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池子与河流 课时任务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8.池子与河流 课时任务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8 16:1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池子与河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定位
课标分析 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2.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3.能感知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阅读与鉴赏: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表达与交流:1.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2.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听人说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能主动参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动,根据不同的场合,尝试运用合适的音量和语气与他人交流,有礼貌地请教、回应。4.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便条、简短的书信等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梳理与探究:1.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2.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积极思考,运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并可尝试用表格、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3.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认识“滔”、“凡”等8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读出人物的语气与性格特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池子和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
教材分析 单元分析:本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题组元,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世界”单元之后,第二次以文体组元,编排了4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 《池子与河流》。4则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有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文体有故事,还有诗歌。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为学生认识、了解寓言打开了一扇窗。 本课分析:《池子与河流》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文章主要讲了:在池子与河流对话中,池子嫌河流太累,常常背着沉重的轮船,一会儿又要负起长长的木後,小船、小艇就更不用说了。池子还问河流什么时候才能抛开这样的生活。还夸自己过着安逸、平静的生活。可河流却说,自然法则中,水只有流动才能保持新鲜,但池子不流动就不会保持新鲜,这样退早会被人遗忘的。最后,河流的说法果然应验了,河流直到现在还在不断地流着,但可怜的池子却一年年地淞塞起来,整个池子积满了青苦,长满了芦,最后,完全干了。《池子与河流》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告诉学生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关系建构:本单元的主题是有趣的寓言,要求学生通过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世界”单元之后,第二次以文体组元,编排的一组寓言故事。并安排了课外拓展阅读《中国古代寓言》和《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通过单元中文章的人物分析,学生能够大体了解总结寓言故事所蕴含生活哲理的方法,然后进行拓展阅读,把这种方法进行迁移运用,同时结合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拓展积累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同时,在文章中,我们要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情变化,我们在学习时要分析学习这种写作方法,并进行片段的运用学习和习作的练习。资源拓展:1.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并积累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2.同步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推荐阅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3.《主题丛书》中与本单元相关的文章。
学情分析 一、知识经验:1.已知:学生有初步的自主识字能力。以前接触过一部分寓言,对这类文章的结构并不陌生。2.未知:对每一则寓言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并不是很明确。3.难点障碍:学生可能隐约知道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但不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总结和表达。4.突破措施:对寓言蕴含的道理的理解要与故事内容相联系。引导学生多种方式阅读文章,分析文章中人物的性格和做法,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联系生活实际,把文章中遇到的问题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对接,从而引导学生说出文章中蕴含的生活道理。5.个性差异:85%的学生能够在老师突破措施的引导下,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总结语言蕴含的道理。15%的学生经过努力能大体上说出文章蕴含的道理。二、生活经验:1.已知: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一组课文都是故事性的,学生比较感兴趣,也容易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2.未知: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时只停留在感受故事的趣味性的表面上,缺乏主动总结道理的意识。3.难点障碍:学生不主动将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联系。4突破措施:以具体举例的方式,具体到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给学生以启发,引导学生学以致用。5.个性差异:95%的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把道理与生活进行联系,但是仍有5%的学生会缺乏这种方法的运用和学习。三、策略经验:1.已知:通过上学期的《司马光》学习和假期小古文朗读的补充,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小古文诵读的节奏。2.未知:怎样把自己懂得的道理进行语言的提升和总结。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朗读时容易被老师的思维框住。3.难点障碍:一部分学生对小古文的诵读及自主理解,缺乏方法。4.突破措施:联系上学期我们学习《司马光》时使用的诵读方法,以及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进行小古文的理解,打开学生的思路。5.个性差异:95%的学生能够在老师突破措施的引导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小古文。初步理解古文的意思。15%的学生仅能用最简单的方式进行诵读和背诵小古文《守株待兔》。
学习目标 1通过形近字比较、结合语境等方法认识“滔”、“凡”等8个生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读出人物的语气与性格特点。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池子和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种。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池子和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种。突破措施:学生由于理解能力欠缺,生活知识缺乏,对于池子和河流的观点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理解其中难懂词语的意思,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观点的论述。
课前准备 Ppt、课本
评价任务设计
单元总任务 通过分析,将本单元定位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 寓言故事表演大赛同学们,我们都学过寓言故事,本单元我们就继续一步步走进寓言故事,了解寓言,读懂寓言,爱上寓言,最后将它表演呈现出来吧!
课时评价任务 1.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词语。2.整体感知课文。3.男女生分组朗读,齐读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 学教活动(含评价任务) 预设与补救
一、激趣导入目标2 分别出示河流和池子图片。有一个池子和一条河流是邻居,她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二、初读诗歌目标1、2 1.听范读,标小节。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哪几个小节是池子说的话,哪几个小节是河流说的话?词语闯关,开火车读词语。读两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找出分别描写池子和河流的词语。( 池子清闲的生活、 河流忙碌的生活)借助词语,尝试概括这首寓言诗的主要内容。圈出1-8小节中的所有引号,你发现了什么?(一般情况下,前后引号要成对使用。但是当连续几个自然段引用同一个人说的话时,每个自然段开头都用一个前引号,最后一个自然段末尾才用一个后引号。) 预设:个别学生容易把遵循、滚滚滔滔、应验读错。补救措施:把词语放到课文中,进行课文的分角色朗读,在语境中巩固字词的认读。预设:学生概括不够精炼准确。补救:教师引导学生边回忆课文内容,边填空,尽量用最简练的语言总结。
三、总结文章大意,分析原因目标2、3 读完诗歌,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充满“对比”的寓言。池子与河流的生活截然不同,她们的观点想法也截然不同,这些不同从她们说的话中就可以看出来。默读1-6小节池子说的话,找一找:池子与河流平时过着怎样的生活?
2.你从哪些地方最能感受到池子的安闲和河流的忙碌辛劳?(女生读池子的生活,男生读河流的生活,读出二者的不同。)3.池子与河流的生活是如此不同,在她们自己看来,谁的生活更好一些?在诗歌中,池子与河流说了各自的想法,默读诗歌,找出相关语句。池子和河流都觉得自己的生活好,那作者的观点呢?请你找一找作者的观点,用横线划出来并在旁边标上一颗五角星。4池子有池子的观点,河流有河流的观点,作者有作者的观点。你支持谁的观点呢?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的想法。我们不能贪图安逸的生活,再有才华的人,如果不勤奋,也会一事无成。 预设:90%的孩子能很好的能说出池子和河流的不同观点,以及自己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一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补救:剩余10%需老师多加引导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四、拓展阅读目标3 1.这个单元有三篇文章都是外国的寓言,请你比一比,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有两个主人公、题目相似、都讲了一个道理)2.寓言故事,也可以用诗的形式来讲。3.推荐阅读:《克雷洛夫寓言》
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阅读《主题丛书》52-55篇,针对《狼和狗》这一篇,联系生活发表自己的明白的道理。 拓展、阅读作业 目标三 15分钟
板书 池子与河流池子 清闲安逸河流 忙忙碌碌 不同的观点 不同的人生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