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3.2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含解析)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14)2.3.2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含解析)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3-18 17:1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2.3.2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
1.下列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
A.溶于水和分解
B.跟化合成HI和HI分解
C.跟化合成和分解
D.与化合生成和受热分解生成和
2.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是( )
A.反应停止了 B.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
C.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3.模型法是化学中把微观问题宏观化的最常见方法,对于反应,下列四个图中可以表示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为可逆反应的是( )
A. B. C. D.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只是不同反应的限度不同罢了
B.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如浓度、温度和压强
C.可逆反应是指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D.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就停止了
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不再反应
B.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D.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6.在一定温度下,某容器内的某一反应中,X(g)、Y(g)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时,Y的浓度是X的浓度的2倍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Y
C.时,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
D.时,X、Y的量不再变化,化学反应停止了,正、逆反应速率为零
7.某温度下,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外两种气体,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C.若体系压强不变,则可以判断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D.平衡时,再向容器中通入Ar,则反应速率增大
8.在一个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已知M的状态未知,则下列描述不一定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 B.体系的温度不变时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 D.当时
9.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容积相同的容器①②③中进行如下反应: ,若起始温度相同,分别向三个容器中通入3molA和1molB,则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C物质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①②③ D.②①③
10.对于可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时,体系达到动态平衡
B.动态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
C.只有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才能达到平衡状态
D.平衡常数K的值与反应物浓度相关
11.在某温度下,反应,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若Z是有色气体,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平衡不移动,则气体颜色不变
B.当时,说明该化学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C.8分钟时若升高体系温度,则减小,增大
D.若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85%,则起始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
12.℃时,体积均为0.5L的两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保持温度不变,实验测得起始和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① 3 1 0 放热
② 0.9 0.3 1.4
③ 0.9 0.3 0.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实验②达到平衡时吸收的热量
B.实验①和实验②平衡时的浓度相等
C.实验①大于实验③中的百分含量
D.其它条件不变,若实验①保持恒温恒压,则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大于
13.肼是一种含氢量高的燃料,向恒容密闭容器内加入,一定条件下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
Ⅰ.
Ⅱ.
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均几乎完全分解,分解产物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对应的物质是
B.低于M点对应温度时,以反应Ⅰ为主
C.体系中还存在
D.N点时,体系内为3:4
14.某温度下,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发生反应:①;②。测得各气体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Ⅱ曲线代表W的浓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B.反应①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单位时间内T的转化率
C.反应②达到M点时,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
D.0~6min内W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
15.℃时,将2mol气体A和1mol气体B充入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min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温度仍为℃),此时B还有0.6mol,并测得C的浓度为0.6。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__。
a.容器中的压强保持不变
b.A的生成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A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e.B和C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2)______。
(3)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时,用B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
(4)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溶于水和分解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够同时进行,属于可逆反应,A不符合题意;
B.和化合生成HI和HI分解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够同时进行,属于可逆反应,B不符合题意;
C.跟化合生成和分解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够同时进行,属于可逆反应,C不符合题意;
D.与化合生成和受热分解生成和的反应条件不同,不属于可逆反应,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2.答案:D
解析:A.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不停止,故A错误;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不停止,速率不为0,故B错误;
C.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不停止,速率不为0,是动态平衡,故C错误;
D.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本质特征,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C
解析: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C符合题意。
4.答案:D
解析:A.任何化学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但化学反应不同,限度不同,故A正确;B.当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达到该条件下的最大限度,但是通过改变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可以使正、逆反应速率不在相等,限度随之改变,故B正确;C.可逆反应是反应条件相同,同时发生,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故C正确;D.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还在继续进行,只不过该条件下,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D。
5.答案:B
解析:A.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仍然继续进行反应,只不过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而已,A错误;
B.化学平衡的微观本质就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B正确;
C.平衡状态是一种动态的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一定相等,C错误;
D.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D错误;
故选B。
6.答案:A
解析:A.由图象知,反应中Y的物质的量减少,X的物质的量增多,则Y为反应物,X为生成物,Y、X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为(8-2)∶(5-2)=6∶3=2∶1,则化学方程式为2YX,时X的物质的量为3mol,Y的物质的量为6mol,因此Y的浓度是X的2倍,故A正确;
B.根据A项分析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YX,故B错误;
C.在时,X和Y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刻后X和Y的物质的量仍然在变化,反应未达到平衡,故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故C错误;
D.在时,X和Y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反应达到平衡,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为动态平衡,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故D错误;
答案选A。
7.答案:D
解析:A.从图分析,从开始到6秒,A增加1.2mol,B减少1.0-0.4=0.6mol,C减少1.0-0.2=0.8mol,D增加0.4mol,故反应方程式为:,A正确;
B.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B正确;
C.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若体系压强不变,说明反应到平衡,C正确;
D.恒容条件下通入氩气,压强变大,但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D错误;
故选D。
8.答案:C
解析:A.如M为气体,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如M为非气态物质,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混合气的总质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容器绝热,体系温度不变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如M为气体,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容积不变,故混合气的密度始终不变,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符合题意;
D.当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A
解析:是体积减小的、放热的可逆反应。①容器反应过程中,体积不变,温度升高,与容器②相比,相当于升温,不利于反应正向移动,C物质的体积分数②>①;③容器体积可变、压强不变,正反应体积减小,所以③中的压强始终高于②,有利于反应正向移动,C物质的体积分数③>②,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C物质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②①,故选A。
10.答案:A
解析:A.当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时,体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此时虽然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进行,但它们的反应速率相等,且系统的各种宏观性质(如浓度、压强)都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A正确;
B.在平衡状态下,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并不为零,而是相等,B错误;
C.反应能否达到平衡状态与反应环境有关,如温度、压强等条件,而不仅仅是恒温恒压下才可能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
D.平衡常数K的值只与温度有关,D错误;
答案选A。
11.答案:D
解析:A.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但由于容器的体积减小,气体的浓度增大,则气体颜色加深,故A错误;
B.当时,无法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不能说明该化学反应已经达到平衡,故B错误;
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
D.由图可知,X的起始浓度为1.0mol/L,X浓度变化量为0.85mol/L,则Y浓度变化量为0.85mol/L4=3.4mol/L,若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85%,则起始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A.实验②中反应吸收热量,实验①、②反应的起始投料相同,平衡时的物质的量相等,由实验①反应放出能量,则逆反应吸收能量,则②中吸收的热量为,故A正确;
B.将实验②中起始充入的全部转化为反应物,则起始投入,,则实验①和实验②反应物起始投料完全相同,则平衡时的浓度相等,故B正确;
C.将实验③中起始充入的全部转化为反应物,则起始投入,,则实验①的起始投料是实验③的2倍,实验①相当于增大压强,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则达到平衡时,平衡正向移动,实验①小于实验③中的百分含量,故C错误;
D.其他条件不变,若实验①保持恒温恒压,随反应进行,容器体积减小,相当于进一步加压,反应向正反应的方向移动,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大于,故D正确;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题图中为分解产物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当温度升高时,的量趋于0,说明温度较高时,以反应Ⅰ为主,根据反应可知,反应Ⅰ中和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则曲线a对应的物质是,曲线b对应的物质是,A项错误;低于M点对应温度时,含量较高,以反应Ⅱ为主,B项错误;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均几乎完全分解,温度升高时,趋于0,所以体系中还存在,C项正确;N点时,,则,体系内为2:3,D项错误。
14.答案:C
解析:A.根据以上分析,Ⅱ曲线代表W的浓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故A正确;
B.反应①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反应①速率加快,可以改变单位时间内T的转化率,故B正确;
C.反应②达到M点时,W浓度减小,P浓度增加,则反应正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C错误;
D.0~6min内W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故D正确;选C。
15.答案:(1)bd
(2)3
(3)
(4)40%
解析:(1)2min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温度仍为℃),此时B还有0.6mol,转化的B为1mol-0.6mol=0.4mol,,测得C的浓度为0.6,则,解得3。
a项,计算可知3,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则容器中的压强保持不变不能判定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b项,A的生成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项,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体积不变,则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项,A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e项,由上述分析可知,题述条件下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B和C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
(2)由上述分析可知3。
(3)用B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
(4)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