同。它们不同之处究竟何在呢
我最初确实是有些困惑。后来,我扩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我回忆的范围,把当时所有同我有关的事物都包括在里面。不管我是怎样喜欢院子里那些马缨花,回忆的范围一扩大,同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不是黄昏,就是夜雨,否则就是迷离凄苦的梦境。我好像是在那些可爱的马缨花上面从来没有见到哪怕是一点点阳光。
然而,今天的马缨花,却仿佛总是在光天化日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们,它们也仿佛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它们仿佛想同灯光竞赛,同明月争辉。同我记忆里那些马缨花比起来,一个是照相的底片,一个是洗好的照片;一个是影,一个是光。影中的马缨花也许是值得留恋的,但是光中的马缨花不是更可爱吗
我从此就爱上了这光中的马缨花,我也爱藏在我心中的这一个光与影的对比。
我愿意马缨花永远在这光中含笑怒放。
——选自《光明日报》1962年10月1日
14.作者为什么说“有孤寂之感”?(4分)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2)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们,它们也仿佛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

16.作者为何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6分)
17.文中所说的“光与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文章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8分)
(附加题4分)18、概括我爱上了马缨花的原因有哪些?
(附加题4分)19、“在这样的时候和地方,有这样的香,我就觉得很不寻常,甚至有感激的心情了”在文中的含意?
(附加题4分)20、说说“寂寞像毒蛇似地偷偷地袭来,折磨着我,使我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八、语言表达
1、下列句子打乱了语序,选出排序正确的项( )(4分)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似的。
④曲曲折折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荷塘上面,弥望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是田田的叶子。
A、②④③① B、④②①③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2、下列句群的语序被打乱了,请选出排序合理的一项(  )(4分)
①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②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
③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④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⑤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
⑥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
A、④②⑤⑥①③ B、④⑤⑥②①③ C、①②⑤⑥③④  D②⑤⑥③①④ 
3、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4分)(99年高考题)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水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史诗还在续写。我们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时代! 
九、作文(50)
以你喜欢的一种景物自拟题目或以“我家乡的冬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写景抒情散文章。
【第一单元练习答案】
一、答案是B。(B.宁nínɡ应为nìnɡ)
二、答案D。(A.“彩”为“采”;“弦”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为“旋”。B项“辍”应为“缀”;“班”应为“斑”;“苍”应为“沧”;C.“恶”应为“噩”,“振”应为“震”。)
三、答案B 。(A.“千载难逢”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容机会难得。不能指人,此处对象用错了。 C.“瓜田李下”常用来告诫人们要避免嫌疑。D. 不可开交:纠缠在一起,无法解开,形容无法摆脱或了结。通常在结构助词“得”之后作补语。如:忙得~,打得~)(此题选自2008江苏省启东中学模拟)
四、答案D。(小说代表作是《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代表作《故都的秋》。)
五 答案是C。(A.是介词短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引起的主语残缺。B项是两个句子,前一句主语是“文章”,后一句是“文章”作主语,还是“主旨”作主语不明确,或者说是暗中更换主语。D.“对我们……”,是介词短语,它在句中不能作主语,主语残缺。去掉“对”。)
六、14、(4分)①是通往西域边防的关隘。②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③王维《渭城曲》诗中对古阳关的咏叹。④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
15、(6分)
(1)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2)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使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
(3)出生入死的人生经历,使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对生活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感触,给后人留下了哲理思考和诗情。
16、(6分)
①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如今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平沙千里,广袤雄浑。②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③古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每点2分)  
17、(6分)(1)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
(2)①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②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每点3分。)
18、附加题(1)开头连用两个疑问句,是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开头的特点。(2)其作用是:①表达“我”急于了解阳关的心情。②领起下文对阳关的描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
19、附加题答:郭小川这句话的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是:①现代的阳关已不是古代战火纷飞的阳关了,它变得宁静安详,人民安居乐业。②现在的阳关已不再是荒凉寂寞的阳关,这里柳绿花红、林茂粮丰。③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每一点1分,三点4分。)
20、附加题答:是唐朝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每点两分两点或三点4分。)
七、14、①作者独自住在一阴森凄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大院里。②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京城一片黑暗。(每点2分)15、(1)(2分)①孤独的脚步声表明作者一步步走近住处。②暗示了环境的幽深。(每点1分)(2)(2分)①表明在新的生活环境中,马缨花无论何时都充满生机。②就像作者喜悦幸福的心情。(每点1分)16、(6分)①为马缨花的出现做反衬。②为对比马缨花十三年前和如今的不同提供背景。(每点3分)
17、(8分)
(1)(4分)①“光与影的对比”是指新旧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缨花的对比(过去的马缨花是影,是底片,现在的马缨花是光,是照片)。②“光”中的马缨花在阳光下,充满生机和活力。③“影”中的马缨花长在阴森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每一点1分,三点4分)
(2)(4分)①马缨花是作者在新旧时代情感寄托的载体;②作者通过写对马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每点2分)
18、附加题答:①它是在我很长的一段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孤零零的时候,在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在北平城一片黑暗的社会环境(背景),在阴森凄苦的大院子出现,它给了我心灵的安慰,给我生命的希望、力量。②似浓似淡的花香沁人心脾。③细碎的叶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赏心悦目。(每点两分,两点或三点4分)
19、附加题题:①答:在“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在我很长的一段时间孤零零的时候,在北平城一片黑暗的社会环境(背景)。②在阴森凄苦的大院子自然环境中。③似浓似淡的花香给了我精神的鼓励与安尉。④我很感动,表达了我对它的感激之情。(每点一分)
20、附加题题:答:寂寞与蛇的缠绕不能摆脱、 ( http: / / www.21cnjy.com )令人害怕的特点相似,作者把寂寞比作蛇,修辞手法是比喻。表达效果是:把抽象的“寂寞”形象地比作“蛇”。把寂寞时的情形比作“蛇”对“我”的折腾。形象生动地写出“我”寂寞时的苦楚,很有情致。(明确比喻2分,分析1分,效果1分)
八、1、(答案B;规律:按空间顺序。) ( http: / / www.21cnjy.com )2、答案D。(规律,既要看事物发展的过程的先后顺序,结构上的总分,又要看句与句的并列承接等语法关系。)3、仿一:五十年像一场考试,有成功也有失误。仿二:五十年像一只手,有短指也有长指。仿三:五十年像一首歌,有低音也有高音。
九、写作指导:
学以致用,学而无用,就不用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单元学习的是写景抒情散文。所以本着读写结合的原则,我们此次作文,就是要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当然,要把在本单元学到的写景状物的方式方法,深有感触地运用在这次作文写作实践中。当然,首先要明确写作目的,亦即确立中心主题。写景是要围绕中心去选择景物,去描绘景物的。不同的目的,主观的感受就会不同。不同的感受,所选的景物就不同。这一点,在本单元的三篇文章以及两篇高考阅读文章中大家都应该看到了。《囚绿记》中的常青藤,作者为什么写得有声有色?是作者要借用它来表达生命、希望、生命价值取向的目的,才会这样。荷塘的月色为什么那样美,是因为作者要表达出游时的喜悦的心情。秋,有人写得很萧条,有的人写得很热烈,而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清、静、悲凉。所选景物选什么,选好选坏都是受作家思想感情的支配。例如,如果我们要写秋来表达思念,那么我们选的一定是缠绵的秋雨、萧瑟的秋风等,我们就不能去写秋收的喜悦的场面。反之亦然。写景的方式很多,像《荷塘月色》的写景,因为它是小游记,所以,它写景时有移步换景,有定点写景。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有空间的顺序,也有时间顺序。《故都的秋》里有总写,也有分写,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描写,有对比烘托,客观描写不好写,就运用比喻、拟人、象征,如《囚绿记》。但无论写什么都必须根据表达主旨的需要写出景物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