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人物形象分析课件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人物形象分析课件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9 13:1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新高考
3年 高考 试题
(2023·新课标Ⅰ卷)“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写出
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4分)
(2023·全国乙卷)德贵与牛、犁对话,表现了德贵什
么样的心理?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
(2022·全国新高考Ⅰ卷)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
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
部分简要分析。(6分)
(2021·全国乙卷)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
发生了哪些变化 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6分)
3年 高考 试题
(2022·全国甲卷)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结
合文本一简要分析。(6分)
(2021·全国新高考Ⅰ卷)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
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侧面描写(又叫侧面烘托)指以他人言行来反映人物等。
故事情节: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用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
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
人物形象的特点
1.外在特点:身份、地位,容貌、穿着,职业、技艺。
2.内在特点:心理、情感特征,生存与命运特征,对待他人、外界
的态度特征。
人物性格特点与形象特点并不相同。形象特点不仅包括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还包括外貌、身份、地位、职业等内容。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特点
教考衔接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和整体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模式:
某某某是一个+(性格特点)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的形象
《祝福》--祥林嫂:祥林嫂是一个(勤劳朴实、逆来顺受)的(旧中国被剥削的底层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百合花》--通讯员:通讯员是一个(对生活乃至充满热爱稚气未脱离,质朴、憨厚、不善言辞)的(少年战士)的形象,
整体概括并分析人物形象“五角度”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社会环境
分析塑造技巧
手法 作用
肖像描写 塑造人物形象,突出性格特点。
动作描写 展现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点。
一、塑造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
1.直接描写(正面描写)
语言描写 ①突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③折射出人物所处的时代特征。
手法 作用
心理描写 ①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②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突出人物性格。③推动情节发展。
2.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手法 作用
借助环境或物象烘托 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强艺
术感染力。
借助其他人物对比衬托
借助其他人的评论
在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时,应重点关注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作用:①突出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内心世界;②揭示、深化主题;③推动情节的发展;④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⑤起到暗示、影射的作用。
分析形象作用
分析形象作用包括: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分析“我”的作用,分析物象的作用。
角度 解说
情节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应首先考虑对情节发展
的推动作用。
主题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必须考虑小说的主题,因为作者
的目的就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主要人物形象)表现
主题。
社会作 用 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作品中的
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产生的影响,体会人物形象的艺术价
值带给人们的启示。
角度 解说
自身 次要人物自身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分析其作用首先要关注其
自身的作用。次要人物可以使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变得丰富
有趣。
主要人 物 用次要人物的特征,衬托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使主要人物的
形象更加鲜明。
情节 ①作为小说的线索性人物贯穿小说的始终;②出现在小说的
局部,起到一定的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角度 解说
环境 有时对小说的环境(社会环境)描写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
有时也能起到渲染气氛和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多为群体
人物)
主题 次要人物形象也是小说塑造的重要人物形象,能直接或间接
地表现小说主题。
三、分析物象的作用“五角度”
小说中的物象很多,就其内容而言,有生活物品、景物、动物等,
个别的还有体现大环境的村镇等地域
角度 解说
自身 物象作为小说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点、作用和
审美价值,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
人物 物象可以衬托人物品格,突出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对主
要人物的象征作用,如梅、玉、竹等。
角度 解说
情节 物象往往是串联情节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象反复出现,
串联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
作用。
环境 物象可以衬托环境,或对时代氛围有所揭示或暗示,或有一定
的象征意义。
主题 物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有揭示或深化主题的作用。
(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我横了横心:“干!”便让小林抱住他的腿,我两手握着伤口按下去。随着手劲,我觉得手底下他的肌肉猛地哆嗦了一下。我问:“老胡,怎么样?”
“没关系,你,你别管我!”
我继续用力挤着伤口,这会儿我真想看看他是不是吃得消,却又不敢看。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减少些痛苦,我故意把话岔开来:“老胡,你看今天敌人还会不会再跟上来?”
“说……说不上…”他低声回答。他把“上”字说成了“桑”,听得出话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6分)
答案:老胡是优秀的革命战士①意志坚强:为了继续战斗,能够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你答应过我嘛,黄兴和同志!”他哀求似地说,“你总不能瞪着眼看我受罪呀,是不是?俗话说‘伤口出了脓,比不长还受用’,帮我挤挤就好了。好了,那不给队上减少了个累赘?又可以多帮你干点工作。”对我说完软的,又对小林来硬的:“林大富同志,‘三大纪律’头一条就是服从命今,我命令你:挤!”
②处事果断:一旦决定“手术”,坚决实施。③善于做思想工作:为了说服战友,或说理,或命令,或请求,切实有效。
在阿吾斯奇
董夏青青
云封锁了雪峰之间偶尔显露的天际远景。阴冷彻骨的北风越刮越
大。靶场上掀起沙尘,落到正在一座墓地上挥动铁锹、铁铲的几个人
身上。
来靶场之前教导员跟他讲,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连队骑乘巡逻,一
个战士的马在山口甬道的雪崩中受惊。被甩下马背的战士一只脚被马
镫挂住,拖行近一公里才挣脱,事后昏迷不醒,等不及送下山医治人
就没了。
拾捡骨殖装箱时,烈士的弟弟跪倒在地,放声恸哭……
回到连队,通讯员热了饭菜端上桌。
“营长,来。”教导员冲他扬了下下巴。
“您是这儿的营长?”烈士的弟弟问。
“忘了介绍,”教导员说,“这是南疆军区来指导工作的殷营长,他
弟弟是咱们连队的三班长。”
“那这正好能跟兄弟见面了。”烈士的弟弟说。
“三班长现在正在总医院住院……休养好了就回来。”教导员说。
“生病了?”烈士的弟弟问。
他拿起盘子里教导员掰剩下的半块馍,没作声。
这两年不知说过多少回要来阿吾斯奇,可想不到有一天在这儿了,
会是帮小弟收拾放在连队的被褥衣物和储藏室的行李,然后带走。
去年阿吾斯奇的雪下得早、下得多。连队烧锅炉,攒的煤渣子多
了没地方放,拖拉机上山运煤渣的时候没油了,驾驶员给连队打电话,
说车没油了,让人快给送来。小弟一听就拿上一桶油,开着辆皮卡去
给拖拉机送。路上,小弟将皮卡车停在窄道边,跑下去找拖拉机。送
完油顶着风雪往回跑时,对面驶来一辆拉粮食的大半挂车,司机没刹
住,车头把皮卡车推出去十几米远,小弟当时就站在车斗后边,被撞
进砌在路边的雪堆里埋住了。
小弟还活着,至少将来睁开眼是躺在一张干干净净的病床上。
他端起热水瓶冲了杯茶,起身拉上窗帘。这时屋门被推开,教导
员走进来。
“我跟指导员说了,下午你跟他们一块儿去巡逻。到界碑看看,你
弟去年刚带人上去描的字。”教导员说。
他点点头。
坐在勇士车的副驾驶座上向外看,雨前灰暗、阴沉的天空,已经被清澈明亮、瞬息万变的光芒冲破,无垠无底的草野上闪耀着星星点点。
“快看,殷营长!”一个战士抱着枪站起来,头盔撞到车窗上。
他顺着战士手指的方向,看见几匹棕黑色的马伫立在山坡上。
“那是我们班长养的马!”旁边的战士摇下车窗玻璃,头伸向窗外
朝着那几匹马吹口哨。
“那他跟你们说过,他去俄罗斯表演吗?”他苦笑道。
“班长和我说过!”二条兵大喊,“班长去看了克里姆林宫,然后走
总统办公室的特殊通道去的红场。”
小弟被送进少林寺那年,他正在高三复读。2009年,小弟在给他
的一封信中说,少林寺受邀参加第一届俄罗斯国际军乐节,俄罗斯领
导亲自接见了他们。信的后半部分,小弟提到身边很多师兄弟已开始
寻求更好的出路。小弟说,他有两条路可选,一是大师兄推荐他去当
私人武术教练;另一份工作,是和同班一个外国同学回他的老家支教。
信的末尾小弟问他,到底选哪个。
他那会儿已在南疆部队当班长,深夜趴在锅炉房的地上给小弟回
信。信中写到童年时奶奶家的老屋,晚上到处是老鼠的叫声,夏天雨
水大,室内的积水漫到脚脖。哥儿俩每天吃的面饼磨嗓子,印象中最
好的一顿饭是猪油酱油热水泡煎饼。奶奶家有两只羊,每天奶奶都背
着筐出去打草。
他在信里拉杂说了两页纸才切入正题。他说,希望小弟参军,为
家庭争得荣誉。
信寄出后的第三个月,小弟入伍进疆。先在团里的步兵营待了几
年,后被调往阿吾斯奇。
二十八号界碑与哈萨克斯坦的边防哨楼毗邻。车开不进去,人走
进去稍不小心也会摔倒。走过一截铺着碎石子的土路,快进草滩时,
指导员招呼大伙儿停下,各自检查裤腿和袖口是否扎紧。指导员向他
解释,草丛里有一种叫草瘪子的虫,专把脑袋钻进人的肉里吸血。
“报告营长,上回班长带我们来给界碑描红,被草瘪子咬了。”
见他没反应,二条兵沉下脸,正了正头盔。
“营长,我亲眼看见的,班长小腿那一块都烂了。”
“正常,”他说,“他身上有各种各样的伤。”
“班长说他在少林寺的时候没有买保险,有病就自己治。”
太阳当空,界碑上新描的红色字眼看起来醒目极了。他站在界碑
前向四周远望,阳光在光滑舒缓的大地上流动。
招待室旁的图书室敞着门,屋里有灯。他经过时,看军医正坐在
长条桌前翻书。见他走进来,军医起身摘下老花镜向他打招呼:“三班
长有一回跟我说你要他多看书,我就推荐了曾国藩的传记和家书,还
有苏东坡的传记。曾国藩和他的兄弟连心,仗打得好。苏东坡和他的
弟弟苏辙,两个人同朝做官,官做得明白,文章也写得好。”
他回到招待室时已响过熄灯号。外头下雪了。广大空旷的天地间,
每一片雪花都标示出风的力道和方向,在窗外,在他眼前连缀而下,
蕴藏着沉甸甸的寒光。
那晚在阿吾斯奇的图书室,军医从书柜里拿出一幅字赠他。他接
过字在桌上展开。写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有删改)
殷营长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试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 ①殷营长是贯穿全篇的线索。烈士弟弟来接烈士遗骸回家、三班长的经历、军医讲述三班长的经历等情节都通过他一一展露给读者。②殷营长是“小弟”的引路人,他不惧挑战的品质进一步衬托了“小弟”的品质,他对“小弟”儿时艰苦经历的回忆使“小弟”这一形象更加丰满。③小说通过殷营长这一形象歌颂了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深化了小说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