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1无脊椎动物
课时分层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蛔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身体细长圆柱形两端渐细 B.体表有角质层,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C.消化道简单,有口有肛门 D.一般寄生在小肠中,生殖能力较弱
2.蒜蓉粉丝烤扇贝是非常受欢迎的菜品。下列与扇贝贝壳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
A.入水管 B.外套膜 C.出水管 D.鳃
3.一则关于某人生吃荸荠(俗称“马蹄”)感染姜片虫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姜片虫背腹扁平,前端有吸盘,无肛门,一般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下列关于姜片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涡虫属于同一类生物 B.与蛔虫属于同一类生物
C.与水螅属于同一类生物 D.与水蛭属于同一类生物
4.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涡虫体内含有的干细胞可以持续分裂,再逐渐形成身体缺失的所有类型的细胞,用以修复身体的缺失部位。下列有关涡虫及其干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涡虫与水螅的共同特征是都有口无肛门 B.干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C.干细胞经过分裂后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D.干细胞分裂后新细胞内遗传物质与原细胞相同
5.科研人员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蜘蛛网上发现丝蝽科的一个新物种,将其命名为版纳丝蝽。该发现标志着中国增加了一个昆虫新纪录。下列关于版纳丝蝽的推测,正确的是( )
A.附肢不分 B.没有触角 C.体表有外骨骼 D.四对足
6.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我们可能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二者的共同点( )
A.有口无肛门 B.身体呈辐射对称C.背腹扁平 D.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7.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生命观念,下列叙述不符合此观念的是( )
A.血吸虫的消化器官发达,适于寄生生活 B.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使他们运动更加灵活
C.蛔虫的体表有角质层,能抵抗消化液的侵蚀 D.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是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8.“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说的就是蜜蜂。蜜蜂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经历多次蜕皮,其蜕皮的意义主要为( )
A.能够减轻体重 B.利于继续生长 C.使呼吸更顺畅 D.排出代谢废物
9.在大自然的各个角落里,都能看到无脊椎动物的身影。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螅和涡虫都有口无肛门 B.蛔虫的消化器官发达,生殖器官简单
C.蚯蚓的身体分节,使躯体运动灵活 D.蝗虫、蜘蛛、虾、蟹都属于节肢动物
10.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体节的出现对环节动物的意义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A.促进了动物体各种系统的功能发展 B.增强了动物体的代谢活动
C.使动物的运动更加灵活 D.使动物能够完全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11.疟疾是因雌性按蚊叮咬使人感染单细胞生物疟原虫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疾病。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从植物黄花蒿叶片中提取的化合物青蒿素,能在疟疾感染早期快速杀死疟原虫,显著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请根据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按蚊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 )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扁形动物 D.刺胞动物
(2)与疟原虫同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大肠杆菌 B.青霉 C.新冠病毒 D.水绵
(3)按蚊和黄花蒿相比,在结构层次上多了( )
A.系统 B.器官 C.组织 D.细胞
12.下列动物与其结构、功能、特点匹配正确的说法有几个( )
①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刺细胞
②涡虫——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有肛门
③蛔虫——寄生、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结构发达
④蚯蚓——节肢动物,腹面有刚毛辅助运动
⑤河蚌——有外套膜,靠鳃呼吸
⑥蝗虫——胸部足和翅,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3.“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这里的“小虫”指的是血吸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 B.血吸虫的消化器官很简单,但生殖器官却特别发达
C.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 D.血吸虫的雌、雄成虫在水中交配、产卵,并孵化成幼虫
14.下列关于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扁形动物身体两侧对称,有口有肛门 B.线虫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C.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不同的体节构成 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15.秀丽隐杆线虫(如图)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线虫动物,与其相关的研究曾多次获得诺贝尔奖。下列动物与其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
A.沙蚕 B.蛔虫 C.蚯蚓 D.蜈蚣
16.2024年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得者的主要成就是通过秀丽隐杆线虫(如图)进行实验而发现的。下列有关秀丽隐杆线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寄生生活的线虫动物 B.与绦虫一样,有口无肛
C.与蛔虫一样,身体分节 D.属于线虫动物,有口有肛门
17.珊瑚虫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分泌出石灰石,形成自己生存的外壳,这也是珊瑚形成的原因。观察下面珊瑚虫的结构图,推断它属于( )
单细胞生物 B.腔肠动物
C.扁形动物 D.软体动物
18.通过对蝗虫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节肢动物的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下列生物不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
A. B.
C. D.
19.2021年,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发现了一种昆虫(下图),被命名为海珠珐轴甲,这是该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发现。根据下面的检索表,可以将它归为(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20.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寒蝉抱枯枝——日暮穷途”等。请根据图中动物,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
A.蝉、蜈蚣、蝗虫、螃蟹都是昆虫 B.沙蚕酷似蜈蚣,他们都属于环节动物
C.扇贝和蝗虫体表均有壳,都属于软体动物 D.螃蟹的“家”在河里,推测其可能用鳃呼吸
21.下图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几种动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依靠湿润的 完成气体交换,它的运动靠发达的 和 配合完成。(填结构)
(2)B、C、D都是结构比较简单的动物,B的体型呈 对称;C的身体呈 对称;D的身体细长,呈 。(填身体形态)
(3)E具有贝壳,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与E属于同一类的动物还有 。
(4)A~E这些动物体内都无 ,属于 动物。
22.动物的形态结构
动物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员,广泛分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有的动物对人类有利,与人类和谐共存;有的动物对人类有害,会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动物都有适应生存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特点,请据图回答问题(注:“[ ]”内填序号)。
(1)图甲是涡虫,属于 动物,②口内有一个管状的③ 。它与图 所示的生物都是有口无肛门。
(2)图中动物营寄生生活的是 ,它们的 器官简单,但 器官却很发达,这些特点都是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
(3)图丁是蚯蚓,图中[ ]是它的后端。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因为蚯蚓用 呼吸。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请列举一项: 。
(4)图中几种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填图片序号)。
23.学校生物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实验活动进一步了解了蚯蚓和蝗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收获颇丰。
(1)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 构成,通过图一中蚯蚓[3] 的位置可以判断[1]是蚯蚓的 端(填“前”或“后”)。
(2)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会有很多的小突起,这些小突起是 ,可以辅助蚯蚓的运动。
(3)如图二所示蝗虫的身体可以分为 、 、 三部分。
(4)生物小组的同学们为了进一步探究气体进出蝗虫的身体部位,进行了图三的实验,甲、乙两个试管中都灌满水,将两只蝗虫按图示方式放入试管中,最终的实验现象是: (填“甲”或“乙”) 试管中的蝗虫死亡,原因与蝗虫有关的呼吸器官主要分布在 部。
24.夏季到来,蚊子开始活跃起来。蚊——“吸血的刺客”,属于昆虫纲,常见的蚊子有按蚊、库蚊、伊蚊,喜欢生活在隐蔽、阴暗和通风不良处。蚊子是疟疾、丝虫病、脑炎、登革热等许多疾病的传播媒介,影响人类健康。科研人员以叮咬人类的伊蚊为材料开展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伊蚊的身体分为头、胸、 三个部分。头部有触角、复眼和刺吸式口器,胸部有3对足和2对 。
(2)为探究伊蚊如何区别人和动物,科研人员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开展实验。几分钟后发现,伊蚊全部趋向人的气味一侧。科研人员测定出人和动物的气味均含有多种成分,其中主要气味分子a、b、c和d的含量如图乙所示。据图推测,人的气味中最能吸引伊蚊的气味分子是 (填图乙中字母)。
(3)为了研究上述两种气味分子对伊蚊的吸引作用,科研人员进行图丙所示的三组实验。
①本实验中A组的作用是 。
②本实验的观察指标为 。
③多次重复实验发现,A组伊蚊飞一会儿就随机停在1、2或3的某个区;B组伊蚊都兴奋地飞到3区:C组伊蚊的表现与B组相同。
(4)请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一条科学防蚊的对策: 。
25.蛴螬(qí cáo)是金龟子的幼虫,生活在土壤中,喜食植物的根、块茎和刚播种的种子,会危害多种植物。布氏白僵菌可寄生在蛴螬体内获取有机物,最终导致蛴螬死亡。某生物小组为探究不同品牌的布氏白僵菌杀虫剂(主要成分是白僵菌活性孢子)对蛴螬的防治效果,用等浓度的A、B、C三种品牌的布氏白僵菌杀虫剂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蛴螬数/只 处理方式 蛴螬死亡率/%
1 100 1千克土壤+200毫升白僵菌A溶液 83
2 100 1千克土壤+200毫升白僵菌B溶液 71
3 100 1千克土壤+200毫升白僵菌C溶液 39
4 100 1千克土壤+200毫升清水 0
(1)金龟子属于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其中 部有3对足和2对翅,具有能够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 。布氏白僵菌是一种真菌,属于 (填“真核”或“原核”)生物。
(2)该实验的变量是 ,第4组实验起到 作用。
(3)据表可知,不同品牌的布氏白僵菌杀虫剂均能 (填“促进”或“抑制”)蛴螬死亡, (填字母)品牌的布氏白僵菌杀虫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最强。
第1层 基础达标
第2层 能力提升 lian
第3层 核心素养lian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1 无脊椎动物
课时分层作业
第 1 层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蛔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身体细长圆柱形两端渐细 B.体表有角质层,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C.消化道简单,有口有肛门 D.一般寄生在小肠中,生殖能力较弱
2.蒜蓉粉丝烤扇贝是非常受欢迎的菜品。下列与扇贝贝壳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
A.入水管 B.外套膜 C.出水管 D.鳃
3.一则关于某人生吃荸荠(俗称“马蹄”)感染姜片虫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姜片虫背腹扁平,前端有
吸盘,无肛门,一般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下列关于姜片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涡虫属于同一类生物 B.与蛔虫属于同一类生物
C.与水螅属于同一类生物 D.与水蛭属于同一类生物
4.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涡虫体内含有的干细胞可以持续分裂,再逐渐形成身体缺失的所有类型的细胞,
用以修复身体的缺失部位。下列有关涡虫及其干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涡虫与水螅的共同特征是都有口无肛门 B.干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C.干细胞经过分裂后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D.干细胞分裂后新细胞内遗传物质与原细胞相同
5.科研人员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蜘蛛网上发现丝蝽科的一个新物种,将其命名为版纳丝蝽。
该发现标志着中国增加了一个昆虫新纪录。下列关于版纳丝蝽的推测,正确的是( )
A.附肢不分 B.没有触角 C.体表有外骨骼 D.四对足
6.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我们可能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二者的共同点( )
A.有口无肛门 B.身体呈辐射对称 C.背腹扁平 D.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7.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生命观念,下列叙述不符合此观念的是( )
A.血吸虫的消化器官发达,适于寄生生活 B.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使他们运动更加灵活
C.蛔虫的体表有角质层,能抵抗消化液的侵蚀 D.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是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8.“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说的就是蜜蜂。蜜蜂在生长发
育过程中,会经历多次蜕皮,其蜕皮的意义主要为( )
A.能够减轻体重 B.利于继续生长 C.使呼吸更顺畅 D.排出代谢废物
9.在大自然的各个角落里,都能看到无脊椎动物的身影。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螅和涡虫都有口无肛门 B.蛔虫的消化器官发达,生殖器官简单
C.蚯蚓的身体分节,使躯体运动灵活 D.蝗虫、蜘蛛、虾、蟹都属于节肢动物
10.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体节的出现对环节动物的意义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A.促进了动物体各种系统的功能发展 B.增强了动物体的代谢活动
C.使动物的运动更加灵活 D.使动物能够完全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11.疟疾是因雌性按蚊叮咬使人感染单细胞生物疟原虫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疾病。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从
植物黄花蒿叶片中提取的化合物青蒿素,能在疟疾感染早期快速杀死疟原虫,显著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请根据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按蚊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 )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扁形动物 D.刺胞动物
(2)与疟原虫同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大肠杆菌 B.青霉 C.新冠病毒 D.水绵
(3)按蚊和黄花蒿相比,在结构层次上多了( )
A.系统 B.器官 C.组织 D.细胞
12.下列动物与其结构、功能、特点匹配正确的说法有几个( )
①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刺细胞
②涡虫——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有肛门
③蛔虫——寄生、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结构发达
④蚯蚓——节肢动物,腹面有刚毛辅助运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⑤河蚌——有外套膜,靠鳃呼吸
⑥蝗虫——胸部足和翅,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3.“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这里的“小虫”指的是血吸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 B.血吸虫的消化器官很简单,但生殖器官却特别发达
C.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 D.血吸虫的雌、雄成虫在水中交配、产卵,并孵化成幼虫
14.下列关于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扁形动物身体两侧对称,有口有肛门 B.线虫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C.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不同的体节构成 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15.秀丽隐杆线虫(如图)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线虫动物,与其相关的研究曾多次获得诺贝尔奖。下列
动物与其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
A.沙蚕 B.蛔虫 C.蚯蚓 D.蜈蚣
16.2024年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得者的主要成就是通过秀丽隐杆线虫(如图)进行实验而发现
的。下列有关秀丽隐杆线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寄生生活的线虫动物 B.与绦虫一样,有口无肛
C.与蛔虫一样,身体分节 D.属于线虫动物,有口有肛门
17.珊瑚虫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分泌出石灰石,形成自己生存的外壳,这也是珊瑚
形成的原因。观察下面珊瑚虫的结构图,推断它属于
( )
A.单细胞生物 B.腔肠动物
C.扁形动物 D.软体动物
18.通过对蝗虫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节肢动物的特征是: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下列生物不符
合上述特征的是( )
A. B.
C. D.
19.2021年,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发现了一种昆虫(下图),被命名为海珠珐轴甲,这是该物种在全球
范围内的首次发现。根据下面的检索表,可以将它归为(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20.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寒蝉抱枯枝——日暮穷途”等。请根据图中动
物,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A.蝉、蜈蚣、蝗虫、螃蟹都是昆虫 B.沙蚕酷似蜈蚣,他们都属于环节动物
C.扇贝和蝗虫体表均有壳,都属于软体动物 D.螃蟹的“家”在河里,推测其可能用鳃呼吸
第 2 层 能力提升
21.下图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几种动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依靠湿润的 完成气体交换,它的运动靠发达的 和 配合完成。(填结构)
(2)B、C、D都是结构比较简单的动物,B的体型呈 对称;C的身体呈 对称;D的身体
细长,呈 。(填身体形态)
(3)E具有贝壳,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与 E属于同一类的动物还有 。
(4)A~E这些动物体内都无 ,属于 动物。
22.动物的形态结构
动物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员,广泛分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有的动物对人类有利,与人类和谐共存;有的
动物对人类有害,会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动物都有适应生存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特点,请据图回答问题(注:
“[ ]”内填序号)。
(1)图甲是涡虫,属于 动物,②口内有一个管状的③ 。它与图 所示的生物都是有
口无肛门。
(2)图中动物营寄生生活的是 ,它们的 器官简单,但 器官却很发达,这些特点
都是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
(3)图丁是蚯蚓,图中[ ]是它的后端。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
蚓的体表,因为蚯蚓用 呼吸。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请列举一项: 。
(4)图中几种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填图片序号)。
第 3层 核心素养
23.学校生物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实验活动进一步了解了蚯蚓和蝗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收获颇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 构成,通过图一中蚯蚓[3] 的位置
可以判断[1]是蚯蚓的 端(填“前”或“后”)。
(2)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会有很多的小突起,这些小突起是 ,可以辅助蚯蚓的运动。
(3)如图二所示蝗虫的身体可以分为 、 、 三部分。
(4)生物小组的同学们为了进一步探究气体进出蝗虫的身体部位,进行了图三的实验,甲、乙两个试管中都
灌满水,将两只蝗虫按图示方式放入试管中,最终的实验现象是: (填“甲”或“乙”) 试管中的
蝗虫死亡,原因与蝗虫有关的呼吸器官主要分布在 部。
24.夏季到来,蚊子开始活跃起来。蚊——“吸血的刺客”,属于昆虫纲,常见的蚊子有按蚊、库蚊、伊蚊,
喜欢生活在隐蔽、阴暗和通风不良处。蚊子是疟疾、丝虫病、脑炎、登革热等许多疾病的传播媒介,影响
人类健康。科研人员以叮咬人类的伊蚊为材料开展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伊蚊的身体分为头、胸、 三个部分。头部有触角、复眼和刺吸式口器,胸部有 3对足和 2
对 。
(2)为探究伊蚊如何区别人和动物,科研人员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开展实验。几分钟后发现,伊蚊全部趋向人
的气味一侧。科研人员测定出人和动物的气味均含有多种成分,其中主要气味分子 a、b、c和 d的含量如
图乙所示。据图推测,人的气味中最能吸引伊蚊的气味分子是 (填图乙中字母)。
(3)为了研究上述两种气味分子对伊蚊的吸引作用,科研人员进行图丙所示的三组实验。
①本实验中 A组的作用是 。
②本实验的观察指标为 。
③多次重复实验发现,A组伊蚊飞一会儿就随机停在 1、2或 3的某个区;B组伊蚊都兴奋地飞到 3区:C
组伊蚊的表现与 B组相同。
(4)请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一条科学防蚊的对策: 。
25.蛴螬(qí cáo)是金龟子的幼虫,生活在土壤中,喜食植物的根、块茎和刚播种的种子,会危害多种
植物。布氏白僵菌可寄生在蛴螬体内获取有机物,最终导致蛴螬死亡。某生物小组为探究不同品牌的布氏
白僵菌杀虫剂(主要成分是白僵菌活性孢子)对蛴螬的防治效果,用等浓度的 A、B、C三种品牌的布氏
白僵菌杀虫剂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蛴螬数/只 处理方式 蛴螬死亡率/%
1 100 1千克土壤+200毫升白僵菌 A溶液 83
2 100 1千克土壤+200毫升白僵菌 B溶液 71
3 100 1千克土壤+200毫升白僵菌 C溶液 39
4 100 1千克土壤+200毫升清水 0
(1)金龟子属于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其中 部有 3对足和 2对翅,具有能够防止体
内水分蒸发的 。布氏白僵菌是一种真菌,属于 (填“真核”或“原核”)生物。
(2)该实验的变量是 ,第 4组实验起到 作用。
(3)据表可知,不同品牌的布氏白僵菌杀虫剂均能 (填“促进”或“抑制”)蛴螬死亡, (填字母)
品牌的布氏白僵菌杀虫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最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1无脊椎动物
课时分层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蛔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身体细长圆柱形两端渐细 B.体表有角质层,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C.消化道简单,有口有肛门 D.一般寄生在小肠中,生殖能力较弱
2.蒜蓉粉丝烤扇贝是非常受欢迎的菜品。下列与扇贝贝壳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
A.入水管 B.外套膜 C.出水管 D.鳃
3.一则关于某人生吃荸荠(俗称“马蹄”)感染姜片虫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姜片虫背腹扁平,前端有吸盘,无肛门,一般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下列关于姜片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涡虫属于同一类生物 B.与蛔虫属于同一类生物
C.与水螅属于同一类生物 D.与水蛭属于同一类生物
4.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涡虫体内含有的干细胞可以持续分裂,再逐渐形成身体缺失的所有类型的细胞,用以修复身体的缺失部位。下列有关涡虫及其干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涡虫与水螅的共同特征是都有口无肛门 B.干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C.干细胞经过分裂后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D.干细胞分裂后新细胞内遗传物质与原细胞相同
5.科研人员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蜘蛛网上发现丝蝽科的一个新物种,将其命名为版纳丝蝽。该发现标志着中国增加了一个昆虫新纪录。下列关于版纳丝蝽的推测,正确的是( )
A.附肢不分 B.没有触角 C.体表有外骨骼 D.四对足
6.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我们可能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二者的共同点( )
A.有口无肛门 B.身体呈辐射对称C.背腹扁平 D.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7.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生命观念,下列叙述不符合此观念的是( )
A.血吸虫的消化器官发达,适于寄生生活 B.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使他们运动更加灵活
C.蛔虫的体表有角质层,能抵抗消化液的侵蚀 D.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是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8.“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说的就是蜜蜂。蜜蜂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经历多次蜕皮,其蜕皮的意义主要为( )
A.能够减轻体重 B.利于继续生长 C.使呼吸更顺畅 D.排出代谢废物
9.在大自然的各个角落里,都能看到无脊椎动物的身影。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螅和涡虫都有口无肛门 B.蛔虫的消化器官发达,生殖器官简单
C.蚯蚓的身体分节,使躯体运动灵活 D.蝗虫、蜘蛛、虾、蟹都属于节肢动物
10.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体节的出现对环节动物的意义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A.促进了动物体各种系统的功能发展 B.增强了动物体的代谢活动
C.使动物的运动更加灵活 D.使动物能够完全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11.疟疾是因雌性按蚊叮咬使人感染单细胞生物疟原虫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疾病。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从植物黄花蒿叶片中提取的化合物青蒿素,能在疟疾感染早期快速杀死疟原虫,显著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请根据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按蚊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 )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扁形动物 D.刺胞动物
(2)与疟原虫同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大肠杆菌 B.青霉 C.新冠病毒 D.水绵
(3)按蚊和黄花蒿相比,在结构层次上多了( )
A.系统 B.器官 C.组织 D.细胞
12.下列动物与其结构、功能、特点匹配正确的说法有几个( )
①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刺细胞
②涡虫——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有肛门
③蛔虫——寄生、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结构发达
④蚯蚓——节肢动物,腹面有刚毛辅助运动
⑤河蚌——有外套膜,靠鳃呼吸
⑥蝗虫——胸部足和翅,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3.“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这里的“小虫”指的是血吸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 B.血吸虫的消化器官很简单,但生殖器官却特别发达
C.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 D.血吸虫的雌、雄成虫在水中交配、产卵,并孵化成幼虫
14.下列关于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扁形动物身体两侧对称,有口有肛门 B.线虫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C.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不同的体节构成 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15.秀丽隐杆线虫(如图)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线虫动物,与其相关的研究曾多次获得诺贝尔奖。下列动物与其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
A.沙蚕 B.蛔虫 C.蚯蚓 D.蜈蚣
16.2024年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得者的主要成就是通过秀丽隐杆线虫(如图)进行实验而发现的。下列有关秀丽隐杆线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寄生生活的线虫动物 B.与绦虫一样,有口无肛
C.与蛔虫一样,身体分节 D.属于线虫动物,有口有肛门
17.珊瑚虫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分泌出石灰石,形成自己生存的外壳,这也是珊瑚形成的原因。观察下面珊瑚虫的结构图,推断它属于( )
单细胞生物 B.腔肠动物
C.扁形动物 D.软体动物
18.通过对蝗虫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节肢动物的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下列生物不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
A. B.
C. D.
19.2021年,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发现了一种昆虫(下图),被命名为海珠珐轴甲,这是该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发现。根据下面的检索表,可以将它归为(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20.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寒蝉抱枯枝——日暮穷途”等。请根据图中动物,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
A.蝉、蜈蚣、蝗虫、螃蟹都是昆虫 B.沙蚕酷似蜈蚣,他们都属于环节动物
C.扇贝和蝗虫体表均有壳,都属于软体动物 D.螃蟹的“家”在河里,推测其可能用鳃呼吸
1.D
【分析】线形(线虫)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蛔虫、秀丽隐杆线虫、钩虫、丝虫等。
【详解】A.蛔虫是一种线形(线虫)动物,其身体细长且呈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这是线形动物的一个典型特征,A正确。
B.蛔虫的体表覆盖着一层角质层,这层角质层对蛔虫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防止消化液的侵蚀,从而保护蛔虫在寄生环境中的生存,B正确。
C.蛔虫的消化道结构相对简单,但它仍然具有完整的口和肛门。这是线形动物消化道的一个基本特征,C正确。
D.蛔虫通常寄生在人体的小肠中,以吸取寄主体内的营养物质为生。为了适应寄生生活,蛔虫的生殖能力非常强,能够迅速繁殖后代,D错误。
故选D。
2.B
【分析】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代表动物有:章鱼、枪乌贼、扇贝、蛾螺、河蚌、蜗牛、田螺、文蛤、缢蛏、石鳖、牡蛎、鲍等。
【详解】扇贝贝壳的形成与其体内的外套膜有关。外套膜是扇贝体内的一层组织,它分泌出矿物质和蛋白质,这些物质逐渐形成硬壳,保护扇贝的身体。因此,是外套膜与贝壳的形成直接相关。入水管和出水管是与水流交换相关的结构,鳃主要用于呼吸。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分析】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
姜片虫是一种寄生虫,其特点包括背腹扁平、前端有吸盘以及无肛门,这些特征都符合扁形动物的定义。
【详解】A.涡虫同样是一种扁形动物,它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与姜片虫相似,因此姜片虫与涡虫确实属于同一类生物,即扁形动物,A符合题意。
B.蛔虫是一种线形(线虫)动物,它的身体细长且呈圆柱形,这与姜片虫的体型特征明显不同。此外,线形动物通常有口有肛门,这也与姜片虫的无肛门特征不符。因此,姜片虫与蛔虫不属于同一类生物,B不符合题意。
C.水螅是一种腔肠动物,它的身体呈辐射对称,这与姜片虫的左右对称特征不同。此外,刺胞动物有口无肛门,但它们的体型和内部结构与姜片虫也有显著差异。因此,姜片虫与水螅不属于同一类生物,C不符合题意。
D.水蛭是一种环节动物,它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这与姜片虫的体型特征完全不同。因此,姜片虫与水蛭也不属于同一类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C
【分析】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变为两个的过程。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或组织器官,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
【详解】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水螅属于刺胞动物,二者的共同特征是都有口无肛门,故A正确。
B.在干细胞分裂时,首先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故B正确。
C.干细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类型的细胞,分化后的细胞不再进行分裂,故C错误。
D.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使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故D正确。
故选C。
5.C
【分析】昆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昆虫是生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类动物,它们的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和习性也千差万别。但所有昆虫的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这是昆虫的基本特征之一。此外,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这不仅可以保护它们的身体,还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更重要的是,昆虫的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这使得它们能够灵活地在各种环境中移动和寻找食物。
【详解】从题干描述可知,版纳丝蝽属于昆虫,昆虫的特点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和腹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足和触角分节,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6.A
【分析】(1)腔肠动物(刺胞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海葵、海蛰、珊瑚虫、水螅等。
(2)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
【详解】A.水螅和涡虫均属于无脊椎动物,二者虽然生物类别不同(水螅为腔肠动物,涡虫为扁形动物),但都具有“有口无肛门”的特征,A符合题意。
B.水螅为辐射对称,而涡虫为两侧对称,B不符合题意。
C.涡虫背腹扁平,但水螅为圆筒形,并不是背腹扁平的,C不符合题意。
D.水螅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而涡虫体壁结构更复杂,不仅有内外两层,还有中胚层参与,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A
【分析】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也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等。
【详解】A.血吸虫是一种寄生虫,它主要依赖吸取寄主体内的营养物质为生。然而,血吸虫的消化管结构并不复杂,A符合题意。
B.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这种分节的身体结构使得它们能够更灵活地进行各种运动,如蠕动、爬行等,B不符合题意。
C.蛔虫是一种寄生虫,它生活在寄主的消化道内。为了抵抗寄主消化液中的消化酶和酸性环境,蛔虫的体表覆盖着一层坚韧的角质层。这层角质层能够有效地保护蛔虫不受消化液的侵蚀,从而使其能够在寄主体内生存和繁殖,C不符合题意。
D.腔肠(刺胞)动物是一类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表分布着许多刺细胞。这些刺细胞能够释放出强大的毒液,用于捕获猎物或防御敌害,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B
【分析】1.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昆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其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因此在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
【详解】A.虽然蜕皮后昆虫的体重可能会有所减轻,但这并不是蜕皮的主要意义。蜕皮的主要目的是为昆虫的生长和发育提供空间,而不是单纯地减轻体重,A错误。
B.昆虫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因此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历多次蜕皮,以脱掉旧的外骨骼,长出新的、更大的外骨骼,从而支持身体的继续生长,B正确。
C.蜕皮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使呼吸更顺畅,C错误。
D.昆虫通过呼吸等途径来排出代谢废物,但蜕皮并不是昆虫排出代谢废物的主要途径,D错误。
故选B。
9.B
【分析】无脊椎动物是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它们种类繁多,包括腔肠(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形(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类群,具有形态结构多样、生活习性各异、分布范围广泛等特点。
【详解】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或消化管,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故A不符合题意。
B.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它寄生在人体小肠内,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其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但生殖器官非常发达,这有利于它在寄生生活中大量繁殖后代,以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故B符合题意。
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更加灵活,有利于它在土壤中蠕动、钻行等,故C不符合题意。
D.蝗虫、蜘蛛、虾、蟹的身体都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都符合节肢动物的特征,都属于节肢动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分析】环节动物的身体细长,通常呈圆柱形,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体表覆盖角质膜,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详解】A.体节的出现使动物的身体结构更加复杂,促进了动物体各种系统如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的功能发展,故A不符合题意。
B.体节的出现有利于动物体的新陈代谢活动,例如呼吸、消化等过程的完善,增强了动物体的代谢活动,故B不符合题意。
C.体节可以使动物的运动更加灵活,不同体节的协调运动能让动物完成更复杂的动作,故C不符合题意。
D.环节动物大多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环境中,虽然体节的出现是一种进化,但并没有使它们能够完全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1)B
(2)A
(3)A
【分析】细菌的特征:①单细胞,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②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③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大多为异养(少数为自养)。
【详解】(1)A.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A不符合题意。
B.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蚊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B符合题意。
C.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C不符合题意。
D.刺胞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大肠杆菌属于细菌,是单细胞生物,A符合题意。
B.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是多细胞生物,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不符合题意。
C.新冠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C不符合题意。
D.水绵生活在水中,是一种没有分枝的多细胞藻类,由许多结构相同的筒状细胞连接而成的,每个细胞中有绿色带状螺旋排列的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进行自养生活,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蚊属于动物,黄花蒿属于植物,蚊和黄花蒿相比,在结构层次上多了系统结构层次,而不是多了器官、组织或细胞结构层次;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2.C
【分析】刺胞动物(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线虫动物(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详解】①水螅属于刺胞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有刺细胞,①正确;
②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②错误;
③蛔虫属于线虫动物,寄生、体表有角质层、消化器官简单,无专门的运动器官,③错误;
④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靠湿润的体壁呼吸,靠刚毛辅助运动,④错误;
⑤河蚌属于软体动物,有外套膜、靠鳃呼吸,⑤正确;
⑥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胸部有足和翅,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靠气管进行气体交换,⑥正确。
可见,正确的说法有3个,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D
【分析】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钉螺是血吸虫幼虫的唯一中间寄主,当人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时就可能感染血吸虫病。
【详解】A.血吸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属于扁形动物,A正确。
B.血吸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适于寄生生活,B正确。
C.钉螺是血吸虫幼虫的唯一中间寄主,人若进入含钉螺的水域可能感染血吸虫病,C正确。
D.血吸虫成虫在人体内交配、产卵;虫卵随人粪落入水后,经过一定时间,虫卵孵出毛蚴,D错误。
故选D。
14.D
【分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即生物体的结构特点决定其功能,而功能的实现又依赖于特定的结构,这种适应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详解】A.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有口有肛门” 这一描述错误,代表动物有涡虫、血吸虫等,故A错误。
B.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但身体不分节,故B错误。
C.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而不是 “许多不同的体节”,故C错误。
D.节肢动物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如蝗虫、虾、蟹等都具有这些特征,故D正确。
故选D。
15.B
【分析】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蛔虫、秀丽隐杆线虫、钩虫、丝虫等。
【详解】A.沙蚕虽然身体也细长,但它并不属于线形动物。沙蚕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这样的特征更符合环节动物的定义。因此,沙蚕不属于线形动物类群,A不符合题意。
B.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蛔虫和秀丽隐杆线虫属于线形动物,B符合题意。
C.环节动物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C不符合题意。
D.蜈蚣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每一体节上都长有一对足,这样的特征属于节肢动物中的多足类。蜈蚣同样没有线形动物的特征。因此,蜈蚣不属于线形动物类群,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D
【分析】线形动物(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蛔虫、秀丽隐杆线虫、钩虫、丝虫、蛲虫等。
【详解】A.秀丽隐杆线虫是一种自由生活的线虫动物,而非寄生生活,A错误。
B.秀丽隐杆线虫作为线虫动物,有口和肛门;这与绦虫不同,绦虫是一种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的,B错误。
C.蛔虫和秀丽隐杆线虫的身体是细长且圆柱形的,并没有明显的分节,C错误。
D.秀丽隐杆线虫确实属于线虫动物,这一类的动物都具有口和肛门,D正确。
故选D。
17.B
【分析】刺胞(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一般有触手,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等。
【详解】A.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由图可以看出,珊瑚虫的体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属于多细胞生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以看出,珊瑚虫的体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无中胚层,消化腔有口无肛门,体表有刺细胞,有触手,因此珊瑚虫属于腔肠(刺胞)动物,故B符合题意。
C.扁形动物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等。因此,珊瑚虫不属于扁形动物,故C不符合题意。
D.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足的形状各具特色等。因此,珊瑚虫不属于软体动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A
【分析】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分部且两侧对称,躯体、足和触角分节,体表具有外骨骼,呼吸器官多样,繁殖方式丰富。
【详解】A.蜗牛属于软体动物,其体表有贝壳,并非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也不分节,故A符合题意。
B.蜜蜂属于昆虫,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蜜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附肢如足和触角等都分节,故B不符合题意。
C.蝗虫是典型的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外骨骼,能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附肢分节,故C不符合题意。
D.螃蟹属于节肢动物中的甲壳类,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D
【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代表动物有蝗虫等,属于节肢动物。
【详解】昆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海珠珐轴甲属于昆虫,身体分节,有外骨骼,有三对足,因此可将它归为表中的丁类,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0.D
【分析】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详解】A.蝉、蝗虫、蝎子、螃蟹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都属于节肢动物。其中蝉、蝗虫属于昆虫,螃蟹属于甲壳纲,蝎子属于蛛形纲,A错误。
B.沙蚕酷似蜈蚣,身体都是由许多体节构成,但沙蚕属于环节动物,蜈蚣属于节肢动物,B错误。
C.扇贝属于软体动物,体表具有坚硬的贝壳,能保护内部柔软的身体。蝗虫属于节肢动物,C错误。
D.螃蟹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D正确。
故选D。
21.下图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几种动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依靠湿润的 完成气体交换,它的运动靠发达的 和 配合完成。(填结构)
(2)B、C、D都是结构比较简单的动物,B的体型呈 对称;C的身体呈 对称;D的身体细长,呈 。(填身体形态)
(3)E具有贝壳,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与E属于同一类的动物还有 。
(4)A~E这些动物体内都无 ,属于 动物。
22.动物的形态结构
动物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员,广泛分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有的动物对人类有利,与人类和谐共存;有的动物对人类有害,会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动物都有适应生存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特点,请据图回答问题(注:“[ ]”内填序号)。
(1)图甲是涡虫,属于 动物,②口内有一个管状的③ 。它与图 所示的生物都是有口无肛门。
(2)图中动物营寄生生活的是 ,它们的 器官简单,但 器官却很发达,这些特点都是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
(3)图丁是蚯蚓,图中[ ]是它的后端。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因为蚯蚓用 呼吸。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请列举一项: 。
(4)图中几种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填图片序号)。
21.(1) 体壁 肌肉 刚毛
(2) 辐射 两侧 圆柱形
(3) 外套膜 蜗牛
(4) 脊柱/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无脊椎
【分析】A是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是海蜇,属于腔肠动物;C是涡虫,属于扁形动物;D是蛔虫,属于线形动物;E是河蚌,属于软体动物。
【详解】(1)A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体表)进行呼吸。蚯蚓依靠腹面的刚毛协助体壁肌肉收缩舒张进行运动。
(2)B是海蜇,身体呈辐射对称,属于腔肠动物;C是涡虫,身体呈两侧对称,属于扁形动物,D是蛔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外有角质层,属于线形动物。
(3)E是河蚌,具有贝壳,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与E河蚌属于同一类的动物还有蜗牛等。
(4)动物根据整个身体是否具有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上述动物的身体内都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22.(1) 扁形 咽 乙
(2) 乙、丙/华枝睾吸虫、蛔虫 消化 生殖
(3) ③ 湿润的体壁 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改善了土壤结构;蚯蚓以腐烂有机物为食,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供植物利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蚯蚓的粪便排到土壤中,可提高土壤的肥力
(4)甲、乙、丙、丁
【分析】甲图是涡虫,其中:①眼点,②口,③咽,④肠。
乙图是华枝睾吸虫。
丙图是蛔虫,其中:①口,②肠,③生殖器官,④肛门。
丁图是蚯蚓,其中:①前端(口),②环带,③后端(肛门)。
【详解】(1) 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涡虫在淡水生活,身体两侧对称,身体分为前后、左右、背腹,前端感觉器官集中,能感知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身体的两侧或腹面有专门的运动器官。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所以,结合分析可知:图甲是涡虫,属于扁形动物,②口内有一个管状的③咽。它与图乙所示的生物都是有口无肛门。
(2)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乙]华枝睾吸虫营寄生生活,与寄生相适应,消化器官简单,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活,生殖器官发达。[丙]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通常呈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有口有肛门。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
(3)蚯蚓前端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故要区分蚯蚓的前端与后端,要看环带的位置,环带靠近身体的[①]前端,③为后端。蚯蚓靠湿润的体壁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所以,在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目的是使蚯蚓正常呼吸。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例如: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改善了土壤结构;蚯蚓以腐烂有机物为食,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供植物利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蚯蚓的粪便排到土壤中,可提高土壤的肥力。
(4)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的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所以,图中几种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甲、乙、丙、丁。
23.学校生物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实验活动进一步了解了蚯蚓和蝗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收获颇丰。
(1)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 构成,通过图一中蚯蚓[3] 的位置可以判断[1]是蚯蚓的 端(填“前”或“后”)。
(2)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会有很多的小突起,这些小突起是 ,可以辅助蚯蚓的运动。
(3)如图二所示蝗虫的身体可以分为 、 、 三部分。
(4)生物小组的同学们为了进一步探究气体进出蝗虫的身体部位,进行了图三的实验,甲、乙两个试管中都灌满水,将两只蝗虫按图示方式放入试管中,最终的实验现象是: (填“甲”或“乙”) 试管中的蝗虫死亡,原因与蝗虫有关的呼吸器官主要分布在 部。
24.夏季到来,蚊子开始活跃起来。蚊——“吸血的刺客”,属于昆虫纲,常见的蚊子有按蚊、库蚊、伊蚊,喜欢生活在隐蔽、阴暗和通风不良处。蚊子是疟疾、丝虫病、脑炎、登革热等许多疾病的传播媒介,影响人类健康。科研人员以叮咬人类的伊蚊为材料开展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伊蚊的身体分为头、胸、 三个部分。头部有触角、复眼和刺吸式口器,胸部有3对足和2对 。
(2)为探究伊蚊如何区别人和动物,科研人员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开展实验。几分钟后发现,伊蚊全部趋向人的气味一侧。科研人员测定出人和动物的气味均含有多种成分,其中主要气味分子a、b、c和d的含量如图乙所示。据图推测,人的气味中最能吸引伊蚊的气味分子是 (填图乙中字母)。
(3)为了研究上述两种气味分子对伊蚊的吸引作用,科研人员进行图丙所示的三组实验。
①本实验中A组的作用是 。
②本实验的观察指标为 。
③多次重复实验发现,A组伊蚊飞一会儿就随机停在1、2或3的某个区;B组伊蚊都兴奋地飞到3区:C组伊蚊的表现与B组相同。
(4)请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一条科学防蚊的对策: 。
25.蛴螬(qí cáo)是金龟子的幼虫,生活在土壤中,喜食植物的根、块茎和刚播种的种子,会危害多种植物。布氏白僵菌可寄生在蛴螬体内获取有机物,最终导致蛴螬死亡。某生物小组为探究不同品牌的布氏白僵菌杀虫剂(主要成分是白僵菌活性孢子)对蛴螬的防治效果,用等浓度的A、B、C三种品牌的布氏白僵菌杀虫剂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蛴螬数/只 处理方式 蛴螬死亡率/%
1 100 1千克土壤+200毫升白僵菌A溶液 83
2 100 1千克土壤+200毫升白僵菌B溶液 71
3 100 1千克土壤+200毫升白僵菌C溶液 39
4 100 1千克土壤+200毫升清水 0
(1)金龟子属于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其中 部有3对足和2对翅,具有能够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 。布氏白僵菌是一种真菌,属于 (填“真核”或“原核”)生物。
(2)该实验的变量是 ,第4组实验起到 作用。
(3)据表可知,不同品牌的布氏白僵菌杀虫剂均能 (填“促进”或“抑制”)蛴螬死亡, (填字母)品牌的布氏白僵菌杀虫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最强。
23.(1) 体节 环带 前端
(2)刚毛
(3) 头部 胸部 腹部
(4) 乙 胸腹
【分析】(1)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1是前端,2是环形体节,3是环带。
(2)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①头部,②胸部,③腹部。
【详解】(1)蚯蚓身体细长约由许多个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3环带。因此,通过图一中3环带的位置可以判断是蚯蚓的1前端。
(2)用手指触摸蚯蚓身体颜色较淡的腹面处,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会发现一圈或几圈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叫刚毛,可以辅助蚯蚓的运动。
(3)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蝗虫的胸部生有足三对,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足分节,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另外蝗虫胸部还生有两对翅,前翅革质、狭长,有保护作用,后翅柔软宽大,适于飞行。
(4)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但外界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是气门,位于蝗虫的胸腹部。蝗虫甲头部没入水中,呼吸正常进行,不会窒息而死。蝗虫乙胸、腹部全部浸没在水中,只露出头部,无法进行呼吸而死亡,原因与蝗虫有关的呼吸器官主要分布在胸腹部。
24.(1) 腹 翅
(2)a、c
(3) 对照 伊蚊在1、2、3三个区域的主要分布情况
(4)勤洗澡,减少气味的散出;用含有a和c的药剂引诱伊蚊并杀灭
【分析】(1)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1)根据题干可知,伊蚊属于昆虫纲。昆虫的基本特征有: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因此,伊蚊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有触角、复眼和刺吸式口器,胸部有3对足和2对翅。
(2)由于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的是伊蚊如何区别人和动物,因此可推知科研人员的假设是:伊蚊依靠气味区别人和动物。图乙中主要气味分子有4种:a、b、c、d,其中人的a、c气味分子的含量最大,因此推测,人的气味中吸引伊蚊的是a和c两种气味分子。
(3)为了探究a、c两种气味分 子对伊蚊的吸引作用,要设置以两种气味分子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实验中A组是起对照作用。
分析图丙可知,本实验的观察指标为伊蚊在1、2、3三个区域的主要分布情况。
(4)根据实验结果:伊蚊靠气味区分人和动物。且喜欢人的气味中的a和c气味分子。个人勤洗澡可以减轻身体的气味,减少对伊蚊的吸引;也可以利用a和c气味分子引诱并杀灭伊蚊。
25.(1) 胸 外骨骼 真核
(2) 不同品牌的布氏白僵菌杀虫剂 对照
(3) 促进 A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1)昆虫的身体一般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这是昆虫的一个基本特征。其中,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具有3对足和2对翅,这使得昆虫能够灵活移动和飞行。另外,昆虫的体表通常具有一层外骨骼,这不仅能够保护昆虫的内部器官,还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对昆虫的生存至关重要。真菌是一类生物,其细胞具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布氏白僵菌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
(2)该实验探究不同品牌的白僵菌杀虫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因此实验变量是不同品牌的白僵菌杀虫剂。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实验中4组未加白僵菌,其它实验组均有白僵菌,因此可与其它组形成对照,起到对照作用。
(3)由表中数据可知,只有在用清水处理的土壤中蛴螬的死亡率才是0,这说明不同品牌的白僵菌杀虫剂均能促进蛴螬的生长。而A品牌的布氏白僵菌杀虫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最强,因为其导致的蛴螬死亡率最高。
第1层 基础达标
第2层 能力提升 lian
第3层 核心素养lian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