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四年级下册
天 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抓住反复出现的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3.积累好词佳句。
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天窗》,说说关于“天窗”,你了解到了什么?
导入
作者简介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1896 年出生于浙江桐乡,他的作品如《子夜》《林家铺子》等,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宏大的叙事结构著称,生动展现特定时代社会风貌与矛盾冲突。作为新文化运动先驱,他还积极投身文学理论探索,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981 年,茅盾先生逝世,却留下无尽精神财富 。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什么是天窗?
1
2
3
4
5
6
7
8
初读课文
字词星空
慰 藉 卜落
词语我会认
wèi jiè
bǔ
我会认
慰
慰:wèi
慰问:wèi wèn
表示对别人的安慰和问候。
藉
jí(声名狼藉 )
多音字
jiè(慰藉 )
造句
黎明的灯光,给人一种慰藉(jiè)。
厂长因渎职,被公安局收容,弄得声名狼藉(jí)。
我会写
zhàng
jiè
锐
ruì
tān
wèi
藉
滩
帐
慰
我会写
yīng
蝠
fú
bà
biān
霸
鹰
蝙
shuò
烁
帐
zhàng
我会写
帐:书写时先写“巾”字旁,然后写“长”。注意“巾”字旁要写得扁平,不要太高,而“长”要写得方正。
烁
shuò
我会写
书写时先写“火”字旁,然后写“乐”。注意“火”字旁要写得紧凑,不要太散,而“乐”要写得圆润。
蝙
biān
我会写
书写时先写“虫”字旁,然后写“扁”。注意“虫”字旁要写得流畅,不要太生硬,而“扁”要写得方正。
乡下的房子
木板窗
读课文,什么是天窗?天窗的作用是什么?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打开,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为什么要介绍乡下房子的窗户?
介绍乡下房子只有一排木板窗,为下文开天窗作铺垫。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似的。
比喻
木板窗关起来时,屋里像地洞似的又黑又静。
原因
像地洞里似的:这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将关着木板窗后黑暗的屋子比作地洞,生动地表现出屋内黑暗的程度之深,几乎没有任何光亮,突出了环境的昏暗。
于是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天窗是什么样子的?在大人们心中,天窗有什么作用?
天窗是在屋顶开的一个小方洞,再放一块玻璃。天窗是为了透光用的。
于是:表示承接上文的原因或条件而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表明因为木板窗关闭后屋内黑暗的问题,所以乡下人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引出了在屋顶开洞装玻璃这一行为。
聚焦雨天
读课文第4、5自然段。思考:雨天时孩子们的苦恼是什么?透过天窗,孩子们看到了什么?又想象到了什么?
苦恼
看到了
想到了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随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主要描写了夏天阵雨来时,孩子们与大人们的不同反应,以及在此情境下天窗对于孩子们的特殊意义。
慰藉:指安慰、抚慰。这里形象地表达出在孩子们被关进屋子里后,孤独无聊时,天窗给予了他们心灵上的安慰,成为他们在这种情境下的情感寄托。
当夏天阵雨来临时,孩子们原本在雨中欢快地跑跳、仰脸看闪电,享受着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快乐。然而大人们因为担心他们的安全,将他们唤回屋内并关上木板窗,这使得孩子们突然从自由欢乐的状态被束缚在黑暗、封闭的屋内,就像被关进了地洞一样,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失落和无聊。而此时,小小的天窗成为了连接屋内与外面世界的窗口。
“慰藉”在字典里就是安慰的意思
理解“慰藉”,体会快乐。
小小的天窗不仅给屋里的人送来了光明,还是孩子们雨天和月夜“唯一的慰藉”,为什么呢?孩子们之前希望的是什么?之后在那扇小小的天窗里“看”到了什么?轻声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体会体会。
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带子似的闪电一划。
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第5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互动课堂
欢快
速度快
眨眼、逗趣
看到的
听到的
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想象到的
用“扫荡”来形容孩子们想象的画面,形象地写出风雨的可怖与狂暴。
卜落卜落:象声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雨点下落时连续不断、清脆的声音,使读者仿佛能够听到雨滴落地的声响,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画面感。
前半部分通过“小小的玻璃”引导读者将视线聚焦到天窗上,“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雨脚以人的动作“跳”,使雨的形象更加生动活泼。“带子似的闪电一瞥”则形象地描绘出闪电的形状和出现的瞬间性。后半部分“你想象到……”则是由眼前的景象引发出的想象。
聚焦夜晚
读课文第6、7自然段。思考:夜晚时孩子们的苦恼是什么?透过天窗,孩子们看到了什么?又想象到了什么?
苦恼
看到了
想到了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描绘了晚上孩子们被要求上床休息时,通过天窗与外界自然建立联系,以及天窗成为他们情感慰藉的情景。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颗星、一朵云,想象到星星,云彩。
比较两句话,看看哪个表达效果好,并说说好在哪里。
比喻更加生动
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一朵云
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
发挥想象:
透过天窗,我看见了( ),想象到( )。
天窗就像一个有限的取景框,它框住了一部分天空和外面的世界。而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的想象力是不受束缚的。当通过天窗看到一粒星、一朵云或者一条黑影这些简单的景象时,去赋予这些简单事物更多的意义。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他们会把看到的这一点景象作为起点,然后像是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一样,联想到更多相关的事物。
为什么作者说要感谢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
?
讨论交流:
“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体现了孩子们强大的想象力。天窗本身只是一个有限的窗口,但孩子们却能凭借自己的想象,将没有的、虚幻的事物变得如同真实存在一样。“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进一步强调了孩子们的这种想象所带来的感受是独特且深刻的。
他们能从看似无的天窗中想象出无数有的东西,从虚幻的景象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美好。如果没有天窗,孩子们可能就无法拥有这样一个激发想象力的平台,他们的世界可能会显得相对狭窄和单调。所以,发明天窗的大人们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想象的大门,满足了孩子们好奇心和探索欲,让他们能够在有限的空间里感受到无限的世界,因此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
小小的天窗就是一个小小的世界,它放飞了孩子们的心灵,带给他们无尽的想象与快乐。
看 想
天 窗
唯一的
慰
藉
一粒星
一朵云
一条黑影
(仔细观察)
(合理想象)
雨脚
闪电
星、云
蝙蝠、夜莺、猫头鹰
……
概括主旨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写的是乡下孩子透过屋顶上小小的天窗看到和听到的点点滴滴,无尽的遐想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这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成了孩子们心灵飞翔的窗户,表达了孩童时代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
一、看拼音,写词语。
ruì lì
shǎn shuò
( )
( )
( )
( )
è bà
( )
慰 藉
河 滩
闪 烁
恶 霸
锐 利
biān fú
( )
蝙 蝠
wèi
jiè
hé tān
课堂演练
二、说一说:成为孩子们心灵慰藉的天窗是什么样子的?
小方洞
开在屋顶
透过光亮
作业
雨天或是雪天,透过玻璃窗看着外面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温馨提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第7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文段中请用上“也许……也许……也许……”的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