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诊断卷(二)第6章 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3分)
下表是我国主要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据此完成1~2题。
类别 耕地面积 水资源 森林面积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第4位 第6位 第5位
人均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第67位 第88位 第121位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总量和人均量都丰富 B.总量和人均量都不足
C.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总量不足,人均量多
2.针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我们应该做到( )
①保护耕地,节约粮食 ②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③大规模开采森林资源 ④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柴达木盆地广袤的戈壁荒漠上,一排排光伏组件闪烁着光泽,绵延几十千米,蔚为壮观。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3~5题。
3.太阳能属于( )
A.可再生的气候资源 B.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C.非可再生的气候资源 D.非可再生的矿产资源
4.我国的太阳能资源主要分布在( )
A.东部地区 B.人口稠密地区
C.西部地区 D.长江中下游平原
5.图中①地建设光伏电站,得益于当地( )
A.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
B.纬度低、热量充足、光照强
C.工业发达,电力需求量大
D.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5个不同分布区域。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有关图中区域植被分布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区域分布荒漠主要是因为气温低
B.②区域分布草原主要是因为地势高
C.④区域分布草原荒漠主要是因为降水少
D.⑤区域分布常绿阔叶林主要是因为水热充足
7.下列有关图示区域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牧草资源主要分布在①②④区域
B.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③区域
C.煤炭和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⑤区域
D.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③和④区域
海南三亚是我国冬季的“育种天堂”。你也许想不到,一碗白米饭,它的种源80%来自海南岛。下图是海南岛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8.以下对图中各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平原作物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B.丘陵作物区种植温带经济作物
C.林业经济区分布在北部地区
D.生态功能区以平原、丘陵为主
9.三亚成为我国冬季“育种天堂”的突出自然地理优势有( )
①气温高,热量充足 ②纬度低,光照充足
③冬季降水丰富,水分充足 ④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每年有6 000多名科研人员齐聚三亚,进行作物的品种选育、种子鉴定和生产推广,体现出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
A.农产品完全依靠自给自足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科技可改变自然环境特征
D.科技助力农业的发展
“工业上楼”是在高层大厦中进行企业的生产、办公、研发、设计的新型工业楼宇模式。而传统模式是在单层工厂中进行生产,目前“工业上楼”在广东的深圳非常热门。读各行业层数上限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产业部门中,不适宜进行工业上楼的是( )
A.家具制造 B.机械装备 C.包装印刷 D.生物医药
12.“工业上楼”模式能最大限度地节约( )
A.水资源 B.矿产资源 C.森林资源 D.土地资源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读我国高速铁路规划示意图,完成13~15题。
13.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特点是( )
A.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B.内陆密集,沿海稀疏
C.北部密集,南部稀疏 D.网状布局,分布均匀
14.家住北京的小丽去上海研学,她最有可能选择的高铁线路是( )
A.京广高铁 B.京沪高铁 C.沪昆高铁 D.京哈高铁
15.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 )
A.缩短了城市空间距离 B.取代了其他交通工具
C.改变了自然环境特征 D.提供了便捷旅行方式
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应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据此完成16~17题。
16.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多样,下列不属于海洋资源的是( )
A.海水晒盐 B.滨海矿砂 C.沿海农田 D.海底油气
17.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做法正确的是 ( )
A.季节性休渔 B.开垦红树林
C.填海造陆建楼 D.污水直接排海
倒春寒是春季出现的“前期暖、后期冷”,且后期气温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现象。倒春寒的“倒”字体现为前暖后冷。一般北方地区倒春寒多发生在4至5月,南方多发生在3至4月。据此完成18~20题。
18.从材料推测,倒春寒属于气象灾害中的( )
A.寒潮 B.霜冻 C.冻雨 D.干旱
19.我国南方地区发生倒春寒会伴随的常见天气现象是( )
A.白天多晴天 B.昼夜温差小
C.盛行偏北风 D.强烈沙尘暴
20.春季是农业育苗的关键时期,为了应对倒春寒,可以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
A.采用喷灌 B.培育新品
C.加强通风 D.地膜覆盖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读甘肃积石山县地震信息图,完成21~23题。
21.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运动 B.大气运动 C.海水运动 D.地壳运动
22.本次地震人员伤亡较多的原因有( )
①发生时间在深夜,居民大多处于休息状态 ②震级较大,破坏性较强 ③震中远离居民集聚区 ④当地房屋抗震性较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3.地震发生时,下列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7分)
24.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甘肃省玛曲县,曾因过度放牧导致草原沙化,湖泊湿地水量减少,生态环境脆弱。现在草原、沼泽广布,有“黄河蓄水池”之称。下面上方图示意玛曲县的牧场和固沙的草方格,下方图示意黄河流域。
材料二 陕西榆林由“沙漠之城”转变为“绿色之城”,成为首个沙区森林城市。下图示意陕西榆林地区2010年、2021年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构成。
(1)青海省 地区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黄河正是以这里为起点,万涓成水。(1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玛曲县生态保护的主要有效措施。(至少两条)(2分)
(3)简述榆林地区2010~2021年,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变化,并总结生态好转的成功经验。(2分)
材料三 2021年山东省在黄河口创建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通过水库“调水调沙”进行生态补水,并关停油井,腾出空间,使黄河三角洲成为生物乐园。在此繁殖、越冬或迁徙的鸟类,从187种增加到386种600多万只;碱蓬、芦苇等植物迅速生长;沿海滩涂文蛤、梭子蟹等水产丰富,渔民们收入可观。
(4)分析山东省在黄河口建设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补充完善以下框图内容。(2分)
① ,② ,③ ,④
25.219国道是中国最长的国道,全长超过10 000千米,规划于2030年全线通车,也是一条边境国道。下图示意219国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219国道北起新疆 山区的喀纳斯,南至 (省区简称)的东兴。沿途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准噶尔盆地、 等。(3分)
(2) 219国道号称“穿越世界级景观的大道”,途中能体验到“登阶梯渡大江,山高谷深景奇险”的是 段。(1分)
(3)据图推测路段①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 ; 。(2分)
(4)简析219国道的建设意义。(答出两条)(2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 为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从总体上看,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惊人。此外,严重的水污染也降低了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
(1)水资源属于 (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 和西北地区。(2分)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了 (填河流)作为天然输水通道,该河流沿线的居民为确保“北方人”喝到干净、安全的“南方水”,需注意的是 。(2分)
(3)图示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的意义有 。(2分)
27.【跟随先辈的足迹】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长征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奇迹,更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西安某中学开展了以“弘扬长征精神 振兴革命老区”为主题的探究活动。(9分)
探究一 知万里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带领我们重温长征峥嵘岁月。红军长征的起点是瑞金,一路上翻山越岭,行程约二万五千里。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1)松潘草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其简称是 。(2分)
(2)“金沙水拍云崖暖”表示湍急的河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金沙江穿行的山脉是 ,本地区多发的地质灾害有 。简析该河段水流湍急的主要原因: 。(3分)
探究二 扬长征精神
吴起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是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当地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出产的苹果色泽艳丽、甜度大。近年来,吴起以革命精神为引领,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推广苹果种植产业,实现农业多元化发展。同时注重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把红色旅游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不断拓展经济增量的同时提升质量效益,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3)简析吴起所在地区发展苹果种植产业的优势条件。(答两点)(2分)
(4)结合革命老区特色,为吴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答两点) (2分)
28.某校航模社团的学生对神舟系列飞船返回的主着陆场和返回时间进行了统计:有11次在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3次在东风着陆场着陆,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返回时间均在4~6月、9~12月。大家针对“神舟飞船为什么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着陆”“返回着陆时间为什么避开7、8月份”分小组进行了合作探究与讨论。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第一小组从地形与植被角度展开讨论:两着陆场位于 (地形区),地形平坦,树木稀少。四子王旗着陆场地表植被主要是温带草原,草丛低矮;东风着陆场地表植被为 。两地均便于地面人员及时搜寻。(2分)
(2)第二小组从气候角度展开讨论:这里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具备全年云量少、晴天多、能见度好的着陆条件。(1分)
(3)第三小组从交通角度展开讨论:通过简图能看出呼和浩特市比两个着陆场交通更为 (填“便捷”或“不便”),人口更密集,因此不选择在呼和浩特市着陆的原因是 。(2分)
(4)从气候角度分析,飞船返回时间一般避开7、8月的自然原因可能是什么?(写出两条,合理即可)(2分)学情诊断卷(二)第6章 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3分)
下表是我国主要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据此完成1~2题。
类别 耕地面积 水资源 森林面积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第4位 第6位 第5位
人均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第67位 第88位 第121位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C )
A.总量和人均量都丰富 B.总量和人均量都不足
C.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总量不足,人均量多
2.针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我们应该做到( A )
①保护耕地,节约粮食 ②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③大规模开采森林资源 ④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柴达木盆地广袤的戈壁荒漠上,一排排光伏组件闪烁着光泽,绵延几十千米,蔚为壮观。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3~5题。
3.太阳能属于( A )
A.可再生的气候资源 B.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C.非可再生的气候资源 D.非可再生的矿产资源
4.我国的太阳能资源主要分布在( C )
A.东部地区 B.人口稠密地区
C.西部地区 D.长江中下游平原
5.图中①地建设光伏电站,得益于当地( A )
A.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
B.纬度低、热量充足、光照强
C.工业发达,电力需求量大
D.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5个不同分布区域。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有关图中区域植被分布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D )
A.①区域分布荒漠主要是因为气温低
B.②区域分布草原主要是因为地势高
C.④区域分布草原荒漠主要是因为降水少
D.⑤区域分布常绿阔叶林主要是因为水热充足
7.下列有关图示区域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牧草资源主要分布在①②④区域
B.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③区域
C.煤炭和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⑤区域
D.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③和④区域
海南三亚是我国冬季的“育种天堂”。你也许想不到,一碗白米饭,它的种源80%来自海南岛。下图是海南岛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8.以下对图中各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A.平原作物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B.丘陵作物区种植温带经济作物
C.林业经济区分布在北部地区
D.生态功能区以平原、丘陵为主
9.三亚成为我国冬季“育种天堂”的突出自然地理优势有( A )
①气温高,热量充足 ②纬度低,光照充足
③冬季降水丰富,水分充足 ④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每年有6 000多名科研人员齐聚三亚,进行作物的品种选育、种子鉴定和生产推广,体现出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D )
A.农产品完全依靠自给自足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科技可改变自然环境特征
D.科技助力农业的发展
“工业上楼”是在高层大厦中进行企业的生产、办公、研发、设计的新型工业楼宇模式。而传统模式是在单层工厂中进行生产,目前“工业上楼”在广东的深圳非常热门。读各行业层数上限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产业部门中,不适宜进行工业上楼的是( C )
A.家具制造 B.机械装备 C.包装印刷 D.生物医药
12.“工业上楼”模式能最大限度地节约( D )
A.水资源 B.矿产资源 C.森林资源 D.土地资源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读我国高速铁路规划示意图,完成13~15题。
13.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特点是( A )
A.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B.内陆密集,沿海稀疏
C.北部密集,南部稀疏 D.网状布局,分布均匀
14.家住北京的小丽去上海研学,她最有可能选择的高铁线路是( B )
A.京广高铁 B.京沪高铁 C.沪昆高铁 D.京哈高铁
15.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 D )
A.缩短了城市空间距离 B.取代了其他交通工具
C.改变了自然环境特征 D.提供了便捷旅行方式
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应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据此完成16~17题。
16.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多样,下列不属于海洋资源的是( C )
A.海水晒盐 B.滨海矿砂 C.沿海农田 D.海底油气
17.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做法正确的是 ( A )
A.季节性休渔 B.开垦红树林
C.填海造陆建楼 D.污水直接排海
倒春寒是春季出现的“前期暖、后期冷”,且后期气温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现象。倒春寒的“倒”字体现为前暖后冷。一般北方地区倒春寒多发生在4至5月,南方多发生在3至4月。据此完成18~20题。
18.从材料推测,倒春寒属于气象灾害中的( A )
A.寒潮 B.霜冻 C.冻雨 D.干旱
19.我国南方地区发生倒春寒会伴随的常见天气现象是( C )
A.白天多晴天 B.昼夜温差小
C.盛行偏北风 D.强烈沙尘暴
20.春季是农业育苗的关键时期,为了应对倒春寒,可以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D )
A.采用喷灌 B.培育新品
C.加强通风 D.地膜覆盖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读甘肃积石山县地震信息图,完成21~23题。
21.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D )
A.地球运动 B.大气运动 C.海水运动 D.地壳运动
22.本次地震人员伤亡较多的原因有( C )
①发生时间在深夜,居民大多处于休息状态 ②震级较大,破坏性较强 ③震中远离居民集聚区 ④当地房屋抗震性较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3.地震发生时,下列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不正确的是( D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7分)
24.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甘肃省玛曲县,曾因过度放牧导致草原沙化,湖泊湿地水量减少,生态环境脆弱。现在草原、沼泽广布,有“黄河蓄水池”之称。下面上方图示意玛曲县的牧场和固沙的草方格,下方图示意黄河流域。
材料二 陕西榆林由“沙漠之城”转变为“绿色之城”,成为首个沙区森林城市。下图示意陕西榆林地区2010年、2021年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构成。
(1)青海省 三江源 地区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黄河正是以这里为起点,万涓成水。(1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玛曲县生态保护的主要有效措施。(至少两条)(2分)
采用固沙草方格;退牧还草;湿地保护与修复;恢复水域。(任答两项即可)
(3)简述榆林地区2010~2021年,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变化,并总结生态好转的成功经验。(2分)
耕地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增加,林(果)地面积增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材料三 2021年山东省在黄河口创建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通过水库“调水调沙”进行生态补水,并关停油井,腾出空间,使黄河三角洲成为生物乐园。在此繁殖、越冬或迁徙的鸟类,从187种增加到386种600多万只;碱蓬、芦苇等植物迅速生长;沿海滩涂文蛤、梭子蟹等水产丰富,渔民们收入可观。
(4)分析山东省在黄河口建设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补充完善以下框图内容。(2分)
① 生态补水 ,② 腾出空间 ,③ 成为生物乐园 ,④ 增加了渔民的收入
25.219国道是中国最长的国道,全长超过10 000千米,规划于2030年全线通车,也是一条边境国道。下图示意219国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219国道北起新疆 阿尔泰 山区的喀纳斯,南至 桂 (省区简称)的东兴。沿途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等。(3分)
(2) 219国道号称“穿越世界级景观的大道”,途中能体验到“登阶梯渡大江,山高谷深景奇险”的是 ③ 段。(1分)
(3)据图推测路段①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 沙漠广布,缺水 ; 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等 。(2分)
(4)简析219国道的建设意义。(答出两条)(2分)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改善西部交通状况;利于国防安全;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等。(任答两条即可)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 为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从总体上看,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惊人。此外,严重的水污染也降低了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
(1)水资源属于 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 华北 和西北地区。(2分)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了 京杭运河 (填河流)作为天然输水通道,该河流沿线的居民为确保“北方人”喝到干净、安全的“南方水”,需注意的是 不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排入该河道 。(2分)
(3)图示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交通发达,劳动力众多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的意义有 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缓解了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2分)
27.【跟随先辈的足迹】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长征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奇迹,更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西安某中学开展了以“弘扬长征精神 振兴革命老区”为主题的探究活动。(9分)
探究一 知万里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带领我们重温长征峥嵘岁月。红军长征的起点是瑞金,一路上翻山越岭,行程约二万五千里。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1)松潘草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四川省 ,其简称是 川或蜀 。(2分)
(2)“金沙水拍云崖暖”表示湍急的河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金沙江穿行的山脉是 横断山(脉) ,本地区多发的地质灾害有 地震、滑坡、泥石流 。简析该河段水流湍急的主要原因: 位于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 。(3分)
探究二 扬长征精神
吴起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是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当地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出产的苹果色泽艳丽、甜度大。近年来,吴起以革命精神为引领,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推广苹果种植产业,实现农业多元化发展。同时注重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把红色旅游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不断拓展经济增量的同时提升质量效益,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3)简析吴起所在地区发展苹果种植产业的优势条件。(答两点)(2分)
吴起所在地区地处黄土高原,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种植苹果历史较久,经验丰富;政策支持等。(任答两点即可)
(4)结合革命老区特色,为吴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答两点) (2分)
发挥革命老区特色,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防治水土流失;用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发展多元化经济;利用互联网加大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任答两点即可)
28.某校航模社团的学生对神舟系列飞船返回的主着陆场和返回时间进行了统计:有11次在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3次在东风着陆场着陆,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返回时间均在4~6月、9~12月。大家针对“神舟飞船为什么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着陆”“返回着陆时间为什么避开7、8月份”分小组进行了合作探究与讨论。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第一小组从地形与植被角度展开讨论:两着陆场位于 内蒙古高原 (地形区),地形平坦,树木稀少。四子王旗着陆场地表植被主要是温带草原,草丛低矮;东风着陆场地表植被为 荒漠 。两地均便于地面人员及时搜寻。(2分)
(2)第二小组从气候角度展开讨论:这里的气候类型为 温带大陆性 气候,具备全年云量少、晴天多、能见度好的着陆条件。(1分)
(3)第三小组从交通角度展开讨论:通过简图能看出呼和浩特市比两个着陆场交通更为 便捷 (填“便捷”或“不便”),人口更密集,因此不选择在呼和浩特市着陆的原因是 防止造成人员伤亡 。(2分)
(4)从气候角度分析,飞船返回时间一般避开7、8月的自然原因可能是什么?(写出两条,合理即可)(2分)
7、8月多阴雨天气,可能不利于返回舱的监测与搜寻;7、8月多雷雨天气,可能会对返回舱着陆造成干扰和损坏;7、8月气温较高,天气炎热,太阳辐射强,可能不利于地面搜寻人员开展工作;7、8月草木茂盛,视野受限,可能不利于搜寻。(任写两条,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