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生物进化的原因(第2课时)(课件22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3生物进化的原因(第2课时)(课件22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5-15 21:01:53

文档简介

《生物进化的原因》(第2课时)教学设计 广东省潮州市高级实验学校 朱秋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资料分析和模拟探究保护色形成的过程,使学生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上去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技能目标 ①通过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和实验结果的统计,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②通过模拟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情感目标 ①通过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②通过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让学生了解保护色在人类的某些领域的仿生应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资料分析和模拟探究保护色形成的过程,使学生能从感性上升到 理性的层面上去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学生分成10个小组,搜集有关的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与环境相适应的各种形态特征和生理结构的图片或文本资料。 教师:准备实验材料;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阅读67页"科学家的故事",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①达尔文花费毕生的精力著成了一部巨著是什么?《物种起源》
②在这部书中他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 自然选择学说
教师简介达尔文: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进化理论。 二、自然选择 (一)、自学指导
结合课本65-66页“自然选择”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你如何理解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3、事实上每种生物的后代都能够生存下来的却很少,这是什么原因?
4、那些能够适应环境而继续生存下去的个体是如何产生的呢?
5、你认为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什么?
(二)分析自然选择的内容
1、过度繁殖
因此按照理论计算,即使是繁殖很慢的动、植物,也会在不太长的时期内产生大量的后代而占满整个地球。 可见,生物普遍具有过度繁殖的能力。
例:一棵一年生的植物,即使每年只产生两粒种子,经过20年,后代的数目就能超过100万棵。
2、生存斗争
虽然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强,但其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都很有限,任何生物要想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空间等而进行生存斗争。
例:有的动物的雄性个体在繁殖期时,如蟋蟀之斗、斗鸡、雄海狗争夺配偶,以及雄性猴为争夺“王位”打得头破血流。
按树种植过密有自毒现象,部分植株死亡。
3、遗传变异
达尔文认为,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故,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材料。
用农药消灭害虫,开始时,效果显著,但过一段时间后,药效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适者生存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5、自然选择内容的本质关系
(三)分析长颈鹿的进化
(1)图1说明长颈鹿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食物不足,____________的长颈鹿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能够生存下来,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这种变异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长颈鹿不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不能够生存下来,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这种变异叫做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_对长颈鹿进行选择,选择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变异,这种性状可以传递给下一代,并一代代积累,于是,现在的长颈鹿都是长颈。
三、拓展:人工选择 1、通过人工方法保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和淘汰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以改良生物的性状和培育新品种的过程
例如:来航鸡每年产卵200多枚、高产奶牛的培育
2、比较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主要区别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二、自然选择
《生物进化的原因》(第2课时)练习 广东省潮州市高级实验学校 朱秋容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是( )
A、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
B、任何生物都要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生存下来
D、生物体的器官因为经常使用而变得发达,并且这种性状能够遗传给后代
2、达尔文的一部巨著,用自然选择学说成功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这本巨著的名称是( )
A、《进化论》 B、《人工选择》 C、《物种起源》 D、《自然选择》
3、下列不属于生存竞争的是( )
A、同一片森林里的树木争夺阳光、水分和营养物质
B、食性相同的动物争夺食物
C、狼与鹿的捕食与反捕食
D、大豆从根瘤菌中获取氮素,根瘤菌从大豆中获取养料
4、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12个,而现在的许多种产蛋鸡每年可产卵200—300个,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生存环境不同 D、食物不同的结果
5、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
A、鹿经常伸长脖子够高处的树叶造成的
B、生活在食物充足环境中的长颈鹿脖子长得长
C、由于生存环境不同,使鹿的颈有长有短
D、长颈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一代代积累形成的
6、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现代雄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
A、代代经常使用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保卫自己的需要 D、繁衍后代的需要
7、关于生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个体之间的斗争
B、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的斗争
C、生存斗争导致生物大量死亡
D、生存斗争对生物种族的繁衍不利
8、达尔文在北大西洋东部的马德拉群岛上发现有550种昆虫,其中有200种昆虫的翅已退化,不会飞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自然选择 B、食物中缺乏翅生长的物质
C、定向变异的逐代遗传 D、用进废退
9、抗流感的疫苗过几年就要更新,目的是要克服病毒对原疫苗所产生的抵抗性。这种抵抗性是由于(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种内斗争的结果
10、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引起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
A、生物具有好斗的本能
B、生物繁殖力强,而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
C、生物繁殖力弱,而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
D、生物繁殖力强,而食物和空间是无限的
11、由原鸡进化成现在的芦花鸡、莱杭鸡、九斤黄等,这是由于( )
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变异 D、生存斗争
12、家兔的盲肠很发达,人类的盲肠已退化,这一事实可解释为( )
A、人类起源于兔类 B、他们共同起源于水生动物
C、他们共同起源于单细胞动物 D、自然选择的结果
13、我国的金鱼品种是世界上最多的,形成这么多的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
A、金鱼适应不同环境 B、我国水域辽阔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14、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的保护色是( )
A、环境变化的结果 B、自身努力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答案:DCDBDBDACBBDCC
课件22张PPT。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学习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和模拟探究保护色形成的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思想达尔文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阅读67页"科学家的故事",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①达尔文花费毕生的精力著成了一部巨著是什么?
②在这部书中他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 达尔文(C.R.Darwin,1809-1882) 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进化理论。结合课本65-66页“自然选择”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你如何理解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3、事实上每种生物的后代都能够生存下来的却很少,这是什么原因?
4、那些能够适应环境而继续生存下去的个体是如何产生的呢?
5、你认为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什么?自学指导2:自然选择 因此按照理论计算,即使是繁殖很慢的动、植物,也会在不太长的时期内产生大量的后代而占满整个地球。
 可见,生物普遍具有过度繁殖的能力。 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一棵一年生的植物,即使每年只产生两粒种子,经过20年,后代的数目就能超过100万棵。  虽然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强,但其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都很有限,任何生物要想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空间等而进行生存斗争。 由于生存斗争的存在,生物个体的数量不会无限增多。  如:一只雌蛙一次能产4000~5000粒卵,卵受精后发育成成蛙的,只占这些卵的5%-10%,这是由于生存斗争的结果。蟋蟀桉树有的动物的雄性个体在繁殖期时,如蟋蟀之斗、斗鸡、雄海狗争夺配偶,以及雄性猴为争夺“王位”打得头破血流。
按树种植过密有自毒现象,部分植株死亡。 那些能够适应环境而继续生存下去的个体是如何产生的呢?用农药消灭害虫,开始时,效果显著,但过一段时间后,药效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①害虫本来就存在抗药性变异的个体②农药杀死的是不具抗药性的个体,具有抗药性的个体保留了下来,并把抗药性遗传给了后代③抗药性变异经过遗传逐代积累,最后就形成了具有抗药性的新品种,农药对其就不起作用。即:农药对害虫起了定向选择的作用 达尔文认为,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故,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材料。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P66主要内容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前提——外因(外在动力)——内因——结果自然选择(1)图1说明长颈鹿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食物不足,____________的长颈鹿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能够生存下来,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这种变异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长颈鹿不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不能够生存下来,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这种变异叫做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_对长颈鹿进行选择,选择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变异,这种性状可以传递给下一代,并一代代积累,于是,现在的长颈鹿都是长颈。变异颈长适者生存有利变异颈短不适者淘汰不利变异食物有利 通过人工方法保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和淘汰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以改良生物的性状和培育新品种的过程例如:来航鸡每年产卵200多枚、高产奶牛的培育……拓展——人工选择来航鸡
蛋用型鸡品种。原产意大利。19世纪中叶由意大利来航港传往国外,因而得名。1835年传入美国,1874年被列为一个品种。经1900年以后在美国西部以及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长期改良,现已在全世界普及,
成为蛋用鸡有名的高产品
种。在饲养管理条件良好
时平均22周龄开产,年产
蛋量 260个,蛋重60克以
上。资料拓展——自然界的各种环境条件人类保留对生物自身有利的各种性状,但这种性状不一定对人类有利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需要漫长的岁月速度较快比较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主要区别1.一般地说,________是不定向的,而________则是定向的。当生物产生了变异以后,由_______来决定其生存或淘汰。
2.长期使用某抗菌素会发现抗菌素的效用越来越差。其原因是????????????????????? [    ]
A.定向变异的结果
B.抗菌素对病原菌进行逐代选择的结果
C.病原菌对抗菌素进行逐代选择的结果
D.遗传的结果生物的变异自然选择自然选择B当堂练习3.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不正确理解是 [   ]
A.选择是不定向的
B.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
C.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D.生物的有利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生物的新类型A当堂练习4.某治疗感冒病的药物疗效很高,几年后疗效逐渐降低,其根本原因是[   ]
A、病毒接触药物以后,慢慢产生抗药性
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
C、药物对病毒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D、后来的药量减少,产生抗药性变异。C当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