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课时备课
国家宝藏——《赵州桥》教学设计
课 标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学 习 目 标 课时 驱动 任务 维度已知未知困难障碍突破措施知识经验学生能够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读准生字、生词,能够用自己的方法书写生字。 学生是否能够与已学字词相区分,并将生字工整的书写在田字格中。对于学生来说,在内容的理解上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在学习文中围绕关键句把赵州桥的特点说清楚的方法时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同学语言生动,表现落落大方。也有的同学,语言匮乏,较为生硬。 老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支架,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围绕关键句把赵州桥的特点说清楚。已有知识经验: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查阅讲解书等多种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所以能完成交流平台、语句分析、词语的理解。 生活经验学生生活中听过或见过赵州桥。学生只听过或见过赵州桥,有的同学可能甚至并没见过赵州桥,更不了解它的建造以及历史影响。 策略经验学生能够借助关键句,梳理清楚课文的内容。能够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学生能否学习文中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清楚。
假如国宝会说话-----任务二:跨越历史长河的桥 中国古代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修建了很多奇巧壮丽的桥梁。各位国宝守护人,今天我们要守护的这件国宝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桥”的——赵州桥。 活动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活动1:复习字词,导入学习 活动2:初识国宝,制作国宝名片。 活动2:品读赵州桥的“美观” 活动3:感悟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活动3:化身小导游,介绍赵州桥 活动4:规范书写生字 活动4:综合性学习活动二 评价维度评价指标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表达与交流借助提示把纸的发明过程说清楚。 能够说出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
第一课时
环节 学教活动 评价标准
环节一、 谈话激趣,导入学习 生齐读课题,师板书题目。 学生观看赵州桥的视频,谈对赵州桥的初印象。
环节二:学习字词,初识国宝 今天我们要为赵州桥制作国宝名片,还要把它介绍给世界各地的游客们,有没有信心? 活动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不懂的地方做个标记。 2.交流反馈。 (1)认读字词 出示: 赵县 石拱桥 安济桥 石匠 设计 前爪 智慧 历史 文化遗产 相机正音。“史、智、爪”是翘舌音,“拱、匠、”是后鼻音。 “济”和“计”是同音字,要注意区分。“济”的意思是过河,因此有个三点水;“计”的意思是“主意”,与语言有关,因此是言字旁。 学习多音字“爪”:zhuǎ,指有尖甲的禽兽的脚,如鸡爪;zhǎo,指猛禽猛兽的脚趾,比如鹰爪。将多音字放回句子中读,文中是指龙的脚,应读“zhǎo”。 理解识记“匠” 《说文解字》里解释为:“木工也,从匚从斤,斤,所以作器也。”意思为:匠是“匚”和“斤”两个字的结合,“匚”是盛物品的箱子,“斤”笼统地代表所制造的器具,所以“匠”可以衍生为制造器具的人。从事石料加工的人叫“石匠”,文中的李春就是隋朝时一位了不起的石匠。造房子的工人叫“泥瓦匠”,而这些有手艺的工人们,我们统称他们为“匠人”。指导“匠”的书写。先写上横,再写“斤”,最后写竖折。 活动2:初识国宝,制作国宝名片。 ①课文写了赵州桥的哪些内容? 赵州桥的基本信息;赵州桥的特点;赵州桥的价值 板书:信息 特点 价值 ②请提取课文信息,为赵州桥编制一份“国宝名片”。 ③交流学习。 预设1:曾用名是安济桥。 师:“安济”为安渡济民,意思就是保证渡河的安全,百姓安居乐业。 预设2:位置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 预设3:设计者是石匠李春。 师:李春不仅设计了这座桥,还参与了建造。 预设4:建造年代是隋朝。 师:隋朝这个朝代存在于公元581-618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由此可见,这座桥非常古老。 预设5:价值: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完善国宝名片 借助名片,用一段话介绍赵州桥。 评价维度评价指标正确度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流畅度停顿恰当,通顺流畅。表现力声音洪亮,有感情。
一:正确认读词语,整体感知课文。 通过借助表格的方法了解赵州桥,品读桥的雄伟和结构特点。 评价维度评价指标正确度抓字眼,找准词语★条理度借助表格,说完整★表现力声音洪亮,语气自然★
环节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3:感悟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赵州桥具体有什么样的特点?学习2、3自然段,用原文中的话说一说。 2.交流:赵州桥非常雄伟。板书:雄伟 (1)围绕“雄伟”,介绍了赵州桥的哪些内容? 预设: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 师:算一算,我们的教室长8米,宽6米,赵州桥的长和宽分别是教室的多少倍? 预设: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净跨三十七米多的拱形大桥洞。 a.借助插图了解“拱形”。 b.抓住词语“这么、全部、没有、只有”读出赵州桥的雄伟。 过渡:没有桥墩的桥会不会很脆弱呢? (2)出示句子: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板书:坚固 美观 师:它既概括了前面的内容“坚固”,又引出了下面的内容“美观”,这样的句子称为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文中哪里让你感受到桥的“坚固”? 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想象: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这座桥可能会经历哪些考验? 出示资料,感受坚固。 4.探究 “坚固”的原因。 (1)赵州桥为什么存在了一千余年仍然坚不可摧?找出描写赵州桥设计的句子。 交流设计。 出示句子: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结合示意图理解设计。 这些桥洞分别有什么用?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还可以从四个桥洞流过。 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好处? 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压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联系上下文说说“创举”的意思:从来没有过的创新的行动或做法。 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赵州桥设计的巧妙、设计者的聪明智慧等) (3)尝试围绕“坚固”介绍赵州桥。
环节四:书写生字 活动三:规范书写生字 “省”字下面部分是目,有两横;第四笔撇要写得舒展一些。 “史”字的口要写扁一些,撇和捺要舒展。 “慧”字是上中下结构,“彐”中间的横画不出头,下面的心 写得扁写、宽些。 三、正确书写一类字。 通过抓关键笔画,老师范写等方式,学生可以正确书写“赵、省”等13个字,会写“赵州桥、石匠”等15个词语。 评价维度评价指标正确度书写正确美观度书写规范,结构匀称
板书 设计 赵州桥 信息 特点 价值 雄伟 坚固 美观
第二课时
环节 学教活动 评价标准
环节一:复习字词,导入学习 活动一:复习字词,导入学习 复习词语: 赵州桥 石匠 设计 创举 冲击 节省 不但 而且 各自 似乎 体现 人民 智慧 才干 历史 上节课,我们知道赵州桥不仅“坚固”,而且“美观”,那文章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环节二:品读赵州桥的“美观” 活动2:品读赵州桥的“美观” 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2.让我们走近些,去欣赏赵州桥“精美”的图案。 (1)出示句子: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2)桥面上都有哪些图案?抓住“相互缠绕、相互抵着、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想象图案上龙的姿态。 (3)欣赏图片,朗读描写龙的不同动作和姿态的句子。 (3)这些图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每条龙姿态各异,动作传神,像活了一样。 3.作者是怎样把“美观”介绍清楚的? 先总写桥的美观,再分别写龙的不同姿态和动作具体写出图案的“精美”。 4.出示桥上的其他雕刻图案,尝试仿写。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赵州桥因其雄伟、坚固又美观而世界闻名,所以后人评价它是“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环节三:拓展练习 活动3:化身小导游,介绍赵州桥 各位国宝守护人,现在请你化身为小导游,用上世界闻名、雄伟、创举、美观等词语,向游客们介绍赵州桥吧。 交流提示:亲爱的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河北省赵县,我是本次参观的导游…… 1.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出示故宫、长城等图片进行交流。 评价维度评价指标条理度抓住动作,介绍完整。流畅度停顿恰当,通顺流畅。表现力声音洪亮,有感情。
能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感受我 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环节四:综合性学习活动二 1.明确本阶段活动任务: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商量成果展示形式、补充有关资料。 2.小组交流:这段时间你们收集到了哪些传统节日的资料 3.指导整理: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将资料进行归类。 4. 讨论:你们小组打算怎样展示活动的成果? 要点:展示内容突出重点,形式有趣。 (1)介绍节日的来历,讲述历史典故; (2)介绍人们怎么过节,图片展示、视频播放; (3)书写、诵读诗文作品; (4)制作美食或工艺,现场展示或品尝…… 5.分配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合作,练习介绍。 “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活动成果展示计划表负责项目资料运用展示形式参与人员介绍端午节习俗采访长辈、图书讲述端午节的来历故事XXX
示例: 6.班级汇总,推选主持人、 工作人员等,为展示活动做准备。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