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张澜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张澜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8 21:2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 2023 级八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分值:150 分 时间:120 分钟)
考号: 班级: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每题 3 分,共 21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晦暗(huì) 闭塞(sāi) 亢奋(kàng) 飞溅(jiàn)
B.恬静(tián) 羁绊(jī) 烧灼(zhuó) 冗杂(róng)
C.颤栗(chàn) 骤雨(zhòu) 斡旋(wò) 磅礴(bàng)
D.瞳仁(tóng) 戛然(jiá) 辐射(fú) 蓦然(mò)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怠漫 屹立 家誊 熙熙然
B.束缚 点缀 严峻 暖融融
C.皎洁 撩原 辐射 马前悴
D.偏僻 踊跃 嘱咐 震憾人心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知追求成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但平常中不起波澜对人宽容平和,遇事随方就圆才是大
彻大悟 。
B.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杂技演员小心翼翼地走过了一段离地面几十米高的钢丝,表演
结束,背景音乐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C.说书先生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聊三国了,精彩绝伦处让人叹为观止!
D.不为灯红酒绿诱惑,不以觥筹交错为欢,不被人情世故左右。我以我心践诺言,慎行,永
葆共产党员本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地球环境不恶化,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B.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C.习主席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化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了以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
D.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因此,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
习语文。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社戏》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
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B.《回延安》以“信天游”的形式,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表
达了诗人无限兴奋和喜悦的心情。
C.《安塞腰鼓》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D.《灯笼》以散文的笔法,抒写了灯笼的制作方法和演变过程,从不同侧面表达了灯笼对于
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 )
A.她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
B.“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就是为了选择最恰当的字眼,表现出最美的意境。
C.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决定于振幅的变化:振幅大,声音就响;振幅小,声音
就弱。
D.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7.下列选项的应对最为巧妙的是( )
学校举行“迎新年”艺术节,晖晖准备在开幕式上表演小品。到他上场时,同学们掌声
不断。可是,他刚走上舞台,就被脚下的道具绊倒了。掌声瞬间停止,有的同学发出了笑声。
这时,___________________。
一瞬间,台下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也开心地笑了。
A.节目主持人赶紧上场,报幕下一个节目先表演,让晖晖先去平复心情,过会儿再登台表演,
请大家给晖晖鼓励的掌声。
B.节目主持人赶紧上场:“小小的失误,并没有关系,请大家给晖晖热烈的掌声,相信他接
下来会有精彩的表演。”
C.晖晖立刻站起来对大家说道:“马上就到新年了,刚才我是先给大家拜个早年。接下来,
我可就要表演喽。有大家热烈的掌声,我会表演得更好!”
D.晖晖立刻站起来对大家说道:“真是不好意思,我有点紧张。请再给我一次机会,给我一
些鼓励,我会表演得更好。”
二、古诗文阅读(共 29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 8-11 题。 (共 15 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
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①自得。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②。
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道济谓曰:“贤者处
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
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③而去之。
执事者闻之,以(渊明)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④至,县吏请曰:“应束带⑤见之。”
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⑥去职,赋《归去来》。元嘉四
年将复征命,会卒⑦。时年六十三。
(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删改) [注]①任真:任性率真。②祭酒:官职名。③麾:同“挥”,挥手。④督邮:官职名。有说
此督邮品行低劣,陶渊明鄙视其人。⑤束带:此处指装束整齐,穿着官服。⑥绶:丝带,常用
于拴玉和印。⑦会卒:恰巧去世。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便要还家 要:同“邀”,邀请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妻子儿女
C.善属文 属: 属于
D.少日自解归 解归:弃官回家
9.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
B.不足为外人道也 起为州祭酒
C.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D.麾而去之 乃记之而去
10.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思路明晰,先写桃花源景物,接着交代桃源人来此的原因,最后写桃源人
对渔人的热情款待。
B.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设酒杀鸡作食”等句,描绘出桃源人丰衣足食、
自在安适的生活场景。
C.根据乙文“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可见:陶渊明委婉拒绝檀道济,是因为其
有强烈的自卑心理。
D.乙文檀道济对陶渊明从“往候之”到“麾而去之”,其对陶渊明的态度由最初的尊
重变为了鄙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二)诗词鉴赏(6 分)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歌采用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开篇,宛转而有情致,引人注意,启人以思。
B.全诗通过描写露水中劳作,泥地里劳作两个场景,将劳动人民的勤劳表现得淋漓尽致。
C.《式微》短短二章,寥寥几句,语浅意深,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
D.《式微》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用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
13.《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吟唱,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请结合《式微》这
首诗做具体分析。(3 分)
14.古诗文默写。(每题 1 分,共 8 分)
(1)海内存知己, 。
(2) ,悠悠我心。
(3)坐观垂钓者, 。
(4)纵我不来, ?
(5) ,在城阙兮。
(6)《关雎》中的男子由“ ,在河之洲。”引起“ ,君子
好逑。”的美好联想;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
, 。
(8)《蒹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三、说明文阅读(共 10 分)
人体的独特性
①全球有 70 亿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在过去的 5 万年间,据估计共有 1000 亿人口在
地球上生息过。每个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吗 随着生命科学对人体认识的日益深入,人类个体
的独特性被越来越多的揭示出来。那么,人类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②人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它是人体所有遗传信息的原始备份。
人类 DNA 中包含有大约 32 亿个碱基对,人类在基因上显示出的差异有 0.5%,这 0.5%就意味
着大约有 1600 万个碱基对,它们的组合数则更多,所以任何人都没有机会和你的基因完全
一样。
③与隐藏在体内的基因相比,我们更多的是从长相来确定他人是谁。对熟悉的人我们辨
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 66%,而对不熟悉的人,准确率只有 56%。好在有新的研究显示,其实人
们并没有局限于只依赖长相识别人。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的大脑还非常善于综合收集身
体信息。当人的面孔被遮挡或者因距离太远而看不清时,大脑会通过身体的信息,例如个头
和身材来识别人,而且效果通常很好。
④和长相相比,指纹似乎更加可靠。他们的形态更能显示人的独特性,所以指纹一直被
用来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指纹的形成除了受基因的控制外,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子宫
内的压力和羊水的晃动都可能会影响胎儿指纹的形成,这意味着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的
指纹也不会完全一样。
⑤研究显示,每个人在走动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步态。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人们就已经
意识到,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至少可以达到 90%。
⑥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不仅每个人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两只耳朵也各不相同。
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
⑦科学家用心电图记录人的心跳就能得到人们心脏活动的独特电脉冲,而这种独特性也
可以用于识别身份。据说苹果公司就曾尝试将心跳作为一种密码用于保护隐私。
⑧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取代你。亘古至今,天地间只出现了一个
现在的你,同样的事情以前没有发生过,未来也不会发生。
15.下列关于人体的独特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 DNA 上,它是人体所有遗传信息的原始备份,世界上没有基因完全
相同两个人的存在。
B.指纹的形态更能显示人的独特性,所以指纹一直被用来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每个人走动的
步态不同,通过步态可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
C.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不仅每个人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两只耳朵也各不相同;心
跳也可以用于识别人的身份。
D.我们更多的是从长相来对人进行识别,而且准确率非常高;大脑也可用于对人进行识别,
而且效果通常很好。
1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说明的对象是人体的独特性。
B.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采用了逻辑顺序。
C.选文的结构关系是总—分—总,先总说人类个体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再从六个方面
分说人的独特性,最后总说一个人是唯一的,没有谁可以取代。
D.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17.第⑤段加点词语“至少”能否删掉?为什么 (4 分)
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至少可以达到 90%。
四、现代文阅读(共 16 分)
听雨
王继怀
①静坐在书桌前,窗外正下着雨。听着雨打篷的声音,听着这温馨而又富有诗意的雨声,
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耳畔响起了儿时大山里的雨声,想起了一个个关于听雨的故
事。
②记忆中,大山里的老家是经常下雨的。雨后的山村也是非常美丽的,像一幅水墨画。
小溪里的水涨了,村子里池塘满了。雨后山间草木新,空气也变得格外清新,一阵清风吹来,
泥土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③微风细雨中,我常赤着脚,斗笠也不戴,漫步在田野,任凭雨淋着,享受着雨中的这
份惬意。母亲发现后,必教育我一番,但再遇微风细雨,我会依然如故。
④记忆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下雨天坐在屋檐下,看着如诗如画的山村雨景,静静地听着
大山里别具风情的雨声。老屋顶上的黛色瓦片,长满青苔的椽子,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都被
山间云雾缭绕着。空中飘落着雨丝,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在雨中穿来穿去,用那剪刀似的尾巴
剪断大山里的这挂雨帘。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雨打芭蕉,雨敲房顶,雨击田野,雨落池塘……
时大时小,时缓时急,时断时续,时高时低。听其声,听其调,听其韵,让心灵随着雨声的
节奏一起飞舞。我就这么静静地赤着脚坐在屋檐下,感受着大山里雨的气息……
⑤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关于听雨的名篇佳句。宋代大诗人陆游独自一人,在
夜深人静时,伴着一盏昏灯,听着雨声,写下了“晚窗又听萧萧雨,一点昏灯相对愁”的诗
句;南宋词人竹山先生用听雨概括自己的一生,从少年、壮年一直写到老年听雨,《虞美人·
听雨》中,“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写
尽了他难以化解的愁思。
⑥关于听雨,我又想起那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与一位华侨交谈的故事。这位华侨是我的同
乡,他得知我来到西班牙,特意到宾馆来找我,与我聊了很久。他说他到马德里已经二十多
年了,已经习惯了此地的气候水土、生活习俗,熟悉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已把马德里当成
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思乡之情却愈来愈浓,只要有家乡人来马德里,他
知道了都会来见一见,聊一聊。这位华侨说,他小时候在老家就特别喜欢听雨,有一年回老
家正好碰上下雨,他就掏出手机录了一段雨声。回到马德里后,他常把这段在家乡录的雨声
放给自己听,每次听着这富有节奏和韵律的雨声,他仿佛回到了童年在老家听雨的那段难忘
的时光,回到了万里之遥的故乡。
⑦在繁华的都市,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推开窗,听着雨声,那一个个关于听雨的故事
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今夜,我听的是雨声,更是听来自家乡的浓浓乡愁。
(选自《南方日报》,有删改)
18.简要概述文章③至⑥段作者想起了哪些和“雨”有关的故事,完成下表。(3 分)
段落 主要内容概括
③ 儿时的“我”在雨中漫步,享受雨中的惬意。



19. 第③段中“再遇微风细雨,我会依然如故”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答。(3 分)
20. 第⑤段中诗人陆游和词人竹山先生关于听雨的佳句,有何作用?(2 分)
21. 请赏析第④段画线句中加点动词的妙处。(3 分)
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雨打芭蕉,雨敲房顶,雨击田野,雨落池塘……时大时小,时缓
时急,时断时续,时高时低。
22.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为什么"听雨"引发了作者的"浓浓乡愁"。(5 分)
五、名著阅读(共 6 分)
23.阅读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您打听维克多干什么?据我所知,您和他并没有什么交情。”涅莉用她那歌唱般的女高
音说,希望这一不期而遇能给她解解闷。 A 一边用螺丝刀迅速地把螺丝钉柠进墙壁,一边说:
“维克多欠我一笔债还没还。您看,请转告他,我并没有忘掉要讨回这笔债。”她知道这是
一笔什么“债”。……
(1)这段文字出自苏联作家 的名著《 》(2 分)
(2)“A”是谁?在他身上有哪些突出的优秀品质?请结合小说举例分析。(4 分)
六、综合性学习(8 分)
5 月 15 日是 2024 年“全国低碳日”,某班开展了主题为“共建绿色低碳城市”的综合
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京津冀地区释碳量比对图
【材料二】为了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深化绿色低碳协同发展,天津市自 2022
年就启动了“无废城市”建设,努力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如积极推动京津冀清洁能源、绿色
产业及清洁运输示范区建设,持续深化地方碳市场建设,推动区域碳普惠项目互通互联。
【材料三】天津市在“双碳”实施战略上进行科技创新,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工业、交通、农业、能源等领域,推动数字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
深度融合。
【材料四】天津市发布《2024 年天津市节能降碳倡议书》,倡议全体市民从自身做起、
从点滴做起: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主动购买节能环保产品,坚持开展“光盘行动”,自觉
参与垃圾分类,优先选择绿色出行……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24.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从释碳量数据变化和三省市差异两个角度写出你的结论。(4
分)
25.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天津市在共建绿色低碳城市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4 分)
七、作文(60 分,含书写 5 分)
26.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写作要求:
①文章内容充实,立意准确,思想健康,有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书写规范工整,不得抄袭。
(1)“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
了。”最好的“戏”与最好的“豆”,是“乐土”留给少年迅哥儿成长的印记。正当少年的
你们,关于过去,关于未来,相信也有某段经历、某种感悟,让你的心灵里长出一朵“最好”
的花,值得回味,值得憧憬。
请以“最好的_________”为题,写一篇叙事类文章,写出自己的故事。
(2)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泛水,意酣歌。”阅
读是一种旅行,旅行也是一种阅读。阅读和旅行都是一种修行,可以增加阅历,拓宽视野,
遇见美好,获得体验和感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路遇见,一路芬芳。……
上面文字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阅见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张澜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每题 3 分,共 21 分)
  1.D
  2.B
  3.C
  4.D
  5.D
  6.D
  7.C
  二、古诗文阅读(共 29 分)
  (一)(共 15 分)
  8.C
  9.D
  10.B
  11.(1)(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陶渊明)亲自耕种自给自足,于是积劳成疾。
  (二)(6 分)
  12.B
  13.《式微》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只变换了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和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两句,其余诗句反复咏唱。这种手法强化了诗歌的抒情效果,使劳役者的痛苦、无奈和对统治者的质问之情更加深沉强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同时也起到了加深读者印象的作用。
  14.(1)天涯若比邻
  (2)青青子衿
  (3)徒有羡鱼情
  (4)子宁不来
  (5)挑兮达兮
  (6)关关雎鸠;窈窕淑女
  (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8)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三、说明文阅读 (共 10 分)
  15.D
  16.D
  17. 不能删掉。“至少” 表示最小的限度,说明步态辨别一个人的准确率最低是 90%,还有可能更高。如果删掉 “至少”,就变成准确率刚好是 90%,过于绝对,与实际情况不符。“至少”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四、现代文阅读(共 16 分)
  18.
  段落 主要内容概括
  ④ 儿时的 “我” 坐在屋檐下,欣赏山村雨景,听雨声让心灵飞舞。
  ⑤ 文人墨客留下很多听雨的名篇佳句,如陆游和竹山先生的听雨诗句。
  ⑥ 在西班牙马德里的华侨录下家乡的雨声,时常播放以解思乡之情。
  19. 因为 “我” 喜欢在微风细雨中漫步,享受雨中的惬意。这种在雨中漫步的感受让 “我” 着迷,所以再遇微风细雨,“我” 会依然如故。
  20. 引用陆游和竹山先生听雨的佳句,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学色彩,借古人听雨表达愁思,进一步烘托出听雨引发的情感,也表明听雨是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行为,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21.“打”“敲”“击”“落” 这几个动词,准确地描绘出雨落在不同物体上的声音特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雨声的丰富多样,时大时小、时缓时急等变化,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真切感受到作者在听雨时的独特体验。
  22. 本文的线索是 “听雨”。因为作者在听雨的过程中,思绪回到故乡,想起儿时在雨中的种种经历,如在雨中漫步、在屋檐下听雨等;同时又联想到文人墨客听雨的诗句,以及在国外的华侨录下家乡雨声解思乡之情的故事。这些都与家乡紧密相连,所以 “听雨” 引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听雨” 贯穿全文,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串联起来。
  五、名著阅读 (共 6 分)
  23.(1)尼古拉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A” 是保尔 柯察金。他具有坚韧顽强的意志,如在修筑铁路时,面对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劳动条件,他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他还有勇敢无畏的品质,在战场上,他英勇作战,毫不畏惧。(举例合理即可)
  六、综合性学习(8 分)
  24. 释碳量数据变化:2020 - 2025 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预测释碳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三省市差异:2020 年,河北省释碳量最高,北京市最低;到 2025 年预测数据显示,三省市释碳量差距缩小,但河北省释碳量仍相对较高。
  25. 天津市在共建绿色低碳城市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启动 “无废城市” 建设,推动京津冀清洁能源、绿色产业及清洁运输示范区建设,深化地方碳市场建设,推动区域碳普惠项目互通互联;在 “双碳” 实施战略上进行科技创新,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多个领域,推动数字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发布节能降碳倡议书,倡导市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