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习题课件(2份打包)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习题课件(2份打包)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8 21:28:39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目录
CONTENTS
单元建结构
知识精梳理
分层达标练
一、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1.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 国家。
2.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广东的 、珠海、汕头和福建的
设立经济特区,现在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3. 现在我国成为世界第 大货物出口国,世界先进航天国,我国
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 位。
发展中 
深圳 
厦门 
一 
二 



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1. 协调 关系。
(1)我国人口、 、环境的矛盾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大,面临着资源特别是能源紧缺、 、生态环境恶化等
方面的问题。
(2)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 发展的道路,是应
对这些挑战的正确选择。
人地 
资源 
环境污染 
可持续 



2. 促进各区域的 发展。
(1)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 部发展不平衡,沿海
与内地以及 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2)为了逐步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正在大力实施 部大
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 部地区崛起、推动城乡
发展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决策。
3. 维护我国的 权益。
协调 
东、中、西 
城乡 
西 
中 
海洋 



三、做负责任的大国
1. 我国正以更加自信、更加开放、更加负责的姿态走 发展
道路。
2. 我国坚定和平、发展、 、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
务。
3. 2013年,我国政府提出“ ”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和平 
合作 
一带一路 



基础夯实
(2024·黔东南州期末改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1
世纪的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已经
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赞誉,但在发展中也存
在一些挑战。据此完成1~2题。
1. 下列对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叙述正确的是( A )
A. 跻身于世界先进航天国家之列
B. 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C. 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D. 我国各区域发展平衡
A
1
2
3
4
5
6
7
8
9
2. 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作为负责
任的大国,我国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有大
国担当表现的是( D )
A.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B. 积极参与国际救援
C. 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D. 加入世贸组织
D
1
2
3
4
5
6
7
8
9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
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GDP越大,其发展水平越高。读
2018~2022年我国GDP及其增长速度图和2022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
GDP及其增长速度表,完成3~4题。
地区 东部 中部 西部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622 018 266 513 256 985
比上一年增长/% 2.5 4.0 3.2
1
2
3
4
5
6
7
8
9
3. 由图可知,我国GDP增长速度变慢的阶段是( A )
A. 2018~2020年
B. 2019~2021年
C. 2020~2022年
D. 2018~2022年
A
1
2
3
4
5
6
7
8
9
4. 从表格中的信息可以推测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情况是
( D )
A. 西部地区GDP最低,增长速度最慢
B. 东部地区GDP最高,增长速度最快
C.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基本平衡
D. 中、西部地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D
1
2
3
4
5
6
7
8
9
能力提升
(2024·广东中考)2024年6月2日至3日,我国嫦娥六号探测器顺
利完成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智能快速采样。探测器还搭载了欧洲空间
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的科研设备,协同开展科学探测任务。据
此完成5~6题。
5. 探测器顺利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智能快速采样,主要得益于我国
( B )
A. 资源丰富 B. 科技先进
C. 人口众多 D. 农业发达
B
1
2
3
4
5
6
7
8
9
6. 探测器搭载多国科研设备,协同开展科学探测,体现了( A )
①大国担当精神 ②共同发展理念 ③开放包容态度 ④共同富裕思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A
1
2
3
4
5
6
7
8
9
(2024·河北九市联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中,由9条断续
线组成的“U”形线,通常被称为“九段线”,是我国对海域权益边界
的一种画法。下图为南海诸岛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 九段线囊括区域( D )
A. 所示的海域是我国东海
B. 曾母暗沙是我国领土最西端
C. 位于中纬度亚热带地区
D. 第一段位于我国台湾岛附近
D
1
2
3
4
5
6
7
8
9
8.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应该( A )
①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
②提高参与海洋开发的企业和公民的风险防范意识
③提升我国海洋权益实际管控能力
④立即采取强硬手段,武力解决海洋问题
A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创新探究
9.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发展绿色原生态农业、现代高效
农业,可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南省东、西部存在自然环境差异,乡村振兴之路也有所不
同。图为河南省地形示意图。
1
2
3
4
5
6
7
8
9
材料二 重渡沟位于河南省西部伏牛山区。早期,村民以砍竹挖矿为
生,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1999年起,当地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俗
文化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目前已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材料三 沈家村位于河南省东部华北平原,土地平整、肥力较好,是全
国重要的小麦产区。沈家村在种植普通小麦的基础上,推广优质小麦,
村民高兴地说:“咱家的麦子不仅能蒸馍,还能做面包了!”目前,沈
家村正在建设新一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这根“金扁担”逐渐
从规划走向现实。
1
2
3
4
5
6
7
8
9
材料四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川西南横断山系东北缘,地形复杂
多样,地表起伏大,地形崎岖。
【自然环境差异】
(1)河南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方地区,重渡沟位于沈
家村的 方向。
(2)读图可知,河南省东、西部存在自然环境差异,东部沈家村海拔
在 米以下,地势低平,以种植业为主;西部重渡沟地处 ,早期以砍竹挖矿为生。
北 
西南 
200 
山地
1
2
3
4
5
6
7
8
9
【重渡沟:生态环境变化】
(3)早期重渡沟村民砍竹挖矿,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
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易引发 (写出一种地质
灾害)等。
(4)1999年起,重渡沟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改善了 ,增
加了经济收入。
滑坡、泥石流 
生态环境 
1
2
3
4
5
6
7
8
9
【沈家村:农业现代化】
(5)从地形、土壤其中一方面简述沈家村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地形:位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便于耕种;土壤:土壤肥沃,利于农
作物生长。
(6)沈家村的麦子不仅能蒸馍,还能做面包主要是依靠 (填“推广农业机械”或“培育优良品种”)。
培育优良品种
1
2
3
4
5
6
7
8
9
【学以致用:乡村振兴】
(7)重渡沟和沈家村都利用自身地理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你认为对凉山彝族自治州乡村振兴更具借鉴意义的村落是 ,
理由是:


重渡沟 
沈家村属于平原地形,而重渡沟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同属于山
地地形,地理环境类似,故对凉山彝族自治州乡村振兴更具借鉴意义的
是重渡沟 
1
2
3
4
5
6
7
8
9
谢谢观看(共40张PPT)
章末复习 青藏地区 中国在世界中
目录
CONTENTS
知识建体系
要点巧突破
真题赢中考
横断
昆仑
世界屋脊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黄河
高寒
太阳辐射
畜牧业

牦牛
青稞
藏袍
糌粑
平顶碉房
青海
长江
中华水塔
雪山


水土流失
退耕还草
发展中


小康社会
人地
协调
海洋
要点1 区域比较
典例1(2024·云南省中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均位于我
国西部地区,是我国畜牧业大省。读新疆和西藏两自治区示意图,回答
下列问题。
(1)图中A山脉以北是塔里木盆地,以南是青藏高原,A山脉是
山脉。
(2)新疆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西藏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
是 ,受自然环境影响,两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3)两省级行政区域耕地面积较小,新疆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西藏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地带。
昆仑
高寒 
有灌溉
水源的绿洲上 
海拔较低的河谷 
(4)有人提议在两省级行政区域大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发展畜牧
业。环保工作者表示反对,请你说出理由。(答两点)
两地自然环境脆弱,增加放牧牲畜数量会加剧草场退化;会加剧土地荒
漠化;会影响草原生态平衡,减少生物多样性等(任选两点,其他答案
合理也可)。
(5)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两省级行政区域正在探索“牧
业+光伏”发展模式,请说出该模式带来的益处。(答一点)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任答一点即可)
【点拨】(1)读图可知,两区域图中都有的山脉A是昆仑山脉。
(2)区域特征分析:新疆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农业以畜牧业
为主,耕地主要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上;西藏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
是高寒→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如雅鲁
藏布江河谷地带。
(3)区域环境的影响:新疆和西藏自然环境脆弱,增加放牧牲畜的数
量,发展畜牧业,会加剧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等问题。
(4)区域发展:新疆和西藏太阳能资源丰富,探索“牧业+光伏”发
展模式,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有助于保护生态环
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
要点2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典例2(2024·河南中考)“青电入豫”工程一头牵着清洁能源丰富的
青海省,一头连着能源需求大的河南省,被誉为输送清洁能源的“高速
公路”。如图为青海省、河南省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
问题。
【绿电出高原】
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但清洁能源发电量不稳
定,存在“夏丰冬枯、日盈夜亏”的现象,给电力输送带来一定隐患。
(1)列举青海省可着重发展的清洁能源类型。
水能、风能、太阳能等(任答两点即可)。
(2)分析青海省清洁能源发电量“夏丰冬枯、日盈夜亏”的原因。
夏季光照时间长,河流水量大,太阳能、水能发电量大;白天的太阳能
发电量高于夜晚;等等。(任答一点即可)
【入豫惠民生】
2024年4月,“青电入豫”工程骨干电源点玛尔挡水电站开始发
电,该水电站及配套项目可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其所在的三江源地区生
态环境脆弱,玛尔挡水电站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多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如图)。
(3)简述上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具体作用。(任答三点即可)
节约水资源,减少水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轻空气污染;保护生
物多样性;恢复地表生态。
(4)说出“青电入豫”工程对河南省发展的意义。(任答两点即可)
保障电力供应;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空气质量;等等。
【点拨】
(1)资源调出区的资源类型和特点。
①资源优势: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上,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
丰富。
②青海省清洁能源发电量时间不均:夏季光照时间长,太阳能发电量
大;夏季河流水量大,水能发电量大→太阳能、水能夏丰冬枯;白天的
太阳能发电量高于夜晚→太阳能日盈夜亏等。
(2)资源调出区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图中材料可知,污水处理再回
收→节约水资源,减少水污染;纯电卡车担重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减轻空气污染;“不务正业”来养鱼→保护生物多样性;复垦复绿助恢
复→恢复地表生态。
(3)资源调入对资源调入区的影响:“青电入豫”工程对河南省发展
的意义包括保障电力供应;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空气质量等。
  (2024·山东滨州中考)“茶马古道”是古代川、滇茶叶和西藏马
匹、皮毛交易的重要通道。图为“茶马古道”局部路线图。据此完成
1~3题。
1. 通过“茶马古道”互换的商品,可以反映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业生
产部门是( B )
A. 种植业 B. 畜牧业
C. 林果业 D. 渔业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古代茶农将茶叶制成茶砖运往西藏,主要原因是  ( A )
A. 储运方便 B. 便于冲泡
C. 提升品质 D. 方便晾晒
3. 行走在“茶马古道”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D )
①地形崎岖 ②高寒缺氧 ③沙尘风暴 ④蚊虫叮咬
A
D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24·四川眉山中考)青海的塔拉滩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一年
中绝大部分天数日照时长超过12小时,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人们在这
里修建了一座大型光伏电站(图1),当发电站运营一段时间后,发现
该地野草生长迅速,竟意外收获了一座天然牧场(图2)。据此完成4~
6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在塔拉滩荒漠建光伏电站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C )
A. 降水丰富 B. 地势起伏大
C. 太阳能丰富 D. 大风天气多
5. 在塔拉滩光伏电站的工作人员应时常配备( D )
①太阳镜 ②雨伞 ③保暖衣物 ④高压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野草生长迅速,会影响光伏电板对太阳光的吸收,对此最合理的解
决措施为( C )
A. 利用化学合成除草剂除草
B. 大量使用机械化设备除草
C. 养殖合理数量的羊群啃食
D. 利用人工焚烧的办法除草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24·四川凉山州中考)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
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26日,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
站,与神舟十七号乘组实现“太空会师”。我国不仅在航空航天方面取
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其他各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就,综合实力不断增
强,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据此完成7~8题。
7. 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实现了中国空间站的“太空会师”。以下不属
于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条件的是( D )
A. 科技力量雄厚 B. 科研人才众多
C. 国家政策扶持 D. 劳动力丰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挑
战,我们做出了积极的应对,其中不包括( D )
A. 协调人地关系
B. 促进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C. 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D. 不承担相应国际事务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2024·湖南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暑假期间,大学生小华参加了“大美中国”的骑行活动。下图示意
骑行线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安全骑行
(1)小华根据天气预报(如图所示),得知武汉市未来三天为 (填天气状况),决定暂缓骑行。
乐在途中
(2)此次骑行途经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和青藏地区,小华观察到安徽民居与西藏碉房的屋顶坡度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中雨
南方 
降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知行合一
(3)西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 市是骑行的终点站。在此地,小
华参加了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简要说明青藏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
重要性:

拉萨 
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严格保护自然环境和珍稀动物,可
以防止生态破坏和草地沙化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2024·吉林长春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区域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
东北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两地区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发展新
渠道。
材料二 图1为青藏地区略图,图2为东北三省及周边区域略图,图3为
湿地生态效益示意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冷资源”-“热经济”】
(1)青藏地区主要受 因素影响,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东北
三省纬度较高,冬季寒冷。两地“冷资源”丰富,积极发展冰雪旅游,
不断催生“热经济”。
地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新能源-好“风”“光”】
(2)近年来,青藏地区的塔拉滩大力发展光伏产业,逐步探索出“光
伏+牧场+生态”的绿色发展模式。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结构图补
充完整。
① ,② 。
强 
畜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东北三省铁路网稠密,如普速铁路干线A 线。这里有我国
四大工业基地之一的 工业基地。近年来,东北三省部分地区
大力发展风电,一批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为东北振兴注入了新
活力。
京哈 
辽中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护湿地-筑屏障】
(4)三江源地区有世界最大的高原湿地,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
淡水湿地,两地在湿地保护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图3写出一点湿地
的生态效益。
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降解污水;补给地下
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任写一点即可)。
(5)湿地关系到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请写出一条保护湿地的措施。
加强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强重点生态问题的治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2024·山东泰安中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
大国家战略。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生态牧业,保护中华水源】
青海省玛多县位于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腹地,黄河流域年总径流
量的43%在这里汇集,全县平均海拔4 500米以上。近年来,当地走绿
色发展之路,形成了“光伏+牧场+生态”的绿色发展新模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玛多县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填字母)
A. 海拔高,空气稀薄
B. 纬度低,热量充足
C. 气温高,晴天较多
D. 风沙大,风力强劲
A 
(2)玛多县“光伏+牧场+生态”的发展模式对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
环境有哪些作用?(至少两点)
有利于增加三江源地区植被覆盖率;有利于保护和丰富三江源地区生物
多样性;有利于保护和增强三江源地区的水源涵养能力;等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引水灌溉,造福沿岸人民】
河套平原位于黄河“几”字形河道的最北端,素有“塞上米粮川”
之称,为内蒙古主要农业区。
(3)河套平原被称为“塞上米粮川”的主要原因有


引黄河水灌溉,
水源充足;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位
于河套平原,地形平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综合治理,生态经济双赢】
“荒坡上栽树崖畔畔上青,山腰腰梯田沟道道坝。秃峁峁变绿海,
沟道道赛江南。”一曲悠扬的信天游,讲述着黄土高原由“黄”转
“绿”的奇迹。现如今,这里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发生
了巨大变化。请列举该地区由“黄”转“绿”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陡坡地带植树种草;缓坡地带修梯田;坡脚处修挡土坝;沟谷地带打坝
淤地;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地处陕西省延安市的洛川,出产的苹果肉质细嫩致密、汁多松
脆、酸甜适口,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试从地形与
气候方面分析洛川苹果品质优良的有利自然条件。
地形:洛川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塬面宽阔,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有利
于果树生长。气候:洛川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晴天多,光照充足;昼
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河口保护,绘就美好画卷】
黄河入海口以景观原始旖旎而闻名于世,这里水源充足,植被
丰富,水文条件独特,海淡水交汇,形成了宽阔的湿地。区域内芦
苇分布面积达40余万亩,共有植物680余种,鸟类370多种,生物多
样性资源丰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请分析保护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的积极意义。
有利于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有利于降低
碳排放,调节气候;等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