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考生物复习同步单元练:人教版必修二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高考生物复习同步单元练:人教版必修二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5-15 21:5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高考生物复习同步单元练:人教版必修二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育种与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育种和杂交育种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
B.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类型
C.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在相互影响中的不断进化和发展
D.种群基因频率的发生定向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但并不一定形成新的物种
2.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均产生新基因。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捕食或竞争来实现的
D. 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其他物种的进化
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C.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
D.单倍体育种就是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纯合体
4.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一定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5.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A.三倍体植物是不同于二倍体植物的一个新物种
B.基因重组不一定会引起子代与亲代的性状差异
C.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意味着产生了生殖隔离
D.观察分裂期的细胞,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6.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是否形成新物种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若环境条件保持稳定,则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D.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7.在阿拉斯加地区,棕熊生活在树林里,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极熊生活在雪原和浮冰上,它们适合生活的环境不同,自然状态下不能相互交配,但在动物园两者可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棕熊和北极熊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北极熊白色皮毛是雪原和浮冰环境诱导发生突变的结果
C.棕熊与北极熊在自然环境中基因无法交流
D.北极熊和棕熊都是长期定向自然选择的结果
8.某生物种群由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组成,基因A的频率为70%,则基因a的频率为( )
A.30% B.60% C.3 5% D.70%
9.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蠖体色受到一对等位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在曼彻斯特地区,19世纪中期以后,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
到了20世纪则上升到95%以上.据题回答:
(1)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 出现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 .
(2)19世纪,桦尺蠖的栖息地(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下,种群s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 .
(3)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铜使地衣不能生长,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 .
(4)上述事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经过长期的 ,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 ;有利变异则逐渐 .从而使种群的 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决定的.
10.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为( )
A.18%,82% B.36%,64% C.57%,43% D.92%,8%
11.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
A.具有新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B.基因频率改变
C.出现地理隔离 D.形成生殖隔离
12.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内容的是( )
A.物种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种群多样性
13.生殖隔离的形成包括( )
①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
②植物因开花季节、花的形态不同而不能传粉受精;
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
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是( )
A.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 B.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C.产生了生殖隔离 D.改变了基因频率
15.下列关于物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山羊和绵羊都是羊,是同一物种
B.分布在一个自然区域的蜻蜓就是一个物种
C.马和驴可以繁殖后代,所以马和驴是同一物种
D.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繁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16.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量的个体,其中AA 个体为40%,Aa个体为50%,aa个体为10%,则A、a 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40%、10% B.40%、60% C.65%、35% D.35%、65%
17.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关系是( )
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就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否认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D.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都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18.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未能解释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原因 B.现存生物适应性的原因
C.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D.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19.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进化学说基本观点的是( )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20.下表为人体的一个卵原细胞从开始发生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及各阶段相关特点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生理过程 甲 乙 丙 丁
染色体组数 2→1→2→1 1→2 2→4→2 ?
相关描述 性激素的作用 细胞膜功能体现遗传信息不变 功能趋向专门化
A.甲过程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4个生殖细胞
B.甲和丙过程能够发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乙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丁过程是遗传物质定向改变的结果
D.丁过程后可能会出现细胞的凋亡
二、综合题
21.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 ; 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决定生物进化方向;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
(3)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为 .
22.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存在 ,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 。种群b和种群c是不是同一物种?
(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_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选择和________ 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 。
23.某野鼠种群具有直尾与卷尾一对相对性状,受基因B.b控制。该种群随机交配的子代中,直尾个体与卷尾个体数量相等。请分析回答下面问题:
(1)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基因频率。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基因通过控制 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二、基因通过控制 以控制代谢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
(3)为探究该鼠的直尾与卷尾性状是否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伴X染色体遗传。可采用实验一:多对雄性直尾鼠与雌性卷尾鼠交配,还应釆用实验二: 交配。若 ,则可初步判定直尾与卷尾性状为伴X染色体遗传,且卷尾是显性性状。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法。
24.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 ( http: / / www.21cnjy.com )黑色(A)对浅色(a)显性.该桦尺蠖种群中基因型频率为:AA:10%,Aa:20%,aa:70%.请回答:
(1)该种群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之为该种群的 ,其中a的基因频率为 .因为黑色个体与浅色个体之间不存在 ,所以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
(2)若该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则下一代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Aa基因型频率为 .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该种群 (是/否)发生了进化,判断的依据是 。
(3)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 ;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5.农田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为 ,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 该种害虫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____________。
(2)害虫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尽管害虫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害虫杀灭效果仍然非常显著,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
(3)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杀虫剂对害虫进行__________的结果,其内在实质是________。
(4)上述事实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________(定向的或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 _____,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从而使 种群的___________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_______决定的。
26.I.假设A、b代表玉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 ,其原理是 ;经过①⑤⑥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 ;经过⑦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 ;若经过②过程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理论上有 株。基因型为Aabb的类型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 。
(2)过程⑤常采用 的方法,由AaBb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 。
II.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越来越强。请回答:
(1)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存在着______(填“相同”或“差异”)。
(2)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_____,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________实现的。
(3)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会使抗药性状逐代累积并加强。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的______是不定向的,但_________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
2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核心,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丰富、完善和发展。图8示意现代进化理论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是 。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内容中,为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择提供“原材料”的是[C] ;为自然选择的实施“提供动力”的是[D] 。
(3)现代进化理论认为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的因素 [B]是 ;“基因频率的变化”到“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环节[E] 。
(4)物种X的某种群中,基因型AA占46%, ( http: / / www.21cnjy.com )aa占20%,5 年后,该种群AA为48%,aa为25%,该种群是否发生进化? 。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9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同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物三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已知这三个种群分别位于海洋中三个不相连的小岛上;初始个体数依次为100、1000和10000;A、a是等位基因,且完全显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多选)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种群越大,则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也越大
B.②曲线所示种群在125代时杂合体个体约占总数的37.5%
C.③曲线所示种群在150代后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比例保持在3:1
D.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28.经研究人员调查某种一年生植物种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AA占25%。Aa占50%,aa占25%。将这种植物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
(1)将这种植物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使该植物形成_________,与 共同构成了物种形成过程的基本环节。
(2)在当地生长的这种植物因为环境的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AA基因型个体不断被淘汰。则该种群AA、Aa、aa三种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过程为 。(用图中的数字表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在对移植到原产地这种植物的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理由是 。
29.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 ,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 .种群b和种群c是不是同一物种?
(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理由是 .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 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 .
30.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1835年,达尔文在该群岛发现地雀有13个种,下图表示这13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 这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2)每一种地雀都有其特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觅食场所,这些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各小岛上不同的 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该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 的作用.
(3)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生活在这些小岛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原始地雀之间存在着 隔离.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分别累积各自的变异,从而彼此之间逐渐形成 隔离,最终形成了地雀新种.
(4)若某个小岛上的地雀均为莺雀,则该小岛上的全部莺雀个体称为 .这是生物进化的 .
(5)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体现了生物的 多样性.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工程育种和杂交育种的原理都是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重组,故A正确。诱变育种利用的是基因突变,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类型,故B正确。共同进化指不同物质和生物与无机环境在相互影响中的不断发展和进化,故C错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意味着发生了生物进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考点:本题考查育种和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D
【解析】
试题分析: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 ( http: / / www.21cnjy.com )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才是基因突变,故A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B错误。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也可以通过互利共生来实现,故C错误。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它物种的进化,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变异和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3.B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交叉互换也属于基因重组。A错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B正确;细菌的抗药性变异不是使用抗生素导致的。是自发产生的。C错误;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加倍后才能获得纯合体。D错误。
【考点定位】变异与育种
【名师点睛】与三种可遗传变异有关的3个注意点
(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都会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均可传给后代。
(2)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碱基对的改变,属于DNA分子水平上的变化;染色体变异是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异,属于细胞水平上的变化。
(3)染色体的某一个位点上基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变属于基因突变,这种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而染色体上几个基因的改变属于染色体变异,这种改变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4.D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物种的形成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不经过地理隔离,但一定要经过生殖隔离,A错误;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对有利变异的定向选择,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选择的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5.B
【解析】三倍体植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所以不是一个新物种,A项错误;由于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具有显性作用,有的相对性状是由多对基因决定,且受环境影响,因此基因重组不一定会引起子代与亲代的性状差异,B项正确;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意味着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C项错误;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D项错误。
【考点定位】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名师点睛】本题以“关于变异和进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叙述”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物种的概念、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物种的形成过程、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区别等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善于进行横向联系,即对教材中与某一知识有关的内容横向辐射,进行归纳,系统、全面地构建知识网络。
6.A
【解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A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影响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等,C错误;隔离都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D错误。
【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名师点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7.B
【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 ( http: / / www.21cnjy.com )率的改变,A正确;突变是不定向的,北极熊白色皮毛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棕熊与北极熊在自然环境中由于地理隔离基因无法交流,C正确;北极熊和棕熊都是长期定向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名师点睛】物种是指能在自然状态下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并与其他物种存在有生殖隔离的群体;种群是指生活同一地区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而物种则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条件下能相互交配繁殖,并能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在异地的物种形成过程中,一般是由长期的地理隔离才能导致出现生殖隔离;而在同地的物种形成过程中不需要地理隔离就会形成生殖隔离。
8.A
【解析】
试题分析: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已知某种生物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为70%,则基因a的频率为1﹣70%=30%.
故选:A.
9.(1)基因突变 原材料
(2)浅色桦尺蠖与环境色彩一致,不易被鸟类所食,后代繁殖个体多
(3)栖息地变成黑褐色,不利于浅色种生存而利于黑色型个体生存
(4)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淘汰;积累;基因频率;自然选择的方向
【解析】
试题分析:(1)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突变出现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19世纪,桦尺蛾的栖息地(树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下,桦尺蛾体色浅的更易适应环境,故种群浅色基因s的基因频率变化趋势是增加(或上升).
(3)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业炼铜使地衣不能生长,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桦尺蛾体色深的更易适应环境,故种群深色基因S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是增加(或上升).
(4)上述事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的变异则逐渐积累,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故答案为:(1)基因突变 原材料
(2)浅色桦尺蠖与环境色彩一致,不易被鸟类所食,后代繁殖个体多
(3)栖息地变成黑褐色,不利于浅色种生存而利于黑色型个体生存
(4)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淘汰;积累;基因频率;自然选择的方向
10.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AA=18%,Aa=78%,aa=4%,则A的基因频率是:A=18%+78%×=57%,a的基因频率是:a=4%+78%×=43%.
故选:C.
11.D
【解析】
试题分析:A、具有新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A错误;
B、基因频率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标志,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错误;
C、地理隔离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可能导致新物种形成,但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错误;
D、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正确.
故选:D.
12.D
【解析】
试题分析:A、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A正确;
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B正确;
C、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C正确;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包括种群多样性,D错误.
故选:D.
13.D
【解析】
试题分析:①动物因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而产生生殖隔离,①正确;
②植物因开花季节和形态不同而不能交配而产生生殖隔离,②正确;
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由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而产生生殖隔离,③正确;
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而产生生殖隔离,④正确.
①②③都导致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④说明产生的后代为不可育的,因此都属生殖隔离.
故选:D.
14.C
【解析】
试题分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故选:C.
15.D
【解析】
试题分析:A、山羊和绵羊存在生殖隔离,不是同一物种,A错误;
B、蜻蜓是指昆虫纲蜻蜓目,包括许多个不同的物种,B错误;
C、马和驴可以繁殖后代,但是马和驴的后代不育,因此马和驴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是同一物种,C错误;
D、物种是指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繁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D正确.
故选:D.
16.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该种群中,AA=40%,Aa=50%,aa=10%,则A=40%+50%÷2=65%,a=10%+50%÷2=35%.
故选:C.
17.C
【解析】
试题分析: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继承和发展,A错误;
B、由以上A的分析,B错误;
C、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也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C正确;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研究的对象是个体,D错误.
故选:C.
18.D
【解析】
试题分析:A、自然界中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这就是生物进化的原因,A正确;
B、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B正确;
C、而生物生存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C正确;
D、达尔文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不具备遗传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因此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自然选择对遗传和变异如何起作用等问题不可能作出本质上的阐明,D错误.
故选:D.
19.D
【解析】
试题分析:A、可遗传的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所以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故A正确;
B、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因此自然选择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故B正确;
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会导致生物间的差异增大,当生物之间形成生殖隔离时,就产生了新物种,故C正确;
D、变异是不定向的,在环境变化之前就存在,环境只是对生物的变异起到了选择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D.
20.D
【解析】
试题分析:甲过程中DNA复制一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胞分裂两次,产生1个生殖细胞和3个极体,A错误;甲和丙过程能够发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行提供选择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错误;乙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丁过程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发生了基因选择性表达,C错误;丁过程代表细胞的分化,分化的细胞会走向衰老和凋亡,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1.(1)自然选择学说
(2)种群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隔离
(3)6%
【解析】
试题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建立的,其核心内容是 自然选择学说.
(2)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和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生物多样性形成原因是共同进化,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3)色盲基因的频率计算时应注意只计算X染色体,不算Y染色体,故色盲基因的频率为==6%.
故答案为:(1)自然选择学说
(2)种群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隔离
(3)6%
22.
(1)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不是
(2)没有 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3)种群 自然选择 隔离 多样性
【解析】
试题分析:
(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地理隔离;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这说明种群b和c已产生了生殖隔离.
(2)第一年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例分别为10%和70%,则Dd所占的比例为20%,由此可以计算出D的基因频率为10%+20%×1 2 =20%,d的基因频率为80%;第二年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则Dd所占的比例为32%,由此可以计算出D的基因频率为4%+32%×1 2 =20%,d的基因频率为80%.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该植物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基因频率的变化;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23.
(1)小于
(2)蛋白质的结构 酶的合成
(3)多对雌性直尾鼠与雄性卷尾鼠 实验二子代中雄鼠全部为卷尾、雌鼠全部为直尾 假说演绎
【解析】
试题分析:
(1)已知直尾个体与卷尾个体数量相等,说明bb=50%,则b的频率小于50%,所以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大于b的基因频率。
(2)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也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以控制代谢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
(3)让多对雌性直尾鼠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雄性卷尾鼠,若子代中雄鼠全部为卷尾、雌鼠全部为直尾,说明直尾与卷尾性状为伴X染色体遗传,且卷尾是显性性状。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假说演绎法。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4.
(1)基因库 80% 生殖隔离
(2)32% 否 因为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变化
(3)共同进化 自然选择
【解析】
试题分析:(1)该种群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之为该种群的基因库,其中a的基因频率=70%+20%×=80%.因为黑色个体与浅色个体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所以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
(2)若该种群个体间自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配,由于a=80%,A=20%,则下一代中Aa基因型频率=2×A×a=2×80%×20%=32%.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判断的依据是因为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变化。
(3)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5.
(1)种群;基本单位;种群基因库
(2)基因突变;害虫中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抗药性基因频率极低)
(3)定向选择;菌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4)不定向的;淘汰;基因频率;自然选择
【解析】
(1)一个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构成一个种群,故这些同种害虫称为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基因库。
(2)抗药性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所以即使有存在抗药性基因只是少数个体,此时使用杀虫剂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3)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杀虫剂对害虫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其实质是使种群中有抗药性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加。
(4)种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期的自然选择,不利的变异被淘汰掉,有利变异逐渐积累,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自然选择决定的。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有关的3个误区
(1)把“突变”误认为就是基因突变:“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是起选择作用,不是影响变异的因素,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不定向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不利变异遭到淘汰,如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药性强的个体选择出来,使整个种群抗药性增强,而不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
(3)把物种误认为种群: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必须是同一物种。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
26.
I.(1)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单倍体育种 诱变育种 97 1:1
(2)花药离体培养法 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II.(1)差异
(2)选择作用 生存斗争
(3)变异 自然选择
【解析】
I.(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杂交、②和③自交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之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杂种子一代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①⑤⑥为单倍体育种,⑦是诱变育种,若经过过程②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理论上有1552×1/16=97株.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1:2:1.
(2)过程⑤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得到单倍体Ab个体.单倍体育种的优势是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因而能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II.((1)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存在着差异.
(2)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选择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3)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就会使抗药性状逐代积累并加强,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自然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
【考点定位】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名师点睛】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27.(1)进化向着复杂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2)可遗传变异 生存斗争
(3)突变和选择 隔离(生殖隔离)
(4)是 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5)BCD
【解析】
试题分析:(1)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是进化向着复杂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2)图中A是种群,B突变和选择,C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遗传变异,D是生存斗争,E是生殖隔离。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内容中,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的是可遗传变异;为自然选择的实施“提供动力”的是生存斗争。
(3)现代进化理论认为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因素是突变和选择;“基因频率的变化”到“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环节生殖隔离。
(4)经计算可知5年前种群的基因频率是A=6 ( http: / / www.21cnjy.com )3%,a=37%;5年后种群的基因频率是A=61.5%,a=38.5%;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所以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5)由曲线比较可知,种群越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小,A错误;②曲线所示种群在125代时A基因频率是75%,则a基因频率是25%。所以杂合体个体约占总数的2x75%x25%,接近37.5%,B正确;
③曲线所示种群在150代后A基因频 ( http: / / www.21cnjy.com )率与a相等均为50%,则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比例保持在3:1,C正确;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正确。
考点:生物进化
28.(1)地理隔离;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2)③→④→①
(3)没有;因为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解析】
试题分析:(1)地理位置导致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会使该植物形成地理隔离。物种形成的过程需要有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进行选择,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故还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2)由题意可知原种群中AA占25%。Aa占 ( http: / / www.21cnjy.com )50%,aa占25%,而AA不断被淘汰,所以其基因型频率是逐渐减低的。所以②所示的是不可能出现的,应是由③开始,到④再到①。
(3)由数据可知原来A的基因频率是10%+ ( http: / / www.21cnjy.com )10%=20%,a应是80%,一年后A基因频率是4%+16%=20%,a应是80%。因为该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没有发生进化。
考点:本题考查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29.(1)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不是
(2)没有 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3)种群 自然选择 隔离 多样性
【解析】
试题分析:(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地理隔离;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这说明种群b和c已产生了生殖隔离,不是一个物种.
(2)第一年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则Dd所占的比例为20%,由此可以计算出D的基因频率为10%+20%×=20%,d的基因频率为80%;第二年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则Dd所占的比例为32%,由此可以计算出D的基因频率为4%+32%×=20%,d的基因频率为80%.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该植物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的形成.
故答案为:(1)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不是
(2)没有 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3)种群 自然选择 隔离 多样性
30.(1)南美洲地雀
(2)食物 自然选择
(3)地理 生殖 (4)种群 基本单位
(5)物种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析题图可知,加拉帕戈斯群岛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南美洲地雀这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2)不同的小岛上的地理环境不同,食物来源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对分不用不同小岛上的鸟的突变进行了不同的选择,使得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
(3)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由于地理障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即存在地理隔离,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分别累积各自的变异,从而彼此之间逐渐形成生殖隔离,最终形成了新物种.
(4)一定区域内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一个种群,若某个小岛上的地雀均为莺雀,则该小岛上的全部莺雀个体称为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5)生物 的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体现了生物的物种多样性.
故答案应为:(1)南美洲地雀
(2)食物 自然选择
(3)地理 生殖 (4)种群 基本单位
(5)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