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引领课教学设计
寻找春天的信使——《燕子》教学设计
课 标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学 习 目 标 课时 驱动 任务 一、识字与写字: 1.认识44个生字,正确使用4个多音字; 2.书写姿势正确,有良好的写字习惯,规范、端正、美观书写36个生字,29个词语。 3.运用偏旁归类、形声字的规律等方式,主动识字,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二、阅读与鉴赏: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不出声,不指读。 2.诵读优美诗文,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3.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与精彩句段。 5.背诵优秀诗文。 三、表达与交流: 1.清楚明白地说出关于春游的推荐地点与理由。 2.耐心地听别人讲话,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讲话。 3.从多个方面观察大自然中的植物,把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写清楚。 4.愿意分享,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与写同一种植物的同学一起交流。 5.仿照例句,从颜色、形状两个方面写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四、梳理与探究: 1.观察大自然,制作植物记录卡,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 2.发现提手旁、绞丝旁、贝字旁所代表的意义,利用偏旁进行识字。 单元分析: 本单元主题是“感受多彩的春天和可爱的生灵”,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本单元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更多地了解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勃勃。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画面等方法,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品位美的意境和语言,体会要表达的感情。教学本组课文,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本中的景所感染,与文本共鸣,感悟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以及热爱美、欣赏美的情趣。 本课分析: 《燕子》是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第二课的文章,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作者郑振铎抓住春天的景物特点,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朴、感情真挚、浓郁、注重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有条理地记叙的能力。 关系建构: 燕子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小动物,孩子们比较熟悉、喜欢。尤其是燕子的外形及其会吃害虫的的益虫形象,孩子们早在以前的课文中了解过。所以本课的学习中,燕子的特点容易把握,难点是学习作者如何把燕子的特点写具体,学习如何表达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1.已知知识经验: 学生有初步的自主识字能力。以前学过关于春天、燕子或者其它小动物的文章,对描摹景物的内容和结构有一定了解。 2.已知生活经验: 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一组课文学起来比较容易,因为燕子都是学生身边的景物,学习时间正值春天,孩子们也可以多加留意春天春天燕子的相关特点等。 3.已知策略经验: 学生在之前学习古诗、儿童诗、优美散文的时候,曾多次训练过“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策略,对此策略有一定的掌握。并且学过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的策略和方法。 4.难点障碍突破措施: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重点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通过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景。 (3)品味赏析之余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搜集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5.个性差异:85%的学生能够在老师突破措施的引导下,边读边想象丰富、完整的画面,同时,能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自己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15%的学生能边读边想象画面即可,能运用所学的方法把观察所得写出来即可。
1.通过课前预习、课堂练习等方式准确认读“伶、俐”等10个生字;据义定音多音字“散、杆”;准确流利书写“凑、拂等13个字;会写乌黑、活泼等15个词语。 2.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一直第三自然段。 3.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体会文中优美生动的词句并摘抄。 4.体会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逐步形成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爱护生灵的美好情感。 5.创建“我的生灵朋友”——燕子相册。 春天,许多人都喜欢走出家门看看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尤其要看看可爱的小生灵们,它们是人类的朋友,它们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将创建创建“我的生灵朋友”相册,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生灵朋友。用照片(或图画)记录这位生灵朋友,并给照片(或图画)配上简单的文字,上传到群相册。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燕子,去感受这个可爱的生灵朋友。
环节 学教活动 评价标准
环节一: 任务驱动 环节二: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任务一:出示驱动任务,明确目标 春天,许多人都喜欢走出家门看看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尤其要看看可爱的小生灵们,它们是人类的朋友,它们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将创建创建“我的生灵朋友”相册,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生灵朋友。用照片(或图画)记录这位生灵朋友,并给照片(或图画)配上简单的文字,上传到群相册。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燕子,去感受这个可爱的生灵朋友。 活动1:谈话导入。 你们看见过燕子吗?燕子是一种非常可爱的鸟,它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这篇课文,就把这种美的情景写出来了。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篇课文《燕子》,为燕子创建生灵相册。 任务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活动1:初读课文 (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由读课文,疏通字音。 活动2:学习字词 (1)出示词语:拼凑 伶俐 横掠 翼尖 荡漾 飞倦 闲散 纤细 木杆 几痕 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2)读准多音字“散”“杆”,明确先理解字在词中的意思,再根据意思确定读音的方法。 (3)识字小游戏:拼凑 赶集 聚拢 吹拂 纤细 偶尔 教师指名读词语,学生读正确后点击相应词语。 评价任务:识字字词 评价标准星级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认读准确多音字明确清晰
环节三: 整体感知,浓缩画面 任务三:整体感知,浓缩画面 活动1 教师提出要求: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几个画面。圈画关键词,试着给每个画面取个名字。 学生活动:找出课文描写的画面,圈画关键词,并试着给每个画面取个名字。 抓住“羽毛、翅膀、尾巴”等关键词,可以把第一自然段取名为燕子外形图。 抓住“轻风、细雨、柔柳、花、草、叶、小燕子”等关键词,可以把第二自然段取名为春光燕子图。 从“斜飞、横掠”两个词中,可以看出第三、四自然段讲的是燕子飞行的画面,可以给画面取名为燕子飞行图。 抓住“休憩”,可知第五自然段展现了燕子休息的画面,可以取名为燕子休息图。 评价任务三:抓关键词,说画面 评价维度评价指标正确度抓字眼,找准词语★说话面为画面起小标题★表现力声音洪亮,语气自然★
环节四: 品读感悟,想象画面 任务四:感受燕子画面。 活动1:感受“燕子外形图” 教师提出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说一说:哪些词语让你眼前浮现了画面?浮现的是怎样的画面? (1)交流语句: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学生活动: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眼前浮现的画面师生交流: 我看到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它身上的羽毛是(乌黑)的,像(墨水)一样,一双翅膀看上去(轻快有力),它的尾巴好像一把(剪刀),特别(灵巧)。 (2)教师指导背诵:借助图画和关键词背一背 (3)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看下面的图画,仿照课文中对小燕子的描写,用优美、生动的词语写一写天鹅。 活动2想象“春光燕子图” 教师提出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说一说:哪些词语让你眼前浮现了画面?浮现的是怎样的画面? 师生交流:抓“轻风、细雨、柔柳、花、草、叶、伶俐可爱的小燕子”等关键词语想象画面。 (1)教师提出问题:这幅美丽的春光图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想到的画面。 教师提出要求:请你围绕图中的景物,试着一起来想象画面。 教师结合图片指导想象:什么样的雨?什么样的细雨?如毛的细雨怎么样? 师生交流:用“加一加”的方法可以让画面更加具体生动。 教师提出要求:运用刚才学到的“加一加”的方法,同桌互学其他景物吧! 学生汇报交流:由“柳”想到“柔柳”,再想到“千条万条的柔柳”,“加一加”的方法让我仿佛看到了千条万条的柔柳在微风中飘拂的画面。 (2)找一找:作者在风、草、叶、花前面加了哪些形容词,用这样的方法读句子想画面吧! (6)教师指导学生借助提示,背诵第二段。 教师指导背诵:先记住春天美丽的景物,再记住可爱活泼的小燕子。 学生活动:借助提示,尝试背诵。 活动3想象燕子飞行图 1.教师提出问题:品读第3、4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体会“横掠”“沾”。 (1)教师提出要求;把“横掠”和“沾”换成其他词,再读一读句子吧! 学生自由读这两句话。 (2)教师提出问题: 把“横掠”和“沾”换成其他词“横飞”“碰”,好不好? 师生交流:“横飞”指单纯地描写动作,而“横掠”则是指速度快、灵活;“碰”说明动作大,“沾”说明了燕子飞行时只是轻轻点了一下水面。从“横飞”“沾”这两个词我们可以感受到燕子飞行的轻快灵活。 教师小结:作者抓住“斜飞”“横掠”“沾”等词语写燕子的飞行特点,给人一种轻快、敏捷的美感。写出了燕子飞行的动态美。 教师板书:斜飞 横掠 沾 动态美 教师指导背诵:回顾画面,想象燕子的形状,想象燕子飞行的姿态,抓住关键词背诵这一自然段吧! 学生活动:抓关键词,借助提示自由背诵。 活动4感受燕子休息图 1.教师提出问题:燕子飞行时姿态真优美,那么它飞行累了会在哪里休息呢?请同学阅读第5自然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吧! 2.交流“几痕细线”“几根细线” 教师出示对比的句子,学生交流。 (1)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根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 (2)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 学生活动:读一读两句话,并和同桌交流不同之处。 师生交流:“几根细线”比较平淡,缺少美感;“几痕细线”写出了电线离我们很远,我们看到就是模模糊糊的细细痕线。表现了燕子休息时的优美恬静。 抓关键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师小结:用“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构成旷远的背景,“几个小黑点”则是这幅画的主角,呈现出恬静、悠闲的静态美。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对春天的赞美。 教师相机板书:嫩蓝 木杆 几痕 小黑点 静态美 对燕子的喜爱 评价任务: 边读边想象说出哪些词语让你眼前浮现了画面?浮现的是怎样的画面?,学生能用自己的 画描述画面。 评价维度评价指标正确度读准字音,找准语句★流畅度停顿恰当,通顺流畅★条理度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清楚自己的观点★
环节五:主题概括,任务闭环 任务五;主题概括,任务闭环 活动1主题概括 课文以烂漫无比的春天为背景,描写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活动2 创建“我的生灵朋友”相册,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一下燕子。用照片(或图画)记录这位生灵朋友,并给照片(或图画)配上简单的文字,上传到群相册。 评价任务: 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燕子。 评价维度评价指标正确度用词准确,特点突出★流畅度停顿恰当,通顺流畅★条理度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清楚自己的观点★
作业 设计 一星作业: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一下燕子。(必做作业:巩固提升,建议时10分钟) 二星作业:用照片(或图画)记录燕子这位生灵朋友,并给照片(或图画)配上简单的文字,上传到群相册。 (选做作业:拓展提升,建议时长15分钟)
板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