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引领课备课设计
课题 穿进画中游古都——《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备课设计
课 标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学 习 目 标 课 时 任 务 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介绍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课文通过对画上人物、场景等细节的介绍,诠释了《清明上河图》能够名扬中外的原因。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对《清明上河图》作了简要的介绍:图画的年代,作者,画面内容,目前保存的情况。只有三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大。第2自然段讲述了画上的众多人物,三教九流无所不包。第3—4自然段是围绕“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这句话来写的,第5自然段点明《清明上河图》还具有历史价值。课文的语言非常朴实,用白描的手法展现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课文插图是《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对应的是课文第2—4自然段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维度已知未知 困难障碍突破措施知识经验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和词汇积累,能够通顺流利地读通课文。学生不能准确的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否学习文中借助关键句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老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支架,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借助图画和《清明上河图》的一些视频,借助关键句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生活经验学生生活中听过或从网上知道《清明上河图》。学生只听过或见过《清明上河图》的图片,不了解它的内涵以及历史影响。策略经验学生能否学习文中借助关键句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部分同学不能借助关键句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假如国宝会说话之“穿进画中游古都” 各位国宝守护人,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故宫博物院,这里收藏着很多奇珍异宝,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国宝也保存在此,它被称为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欣赏这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活动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活动二:初赏名画,制作名片。 活动三:品味名画,了解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活动四:借助名片介绍名画。 评价维度评价指标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表达与交流能够说出《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 能够借助课文内容、插图和名片,能够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环节 学教活动 评价标准
环节一 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各位国宝守护人,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故宫博物院,这里收藏着很多奇珍异宝,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国宝也保存在此,它被称为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欣赏这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引导理解“名扬中外”的意思。运用拆词的方法可知,“名扬中外”意为很有名气,名声传遍了世界,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语有闻名中外、举世闻名等等。
环节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目标1) 活动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默读课文,说一说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2.检查反馈。 (1)出示词语 张择端 都城 汴京 故宫 古都风貌 ①出示本课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 ②去掉拼音读词语。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 ③识记多音字“乘,笼”。 一:正确认读词语,整体感知课文。 评价维度评价指标正确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流畅度停顿恰当,通顺流畅。表现力声音洪亮,有感情。
环节三: 精读感悟(目标2、3) 过渡:对于《清明上河图》,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一睹它的风采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为《清明上海图》制作一张名片。 活动二:初赏名画 1.这是一幅怎样的画呢?出示清明上河图的名片。 ①学生听博物院讲解员解说(播放朗读音频),了解名画。 ②边听朗读,边填写清明上河图介绍名片。 ③学生交流《清明上河图》名片,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里找到的?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画里的内容呢? 预设:文中的2-4自然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里的内容。 3.介绍了画的什么内容? 提示: 借助关键语句,简要概括三个自然段所介绍的内容。 出示:光是画上得到人物,就有好几百个: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 点拨:第二自然段围绕画上“人物众多”这个意思来介绍;三四自然段分别写了街市上的人和街市上的情景,其实都是围绕画上“街市热闹”这个意思来介绍的。 活动三:品味名画 一、学习2-4自然段,找出《清明上河图》能够名扬中外的原因。 交流提示:我觉得《清明上河图》能名扬中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1.交流第2自然段 ①画上有哪些人?抓住“有……有……”交流。 ②学习词语:摊贩、官吏。 ③提问:摊贩和官吏指的是什么人?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④画了好几百个,文中只列举了几个,还会有哪些人?穿进画中找一找。观看清明上河图动画视频,学生用“有……”交流自己看到的其他人物。 画上的人物太多了,列都列不完呢,所以文章在这里用上了一种标点符号。(省略号) 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的人都画在上面了,这幅画真是了不起。(板书:人物众多) 过渡:看来《清明上河图》能够名扬中外,人物的描摹是一大亮点,文中还有一个段落也写了人。 2.交流第3自然段 ①出示段落: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②同样是写人,它们有什么不同? 预设:第二段主要介绍的是画上人们的行业和身份,想凸显画上人物之多;第二段主要介绍的是街上人们的不同姿态、动作,强调画面上的人物很小,却能看清楚每个人的动作和形态,可见张择端画技十分高超,把人物刻画得很细致,因此,这幅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板书:刻画细致) ③同样在写人,它们的写法又有什么相同点? 预设:两段话都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都是先概括写,再用上“有……有……”,“有的……有的……”这样的排比句式来具体写清楚的。 ④观察图画,尝试仿写 画上的街市非常热闹,除了有来来往往的人以外,还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观看图画,说说有哪些店铺,有做什么生意的? 请你围绕“店铺多”,用一段话来把它介绍清楚。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 。 提示:用上“有……有……”或“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来说。 过渡:《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卷很大,文章从中选择了其中的一个小小的情景,咱们一起到桥北头去看看。作者在欣赏时,还发出了“你看,张择端的画,是多么传神啊!”这样的赞叹。默读第四自然段,从文中勾画出你觉得特别传神的地方,和同学交流。 4.自主交流第四自然段 ①默读第四自然段,从文中勾画出你觉得特别传神的地方,和同学交流。 像这样有趣的情景还可以找出很多,出示图片,欣赏其他情景。 小结:画中这些传神逼真的生活场景,仿佛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北宋古都的街市,让人如同身临其境,难怪这幅画能名扬中外呢!(板书:传神逼真) 活动四:介绍名画 过渡:这节课我们边读课文,边赏图画,领略了这幅百年古画的魅力,今天我们还要回去把这幅画介绍给外国友人认识。 你打算如何介绍呢? 提示:可以借助名片介绍《清明上河图》概况;还可以像课文一样围绕一个意思来介绍画上的内容。 ①自行练习,班级展示。 ②自己先练习介绍,同桌之间说一说,教师选择一部分学生进行全班展示。 二:抓字眼,填图表,借图表,理过程。 抓住关键词句,完成图表,借助图表,完整地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基本信息。 评价维度评价指标正确度抓字眼,找准词语★条理度借助表格,说完整★表现力声音洪亮,语气自然★
三、小组交流讨论,小代表发言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评价维度评价指标条理度借助名片,说完整★表现力声音洪亮,语气自然★语文要素围绕一个意思来介绍画上的内容。★
环节四: 识字加油站 活动五:学习“识字加油站”。 过渡:画中的这些招牌让我们认识了很多新字,同学们,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招牌,它们也能帮助我们学习哦。 读一读这些场所的名称,重点关注“税、档、阅”的读音。 这些场所是做什么的?教师适当介绍一些学生不太熟悉的场所,或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作进一步了解。
祖作业 1.基础作业:向家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2.拓展作业:查找资料,欣赏其它的名画。
板 书 设 计 人物:人物众多,各行各业 一副名扬中外的画 街道:热闹非凡,形态各异 画技传神 名扬中外 特写桥北头:传神,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