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全国通用)模板12名篇名句默写(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全国通用)模板12名篇名句默写(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0 10:21:57

文档简介

模板14 名篇名句默写答题模板
真题分析 名句默写的题型逐渐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填空式默写。现在更常见的题型包括情境式默写和开放式默写,这两种题型都要求考生不仅准确记忆名句,还要能理解其含义并灵活应用。 考查的名句范围广泛,不仅限于高中所学内容,还可能涉及初中甚至更早期的古诗文。这要求考生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储备。 随着题型的多样化和考查范围的扩大,名句默写的难度也在不断提升。考生不仅需要准确记忆名句,还要能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情境背景。
常见设问 (2024·新高考Ⅰ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024·新高考Ⅱ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024·全国甲卷)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024·北京卷)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字迹清晰。 (2024·天津卷)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关键词 补写、填写
命题预测 名句默写题中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以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能力。对于一些经典且重要的古诗文名篇名句,考试中可能会反复出现,因此学生应给予足够重视。名句默写题可能会更多地结合现实情境进行考查,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并灵活运用。 名句默写考情呈现出题型多样化、考查范围广泛、难度提升等趋势。为应对这些变化,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来加强名句的学习和训练。
答题步骤
第一步 看关键提示
题干中往往包含所填写名句的关键意象或意思的信息。要紧扣这些信息联想相关诗句,还要 利用情境提示,情境式默写题中,题干通常会给出一定的情境提示。要根据这些提示捕捉相关信息,从而准确作答。
第二步 写对应句子
默写时要注意字形的准确性,避免因为字形错误而失分。在背诵和默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那些容易写错的字词 。
技巧点拨
一、直接默写
一般是给出上下句要求写出对应的前后句。注意不要混淆篇目、句间顺序,还要格外关注易错字、同音字、形近字,保证书写准确无误,整洁清晰。
例: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字迹清晰。
(1)春光旖旎,佳客临门,杜甫诗兴盎然:“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解析 依据“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可知是《客至》,后两句是“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缘”“蓬”不要写错。
二、理解默写
理解性默写是把理解和背诵结合起来,根据题干提供的对所考查的“名句名篇”的分析或提示,写出相应的诗文内容。要准确理解题干中的提示语或阐释,明确问题指向,进一步思考其内容指向和范围限制;要仔细审题,根据关键词语联想句子。
例:“屈平辞赋悬日月”是李白对屈原的高度评价。在《屈原列传》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解析 依据“屈平辞赋悬日月”可知,是《屈原列传》中的“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注意“志”不要写错,两个“也”不要漏写。
三、开放默写
与传统的填空式默写相比,开放性默写更加灵活和开放。它不再局限于固定的诗句或文句,而是要求考生根据题干提示,从所学的古诗文中选择最合适的句子进行填写。这要求具备更广泛的古诗文知识储备和更强的分析运用能力 。
例:行至群山深处,见到一挂瀑布飞泻而下,水石激荡,轰鸣作响。于老师回头对学生们说:“这不就是古诗中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嘛!”
[答案]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解析 依据“群山深处,见到一挂瀑布飞泻而下,水石激荡,轰鸣作响”回顾所学,可以对应“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句。
真题示例
(2024·新高考Ⅰ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3)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 , ”,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
【答案】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模板运用
第一步 看关键提示:(1)“《屈原列传》”“寻常事物”“宏大意旨”。
(2)“爱陶居”“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栽种了多种树木”。
(3)“唐代诗人写时事”“托之于汉代”“借汉喻唐,以古方今”。
第二步 写对应句子。(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2)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3)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易写错的字有:称、指、迩、见、荫。
(2024·天津卷)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平辞赋悬日月”是李白对屈原的高度评价。在《屈原列传》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2)毛泽东《沁园春·雪》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苏轼面对滚滚长江、巍然赤壁,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曾有类似感慨:“ , 。”
(3)班级足球队以一球未失的战绩赢得学校比赛冠军,同学们借用《蜀道难》中的“ , ”称赞守门员的出色表现。
【答案】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模板运用
第一步 看关键提示:(1)“屈平辞赋悬日月”“《屈原列传》”。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念奴娇·赤壁怀古》”。
(3)“一球未失的战绩”“《蜀道难》”“称赞”。
第二步 写对应句子。(1)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3)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易错字词有:推、豪、当。
举一反三
1.(2024·河南·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纳纳在秋游途中听到景区播放的古风音乐,旋律优美动听,仿佛行云都为之静止,她不禁想起了《李凭箜篌引》中的两句:“ , 。”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引古论今,先概括了创业容易守业难的普遍规律,然后进一步分析兴邦是由于“ ”的道理。
(3)古代诗人在表达思念时常使用“悬想”手法,即不直接说自己的心情,而是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正在思念自己,如“ , ”就是如此。
【答案】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 殷忧而道著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蜀、颓、殷、著、茱萸。
2.(2024·上海普陀·一模)按题目要求填空。
(1) ,仙之人兮列如麻。(《梦游天姥吟留别》)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
(3)《过秦论》中描绘大量民众踊跃追随陈涉起义的句子是“ , ”。
【答案】 虎鼓瑟兮鸾回车 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易错字有:“瑟”“鸾”“赢”“景”。
3.(2025·湖南长沙·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斯在《谏逐客书》中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强调广纳人才的必要,在苏洵的《六国论》中也有强调要用心礼待“天下奇才”的句子是:“ , 。”
(2)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化用窦巩《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的句子是:“ , 。”
(3)“春江”意象悠长,潺潺流水触动心弦,自古以来便是诗人笔下钟爱的风景,频繁地在古诗词中流淌,如“ , ”。
【答案】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赂”“事”“凝”“倾”“生”“滟”。
4.(2025·广东·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物理实验课上,同学们不愿意动手操作,随意填写实验数据,老师引用苏轼《石钟山记》中“ , ”两句话教育学生:凡事没有经过亲身实践就主观猜测论断,是不可能获得真才实学的。
(2)春和景明,小王一家趁着周末登山望远。行走在曲折的山路上,小王被山花吸引了,倚靠着石头,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此番情形让他想起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两句诗“ , ”。
(3)善用借代是古诗词的常见特点,比如“ , ”。
【答案】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臆、倚、暝、樯橹。
5.(2025·湖南长沙·模拟预测)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荀子·劝学》认为人的才德要通过后天不断学习获得。“金”要锋利,需“就砺”;君子想要“ ”就要“ ”。
(2)黄庭坚《登快阁》中的“ , ”两句既是对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又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3)鸿雁是一种候鸟,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情思,如“ , ”。
【答案】 知明而行无过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己”“澄”“雁”“度”。
6.(2025·重庆·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有同学给你取了个绰号,你觉得无伤大雅,可以用《种树郭橐驼传》里的“ , ”进行自嘲,展现幽默。
(2)翻过一座高山,你看到江水东流,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里的句子:“ , 。”
(3)宋人写词,喜欢用历史人物入词,如“ , ”拓宽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蕴。
【答案】 甚善 名我固当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善、遮、毕竟、瑾、初、巷。
7.(2025·新疆·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企业招聘会上,人社部门领导用《谏逐客书》中的“ , ”两句话,通过阐述高山与泥土的关系,告诫用人单位要接纳各种人才。
(2)深秋时节,小明登上奉节白帝城,万山稀疏,水势汹涌,他不禁吟诵起杜甫《登高》中“ , ”的诗句来。
(3)“孤城”是唐诗宋词中的常见意象,常被用来描绘苍凉悲壮的意境,如“ , ”。
【答案】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太、萧、滚、腓、稀。
8.(2025·辽宁·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类比的手法,指出若君主“德不厚而思国之理”就好比“ , ”一样均达不到目的。
(2)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写出词人与妻子天人永隔已久;而“ ”又流露出妻子离世后自身处境的悲凉。
(3)在古代诗文中,常常将女子的秀发比喻成云,如“ , ”。
【答案】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十年生死两茫茫 无处话凄凉 绿云扰扰 梳晓鬟也(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茫、鬟、鬓、度。
9.(2024·天津·模拟预测)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1) 子曰: “其 ‘恕’ 乎! , 。”(《论语·卫灵公》)
(2) 自伐者无功, 。(《老子》四章)
(3)《国风》好色而不淫, 。(《屈原列传》)
(4)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过秦论》)
(5)《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 。 ” (《礼记》)
【答案】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自矜者不长 《小雅》怨诽而不乱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矜”“诽”“报”“庶”“壹”。
10.(2024·北京平谷·模拟预测)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拟行路难》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两句是:“? 。”
(2)《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对旧项脊轩进行改造,写到“ , ”,使得房间的亮度大增,采光极好。
(3)《六国论》中,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两句是“ , ”。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 ”两句直接抒情,追怀往事,抒写对前人怀古的不满之情。
【答案】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千古凭高对此 谩嗟荣辱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踯躅”“垣”“卿”“焉”“谩”“嗟”。
1.(2025·辽宁·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直接提到自己的树之所以种得好,原因在于“ ”;在文末直接点出本文的写作意图是“ ”。
(2)龚自珍曾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除人才”的诗句来呼吁当权者能够不拘一格任人唯贤,这与刘克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 , ”这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3)古人在诗文创作时非常喜欢使用修辞手法,尤其钟爱比喻或拟人,因为它可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和意图,例如“ , ”。
【答案】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未必人间无好汉 谁与宽些尺度 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纤云弄巧,飞星传恨/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致、戒、宽、负、烛。
2.(2025·山东临沂·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感情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人生话题,在古人心中亦然。例如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借庭中枇杷树“ , ”睹物思人,悼亡念存,抒发对亡妻的深切怀念。
(2)高中毕业在即,你会用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所言“ , ”一句,勉励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破除一切艰难险阻,到达理想的彼岸。
(3)海子在他的诗中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是我国古代诗人写诗时常用的意象,例如“ , ”。
【答案】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亭、酌、潮。
3.(2025·河北邯郸·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卫灵公》中提到了“ , ”的可贵品质,孔子认为这种不强人所难的品质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的。
(2)古代文人侧面描写音乐之妙,常常从不同角度进行描写,如《琵琶行并序》中“ ”一句就是从其他船上人的反应的角度来写琵琶声的动听,而《赤壁赋》中“ ”一句则是从动物的角度来衬托箫声的神妙。
(3)在古诗文中,“木”这一意象可以有多种解释,如“ ”中的“木”就是树木的意思,而“ ”中的“木”则为树叶的意思。
【答案】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东船西舫悄无言 舞幽壑之潜蛟 木欣欣以向荣(臣闻求木之长者)
无边落木萧萧下(落木千山天远大)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己”“壑”“潜”“萧”。
4.(2025·辽宁沈阳·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恕”可以作为一个人终身奉行的行为准则,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论语>十二章》中的“ , ”。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如画的江山激起苏轼“一时多少豪杰”的畅想,《赤壁赋》中,“ , ”的寥廓之景,引发了“客”对赤壁大战的回顾。
(3)在礼乐之邦,乐器与人的情感抒发、思想表达密切相关,古诗文中,我们随处可见乐器与情感相生相伴的身影,如“ , ”。
【答案】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施”“缪”“嘉”“羌”。
5.(2025·江苏盐城·一模)完成默写。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 ”道出了六朝更替的原因,“ ”嗟叹统治阶级不以史为鉴,仍挥霍无度,沉溺酒色,以致相继覆亡。
(2)《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申述“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其中“ , ”两句照应了欲“进”而不能。
(3)在古代诗歌中,植物的凋零很容易引发诗人的伤感之情,比如“ , ”。
【答案】 繁华竞逐 悲恨相续 臣欲奉诏奔驰 则刘病日笃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竞、驰、笃、萧、憔悴、损。
6.(2025·江苏南京·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师经常用《劝学》中“ , ”两句鼓励学生,指出学习时只有多方涉猎并勤于反思,才能不断成长进步。
(2)深秋时节,古都金陵江水澄澈、山峰林立的景色,使人联想到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描述的“ , ”。
(3)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用“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描写出李白“酒仙”的形象,李白的许多诗作中都提到酒,如“ , ”等。
【答案】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己、知、簇、销、恣、谑、直。
7.(2024·北京·三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扬州慢》中,姜夔化用杜牧曾经描写扬州繁华的句子:“ ,波心荡, 。”
(2)杂言古体诗《蜀道难》中描写急流冲击山崖,使大石滚动而下,山谷间响起雷鸣声的句子是:“ , 。”
(3)有人问郭氏种树的经验,他开宗明义地说:“ ,能顺木之天, 。”
(4)《归去来兮辞》中作者在领略到自然万物之美后,发出“ , ”的生命感叹。
【答案】 二十四桥仍在 冷月无声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以致其性焉尔 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喧豗”“砯”“壑”“橐驼”“孳”“致”“休”。
8.(2024·天津武清·模拟预测)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古代诗人墨客对山川大河情有独钟,更是将他们胸中的理想国度诗化。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将自己的社会理想描述成一幅与冠者、童子一起“ , ”,吟咏而归的春游图景。而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描写了山路崎岖曲折,不知不觉天色已晚,诗人索性沉醉其中。其实,文章的意蕴跟景致又是如此相似,小中见大,微中见远,正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以“ , ”两句评价屈原的文章言近意远,引类譬喻含义深刻。
【答案】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沂”“雩”“暝”“迩”。
9.(2024·上海金山·一模)按要求填空。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十二章》)
(2)古人云:“以地事秦, ,薪不尽,火不灭。”(( )(作者)《六国论》)
(3)王羲之《兰亭集序》中,“ , ”两句,批评了魏晋名士崇尚虚无思想。
【答案】 敏于事而慎于言 犹抱薪救火 苏洵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识记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慎、抱、洵、固、诞、殇。
10.(2024·上海浦东新·一模)按要求填空。
(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飞湍瀑流争喧豗, 。( 《蜀道难》)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答案】 怅寥廓 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以及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易错字词:怅、寥廓、砯、壑、跬。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模板14 名篇名句默写答题模板
真题分析 名句默写的题型逐渐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填空式默写。现在更常见的题型包括情境式默写和开放式默写,这两种题型都要求考生不仅准确记忆名句,还要能理解其含义并灵活应用。 考查的名句范围广泛,不仅限于高中所学内容,还可能涉及初中甚至更早期的古诗文。这要求考生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储备。 随着题型的多样化和考查范围的扩大,名句默写的难度也在不断提升。考生不仅需要准确记忆名句,还要能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情境背景。
常见设问 (2024·新高考Ⅰ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024·新高考Ⅱ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024·全国甲卷)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024·北京卷)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字迹清晰。 (2024·天津卷)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关键词 补写、填写
命题预测 名句默写题中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以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能力。对于一些经典且重要的古诗文名篇名句,考试中可能会反复出现,因此学生应给予足够重视。名句默写题可能会更多地结合现实情境进行考查,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并灵活运用。 名句默写考情呈现出题型多样化、考查范围广泛、难度提升等趋势。为应对这些变化,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来加强名句的学习和训练。
答题步骤
第一步 看关键提示
题干中往往包含所填写名句的关键意象或意思的信息。要紧扣这些信息联想相关诗句,还要 利用情境提示,情境式默写题中,题干通常会给出一定的情境提示。要根据这些提示捕捉相关信息,从而准确作答。
第二步 写对应句子
默写时要注意字形的准确性,避免因为字形错误而失分。在背诵和默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那些容易写错的字词 。
技巧点拨
一、直接默写
一般是给出上下句要求写出对应的前后句。注意不要混淆篇目、句间顺序,还要格外关注易错字、同音字、形近字,保证书写准确无误,整洁清晰。
例: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字迹清晰。
(1)春光旖旎,佳客临门,杜甫诗兴盎然:“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解析 依据“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可知是《客至》,后两句是“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缘”“蓬”不要写错。
二、理解默写
理解性默写是把理解和背诵结合起来,根据题干提供的对所考查的“名句名篇”的分析或提示,写出相应的诗文内容。要准确理解题干中的提示语或阐释,明确问题指向,进一步思考其内容指向和范围限制;要仔细审题,根据关键词语联想句子。
例:“屈平辞赋悬日月”是李白对屈原的高度评价。在《屈原列传》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解析 依据“屈平辞赋悬日月”可知,是《屈原列传》中的“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注意“志”不要写错,两个“也”不要漏写。
三、开放默写
与传统的填空式默写相比,开放性默写更加灵活和开放。它不再局限于固定的诗句或文句,而是要求考生根据题干提示,从所学的古诗文中选择最合适的句子进行填写。这要求具备更广泛的古诗文知识储备和更强的分析运用能力 。
例:行至群山深处,见到一挂瀑布飞泻而下,水石激荡,轰鸣作响。于老师回头对学生们说:“这不就是古诗中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嘛!”
[答案]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解析 依据“群山深处,见到一挂瀑布飞泻而下,水石激荡,轰鸣作响”回顾所学,可以对应“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句。
真题示例
(2024·新高考Ⅰ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3)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 , ”,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
【答案】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模板运用
第一步 看关键提示:(1)“《屈原列传》”“寻常事物”“宏大意旨”。
(2)“爱陶居”“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栽种了多种树木”。
(3)“唐代诗人写时事”“托之于汉代”“借汉喻唐,以古方今”。
第二步 写对应句子。(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2)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3)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易写错的字有:称、指、迩、见、荫。
(2024·天津卷)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平辞赋悬日月”是李白对屈原的高度评价。在《屈原列传》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2)毛泽东《沁园春·雪》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苏轼面对滚滚长江、巍然赤壁,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曾有类似感慨:“ , 。”
(3)班级足球队以一球未失的战绩赢得学校比赛冠军,同学们借用《蜀道难》中的“ , ”称赞守门员的出色表现。
【答案】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模板运用
第一步 看关键提示:(1)“屈平辞赋悬日月”“《屈原列传》”。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念奴娇·赤壁怀古》”。
(3)“一球未失的战绩”“《蜀道难》”“称赞”。
第二步 写对应句子。(1)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3)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易错字词有:推、豪、当。
举一反三
1.(2024·河南·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纳纳在秋游途中听到景区播放的古风音乐,旋律优美动听,仿佛行云都为之静止,她不禁想起了《李凭箜篌引》中的两句:“ , 。”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引古论今,先概括了创业容易守业难的普遍规律,然后进一步分析兴邦是由于“ ”的道理。
(3)古代诗人在表达思念时常使用“悬想”手法,即不直接说自己的心情,而是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正在思念自己,如“ , ”就是如此。
2.(2024·上海普陀·一模)按题目要求填空。
(1) ,仙之人兮列如麻。(《梦游天姥吟留别》)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
(3)《过秦论》中描绘大量民众踊跃追随陈涉起义的句子是“ , ”。
3.(2025·湖南长沙·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斯在《谏逐客书》中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强调广纳人才的必要,在苏洵的《六国论》中也有强调要用心礼待“天下奇才”的句子是:“ , 。”
(2)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化用窦巩《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的句子是:“ , 。”
(3)“春江”意象悠长,潺潺流水触动心弦,自古以来便是诗人笔下钟爱的风景,频繁地在古诗词中流淌,如“ , ”。
4.(2025·广东·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物理实验课上,同学们不愿意动手操作,随意填写实验数据,老师引用苏轼《石钟山记》中“ , ”两句话教育学生:凡事没有经过亲身实践就主观猜测论断,是不可能获得真才实学的。
(2)春和景明,小王一家趁着周末登山望远。行走在曲折的山路上,小王被山花吸引了,倚靠着石头,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此番情形让他想起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两句诗“ , ”。
(3)善用借代是古诗词的常见特点,比如“ , ”。
5.(2025·湖南长沙·模拟预测)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荀子·劝学》认为人的才德要通过后天不断学习获得。“金”要锋利,需“就砺”;君子想要“ ”就要“ ”。
(2)黄庭坚《登快阁》中的“ , ”两句既是对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又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3)鸿雁是一种候鸟,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情思,如“ , ”。
6.(2025·重庆·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有同学给你取了个绰号,你觉得无伤大雅,可以用《种树郭橐驼传》里的“ , ”进行自嘲,展现幽默。
(2)翻过一座高山,你看到江水东流,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里的句子:“ , 。”
(3)宋人写词,喜欢用历史人物入词,如“ , ”拓宽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蕴。
7.(2025·新疆·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企业招聘会上,人社部门领导用《谏逐客书》中的“ , ”两句话,通过阐述高山与泥土的关系,告诫用人单位要接纳各种人才。
(2)深秋时节,小明登上奉节白帝城,万山稀疏,水势汹涌,他不禁吟诵起杜甫《登高》中“ , ”的诗句来。
(3)“孤城”是唐诗宋词中的常见意象,常被用来描绘苍凉悲壮的意境,如“ , ”。
8.(2025·辽宁·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类比的手法,指出若君主“德不厚而思国之理”就好比“ , ”一样均达不到目的。
(2)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写出词人与妻子天人永隔已久;而“ ”又流露出妻子离世后自身处境的悲凉。
(3)在古代诗文中,常常将女子的秀发比喻成云,如“ , ”。
9.(2024·天津·模拟预测)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1) 子曰: “其 ‘恕’ 乎! , 。”(《论语·卫灵公》)
(2) 自伐者无功, 。(《老子》四章)
(3)《国风》好色而不淫, 。(《屈原列传》)
(4)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过秦论》)
(5)《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 。 ” (《礼记》)
10.(2024·北京平谷·模拟预测)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拟行路难》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两句是:“? 。”
(2)《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对旧项脊轩进行改造,写到“ , ”,使得房间的亮度大增,采光极好。
(3)《六国论》中,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两句是“ , ”。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 ”两句直接抒情,追怀往事,抒写对前人怀古的不满之情。
1.(2025·辽宁·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直接提到自己的树之所以种得好,原因在于“ ”;在文末直接点出本文的写作意图是“ ”。
(2)龚自珍曾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除人才”的诗句来呼吁当权者能够不拘一格任人唯贤,这与刘克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 , ”这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3)古人在诗文创作时非常喜欢使用修辞手法,尤其钟爱比喻或拟人,因为它可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和意图,例如“ , ”。
2.(2025·山东临沂·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感情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人生话题,在古人心中亦然。例如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借庭中枇杷树“ , ”睹物思人,悼亡念存,抒发对亡妻的深切怀念。
(2)高中毕业在即,你会用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所言“ , ”一句,勉励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破除一切艰难险阻,到达理想的彼岸。
(3)海子在他的诗中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是我国古代诗人写诗时常用的意象,例如“ , ”。
3.(2025·河北邯郸·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卫灵公》中提到了“ , ”的可贵品质,孔子认为这种不强人所难的品质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的。
(2)古代文人侧面描写音乐之妙,常常从不同角度进行描写,如《琵琶行并序》中“ ”一句就是从其他船上人的反应的角度来写琵琶声的动听,而《赤壁赋》中“ ”一句则是从动物的角度来衬托箫声的神妙。
(3)在古诗文中,“木”这一意象可以有多种解释,如“ ”中的“木”就是树木的意思,而“ ”中的“木”则为树叶的意思。
4.(2025·辽宁沈阳·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恕”可以作为一个人终身奉行的行为准则,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论语>十二章》中的“ , ”。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如画的江山激起苏轼“一时多少豪杰”的畅想,《赤壁赋》中,“ , ”的寥廓之景,引发了“客”对赤壁大战的回顾。
(3)在礼乐之邦,乐器与人的情感抒发、思想表达密切相关,古诗文中,我们随处可见乐器与情感相生相伴的身影,如“ , ”。
5.(2025·江苏盐城·一模)完成默写。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 ”道出了六朝更替的原因,“ ”嗟叹统治阶级不以史为鉴,仍挥霍无度,沉溺酒色,以致相继覆亡。
(2)《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申述“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其中“ , ”两句照应了欲“进”而不能。
(3)在古代诗歌中,植物的凋零很容易引发诗人的伤感之情,比如“ , ”。
6.(2025·江苏南京·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师经常用《劝学》中“ , ”两句鼓励学生,指出学习时只有多方涉猎并勤于反思,才能不断成长进步。
(2)深秋时节,古都金陵江水澄澈、山峰林立的景色,使人联想到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描述的“ , ”。
(3)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用“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描写出李白“酒仙”的形象,李白的许多诗作中都提到酒,如“ , ”等。
7.(2024·北京·三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扬州慢》中,姜夔化用杜牧曾经描写扬州繁华的句子:“ ,波心荡, 。”
(2)杂言古体诗《蜀道难》中描写急流冲击山崖,使大石滚动而下,山谷间响起雷鸣声的句子是:“ , 。”
(3)有人问郭氏种树的经验,他开宗明义地说:“ ,能顺木之天, 。”
(4)《归去来兮辞》中作者在领略到自然万物之美后,发出“ , ”的生命感叹。
8.(2024·天津武清·模拟预测)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古代诗人墨客对山川大河情有独钟,更是将他们胸中的理想国度诗化。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将自己的社会理想描述成一幅与冠者、童子一起“ , ”,吟咏而归的春游图景。而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描写了山路崎岖曲折,不知不觉天色已晚,诗人索性沉醉其中。其实,文章的意蕴跟景致又是如此相似,小中见大,微中见远,正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以“ , ”两句评价屈原的文章言近意远,引类譬喻含义深刻。
9.(2024·上海金山·一模)按要求填空。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十二章》)
(2)古人云:“以地事秦, ,薪不尽,火不灭。”(( )(作者)《六国论》)
(3)王羲之《兰亭集序》中,“ , ”两句,批评了魏晋名士崇尚虚无思想。
10.(2024·上海浦东新·一模)按要求填空。
(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飞湍瀑流争喧豗, 。( 《蜀道难》)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