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份月语文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份月语文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8 18:5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
八年级下学期3月份月语文考题
注意事项:
1.全卷满分14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8分)
请你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5分)
江苏,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和大海的省份。俯瞰江苏,碧水逶yí,舳舻悠悠。水是江苏最丰裕的自然禀赋、最灵动的生态要素和最鲜明的文化符号。江都就是江苏一座因水而兴、A妙手偶得的秀美之城,万里长江由此北上,千里淮河由此入江。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体现了设计者的B别具匠心。它是江苏江水北调工程的龙头、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也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亚洲最大的泵站枢纽。长江水从这里出发,奔腾北上,滋润着数十座大中城市,修复了北方的自然生态,惠泽群众。
在古城保护利用中,政府C因地制宜,将昔日bīn临荒废的江滩,打造成绿化覆盖率达90%左右以上的南水北调源头公园。
古有李冰都江堰,今有人民江都站。新时代新征程,江都正以D锐不可当之势发展生态经济,翘首治水兴水润民生的未来新宏图。
1.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俯瞰( ) (2)翘首( )
(3)逶yí( ) (4)bīn( )临
2.文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妙手偶得B.别具匠心C.因地制宜 D.锐不可当
3.划线语句是病句,请修改。(2分)
4.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根据手法分为赋、比、兴 。
B.《回延安》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富有浓郁的陕北风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延安”的深情。
C.《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竺可桢,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本文选自《科学大众》,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D.《灯笼》是萧乾20世纪30年代写的一篇散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意义,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5.古诗文默写(10分)
⑴《小石潭记》中写潭边树蔓优美姿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
⑶__________,悠悠我思。(《子衿》)
⑷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首联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二、阅读
(一)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完成问题。(7分)
【文段一】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地来解释那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
【文段二】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的。郑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过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
6(1)【文段一】中的“他”是(填人名);毛氏给《诗经》做的注解书是《 》。(1分)
(2)为什么说“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3分)
(3)下列对《经典常谈》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
B.“三礼”是指现存最古的三部礼书,即《仪礼》《礼记》《周礼》。
C.任何事物都有阴阳,并常常都是隐蔽的。人能看得到的是阳,看不见的是阴。
D.孔子说“中庸”之“中”即过犹不及,恰到好处,《周易》之“中”是度的问题。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5分)
山寺夜起
江湜
月生岩石颠,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翘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7.指出诗中“烟”的特点。(2分)
8.描述颈联和尾联中作者情绪变化的过程。(2分)
(三)文言文阅读(13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黄州①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②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时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③。"是日,剧饮而归。
(节选自苏轼《游沙湖》)
【注】①黄州:在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②.相(xiàng)田:看田地的好坏。相:察看.③休将白发唱黄鸡:在晚年的时光中不要只是去感慨时光易逝。庞安常:当时有名的医生。王逸少:即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9.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10.下列语句划线的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芳草鲜美 B.阡陌交通
C.溪水西流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1.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便要还家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 此中人语云 余戏之曰
C.与之同游清泉寺 问所从来。具答之
D.皆一时异人也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2.句子翻译(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B.乙文"善医而聋""拘达海遂往求疗""余戏之"的三句话,很风趣,说明作者与庞安常的亲密关系。
C.乙文引歌抒情。这首词调名是《浣溪沙》,再现了作者遭受人生重大打击后不自悲、不气馁、不自暴自弃的进取精神。
D.“垂髫”指儿童。古代男孩十五岁时束发为髻,因此“束发”一般指男子十五岁;“加冠”,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16分)
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
①正在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无人机时代”。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纷纷问世,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异军突起,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②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由机身、动力、螺旋桨、录音、摄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
③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上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机进行运输、侦查、攻击等。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目前,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
④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域后,用途十分广泛。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⑤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的造价大幅降低。有资料表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集实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今天,只要你登录知名的电商平台,就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其中数千元的就有GPS定位和图传功能,通过手机APP就能操控,航拍图象清晰,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⑥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就曾有小型无人机坠落。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我国从2017年6月1曰起,已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
⑦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机,如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5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一旦飞进普通人的住宅,个人隐私就会受到侵犯。也许数年之后,停在你书房角落里的一个蜘蛛,飞到你眼前的一只苍蝇,或者落在你窗口歌唱的美丽小鸟,正是一架微型的仿生无人机呢!
⑧无人机的时代正在到来,它会走向何方?这不单是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无人机的用途十分广泛,已由军用转入民用领域。
B.无人机的造价很便宜,已成为普通人的普通玩具。
C.大量事实证明,目前无人机已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
D.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中国无人机的发展领先世界。
15.依据文章内容,概括无人机在使用中的利与弊。(5分)

16.第⑤段中加点词“左右”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4分)

17.无人机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请展开想象,另举一例加以说明。(不得使用文中的例子)(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18分)
消失的年声
肖复兴
如今,年的声音,最大保留下来的是鞭炮。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日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减少燃放甚至禁止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实,年的声音丰富得多,不止于鞭炮。只是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让年的声音无可奈何地消失了很多,以至于我们遗忘了它们而不知不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或势在必然。
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我遗憾。
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这样一项活动,把早早买好的干秫秸秆或芝麻秆,放到院子里,呼喊街坊四邻的孩子,跑到干秫秸秆或芝麻秆上面,尽情地踩。秆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吉利;声音踩得越响越好,越响越吉利。这项活动名曰“踩岁”,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都踩掉,不把它们带进就要到来的新的一年里。满院子吱吱作响欢快的“踩岁”的声音,是马上就要响起来的鞭炮声音的前奏。
这真的是我们祖辈一种既简便又聪明的发明,不用几个钱,不用高科技,和大地亲近,又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可惜,这样别致的“踩岁”的声音,如今已经成为了绝响。随着四合院和城周边农田逐渐被高楼大厦所替代,秫秸秆或芝麻秆已经难找,即便找到了,没有了四合院,也缺少了一群小伙伴的呼应,“踩岁”简单,却成为了一种奢侈。
另一种声音,消失得也怪可惜的。大年初一,讲究接神拜年,以前,这一天,卖大小金鱼儿的,会挑担推车沿街串巷到处吆喝。在刚刚开春有些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这种吆喝的声音显得清冽而清爽,充满唱歌一般的韵律,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和各家开门揖户拜年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响乐。一般听到这样的声音,大人小孩都会走出院子,有钱的人家,买一些珍贵的龙睛鱼,放进院子的大鱼缸里;没钱的人家,也会买一条两条小金鱼儿,养在粗瓷大碗里。统统称之为“吉庆有余”,图的是和“踩岁”一样的吉利。
在话剧《龙须沟》里,即使在龙须沟那样贫穷的地方,也还是有这样卖小金鱼儿的声音回荡。如今,在农贸市场里,小金鱼儿还有得卖,但沿街吆喝卖小金鱼那唱歌一般一吟三叹的声音,只能在舞台上听到了。
年的声音,一花独放,只剩下鞭炮,多少变得有些单调。
过年,怎么可以没有年的味道和声音?仔细琢磨一下,如果说年的味道,无论是团圆饺子,还是年夜饭所散发的味道,更多来自过年的“吃”上面;年的声音,则更多体现在过年的玩的方面。再仔细琢磨一下,会体味到,其实,通过过年这样一个形式,前者体现在农业时代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后者体现人们对于精神的向往。年味儿,如果是现实主义的,年声,就是浪漫主义的。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不是吗?
18.文章从放鞭炮的声音写起,有何作用?(3分)
19.文章叙述了那两种消失的年声?为什么这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作者感到遗憾?(4分)
20.第6段画线句写出了吆喝声的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21.结尾处作者认为“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分)
22.仔细阅读全文,简要回答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消失的年声”怎样的情感和态度。(4分)
三、作文(63分)
微微山风,像月下晃动的海浪,温和而柔软;秋日薄暮,像菊花点缀的香茗,恬美而芳醇。朋友的笑语,母亲的叮咛,如山泉欢唱,似细竹声声。心中有爱的人,总能发现生活的美好。
请以“美好,从未缺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字数600字以上。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1.(1)kàn(2)qiáo(3)迤(4)濒 2.A
3.打造成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的南水北调源头公园。 4.D
5.(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3)青青子佩 (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1)孔子 毛传 (2)因为孔子之后解释《诗经》的儒生都接受了孔子对《诗经》的见解,和毛氏一样断章取义地来解释《诗经》,以诗证史。 (3)C
7.烟色如白云;流动起来虚无缥缈。
8.作者打开门对眼前的景色既惊奇又欣喜,抬起头欣赏浩瀚的夜空,联想起自己还是客居异乡的游子,心情失落。思乡之情愈浓,久久不能入眠。
9.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10.C11.D12.(1)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2)池水很甘甜,下方靠近兰溪,溪水向西流。13.D14.A(3分)
15.(4分)利:①军用无人机可进行运输、侦察、远程攻击等,提升国家军事实力;②民用无人机可广泛运用于科研、交通安全、环保、救灾、娱乐等领域。(2分)
弊:①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②可能侵犯公民隐私。(2分)
16.(3分)不能删去。“左右”表示概数,如果删去,则表示制造成本为三年前的十分之一,是个确数,与事实不符;用“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17.(3分)示例:可利用无人机送外卖,方便、快捷,能避开交通拥堵。(举例科学合理1分,说明2分)
18.(3分)具体点出题目中“年声”二字;鞭炮声为人们所熟知,贴近生活,亲切自然;由眼前的年声,引出下文由此消失的年声;从叙述入手,为下文抒发感受、发表议论做铺垫。
19.(4分)大年夜燃烧鞭炮前的“踩岁”声,大年初一卖金鱼的吆喝声。因为这两种声音都带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寄托着人们图吉利等精神方面的向往(或美好愿望),寓意丰富。
20.(4分)声音清冽清爽,音律优美动人。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过年习俗的地方特色;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气氛;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21.(3分)过年,既要有年味,又要有年声;不仅要有(富足的)物质生活,更要有(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做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22.(4分)借“消失的年声”,表达出作者对传统习俗的怀念,对消失的传统习俗的遗憾和惋惜;对民族文化当前处境的担忧,对人们能拥有新的过年文化的期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