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第2课时) 教学设计
广东省潮州市高级实验学校 朱秋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概括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2.列举生物进化的证据。
(二)能力方面
1.尝试运用比较和评价证据与假说等科学方法,对化石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
2.尝试根据各种动植物的主要特征,排列出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循序,进一步加强科学方法的培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形成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的理念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2.关注我国出土化石的相关事例及其研究,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三、教学难点
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始祖鸟化石图片;人与其他几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表和关于恐龙的资料。自制多媒体课件,以托动的方式,动态展示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准备生物进化的视频资料,为学生全面理解和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打好基础。
学生:收集有关化石的资料,复习无脊椎动物中的单细胞动物、腔场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及脊椎动物中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主要特征;植物中: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物学家普遍认为,现在地球上生存着大约500多万种生物,其中已经鉴定记载的植物有30多万种,动物有150多万种。也有人认为,地球上的生物大约有3 000多万种。
思考:这些生物都是由原始生命进化而来的,它们的进化历程是怎样的呢?
板书: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第2课时)
(二)新课
1、自学指导2: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阅读课文P59-60,完成以下问题(5分钟)
(1)、根据已有的知识补充P59图7-25中的空缺。
(2)、讨论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2、自学检测2: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回顾学过的动植物类群
师:原始生命逐渐进化产生了营养方式不同的两类原始生物:原始藻类植物和原始单细胞动物。那么,请同学们一起回忆已学习过的植物和动物界中的几大类群,请说出他们的进化顺序,并试着填到进化树上
学生回忆归纳:
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无脊椎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 鱼类、爬行类、两栖类、哺乳类、鸟类
师:在进化的早期,由于营养方式的差异,原始生命的一部分进化为具有叶绿素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为不含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以后,这两类原始生物分别沿着一定的历程发展为动物界和植物界。
(2)植物和动物类群低等到高等排列、比较
教师进一步引导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过程中对不同类群的生物进化比较,对比不同类群的生物的结构、功能和生活习性,发现各类生物的相同和不同的特点。一般说来,亲缘关系近的生物类群,相同的特点较多,反之较少。根据分析比较,找出不同类群生物的关系和进化发展的顺序。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对植物和动物两类生物中的不同类群分析比较,认识它们的进化历程。
师: 出示表格。
生物类型
由低等到高等的排序
1藻类植物
?
2裸子植物
?
3被子植物
?
4苔藓植物
?
5厥类植物
?
6鸟类
?
7环节动物
?
8哺乳类
?
9节肢动物
?
10单细胞动物
?
11软体动物
?
12鱼类
?
13两栖类
?
14腔肠动物
?
15爬行类
?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①请将这些动物或植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并说明你这样排列的理由?
师生归结进化历程:
(3)归纳总结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②从你以排列好的动物或植物的复杂程度进行考虑,你认为生物进化的历程还有什么特点?③如果再从生活环境的不同加以考虑,你认为生物进化的历程还有哪些特点?请归纳以上讨论所得出的生物进化历程的三个特点。
1.结构上:由简单到复杂
2.进化水平上:由低等到高等
3.生活环境上:由水生到陆生
3、拓展延伸
1、资料一:2006年08月08日,顺德杏坛镇逢简村一村民在建房子时,在地下2.6米深处发现了数块动物骨头。经专家初步鉴定证实,这些动物骨头为剑齿象化石。15日上午,佛山科技学院地质系副教授杜学成老师约见记者,道出了这一重大发现。
2、资料二:生物进化历程的十大奇迹
进化过程非常神奇,其中的奥秘值得探索。在漫长的岁月里,地球上的生命从肉眼看不见的单细胞生物进化成今天的藻类、菌类植物、动物甚至人类,这期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奇迹般的重大突破。科学家们认为,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有十个环节特别值得研究和关注。这一报道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上。
3、资料三:各生物年代出现的生物与主要事件
课堂小结:
教师: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什么?
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向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师:本课小结并提出问题:(1)以上我们所讨论的动物的进化历程和植物的进化历程是在与现代生物特征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获得的。是不是有证据证明这一进化历程?是不是有证据证明生物进化的规律?如果没有有力的证据,以上的解释就不能成立。(2)如果生物界的发展存在这种进化的历程,是什么因素决定着生物的进化?也就是说,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节课讨论。
?
技能训练
师:本节的技能训练不仅重要而且十分有趣,它即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一种补充,又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出示恐龙的化石和恐龙的复原图片和一段恐龙的短片,从视觉上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然后提出问题:现今的科学家发现了很多恐龙的化石,对恐龙化石的研究和其他的资料研究表明,恐龙是在距今约6000多万年前神秘地绝灭的,恐龙究竟为什么会绝灭呢?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材料,对恐龙绝灭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证据与假说之间的逻辑关系。
支持假说A的证据有:1、2、3,其中证据1的支持力度最大。
支持假说B的证据有:4、5、6,其中证据4的支持力度最大。
课后练习
对课后练习进行分析讨论。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二、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等向高等
由水生到陆生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第2课时) 练习
广东省潮州市高级实验学校 朱秋容
1.青岛巿某座小山上有许多含有贝类化石的珊瑚礁岩,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为(?? )
A、这些珊瑚是现在已灭绝的陆生种珊瑚
B、这些珊瑚是被海浪冲上来的
C、这些珊瑚离水登陆生活
D、小山是由海底上升所形成的
2.使原始地球不毛之地披上绿装的是( )
A.原始的藻类 B.原始的被子植物
C.原始裸子植物 D.原始苔藓和原始蕨类
3.地球上最古老(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是( )
A.古代的两栖动物
B.古代的鸟类和哺乳类
C.古代的爬行类
D.古代的鱼类
4.人的早期胚胎发育有鳃裂可以说明( )
A.人的早期胚胎是用鳃呼吸的
B.人的胚胎是由鳃发育而来
C.人与鱼类有亲缘关系
D.人的原始祖先生活在水中
5、下列植物最简单,最低等的是( )
A、苔藓植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6、始祖鸟的身体结构特征说明鸟类是由( )
A、爬行动物进化来的 B、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
C、两栖动物进化来的 D、古代的两栖动物进化来的
7、下列动物类群中,在地球上先出现的是( )
A、原始无脊椎动物 B、水生脊椎动物
C、原始脊椎动物 D、陆生脊椎动物
8、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是从( )
A、原始藻类进化来的 B、蕨类植物进化来的
C、苔藓植物进化来的 D、原始生命进化来的
9、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这一点能说明高等动物( )
A、起源于水生脊椎动物 B、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C、起源于原始的无脊椎动物 D、起源于陆生的无脊椎动物
10、下列动物中,真正适应了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是( )
A、两栖动物 B、节肢动物 C、爬行动物 D、环节动物
1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 )
A、古代鱼类 B、古代两栖类 C、文昌鱼 D、古代爬行类
12、鸟类和哺乳动物起源于( )
A、古代鱼类 B、古代两栖类 C、古代爬行类 D、原始鸟类和哺乳类
13、脊椎动物和人在胚胎发育初期都出现鳃裂,这说明( )
A、脊椎动物和人的原始祖先有鳃
B、脊椎动物和人在胚胎发育初期都用鳃进行呼吸
C、脊椎动物和人都可以生活在水中
D、脊椎动物和人的原始共同祖先生活在水中
答案:DCDDBBABB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