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唱歌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唱歌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5-03-19 09:2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影视音乐。
2 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一段。
3 分声部练习二部合唱部分。
教学准备:
1、请学生搜集影视音乐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3、钢琴 、 录音机、歌曲合唱带、 伴奏带
教学重点:
对歌曲词、谱的理解与掌握。演唱时注意声情并茂。
教学难点:
唱好歌曲开头的弱起小节。二声部要和谐统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分不同声调多次师生互相问好,达到练声的目的。
2、练声曲:上学期学过的《静夜思》。
二、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
1.请学生展示搜集的影像资料。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进入影视音乐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你们都看过电影吧?那留意过电影中的音乐吗?课下我请大家找一些这方面的影像资料。谁找到了赶快给我们介绍介绍?
请一名同学做完整展示。其他同学酌情介绍。
2.教师介绍知识树。
影视音乐共分为歌曲、器乐曲两大类。歌曲又分为主题曲、插曲、片头片尾曲。器乐曲分为情节音乐、情景音乐、配乐
a请学生回答刚才那首歌属于影视音乐中的哪一类?
生:歌曲。
b 教师哼唱乐曲请学生回答属于哪一类?
生:器乐曲。
小结:影视音乐与电影中的故事情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三、学唱歌曲。
1.请学生看大屏幕欣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2.请学生看书回答它是那部电影的插曲,齐读下面对电影的介绍。
师:谁听过这首歌曲?这是一首老歌了。它是那部电影的插曲呢?请同学们打开书26页。谁找到了请举手。
师:下面有对这部电影和歌曲的介绍请女同学给大家读一读。
3.学生看书回答词曲作者,齐读对作曲家刘炽的介绍。
4.请学生对着书上的乐谱欣赏录音范唱。
5.请学生回答这首歌的情绪是什么?
生:优美的。
师:这首歌不仅旋律优美而且歌词也非常的优美。我们一起来体会第一段那优美的景色,请同学们轻声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
6.请学生跟录音小声哼唱第一段。
7.解决难点: 0 6 1 2 ∣
师:同学们在唱第一句时总有点赶不上节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一小节。(板书: 0 6 1 2 ∣)
师: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强拍出现了空拍而且在歌曲的最开头,这种情况我们叫它弱起小节。那它的节奏该怎么打呢?(板书: 0 X XX ∣)
师:有了节奏旋律该怎么唱呢?
教师一边说节奏一边给伴奏,引导学生歌唱第一小节。
8.逐个乐句学习唱谱。
请同学快速轻声熟悉第一乐句的乐谱。教师慢速弹奏一遍后,学生跟琴歌唱。
学生听前奏歌唱第一乐句,强调空拍。
学生熟悉第二乐句乐谱,跟琴歌唱,教师强调空拍。
学生熟悉第三、四乐句乐谱,跟琴歌唱。
最后完整演唱第一部分四个乐句。
9.请学生跟琴演唱第一部分歌词,教师指导。
10.请学生跟录音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强调声情并茂。
11学生进行分声部音程练习。
学生分为高、低声部。
练习1: 3— — — |
1— — — ∣
6— — — |
4— — — ∣
6— — — |
6— — — ∣
12.学生学习第二部分低声部乐谱,反复几遍熟悉后清唱。
13 教师唱第一部分最后一句,学生接低声部。
14.请一名同学领唱,教师唱高声部,学生唱低声部。反过来教师唱低声部,学生唱高声部。注意声音和谐、统一。
四.巩固练习:
1.竞赛唱:分男女生唱.分小组唱.个人组对唱等形式.
2.跟伴奏带唱:教师指挥.要求唱得优美.动听.充满热情和自豪的感觉.启发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3.表演唱:跟随录音.手握笔或尺作桨.启发学生想象在湖面上划船的情景.创造性的表演.活跃气氛.使音乐课堂进入高潮。
五.课后小结:
1.今天我们唱演的真高兴.但高兴的同时要思考[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我们怎样去做才能报答党的恩情
2.下课后.请同学自己试着填唱最后两段歌词。
教学反思: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学习中,我以问题导入,让学生在竞赛中了解更多的“水上的歌曲”。再对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进行介绍:是影片《祖国的花朵》插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曾获1980年第二次少年歌曲评选一等奖,至今仍传唱不衰。当我介绍到这首歌你们的爸爸、妈妈也许都会唱时,学生们十分佩服的眼神和表情到现在还在我的脑海中呈现。
通过让学生聆听,跟随音乐轻轻摇摆、轻声哼唱等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曲调优美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通过课件和歌曲的学唱,感受歌曲十分形象地描绘了儿童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情景。“0X XX | X X”的节奏型贯穿全曲,起伏的旋律层层展开,音乐富有动感,将人们引入小船荡漾、水波连绵的意境之中。
本节课教学效果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但二声部的演唱还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