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积素材,活用妙笔——2025高考语文议论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勤积素材,活用妙笔——2025高考语文议论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9 13:2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勤积素材,活用妙笔
——议论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为什么要素材积累
01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议论文素材积累的重要性:
如果把一篇议论文比作一个人,那么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就是这个人的骨架,论据则是这个人的肌肉。
骨骼强健、肌肉匀称,这个人才会体形健美,体力充沛。如果肌肉失调,或过于丰腴孱弱,不仅影响美观,更会有碍健康,影响力量
议论文素材积累的重要性:
一篇议论文也是如此,只有围绕论点精心选择素材、裁剪素材、运用素材,并且配以精准的议论,文章才会结构精巧,有理有据,说理透彻,说服力强。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依照一定的原则,讲究一定的技巧。
“汉堡包”形象图 “汉堡包”语段 “汉堡包”分析
观点:语段中心
概括:阐述观点
举例:事实论据
总结:得出推论
分析:解析故事
观点
概括
举例
总结
分析
“汉堡包”议论语段结构
观点句
提出论点(一个句子,观点鲜明,含关键词)
阐释句
阐释论点(清晰简洁,明白易懂)
事例句
列举事实论据,名言警句(简明扼要,选材扣论点)
分析句
分析论据(揭示论据与论点的联系点、支撑点)
总结句
扣分论点(总结,或深化、补充论点,或归纳普遍规律)
议论文主体段的结构
议论文主体段
事例论据的三种使用方法:
1、典例剖析——单个事例
2、对比分析——两个相对的事例
3、略例排比——两个以上事例
注意:一个主体段中,无论使用几个事例,事实论据在段落中所占的比例始终是接近的,单个的事例,可以略加叙述,多个事例组合,则每个事例尽可能精简,两三句带过重点即可。
为什么要进行素材积累?
1)在所有的论证方法里面,举例论证是最快能帮助我们在考场中迅速达到800字大关的最有效方法。
2)一篇议论文中,需要事例的佐证,自己的观点才会更具有说服力。
素材积累原则
02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素材积累的原则:
简单来说就是:
1、准:具有针对性
2、真:具有可靠性
3、精: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多样性)
4、新:具有鲜活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时代气息)
素材积累的要求:
1)素材应有典型性、定向性,能够且必须证明观点。议论文的观点一旦确立就要以此为统帅,辖摄所有的论据(即素材),而素材也要自觉地服从并服务于观点。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完成文意自足的论述。
素材积累的要求:
1)素材应有典型性、定向性。
如:春晚相关姐妹定向适用话题:科技、非遗传承、中式美学……
素材积累的要求:
2)素材应“概括精要”:
议论文中的素材,其作用是论证、证明文中的观点,其目的在于让人“服”。因此,议论文中的素材不求完整细致,只需以简括的语言叙述出来,能起到事实胜于雄辩的证明作用即可。若是过于详细琐碎,便会让“故事”淹没它的说服力。
素材积累的要求:
3)素材应“新颖独特”:
新颖的、新鲜的、新奇的,最能唤起人的注意,引发人的兴趣。物、理相同。那种老是用几个人人耳熟能详的古人“蹭流量”的写作是不明智的,会给人以枯窘敷衍之感。
素材积累方法开源
03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素材积累的分类:
我们可以把平时的素材分成三大类:
一是言语类(包括名人名言,谚语俗语等),
二是经典事例类(包括《典籍里的中国》、《觉醒年代》、司马迁、苏轼、张桂梅等大家常常使用的论据……)
三是时事事例类(包含本年度或本月、本周最新发生的时事素材,如《哪吒2》、Deepseek等。
(一)挖掘“课本资源”,使用“课本论据”。
语文课本作为学生最为熟悉的知识载体,当然是我们写作不可多得的素材来源,可谓“源头活水”之一,主要包括诗词素材和人物故事素材。
可以用词、可以用句;可以直接引用、可以化用;可以正用、可以反用;可用小学初中素材、也可用高中素材。
(事实是,教材主编已经为我们筛选了最经典的例子!)
(一)挖掘“课本资源”,使用“课本论据”。
例如高一统编上册《劝学》
(1)素材: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适用话题:“坚持积累”“量变与质变”
精彩运用:
“泰山不择细壤故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成其深”,无论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应加强积累,注重积累的重要性。法国作家大仲马说:“生活是由无数个烦恼组成的念珠,你必须微笑着数完它”。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只有在积累中走完人生这个过程,才能体会生活的真谛。
(一)实用课本例单独使用:
(一)挖掘“课本资源”,使用“课本论据”。
(一)实用课本例单独使用:
例如高一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2)素材: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精彩运用: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读《红楼梦》的次数多起来。我逐渐懂得颦儿“孤高自许,目下无尘”背后的无奈,渐渐了解贾宝玉“富贵闲人”中隐藏的叛逆精神,慢慢明白薛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的世故冷漠,我会为金钏儿的投井身亡洒一掬同情之泪,我会为晴雯的反抗拍案叫绝,我会为袭人的谨小慎微而悠然叹息……吟着“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峰兮,鸿蒙太空,吾维于是逝,谁与吾从,渺渺茫茫,归彼大荒”,我不再只醉心于词句的优美,而是对那个时代的悲哀与无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挖掘“课本资源”,使用“课本论据”。
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宋王朝遭受外族肢解的时代,他渴望祖国统一,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复兴中原。他在《示儿》诗中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突出地反映了这种爱国思想。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文天祥被俘后,已降元军的张弘范,一再逼迫他写信招降抗元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便毅然写了这首诗作了回答,表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实用课本例两个联用:
(一)挖掘“课本资源”,使用“课本论据”。
君可知,宋人查道,时因赋税不齐,朝廷罚官吏带上枷锁,可众人纷纷自行去枷,唯查道一人,戴枷催缴,百姓深受触动,一呼百应;
君可知,典史曹鼐,英宗宰辅,执获女犯,貌美绝伦,示之心动,恐己逾矩,以纸书字:“曹鼎不可”,复燃复书,直至天明。
君可知,质公范景文,自我约束,常教下人“不受委托,不受馈赠。”至后,无人对其行贿。不二公之称名垂青史。
(三)实用课本例排比式运用:
(二)挖掘“影视资源”,积累经典影作品
思想解放主题
(二)挖掘“影视资源”,积累经典影作品
脱贫攻坚主题
(二)挖掘“影视资源”,积累经典影作品
文化主题
(二)挖掘“影视资源”,积累经典影作品
自然、本真
主题
(二)挖掘“影视资源”,积累经典影作品
脱贫攻坚主题
(三)挖掘“时事资源”,关心关注天下事
(四)挖掘“名著资源”
古今中外的许多名著中,有诸多丰富多彩的文学形象和经典情节、意境等,我们只要能充分利用,同样可以使作文出彩。
另外,课外书中的许多充满哲思的名言警句,也能使我们的作文增色。
(五)其他:挖掘“生活资源”
我们还可以按“古今中外”“衣食住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去准备各类型的素材,供考试时随时调取随时用。
但切记:不可生搬硬套,否则有套作嫌疑。
(五)其他:
我们还可以按“古今中外”“衣食住行”、“政治、经济、文化”
示例话题:科技创新
古:四大发明、三星堆发现、青铜技术、素纱禅衣、鲁班技术、榫卯技术、祖冲之圆周率……
今:5G技术、3D打印技术、雷达、信息时代AI、ChatGPT、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
中:中国高铁、小米su7、深潜技术、航天航空领域……
外:超级安全量子通讯、晶体技术、传感器技术……
(五)其他:
我们还可以按“古今中外”“衣食住行”、“政治、经济、文化”
示例话题:和平与发展
古:历史分分合合,秦始皇一统天下、两次世界大战……
今:中国外交“天团”(王毅、华春莹、耿爽……)
中:中国坚持“一带一路”,坚持“求同存异”方针……
外:巴以冲突、俄乌冲突……
所谓和平,不过是两次战争之间的时日。——鲁迅
素材多用
04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
作文人物素材积累注重多方向挖掘写作角度
二)“巧妙剪裁为我用”
要根据中心论点,找到素材与论点之间的契合点,进行剪裁,取舍,定向叙述,深入挖掘。
素材的一材多用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
以雷军为例:
我们以为的雷军,只是“小米董事长”、“北京现金王”……
但其实,我们还可以积累这些与他相关的素材……
素材的一材多用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
以雷军为例:
素材的一材多用
2023年,小米创始人雷军来到武大演讲并以个人名义向母校武大捐赠13亿刷爆了热搜,刷新了全国高校收到的最大一笔校友个人现金捐赠纪录。
相关素材一:饮水思源、知恩图报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
以雷军为例:
素材的一材多用
相关素材二:积极求学、努力探索
三十多岁时,雷军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然而他依然选择冒险创业,成立了小米公司。
他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每周工作六到七天,因而被大家戏称为“中关村劳模”。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样的不懈努力下,他当年的远大理想,如今已经一步步变成了现实。雷军的故事告诉我们:理想能为人生指引方向,而勤奋务实能让理想照进现实。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
以雷军为例:
素材的一材多用
相关素材三:紧跟时代,顺势而为
2007年末,雷军离开金山,他对自己说,“金山就像是在盐碱地里种草。为什么不在台风口放风筝呢?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这句话从此深深烙印在中国互联网创业巨著的内页。
雷军虽然成功投资多个移动互联网的单点企业,却一直缺乏一个旗舰型综合平台,这使得移动互联领域和互联网生态圈成为他最想突破的地方。于是,小米应运而生。
二)“巧妙剪裁为我用”
很多时候,我们积累到的素材并不能完全契合我们本次作文所需要的论据,所以需要我们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巧妙进行剪裁。
以最近爆火的deepsseek为例,我们积累的素材可能是创始人梁文峰的故事,他的故事是这样的……
素材的一材多用
梁文峰:从“非典型做题家”到 AI 领域的领军人物
1985年,梁文峰出生在广东湛江吴川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从不问他考试排名,只关心“今天解决了什么问题”。这种独特的家庭教育方式,让梁文峰在面对问题时,更注重思考的过程与方法,而非单纯追求分数的高低。
梁文峰从小就对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初三时,他在解一道函数压轴题时,写下了“梯度下降法的二维投影”的解析。这种创新性的标注在当时被老师和同学们视为“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
梁文峰的童年充满了各种“破坏性实验”。他喜欢拆解各种玩具和电子设备,试图了解它们的内部结构。有一次,他甚至拆解了家里的收音机,试图修复一个故障。这种对现状的“不合理”拆解,不仅锻炼了他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对未知的好奇心。
2002年,17岁的梁文峰考入了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进入大学后,梁文峰就像一只找到了方向的飞鸟,目标明确,充满斗志。他极少参与娱乐活动,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图书馆的知识海洋中。
2007年,22岁的梁文峰又考上浙江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主要做机器视觉研究。在大学期间,他便展现出了对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的极度热爱,常常泡在实验室研究机器视觉,甚至自费购买零件组装设备。
可剪裁适用至“家庭教育”主题
可剪裁适用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主题
可剪裁适用至“明确目标”主题
梁文峰:从“非典型做题家”到 AI 领域的领军人物
他的校友回忆:“当时AI在国内还是冷门领域,他却坚信这是未来,连毕业论文都聚焦于低成本摄像机的算法优化。”在大模型闻所未闻的时代,他就已经自学成才,成为一位“建模达人”。这种对未来的前瞻性,无疑为DeepSeek今天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在浙大读书期间,23岁的梁文峰与同学一起组团队开始积累市场行情数据、金融市场其他相关数据以及宏观经济等数据。这一年梁文峰也带领团队开始使用机器学习等技术探索全自动量化交易。而此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
2013年,28岁的梁文峰与同样来自浙江大学的同学徐进一起创办了杭州雅克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5年6月,30岁的梁文峰与徐进一起加入阳光私募大军,在浙江杭州创办了杭州幻方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英文名High-Flyer),也就是现在的浙江九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大模型的训练需要强大的计算资源和先进的算法,而当时市场上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为了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技术突破,梁文峰带领团队不断优化算法,提高计算效率。他们仅用2048张H100的GPU集群,耗时53天,便让模型综合表现逼近GPT-4,成本却仅为后者的1/20,推理速度更是比GPT-4快2.3倍,性价比优势显著。这一成果的取得,不仅是DeepSeek团队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中国AI公司在基础层创新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AI产业在全球竞争中逐渐崭露头角。
可剪裁适用至“高瞻远瞩”主题
可剪裁适用至“竞争”、“创业”主题
要注重对素材的整理与转换,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以无招胜有招。
要想写好议论文,还需要我们平时多阅读,多概括,讲逻辑,重过渡,以提升文章的思想内涵。
感谢欣赏,
微瑕可自行修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