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高中二年级教学质量测试
地理科试题
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说明: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考场号”、“座位号”栏内填涂考场号、座位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城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第33届夏季奥运会于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东一区)举行。当地时间27日11时,在巴黎奥运会射击混合团体10米气步枪决赛中,中国组合黄雨婷/盛李豪夺得冠军,这是本届巴黎奥运会产生的首枚金牌。据此完成1~2题。
1.巴黎运动会期间,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地球公转的速度越来越慢 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越来越大
C.普宁昼长夜短,且白昼逐渐变长 D.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2.位于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侨观看首金诞生直播时,当地时间为
A.7月27日5时 B.7月26日20时 C.7月27日8时 D.7月26日9时
青海湖是我国青藏高原内陆咸水湖,其水位变化受降水、气温、融水和蒸发等因素影响,在2005年以后该湖水位呈上升趋势。图1为1961—2015年青海湖湖面降水量、蒸发量和入湖径流量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3~4题。
图1
3.青海湖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A.高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 B.大气降水
C.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 D.地下水
4.2005年以后,青海湖水位呈上升趋势的原因可能是
A.湖面降水量、入湖径流量、蒸发量均减少
B.湖面降水量、入湖径流量、蒸发量均增加
C.湖面降水量、入湖径流量减少,蒸发量增加
D.湖面降水量、入湖径流量增加,蒸发量减少
丹霞地貌(图2)是巨厚的红色砂砾岩经外力作用,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据此完成5~6题。
图2
5.形成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主要是
A.侵入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
6.该类岩石最主要的特点是
A.不含有化石 B.岩石中有许多气孔
C.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D.岩浆冷凝而成
河床的冲淤与河流含沙量关系密切,河流的含沙量小于其输沙能力时,河床被冲刷;河流的含沙量大于其输沙能力时,河床淤积。宜昌站和螺山站分别是荆江河段的上游和下游的两个水文监测站,图3示意两水文监测站在三峡大坝蓄水前后的含沙量变化过程。据此完成7~8题。
图3
7.三峡大坝蓄水前荆江河段自宜昌站至螺山站冲淤状况是
A. 丰水期侵蚀、枯水期侵蚀 B. 丰水期侵蚀、枯水期淤积
C. 丰水期淤积、枯水期侵蚀 D. 丰水期淤积、枯水期淤积
8. 三峡大坝蓄水后可能对荆江河段产生的影响是
①含沙量季节差异变大 ②冲刷能力减弱
③航道条件改善 ④威胁堤岸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留尼汪岛是印度洋上的一个火山岛,为著名的度假胜地。岛上气候终年湿热,夏季常出现特大暴雨,圣罗斯是世界上日降雨量最大的地方。图4示意留尼汪岛地理概况。据此完成9~10题。
图4
9.留尼汪岛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位于岛屿的
A.东部 B.南部 C.西部 D.北部
10.导致圣罗斯成为世界日降雨量最大的地方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热带气旋 D.温带气旋
南麂列岛海域(图5)可生长温度适应能力不同的多种贝类(以藻类等浮游生物为食),是中国贝藻混养示范区。南麂列岛海蚀地貌发育。据此完成11~12题。
图5
11.南麂列岛海域可生长多种贝类,主要是由于
A.河流径流影响大 B.海蚀地貌,海底垂直差异大
C.洋流影响大 D.贝类天敌威胁小
12.与乙区相比,甲区发展贝藻养殖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风浪和潮汐影响较小 B.光照条件较好
C.海域面积和深度较大 D.水体污染较少
高大的山体随着海拔的变化,水热状况不同,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差异很大,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垂直变化,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景观带。这些景观带构成垂直带谱。图6示意我国天山、贺兰山、大兴安岭(中段)垂直带谱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3~14题。
图6
13.图示大兴安岭山麓向西至天山山麓自然带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分异
C.垂直地带性分异 D.地方性分异
14.天山和贺兰山分布有针叶林的共同原因是
A.蒸发强 B.降水多 C.纬度高 D.海拔高
辐射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辐射能。图7为我国某地面观测站(47°06N,87°58E,海拔为561m)6月1日前后连续4天太阳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通量逐小时观测结果。据此完成15~16题。
图7
15.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A.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
B.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
C.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
D.大气逆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
16.观测期间该地
①第1天晴朗无云 ②第2天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大
③第3天比第4天大气透明度低 ④可能经历了降水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质生产力是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安徽合肥市在汽车产业方面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合肥市汽车产业起步于1968年,形成了一批汽车自主品牌。早在2002年,合肥市逐步向新能源汽车转型。2009年,合肥市入选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2021年,合肥市与W汽车公司规划建设蜀山区新桥产业园,园区集研发、制造、示范应用、产业配套服务于一体,打造具备完整产业链的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图8示意蜀山区新桥产业园位置。
图8
(1)说明合肥市从2002年开始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主要原因。(8分)
(2)分析蜀山区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的位置优势。(6分)
(3)从培育新质生产力角度,请为新桥产业园发展智能电动汽车提出合理建议。(8分)
18.(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下水库是以岩石天然空隙为储水空间,在人工干预下形成的具有储存和调蓄水资源能力的地下水开发工程。地下水库储水区必须具有相对封闭的边界条件。玛纳斯河流域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该流域从1950年开始兴建地表水库群,目前玛纳斯绿洲已成为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在玛纳斯河流域建设地下水库,作为地表水库的补充。图9示意玛纳斯河流域局部地质剖面。
图9
1)说明玛纳斯地下水库选址甲处的地形和地质条件,(6分)
(2)你是否赞同在玛纳斯流域建设地下水库?请表明态度并阐述理由。(6分)
19.(1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广西西南部某喀斯特地区,地处22.5°N附近,北部多山,受冬季风影响较小,受台风影响较大。该喀斯特地区石灰岩抗风化能力较强,风化壳薄,峰丛顶部多为早生型矮林,峰丛洼地内为雨林,其顶层多被望天树(热带雨林的代表性树种)占据。2023年3月,调查人员在该地一个峰丛洼地内发现了高达72.4米的望天树(图10),打破了我国喀斯特地区“最高树”的纪录。
图10
(1)说明我国广西西南部某喀斯特地区(22.5°N附近)所处区域有利于发育雨林的热量条件。(4分)
(2)从土壤角度,分析该地区峰丛顶部多为早生型矮林的原因。(6分)
(3)分析该地区洼地地形对出现“最高树”的有利影响。(8分)
广东省普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D
2.B
3.A
4.D
5.B
6.C
7.B
8.D
9.A
10.C
11.C
12.A
13.B
14.B
15.A
16.D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
17.(22 分)
(1)传统汽车产业面临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新能源汽车技术逐渐成熟,市场前景广阔;国家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合肥市自身汽车产业基础较好,具备转型条件;发展新能源汽车可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城市竞争力。(每点 2 分,任答 4 点得 8 分)
(2)临近机场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便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靠近城市,便于获取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资源;位于城市边缘,土地资源丰富且地价较低。(每点 2 分,共 6 分)
(3)加大科技投入,研发智能驾驶、电池等核心技术;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完善产业配套;注重绿色发展,采用环保生产技术和材料。(每点 2 分,任答 4 点得 8 分)
18.(12 分)
(1)地形条件:甲处地势较低,有利于地下水汇聚(2 分)。地质条件:甲处为砂岩和砂砾岩,透水性好,储水空间大(2 分);其上部为泥岩,不透水,可防止地下水渗漏,形成相对封闭的储水构造(2 分)。
(2)赞同。理由:可以调节地表径流,缓解地表水库季节性供水不足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减少蒸发和下渗损失,提高供水稳定性;促进绿洲农业发展,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得 6 分)
不赞同。理由:建设成本高,技术要求高;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如地面塌陷等;可能破坏地下水原有生态环境,影响地下水水质;地下水库的运行管理难度较大。(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得 6 分)
19.(18 分)
(1)地处低纬度地区(22.5°N 附近),太阳高度角较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热量充足(2 分);北部多山,受冬季风影响较小,冬季气温较高,热量条件好(2 分)。
(2)峰丛顶部地势较高,坡度较大,土壤易被侵蚀,土层浅薄(2 分);石灰岩抗风化能力较强,风化壳薄,土壤发育程度差,肥力较低(2 分);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水分和养分不足,不利于高大树木生长,所以多为旱生型矮林(2 分)。
(3)洼地地形相对封闭,热量不易散失,且受台风影响时,降水较多,水分条件好(2 分);洼地地势较低,土壤堆积,土层较厚,肥力较高,有利于树木扎根和生长(2 分);周围峰丛阻挡,风力较小,对树木的破坏作用小(2 分);望天树生长在洼地内,竞争压力较小,能够获得更充足的阳光、水分和养分,有利于生长成 “最高树”(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