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1认识有机化合物(含解析)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15)3.1认识有机化合物(含解析)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3-18 17:2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3.1认识有机化合物——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
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B.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的物质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C.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很容易燃烧
D.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2.对如图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2-乙基-3,3-二甲基戊烷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3,3,4-三甲基己烷
D.2,3,3-三甲基己烷
3.有关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价键
B.碳原子间只能形成碳链,不能形成碳环
C.在分子中,四个碳氢共价键的长度和强度均相同
D.在正丁烷分子中,4个碳原子形成的碳链为锯齿形,不为直线形
4.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B.由甲烷可以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可知其可使氯水因反应而褪色
C.甲烷能够燃烧,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是矿井的安全威胁之一
D.将甲烷和氯气按体积比1:1混合,光照条件下就可以得到纯净的
5.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B.易溶于水
C.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D.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6.在光照条件下,1mol与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四种有机取代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1∶3∶2∶4,则消耗的的物质的量为( )
A.1.8mol B.2.6mol C.2.9mol D.5.8mol
7.利用图装置在光亮处进行甲烷的性质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中气体颜色逐渐变深 B.一段时间后液体充满试管
C.试管的内壁出现油状液滴 D.该反应的生成物共有4种
8.通过管道运输,天然气可以为家庭提供热量。输送到家的天然气几乎是纯甲烷,下列关于甲烷与氯气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反应类型为取代 B.产物常温下为液体
C.产物结构只有一种 D.产物可做灭火剂
9.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B.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二氯甲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甲烷无色无味,能够燃烧,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是矿井的安全威胁之一
D.由在光照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可推知能使氯水褪色
10.实验室中将盛有甲烷与氯气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中,光照使其发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量筒中气体颜色逐浙变浅
B.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导致量筒中液面上升
C.饱和食盐水能够抑制氯气的溶解
D.通过量筒内壁上出现的油状液滴可以说明生成四种有机产物
11.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4gCO和的混合气体所含有的电子数为14
B.78g与足量水反应,电子转移了
C.1mol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2
D.1.0mol与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分子数为
12.已知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2L和22.4L在标准状况下光照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
B.18g中含有10个中子
C.1.000溶液中含有个
D.2molNO与1mol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4
13.和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反应生成四种氯代物,其沸点如表所示:
氯代物
沸点/℃ -24.2 39.8 61.2 76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对上述氯代物进行分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毛细玻璃管可以用沸石或玻璃棒替代 B.克氏蒸馏头的作用是减少液体进入冷凝管
C.收集氯仿时温度计指示温度为39.8℃ D.四氯化碳中一定混有另外三种氯代物
14.如图是几种烷烃分子的球棍模型,试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者的关系是_______。
(2)A的分子式为_______,C的名称为_______。
(3)写出C的结构简式:_______。
15.如下图是某同学利用注射器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甲中注入10mL,同温同压下乙中注入50mL,将乙中气体推入甲中,用日光照射一段时间,气体在甲中反应。
(1)下列是某同学预测的实验现象:
①气体最终变为红色;②实验过程中,甲中活塞向内移动;③甲中内壁有油珠;④产生火花。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_。
(3)反应后,甲中剩余气体最宜选用下列哪种试剂吸收__________(填字母)。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饱和食盐水
(4)反应后,若将甲中的物质推入盛有适量溶液的小试管中会观察到__________。若再向其中滴入几滴石蕊溶液,又观察到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项,碳的氧化物及碳酸盐等不属于有机物;B项,都易溶于有机溶剂,但它们是无机物;C项,和等不易燃烧。
2.答案:C
解析:是烷烃,该烷烃分子中最长碳链含有6个C,则主链为己烷,编号从左边开始,满足取代基的编号之和最小,在3号C含有两个甲基,在4号C含有1个甲基,则该烷烃的名称为:3,3,4-三甲基己烷,C符合题意。
答案选C。
3.答案:B
解析:A.碳的原子序数为6,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每个碳原子可形成4个价键,A正确;
B.碳原子间不但能形成碳链,还可以形成碳环,如环丁烷,B错误;
C.在分子中,形成4个碳氢键,四个碳氢键的键长与键能均相同,C正确;
D.饱和碳与周围四个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因此正丁烷分子中,4个碳原子形成的碳链为锯齿形,不为直线形,D正确;
答案选B。
4.答案:C
解析:A.甲烷不含不饱和键,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故A错误;B.甲烷可以和氯气发生反应,但不和氯水反应,不能使氯水褪色,故B错误;C.甲烷与氧气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故C正确;D.甲烷和氯气按体积比1:1混合,光照下反应所得产物有一氯甲烷、二氯甲烷等,得不到纯净的,故D错误。
5.答案:A
解析:A.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A正确;B.甲烷难溶于水,B错误;C.甲烷性质稳定,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错误;D.甲烷与乙烯结构不相似,分子组成不是相差个原子团,不互为同系物,D错误:故选A。
6.答案:C
解析: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1mol,结合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1∶3∶2∶4计算得,则消耗的氯气=,答案选C。
7.答案:C
解析: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HCl消耗氯气试管中气体颜色逐渐变浅,A、D错误;常温下一氯甲烷为气体,其他氯代甲烷均为油状液体,HCl易溶于水,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液面上升,但一氯甲烷难溶于水体不会充满试管B错误C正确。
8.答案:B
解析:A.甲烷与氯气反应,甲烷上的H被Cl取代,属于取代反应,故A正确;
B.产物常温下为气体,故B错误;
C.为正四面体结构,产物结构也为四面体,结构只有一种,故C正确;
D.产物不能支持燃烧,可做灭火剂,故D正确;
故选B。
9.答案:C
解析:A.甲烷为饱和烃,性质稳定,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故A错误;B.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二氯甲烷只有一种没有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甲烷与氧气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故正确;D.甲烷与氯水不反应,不能使氯水褪色,故D错误;故选:C。
10.答案:D
解析:A.被消耗逐渐减少,所以为气体颜色变浅,A项正确;
B.HCl溶于水导致量筒中压强较小,从而量筒中液面上升,B项正确;
C.溶于水发生可逆反应产生 HCIO 和,饱和的 NaCl中浓度高促使平衡逆向抑制的溶解,C项正确;
D.该反应中产生了一氯甲烷(气体)和二氯甲烷、三氯甲、四氯甲烷,油状物为三种有机物,D项错误。
11.答案:B
解析:A.和CO的摩尔质量都为,且1分子两种物质都含有14个电子,即14g该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的电子数为,故A错误;
B.与足量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mol转移1mol电子,则78g(1mol)与足量水反应,电子转移了,故B正确;
C.的结构式为H-O-O-H,1mol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3,故C错误;
D.与在光照下反应生成、HCl,故生成的分子数小于,故D错误;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A.11.2 L和22.4L在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5mol、1mol。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1mol 和1mol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得到总物质的量为1mol的含碳分子;每取代1个H消耗1个分子,则氯气不够,反应后无分子;每取代1个H的同时得到1个HCl分子,氯气不够,以1mol 计算,得到1mol HCl分子,反应后分子总物质的量为1mol含碳分子+1mol HCl分子=2mol,即分子数为,A正确;
B.18g的物质的量为,其中氢原子无中子,氧原子中子数为18-8=10,则0.9mol该分子中中子数为,B错误;
C.溶液体积未知,因此其物质的量无法计算,C错误;
D.NO和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且会发生二聚反应形成,因此2mol NO和1mol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小于,D错误。
答案为:A。
13.答案:B
解析:A.毛细玻璃管进入少量空气,在液体中形成气化中心,起平衡气压、防暴沸作用,同时兼作搅拌,而玻璃棒只起搅拌作用,沸石只能防暴沸,选项A错误;
B.相比普通蒸馏装置,克氏蒸馏头能减少因沸腾导致液体进入冷凝管的可能性,选项B正确;
C.氯仿是三氧甲烷的俗名,蒸馏时温度控制在内,选项C错误;
D.根据沸点差异,四氯化碳中可能混有三氯甲烷,不会混有一氯甲烷,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4.答案:(1)互为同系物
(2);正丁烷
(3)
解析:根据球棍模型知A、B、C的结构简式分别为,名称分别为乙烷、丙烷、正丁烷,它们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依次相差一个“”原子团,互为同系物。
15.答案:(1)②③
(2)取代反应
(3)B
(4)液体分为两层,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解析:(1)在光照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多步反应:,,,。理论上,与体积比为1:4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而甲中与体积比为5:1,过量,最终气体中仍有。反应进行过程中不会产生火花。产物中只有HCl和为气体,所以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内部压强减小,甲中活塞向内移动。
(2)甲中发生的是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3)剩余气体中含有和HCl,可用NaOH溶液吸收剩余气体。
(4)生成的HCl会与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同时因均难溶于水而可看到液体分层,有剩余,与反应生成HCl和HClO,若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会先变红后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