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复习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复习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18 18:0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课堂导学案LSDXA—八下 使用时间: 2025年 3月 主编:八年级历史组
第一单元复习
班级 姓名 小组___________
【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分析材料和自主探究方式总结归纳新中国的筹备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及历史意义
【重难点】
重点: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了解土地改革运动
难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性质;土地改革的背景
【学习任务清单】
学习任务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内容:决定成立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 的作用;决定改北平为 ,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 》为代国歌;以 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制度正式确立。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标志: 年 月 日,举行开国大典。
(2)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 、 和 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 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1951 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 。至此,祖国 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学习任务二:
知识点二 抗美援朝
1.背景: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遣第七舰队侵入 ;1950年10月初,美军悍然越过 ,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 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2.目的: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 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
3.著名战役: 。战斗英雄: 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英勇牺牲; 严守纪律,被火吞噬,壮烈牺牲。
5.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 、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 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他们被誉为“ ”。
6.结果: 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7.意义: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 ;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
学习任务三:
知识点三 土地改革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时, 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 尚未完成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 。
3.结果:到 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4.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 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 。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 建设准备了条件。
【习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 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分别来自各党派、地区、军队、团体以及特邀五类界别共46个单位662人。以上材料说明( )
A.会议代表具有广泛性和民主性 B.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C.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根本性好转 D.我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2.为参加开国大典,很多群众天未亮就要起床,列队步行走好几个小时才到前门,在前门席地而坐等到下午两点才被安排进入会场,午饭是馒头凉水,虽然“旅途”这样艰苦,但前来的群众特别多。这反映了人民( )
A.热切盼望新中国成立 B.积极参与国家建设
C.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D.对社会主义的肯定
3.历史事实指历史发展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学习者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观点。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解放西藏使大陆实现统一 B.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
C.土地改革开始于1950年 D.抗美援朝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我的祖国 电影《上甘岭》插曲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A.热情好客,彰显礼仪风范
B.爱好和平,打击侵略者
C.士气旺盛,武器装备精良
D.努力生产,踊跃支援前线
二、非选择题
5.经历了战争年代的暴风骤雨,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内忧外患,党领导人民用智慧和鲜血开创了和平稳定的新局面。同学们围绕以上内容展开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史料】
①开国大典受阅照片 ②开国大典上军乐队演奏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影像 ③开国大典受阅式上的“功臣号”坦克
④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⑤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升起 的第一面国旗 ⑥《人民日报》报道1949 年开国大典的内容
(1)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主要文献史料包括史书、档案与文书、文集等,主要实物史料包括器物、遗迹等,主要图像史料包括绘画、雕刻、照片等。将材料中的史料进行分类。(填序号)
文献史料: 实物史料: 图像史料:
【表格】
人口占比 (%) 拥有耕地占比 (%) 耕地每人平均 (亩)
贫雇农 52.37 14.28 0.89
中农 33.13 30.94 3.05
富农 4.66 13.66 9.59
地主 4.75 38.26 26.32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1949—1952)》农村经济体制卷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
【人物】
黄继光 (1931—1952)
(3)从【人物】中任选一位,说明他成为战斗英雄的理由。(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书籍】
土地改革是“消灭封建势力最后的而又是最激烈的一场有系统的阶级斗争”,而“彻底消灭了封建势力,也就永远铲除了帝国主义利用中国内部敌人实施以华制华政策的阶级基础,因而也就更加强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反帝反侵略的雄厚力量”。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人物】和【书籍】反映的两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影响。
【课堂小考】
1.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
2.筹备新中国成立的会议 通过的文件 文件作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时间?
4.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
5.抗美援朝的司令员 目的 军队
6.上甘岭战役里用胸膛堵住枪口的战斗英雄
7.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 在抗美援朝中发挥的精神
8.土地改革的地区 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