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习题课件(3份打包)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习题课件(3份打包)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8 21:25:04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章末复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目录
CONTENTS
知识建体系
要点巧突破
真题赢中考
降低
越少
阶梯状
西牧东耕
东密西疏


高于
低于
多于
少于


落叶阔叶林

水田
小麦


陆运
西北地区
秦岭—淮河
400
一、二
要点1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典例1(2024·安徽安庆期中)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地理分界
线。其南北两侧的自然条件、地理风貌、农业生产或是生活习俗均有明
显的不同。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我国地理分界线中,与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吻合的是
( B )
A.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B.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 7月0℃等温线
B
(2)下列诗句中,描写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的是( C )
A.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B. 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
C.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D.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C
【点拨】(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月0℃等温线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
温带季风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我国东部河流有无结冰的分界线
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秦岭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
(2)结合诗句中关键词推断其所在地区:
“沙似雪”——西北地区;“黄天厚土”——北方地区;“江
南”——南方地区;“青海”——青藏地区。
要点2 四大地理区域的比较
典例2(2024·湖北黄冈期中)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各具特色:北方平畴
沃野,麦浪如金;南方河湖纵横,稻香千里;西北大漠孤烟,水草肥
美;青藏雪峰连绵,冰川晶莹。图1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图2为某
区域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甲、乙两地区的分界线基本一致的是( B )
A. 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B. 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C.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 森林与草原分界线
B
(2)图2景观位于图1中的( D )
A. 甲地区
B. 乙地区
C. 丙地区
D. 丁地区
D
【点拨】(1)甲北方地区与乙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秦岭
-淮河一线是水田和旱地分界线。
(2)西北大漠孤烟,水草肥美,结合图1中丁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可
知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以畜牧业为主,图2景观位于西北地区。
  (2024·重庆中考)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于大年三十20点(北京时
间)准时开播,四个分会场分别设在辽宁沈阳、湖南长沙、陕西西安、
新疆喀什。开播时的沈阳已是万家灯火,而喀什还处在落日余晖之中。
图为春晚会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 导致沈阳、喀什两地天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D )
A. 海拔高差大 B. 纬度差异大
C. 气候差异大 D. 经度差异大
2. 春节期间,西安街头( B )
A. 绿树成荫 B. 树枝光秃
C. 满树金黄 D. 落叶纷飞
D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长沙分会场最邻近的河流是( A )
A. 湘江 B. 汉江 C. 闽江 D. 赣江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24·河南中考)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位于三省交界处,是中
国历史文化名镇。在该镇西部,三省人民共居一条街道,街心建有“三
省石”。如图为荆紫关镇位置示意图及“三省石”景观图。据此完成
4~6题。
4. 推测图示“三省石”背面所刻汉字是( C )
A. 晋 B. 甘 C. 秦 D. 鲁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荆紫关镇曾是丹江水运的重要码头。在丹江行船时,从上游顺流而
下,有“三日过五县”之称,主要原因是该河段( D )
A. 水量稳定 B. 汛期较短
C. 结冰期长 D. 流速较快
D
6. 关于荆紫关镇的开发建议,合理的是( D )
A. 积极建设石化工业园
B. 拆除传统街区,改建楼房
C. 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D. 保护古镇历史文化风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23·陕西中考)“五一”假期,小丽一家从陕南出发,自驾去
革命圣地延安旅游,途中游览了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小丽在登山的过
程中,亲身体验到诗中描写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在返回
途中,他们遇到了高速公路受山体滑坡影响而临时关闭的状况。结合所
学完成7~9题。
7.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D )
A. 海陆分布 B. 纬度位置
C. 人类活动 D. 地形地势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小丽在终南山景区内看到一则标语“人杰地灵名胜迹,和合南北贯
东西”,联想到地理课堂上学习的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
( D )
A. 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 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9. 引发此次山体滑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
A. 暴雨 B. 沙尘暴 C. 大风 D. 火山
D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23·广东中考)某大型纪录片跨越我国大江南北,从东北林海
雪原到西北胡杨大漠,从青藏雪域高原到江南鱼米之乡,记录了我国四
大地理区域绚烂多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书写了祖国恢宏壮阔的山河史
诗。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 首都北京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B )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青藏地区 D. 西北地区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冬季,广州绿树成荫、哈尔滨冰天雪地,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
因素是( C )
A. 地形地势 B. 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 人类活动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谢谢观看(共19张PPT)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1课时 地理差异显著
目录
CONTENTS
知识精梳理
分层达标练
一、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 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 。
2.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 ,降水越来越 。
3. 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 状分布,逐级下降。
降低 
远 
少 
阶梯 



二、我国人类活动差异明显
1. 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 的分布特点。
2. 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 的分布特点。
3.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 ,西部 。
南稻北麦 
东密西疏 
高 
低 



三、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自然环
境差异 1月平均气温 于0℃ 于0℃
年降水量 ~ 毫米 于800毫米
主要地形 平原、高原 复杂多样
河流 流量 、汛期 、冬季 结冰 流量 、汛期 、
冬季 结冰
低 
高 
400 
800 
多 
小 

有 
大 
长 
无 








异 农田类型 以 为主 以 为主
主要 农作物 、大豆 、油菜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熟至三熟
传统民居 屋顶坡度较 ,墙体
较 屋顶坡度较 ,墙体

旱地 
水田 
小麦 
水稻 
小 
厚 
大 
高 



基础夯实
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3题。
1.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大致和1月( A )
A. 0℃等温线分布一致
B. 8℃等温线分布一致
C. 16℃等温线分布一致
D. -8℃等温线分布一致
A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冬季海口气候温暖,漠河却冰天雪地,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
因是( B )
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
C. 地形差异 D. 面积差异
3. 气温的南北差异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下面有关气温影响生产生活
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 苹果、梨主要产自热带、亚热带地区
B. 香蕉、柑橘主要产自暖温带地区
C.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房屋墙体较厚,密闭性强
D.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屋内有地炉火墙,利于保暖
B
C
1
2
3
4
5
6
7
8
9
10
能力提升
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
北部人口稀疏。据此完成4~5题。
4. 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空间格局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
A. 地形和气候 B. 土壤和植被
C. 土壤和气候 D. 地形和植被
5. 导致该线东、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D )
A. 宗教信仰 B. 历史文化
C. 国家政策 D. 经济发展水平
A
D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4·北京丰台期中)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的简笔画。读
图,完成6~9题。
6. 两地民居中( B )
A. 甲-屋顶坡度较小 B. 甲-临河流而建
C. 乙-建材多用竹木 D. 乙-窗户多且大
B
7. 两地中( D )
A. 甲-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
B. 甲-地方传统戏曲为秦腔
C. 乙-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
D. 乙-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
D
1
2
3
4
5
6
7
8
9
10
8. 据图可推断甲地( B )
A. 高寒缺氧 B. 潮湿多雨
C. 干旱多风 D. 地表崎岖
9. 传统民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下列保护和利用传统民居的措施,
合理的是( B )
A. 居民全部外迁,发展特色旅游
B. 保留民居特色,传承地域文化
C. 大量改建,满足现代生活需要
D. 原封不动,维持传统生活方式
B
B
1
2
3
4
5
6
7
8
9
10
创新探究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项目式学习任务。
项目主题 秦岭考察
项目背景 秦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为了深入了解秦岭,某中学地
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以“秦岭考察”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下面是项
目式学习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任务一 开展调查
小组成员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秦岭山地的基本环境。由于秦岭南北两
侧的气温、降水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南北两侧的农业生产活动也有明显
的差异,因此秦岭-淮河一线成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1)说出秦岭山脉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
秦岭呈东西走向;淮河自西向东流。
(2)举两例说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主要的自然环境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河
流冬季有结冰,主要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
是落叶阔叶林。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在
800毫米以上,河流冬季无结冰,主要位于亚热带、湿润区,属于亚热
带季风气候,植被是常绿阔叶林。(任选相对应的两项,其他答案合理
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3)下列图片中属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农田景观的是 。
甲 
1
2
3
4
5
6
7
8
9
10
任务二 分析探究
小组成员对查找的资料进行归类汇总,发现秦岭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秦岭的植被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等重要的生态功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4)分析秦岭植物种类丰富多样的主要原因。
海拔高;秦岭南北两侧气候不同。
(5)简述秦岭植被的生态功能。
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水质,调节区域气候等。
(6)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和北方是否集中供暖的分界线。试从
气温角度分析其原因。
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该线以南大部分地区冬季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气候温和;该线以北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
在0℃以下,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
1
2
3
4
5
6
7
8
9
10
任务三 成果展示
秦岭山脉曾经在开发中遭遇了破坏,近年来,秦岭生态环境持续向
好,但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等问题依然存在,违规开发等生态破坏问题
时有发生。针对这些问题,小组成员在进行项目学习总结时,提出了保
护秦岭山地生态环境的建议。
(7)写出两条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措施。
保护优先,自然恢复;拆除违规建筑;禁止私挖乱采,采育结合;植树
造林,建立生态保护区等。(任选两项,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谢谢观看(共16张PPT)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2课时 四大地理区域
目录
CONTENTS
知识精梳理
分层达标练
1. 划分依据:综合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
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地理位置 
1
2
3
2. 四大地理区域概况
(1)名称:
① 地区,② 地区,
③ 地区,④ 地区。
(2)山脉:
a ,b ,
c ,d ,e 。
(3)河流:
甲 ,乙 ,丙 。
北方 
南方 
西北 
青藏 
大兴安岭 
秦岭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横断山脉 
黄河 
长江 
淮河 
1
2
3
3. 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及主导因素
(1)界线A大致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接近。确定该界线
的主导因素是 。
(2)界线B大致与1月 ℃等温线、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一线的分布接近。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3)界线C与地势第 级阶梯的分
界线基本吻合。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400 
降水 
0 
800 
秦岭-淮河 
气温和降水(或热量和水分) 
一、二 
地形(地势) 
1
2
3
基础夯实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1~3题。
1. Ⅱ和Ⅲ区域的地理分界线是( C )
A.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B. 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C. 秦岭-淮河一线
D.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 C )
A. Ⅰ、Ⅱ B. Ⅲ、Ⅳ
C. Ⅱ、Ⅲ D. Ⅰ、Ⅳ
C
3. 下列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与区域Ⅲ相符合的是( C )
A. 传统民居墙厚、窗小
B. 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 水运是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
D. 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青稞
C
1
2
3
4
5
6
7
8
9
10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完成4~6题。
4. ①②两地区的自然景观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C )
A. 地形 B. 纬度位置
C. 海陆位置 D. 人类活动
C
1
2
3
4
5
6
7
8
9
10
5. 图中③地区成为一个特殊的区域,主要原因是( B )
A. 气温高 B. 海拔高
C. 降水少 D. 面积大
6. 几乎全部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是( C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B
C
1
2
3
4
5
6
7
8
9
10
能力提升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读我国四大地理区
域示意图,完成7~9题。
7. 下列地理事物没有位于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附近的是( A )
A.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B. 秦岭-淮河一线
C. 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A
1
2
3
4
5
6
7
8
9
10
8. 下列有关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区降水丰富,农业发达
B. 乙地区河流冬季会结冰
C. 丙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D. 丁地区是苹果、梨等温带水果的主产区
B
9. 下列语句描述的场景符合乙地区的是( )
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 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栏
D. 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
D
1
2
3
4
5
6
7
8
9
10
创新探究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生态保护,同时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
体验自然、了解自然以及游憩的机会。
材料二 2021年设立的首批国家公园分布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以 -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一线为界;该界线以东农业以 为主,以西以
为主。
(2)图中①②③④四大地理区域中,没有首批国家公园分布的
是 (填序号),该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大兴安岭 
种植业 

牧业 
③ 
干旱 
1
2
3
4
5
6
7
8
9
10
(3)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于我国的 天然林区,该地区植被丰
茂,人烟稀少,有利于东北虎豹栖息。
(4)哈尔滨的林林寒假去武夷山国家公园度假,乘坐高铁下车后他明
显感觉到气温比自己家乡 (填“高”或“低”),其主要影响因
素是 。
东北 
高 
纬度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5)贝贝(男生)和玲玲(女生)暑假前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
园,看到宣传牌时产生了疑问,如下图所示,你赞成谁的说法,并
说明理由。
赞同玲玲的说法。理由:热带雨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收二氧
化碳,释放氧气的生态效益,钱库是指利用热带雨林风光发展旅游业增
加居民经济收入。
1
2
3
4
5
6
7
8
9
10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