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精读引领课:《赵州桥》教学设计(2)

文档属性

名称 4.精读引领课:《赵州桥》教学设计(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8 16:1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课时备课
课 题 赵州桥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学 习 目 标 课时 驱动 任务 《赵州桥》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接下来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具体介绍,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全文结构清晰,可以分成3个部分,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概述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设计者及建造年代等相关情况。第二、三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介绍了赵州桥坚固、美观的特点,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为了说明桥的坚固,课文先介绍了桥长和桥宽,以说明这样的桥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是相当雄伟的。接着具体介绍桥的设计,强调这种设计是桥梁史上的一大创举。最后介绍这种创新设计的好处,道出了桥坚固的原因。课文又通过具体描写桥面两侧栏板上雕刻着的龙,表现了赵州桥的美观。第四自然段为第三部分,总结了赵州桥的历史价值。 关系建构: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三年级上册学习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主要是从理解内容角度提出的,而本单元主要是从学习表达角度提出的。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是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一种强化训练。 资源挖掘: 拓展学习主题丛书二《中国石拱桥(节选)》。 教材分析结构图: 维度已知未知困难障碍突破措施 知识经验三年级上册学习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结合关键句提取信息,概括一段话的意思。1.三年级上册学的是围绕一句话理解意思,本文第三自然段“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需要适当的概括,才能概括出意思,部分学生不能胜任。 2.生活体验少,缺少结合实际,表达感受的能力。 1.降维度学习。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关键语句提取关键词,逐层理解,建立文本与生活,生活与感受的联系。 2.通过教师提供的关于赵州桥的资料,感受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3.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小组互助,反复朗读,当宣讲员的方式,理解段落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生活经验学生对“桥”有一定的了解,生活中见过各式各样的桥。大部分学生对古代桥梁缺乏认识,对桥梁构造缺乏了解。 策略经验三年级上册学习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对于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这一语文要素缺乏具体理解。
目标评价任务1.通过构建图表,在情境任务中了解赵州桥的基本信息和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整体建构课文结构。 评价任务一: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共同构建“赵州桥基本信息一览”表。包括提取赵州桥的位置、别名、设计者、建造年代、地位、历史、特点、历史价值等,理清课文结构。2.通过抓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情朗读等方法,理解第2自然段是通过列举数字、说明设计作用的方法把雄伟坚固写清楚的(方法);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情感)。 评价任务二:借助关键词句,将感受具象化。 围绕“雄伟、坚固”勾画相关词句,并能与同伴交流,说出是如何通过具体词句表现主要意思的;说出中国文化遗产体现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借助文本与图片,通过品词析句、小组交流等方法,理解第3自然段是通过多角度观察,列举桥栏上雕刻的图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方法);体会图案的精美,体验中国古代的审美,感受劳动人民的才干(情感)。【重点】 评价任务三:通过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加深对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的理解,体会赵州桥的美说出以赵州桥为例的中国文化遗产体现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才干。 4.通过非遗名片制作活动,借助问题提示和书写框架,运用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方法,从色彩、图案和动态三个方面写清楚风筝的美,制作家乡风筝名片;感受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体会宝贵文化遗产的魅力。【难点】 评价任务四:通过名片制作活动,运用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方法,写清风筝的美,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
制作风筝文化名片,做家乡文化宣传员 亲爱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历史长河中,了解到赵州桥是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实在我们美丽的家乡潍坊,也有很多世界文明的文化遗产,比如:十笏园、杨家埠木板年画、风筝等等。正值风筝节之际,家乡需要制作一些关于风筝的文化名片送给来自各地的游客,同时宣传我们的大美潍坊。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赵州桥是为何被称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学习其方法制作风筝文化遗产名片,做好家乡文化宣传员。 评价标准星级围绕中心句,把风筝的特点写得生动、具体。☆能从风筝的图案、色彩、动态等方面写出风筝的美。☆能结合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家乡文化的赞美。☆
环节 学教活动 评价任务及标准
环节一 识古迹,建框架(目标1) 任务一:识古迹,建框架 亲爱的同学们,为了更好的了解赵州桥,我们来一起寻找赵州桥的关键信息吧! 请用3分钟时间默读课文,思考你会从哪些方面向别人介绍赵州桥,梳理基本信息。 赵州桥基本信息一览表
活动1:默读课文,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构建赵州桥基本信息一览表。 活动2:请以小组为单位,借助“赵州桥信息表”,向他人介绍赵州桥。 小结:历经千年,赵州桥承载过无数人流、车马,却依然挺立在这里,被称为“天下第一桥”!这就是它被称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第一个原因:历史悠久(板书)。 评价任务一: 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共同构建“赵州桥基本信息一览”表。 标准1: 评价维度 星级正确性:能从原文中准确提取信息,构建一览表。☆☆流畅性(语言流畅、口齿清晰)☆☆概括性(能用上关键语句)☆☆
环节二 共解密,品词句(目标2、3) 任务二:共解密,品词句 亲爱的同学们: 听了你们介绍,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已经迫不及待去看看了!上节课我们了解到赵州桥具有雄伟、坚固、美观三个特点。请你再读课文,思考课文是如何把赵州桥的特点写清楚的?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活动1:探究桥之雄伟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请你用“——”标注,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①结合阅读要求,学生默读课文。 ②自主探究,交流“雄伟”。 【预设1】50多米、9米多宽、37米多宽的河面。 【预设2】“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多宽的河面上。” (1)重点理解“横跨”。 小支架:出示赵州桥实景图,感受“横跨在三十七多宽的河面上”。 (2)结合图文,小结桥的样子。(板书:长、宽) (3)聚焦设计,理解“创举” (4)出示句子,学生读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2)这种设计指的是什么?请你聚焦第二自然段,合作探究赵州桥的秘密,波浪线画出这种设计的作用。 这四个小桥洞,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怪不得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板书:设计、创举) 小结:这一段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这一中心意思展开描写,既写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材料、设计,又写出了这种设计的好处,写得非常具体清晰、有条理。这就是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小结:一千四百多年前,这样的设计,欧洲没有,美洲没有,只有——中国有。这种设计,是世界第一,前所未有,这种设计,比后来者足足早了1200多年。同学们,你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板书:智慧) 活动2:探究桥之美观 第三自然段又是如何印证的赵州桥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呢? 活动1:寻找本段的关键句,并概括主要表达的意思。 边读边体会:这段话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说一说作者分别写了什么图案,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预设1】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预设2】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预设3】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活动2: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图案精美。 边读边勾画,说一说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图案的精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活动3:围绕词语“雕刻”,品味匠人精神。 重点理解词语“雕刻”,说一说在石栏上雕刻出如此精美、栩栩如生的龙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板书:才干) 小结:这一段围绕“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一中心意思展开描写,分别写了赵州桥栏板的位置,从动作、神态入手写活了栏板上精美的图案,并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感受,十分生动、清晰,也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才干和审美。 评价任务二: 借助关键词句,将感受具象化。 围绕“雄伟、坚固”勾画相关词句,并能与同伴交流,说出是如何通过具体词句表现主要意思的;说出中国文化遗产体现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标准2: 评价维度评价指标正确度读准字音,找准语句★流畅度停顿恰当,通顺流畅★条理度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清楚自己的观点★
评价任务三: 通过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加深对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的理解,体会赵州桥的美说出以赵州桥为例的中国文化遗产体现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才干。
环节三 制名片,弘扬家乡文化(目标4) 任务三:制名片,弘扬家乡文化 正值风筝节之际,请制作一些关于风筝的文化名片送给来自各地的游客,宣传我们的大美潍坊吧! 活动1:根据支架,思考并分享。 ①潍坊的风筝有什么特点? ②风筝美在哪里? ③怎么才能写出风筝的美呢? 活动2:组内交流,再进行书写。 评价标准星级围绕中心句,把风筝的特点写得生动、具体。☆能从风筝的图案、色彩、动态等方面写出风筝的美。☆能结合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家乡文化的赞美。☆
课堂总结:亲爱的同学们,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风筝的绘画艳丽、形象生动皆源于我们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让我们承载着中华之魂,将中华之根永远传承! 评价任务四: 通过名片制作活动,运用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方法,写清风筝的美,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 标准: 见左侧自荐评价表
作业 设计 作业内容作业类型对应目标1、制作明信片:美美地抄写第三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美观”写清楚的巩固型12.拓展阅读主题丛书2《中国石拱桥(节选)》,尝试抓住关键词句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拓展型2(二选一) 观看《假如国宝会说话》,假如赵州桥会说话,他会怎么向世人介绍自己呢?请你采用面向家人讲述或者录制视频的方式,以赵州桥的口吻,介绍自己吧! 请你结合《中国的世界遗产》地图,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文化古迹,查阅资料,并为它设计一个档案卡,试着给别人讲一讲。 拓展型、巩固型2.3
板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