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D D D D C B C D C A C B D
9.(1)Cl2 NaClO NaCl HClO HCl (2)Cl2+2NaOH===NaCl+NaClO+H2O NaClO+HCl===NaCl+HClO 2HClO2HCl+O2↑
14.(1)C (2)B (3)H2+Cl22HCl D
(4)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1.C [非金属单质Br2与Cl2的性质很相似,所以可以根据Cl2的性质预测Br2的性质,则研究Br2的性质时的基本程序:先从颜色、气味、存在状态等方面观察Br2的外部特征,然后根据Cl2的性质预测Br2可能具有的性质,再做实验验证预测,并观察实验现象,最后分析实验现象并用已知化学知识解释现象,得出结论,C项符合题意。]
2.D [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故A错误;红热的铜丝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2,故B错误;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故C错误;氯气有毒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把氯气通入田鼠洞而杀灭田鼠,故D正确。]
3.D [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项错误。氯气的水溶液是氯水,属于混合物;氯气和液氯的成分是Cl2,属于纯净物,B项错误。氯气和碱反应可生成氯酸盐、次氯酸盐和水,C项错误。氯气有毒,能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O能杀菌消毒,所以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项正确。]
4.D [新制氯水中含有H2O、Cl2、HClO三种分子,A项错误;新制氯水中含H+,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是新制氯水中的HClO可使变红后的试纸褪色,B项错误;HClO不稳定,光照时发生分解反应生成HCl和O2,逸出的气体为O2,C项错误;放置数天后,新制氯水中的次氯酸可分解生成HCl和O2,故溶液的酸性增强,D项正确。]
5.D [由题给化学方程式可知H2CO3的酸性比HClO的强,A项正确;由NaClO+HCl===NaCl+HClO可知,加入少量盐酸可增强NaClO溶液的漂白性,B项正确;由Cl2+H2O===HCl+HClO可知,通入少量Cl2可增强NaClO溶液的漂白性,C项正确;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而不是Ca(ClO)2,D项错误。]
6.C [常温下Cl2与铁不反应,可用钢瓶储运液氯,A项正确;氯气能与碱反应,所以烧碱溶液可用于吸收尾气中的氯气,B项正确;取用金属钠、钾做完实验后,剩余的钠、钾都要放回原试剂瓶,未用完的钠、钾不能丢进废液缸,因为它们能与水剧烈反应,易发生危险,C项错误;新制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见光易分解,故要保存在棕色细口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D项正确。]
7.B [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是因为溶解了氯气,故A正确;向饱和Na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新制氯水,有无色气体产生,是因为与新制氯水中的H+发生反应生成水和CO2,故B错误;红色纸条褪色,说明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故C正确;向FeCl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变成黄色,即生成了Fe3+,说明新制氯水中含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故D正确。]
8.C [新制氯水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A错误;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B错误;漂白粉漂白时,向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或通入CO2可以产生次氯酸,有利于增强漂白效果,C正确;Fe和Cl2直接反应得到FeCl3,D错误。]
10.D [当关闭B阀时,若D中为NaOH溶液,则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氯气被消耗,湿润的红色布条不褪色。]
11.C [久置氯水的溶质为HCl,AgNO3溶液与久置氯水、氯化钠溶液、新制氯水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A项不符合题意;酚酞溶液只能鉴别出氢氧化钠溶液,B项不符合题意;紫色石蕊溶液遇久置氯水显红色,遇氢氧化钠溶液显蓝色,遇新制氯水先变红后褪色,故可以鉴别题给四种溶液,C项符合题意;饱和食盐水与题给四种溶液均不反应,无法鉴别,D项不符合题意。]
12.AC [增加的3.55 g就是Cl2的质量。当参加反应的氯气质量为3.55 g时,对应的另一反应物的质量:
0.9 g P可与Cl2反应生成PCl3与PCl5的混合物,使质量增加3.55 g,Mg~Cl2,m(Mg)=1.2 g,2Al~3Cl2,m(Al)=0.9 g,2Fe~3Cl2,m(Fe)≈1.87 g。]
13.BD [HClO具有漂白性,Cl2无漂白性,A项错误;久置氯水的主要成分为HCl,无漂白性,D项正确;HClO的漂白持久、稳定,将实验后的pH试纸加热不会恢复原来的颜色,C项错误。]
14.(1)氯气为有毒的气体,则①中钢瓶上应贴的标签为有毒品,Cl2不易燃,本身不具有腐蚀性。(2)84消毒液是由氯气和NaOH反应后得到的消毒剂,主要成分为NaCl和NaClO,其中具有漂白性的原因是NaClO与酸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所以有效成分为NaClO。(3)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HCl,溶于水得到盐酸,发生的反应为H2+Cl22HCl;久置氯水的成分为HCl,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为Cl2、HCl、HClO。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均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均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遇酚酞溶液均无明显现象。新制氯水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而久置氯水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只变红色。(4)利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白粉,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共80张PPT)
第2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基础课)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素养
目标 1.以研究氯气的性质为例,熟知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2.通过实验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掌握氯气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水及碱溶液的反应。
初高
衔接 盐酸
(1)物理性质:HCl的水溶液,无色透明、有强烈的刺鼻气味,有腐蚀性,胃酸的主要成分。
(2)化学性质:①使紫色石蕊溶液或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②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④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⑤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
必备知识 自主预习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颜色
气味
存在状态
类别
共性
差异
练一练 被研究的物质的性质往往具有一定的未知性,所以在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两个环节中反复进行。
实验和观察
预测物质的性质
二、氯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密度 水溶性 毒性
____色 ______气味 比空气__ 可溶 __毒
黄绿
刺激性
大
有
2.化学性质
(1)与单质反应
反应物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 Fe 加热后的铁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加适量水振荡后得到__色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
Cu 加热后的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加适量水振荡后溶液呈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红棕色的烟
黄
棕黄色的烟
蓝色
反应物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非金属 H2 点燃后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____色火焰,在集气瓶口产生白雾(盐酸小液滴);光照Cl2与H2的混合气体则发生爆炸 ____________________
苍白
(2)与水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中干燥的有色布条______;B中湿润的有色布条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褪色
褪色
Cl2+H2O===HCl+HClO
(3)与碱反应
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2+2NaOH===NaCl+
NaClO+H2O
判一判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闻Cl2气味时,可用“扇闻法”,仅使少量Cl2进入鼻孔。 ( )
(2)收集氯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也可用排水法。 ( )
(3)氯气与铁发生反应生成FeCl2。 ( )
(4)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 )
(5)实验室中多余的氯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 ( )
√
×
×
×
√
三、身边的化学
1.次氯酸——常见的漂白剂、消毒剂
(1)酸性:属于弱酸。
(2)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并能杀灭细菌,因此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和消毒作用。
2.漂白粉
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l2+2Ca(OH)2===CaCl2+Ca(ClO)2
+2H2O
判一判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 )
(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2。 ( )
(3)工业上制备漂白粉是将Cl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
×
×
×
关键能力 情境探究
结合以下两组实验装置示意图,探究新制氯水的有关性质。
新制氯水的成分与性质
[问题1] 干燥的氯气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吗?Cl2可用来漂白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不能。Cl2可用来漂白的原理是氯气与水反应产生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漂白有色物质。
[问题2] 将盛有新制氯水的烧瓶置于阳光下照射,有气泡产生,此气泡成分是氯气吗?烧瓶内溶液的酸碱性有何变化?
[问题3] 结合次氯酸的性质分析该如何保存新制氯水?
提示: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所以新制氯水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置于阴凉处。
1.液氯、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比较
物质 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成分 Cl2 Cl2、HClO、H2O、
H+、Cl-、ClO-、OH- H+、Cl-、
OH-、H2O
分类 纯净物 混合物 混合物
颜色 黄绿色 浅黄绿色 无色
物质 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性质 氧化性 酸性、氧化性、漂
白性 酸性
保存方法 特制钢瓶 棕色试剂瓶盛装,置于阴凉处,一般现用现配 置于普通试剂瓶,玻璃塞即可(会腐蚀橡胶)
2.新制氯水的性质
1.下列关于新制氯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新制氯水滴到红布条上,布条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C.新制氯水有刺激性气味,显酸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D.新制氯水放置的时间越久,其中氧化性溶质的浓度越小
√
B [新制氯水中含有氯离子,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沉淀;新制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其具有漂白性,能使红布条褪色,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和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并且氯气有刺激性气味,具有氧化性,所以新制氯水有刺激性气味,显酸性,是常用的氧化剂;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所以新制氯水放置的时间越久,其中氧化性溶质的浓度越小;故选B。]
2.新制氯水的成分多样,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检验新制氯水的成分来确定氯气与水是否反应。该小组设计下列实验及表格,请帮助他们完成实验及表格,并分析氯气与水是否反应。
实验目的 操作或试剂 现象及结论
检验Cl2 观察溶液颜色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H+ 铁粉 (2)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Cl- AgNO3溶液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呈浅黄绿色,含Cl2
产生气泡,含H+
产生白色沉淀,含Cl-
实验目的 操作或试剂 现象及结论
检验HClO 将稀盐酸滴到干燥的红色纸条上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干燥的氯气中放入干燥的红色纸条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新制氯水滴到干燥的红色纸条上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色纸条不褪色,稀盐酸无
漂白性
红色纸条不褪色,Cl2无漂白性
红色纸条褪色,新制氯水中存
在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7)氯气与水________(填“反应”或“不反应”);若反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
Cl2+H2O===HCl+HClO
[解析] (1)观察新制氯水的颜色,若呈浅黄绿色,则说明新制氯水中含Cl2。(2)向铁粉中滴加新制氯水,若产生气泡,则说明新制氯水中含H+。(3)向新制氯水中滴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新制氯水中含Cl-。(4)将稀盐酸滴到干燥的红色纸条上,若不褪色,则说明稀盐酸没有漂白性。(5)若干燥氯气中的红色纸条没有褪色,则说明氯气没有漂白性。(6)若红色纸条褪色,则说明新制氯水中存在具有漂白性的物质。(7)综合以上实验及分析,可知新制氯水中含H+、Cl-、Cl2及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氯气能与水发生反应,结合原子守恒可得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答题模板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新制氯水中所含离子或分子→综合判断氯气与水是否反应。
我们最常用的消毒剂有液氯、漂白粉、84消毒液、二氧化氯、洁厕剂等含氯消毒剂。但是将84消毒液和洁厕剂混用却会因产生Cl2引起中毒。
含氯消毒剂、漂白剂
[问题1] 84消毒液和洁厕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写出混合使用引起中毒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NaCl,洁厕剂的主要成分是HCl,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Cl2↑+NaCl+H2O。
[问题2] 84消毒液中什么物质能使有色衣服脱色,用化学方程式写出其褪色原理。
提示:NaClO,NaClO+CO2+H2O===HClO+NaHCO3。
[问题3] HClO具有漂白作用,为什么工业上不保存HClO,而保存漂白粉?
提示: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久置后会变质,所以制备稳定的漂白粉[有效成分为Ca(ClO)2,能与CO2和H2O反应生成HClO]更便于储存和运输。
1.次氯酸的漂白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2.次氯酸盐
(1)84消毒液与漂白粉的对比
84消毒液 漂白粉
制备 由Cl2和NaOH溶液反应制得 工业上通常用石灰乳和氯气反应来制备漂白粉
主要成分 NaCl和NaClO CaCl2和Ca(ClO)2
有效成分 NaClO Ca(ClO)2
(2)漂白粉漂白原理及失效原因
①漂白原理:Ca(ClO)2+2HCl===CaCl2+2HClO,Ca(ClO)2+H2O+CO2===CaCO3+2HClO。
②失效原因:Ca(ClO)2在空气中与CO2和H2O反应生成HClO和CaCO3,HClO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教材 身边的化学]
次氯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见光易分解,通常以次氯酸盐作为漂白剂和消毒剂的主要成分。次氯酸盐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可生成次氯酸,从而发挥漂白作用和消毒作用。
(1)次氯酸(HClO)分子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
(2)通常以次氯酸盐作为漂白剂和消毒剂的主要成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次氯酸不稳定,不利于长期储存
1.下列物质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
A.CaCl2溶液 B.NaClO溶液
C.漂白粉溶液 D.新制氯水
A [漂白粉中含有Ca(ClO)2,NaClO、Ca(ClO)2与CO2和H2O反应可生成HClO,新制氯水中含有HClO,故新制氯水、NaClO溶液、漂白粉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
2.为了增强漂白粉的漂白能力,可在漂白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 )
A.NaOH B.NaCl C.HCl D.CaCl2
C [少量的HCl与漂白粉中的Ca(ClO)2反应可生成HClO,能增强漂白粉的漂白能力。]
√
3.漂白粉由于其储存方便,是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含氯消毒剂之一。下列有关漂白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失效的原因是Ca(ClO)2不稳定、易分解
B.次氯酸和过氧化钠都有漂白作用,但原理不同
C.Ca(ClO)2中含有氯离子
D.漂白粉与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相似
√
学习效果 随堂评估
1.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氯气发生泄漏,应立即向下风地区转移
B.氯气有毒,要密封保存
C.氯气不能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
D.Cl-、Cl2均呈黄绿色且均有毒
√
2
4
3
题号
1
5
B [氯气有毒且密度比空气的大,若发生泄漏,应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向上风地区转移,A项错误;氯气有毒,B项正确;氯气可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项错误;Cl-无色、无毒,D项错误。]
2
4
3
题号
1
5
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上方出现白色烟雾
B.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红棕色的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浅绿色
C.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
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2
3
题号
1
4
√
5
C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出现白雾,没有烟,A项错误;铁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FeCl3溶液呈黄色,B项错误;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D项错误。]
2
3
题号
1
4
5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液氯是纯净物,氯水是混合物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和CaCl2
C.Ca(ClO)2比HClO稳定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是工业制盐酸的方法
2
3
题号
4
1
√
5
B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和CaCl2,有效成分是Ca(ClO)2。]
4.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将铁片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产生(H+)
B.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C.向新制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H+、HClO)
D.向新制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Cl-)
2
4
3
题号
1
5
√
B [新制氯水中含有三种分子:Cl2、H2O、HClO;四种离子:H+、Cl-、ClO-、OH-(极少量)。由于新制氯水中存在H+,将铁片加入新制氯水中会产生H2,表现出酸性,即H+的性质,A项正确;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次氯酸具有漂白性,B项错误;新制氯水中有H+,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变红的溶液又褪色,C项正确;新制氯水中存在Cl-,向新制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有AgCl白色沉淀产生,表现出Cl-的性质,D项正确。]
2
4
3
题号
1
5
5.84消毒液与漂白粉是大规模环境消毒剂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制备它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中制取漂白粉,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
4
3
题号
1
5
NaClO
2NaOH+Cl2===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a(ClO)2
(3)漂白粉溶于水后,与空气中的CO2作用,产生有漂白、消毒作用的次氯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
3
题号
1
5
Ca(ClO)2+CO2+H2O===
CaCO3+2HClO
[解析] (1)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制备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NaCl+NaClO+H2O。(2)氯气和Ca(OH)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3)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可以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
2
4
3
题号
1
5
课时分层作业(三)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非金属单质Br2与Cl2的性质很相似。在研究Br2的性质时,其基本程序应该是( )
A.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B.观察Br2的外部特征→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C.观察Br2的外部特征→预测Br2的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D.预测Br2的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观察Br2的外部特征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C [非金属单质Br2与Cl2的性质很相似,所以可以根据Cl2的性质预测Br2的性质,则研究Br2的性质时的基本程序:先从颜色、气味、存在状态等方面观察Br2的外部特征,然后根据Cl2的性质预测Br2可能具有的性质,再做实验验证预测,并观察实验现象,最后分析实验现象并用已知化学知识解释现象,得出结论,C项符合题意。]
2.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B.红热的铜丝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
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D.向田鼠洞里通入氯气杀灭田鼠,利用了氯气有毒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
D [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故A错误;红热的铜丝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2,故B错误;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故C错误;氯气有毒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把氯气通入田鼠洞而杀灭田鼠,故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3.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氯气是无色、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氯气、氯水、液氯的成分相同
C.氯气不能与碱发生反应
D.氯气有毒,但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
D [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项错误。氯气的水溶液是氯水,属于混合物;氯气和液氯的成分是Cl2,属于纯净物,B项错误。氯气和碱反应可生成氯酸盐、次氯酸盐和水,C项错误。氯气有毒,能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O能杀菌消毒,所以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项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4.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两种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褪色
C.新制氯水在光照下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增强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
D [新制氯水中含有H2O、Cl2、HClO三种分子,A项错误;新制氯水中含H+,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是新制氯水中的HClO可使变红后的试纸褪色,B项错误;HClO不稳定,光照时发生分解反应生成HCl和O2,逸出的气体为O2,C项错误;放置数天后,新制氯水中的次氯酸可分解生成HCl和O2,故溶液的酸性增强,D项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5.已知NaClO溶液与CO2能发生如下反应:NaClO+H2O+CO2===NaHCO3+HClO,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ClO比H2CO3的酸性弱
B.加入少量盐酸可增强NaClO溶液的漂白性
C.通入少量Cl2可增强NaClO溶液的漂白性
D.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可用于消毒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
D [由题给化学方程式可知H2CO3的酸性比HClO的强,A项正确;由NaClO+HCl===NaCl+HClO可知,加入少量盐酸可增强NaClO溶液的漂白性,B项正确;由Cl2+H2O===HCl+HClO可知,通入少量Cl2可增强NaClO溶液的漂白性,C项正确;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而不是Ca(ClO)2,D项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6.下列关于物质的储存或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用钢瓶储运液氯
B.尾气中的氯气用烧碱溶液吸收
C.未用完的钠、钾丢进废液缸,集中处理
D.新制氯水要保存在棕色细口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
C [常温下Cl2与铁不反应,可用钢瓶储运液氯,A项正确;氯气能与碱反应,所以烧碱溶液可用于吸收尾气中的氯气,B项正确;取用金属钠、钾做完实验后,剩余的钠、钾都要放回原试剂瓶,未用完的钠、钾不能丢进废液缸,因为它们能与水剧烈反应,易发生危险,C项错误;新制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见光易分解,故要保存在棕色细口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D项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7.在探究新制氯水成分及性质的实验中,依据下列方法和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选项 方法 现象 结论
A 观察新制氯水的颜色 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 新制氯水中含Cl2
B 有无色气体产生 新制氯水中含HClO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选项 方法 现象 结论
C 向干燥的红色纸条上滴加新制氯水 红色纸条褪色 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
D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溶液变成黄色 新制氯水中含具有氧化性的物质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
B.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C.漂白粉漂白时,向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或通入CO2可以增强漂白效果
D.FeCl2既能由Fe和氯气直接反应得到,又能由Fe和盐酸反应得到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
C [新制氯水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A错误;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B错误;漂白粉漂白时,向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或通入CO2可以产生次氯酸,有利于增强漂白效果,C正确;Fe和Cl2直接反应得到FeCl3,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9.A、B、C、D、E五种物质都含有元素X,这五种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已知X元素的单质是黄绿色气体,由此推断这五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A______,B__________,
C_________,D____________,
E_________。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Cl2
NaClO
NaCl
HClO
HCl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Cl2+2NaOH===NaCl+NaClO+H2O
NaClO+HCl===NaCl+HClO
(选择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0.如图所示,A处通入Cl2,关闭B阀时,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无明显变化,打开B阀后,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D中盛放的是( )
A.浓盐酸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D.NaOH溶液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
D [当关闭B阀时,若D中为NaOH溶液,则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氯气被消耗,湿润的红色布条不褪色。]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1.现有久置氯水、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新制氯水,可用来鉴别它们的试剂是( )
A.AgNO3溶液 B.酚酞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 D.饱和食盐水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
C [久置氯水的溶质为HCl,AgNO3溶液与久置氯水、氯化钠溶液、新制氯水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A项不符合题意;酚酞溶液只能鉴别出氢氧化钠溶液,B项不符合题意;紫色石蕊溶液遇久置氯水显红色,遇氢氧化钠溶液显蓝色,遇新制氯水先变红后褪色,故可以鉴别题给四种溶液,C项符合题意;饱和食盐水与题给四种溶液均不反应,无法鉴别,D项不符合题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2.0.9 g某元素的单质与氯气反应后,质量增加3.55 g,则这种元素可能是(已知Cl2和P反应生成PCl3和PCl5的混合物)( )
A.P B.Mg C.Al D.Fe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3.(素养题)某同学在一pH试纸上滴几滴新制的氯水,现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Cl2分子具有漂白性
B.该实验说明H+扩散速度比HClO分子快
C.将实验后的pH试纸在酒精灯上微热,试
纸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D.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实验,不会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
√
BD [HClO具有漂白性,Cl2无漂白性,A项错误;久置氯水的主要成分为HCl,无漂白性,D项正确;HClO的漂白持久、稳定,将实验后的pH试纸加热不会恢复原来的颜色,C项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4.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是一些含氯产品。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①中钢瓶上应贴的标签为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腐蚀品 B.爆炸品
C.有毒品 D.易燃品
(2)84消毒液是一种无色、有漂白作用的液体,它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
A.NaOH B.NaClO
C.KMnO4 D.Na2O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C
B
(3)工业上利用Cl2制盐酸,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Cl2溶于水可制得氯水,检验一瓶氯水是否已经完全变质,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
A.硝酸银溶液 B.酚酞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4)工业上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D
2Cl2+2Ca(OH)2===CaCl2+
Ca(ClO)2+2H2O
[解析] (1)氯气为有毒的气体,则①中钢瓶上应贴的标签为有毒品,Cl2不易燃,本身不具有腐蚀性。(2)84消毒液是由氯气和NaOH反应后得到的消毒剂,主要成分为NaCl和NaClO,其中具有漂白性的原因是NaClO与酸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所以有效成分为NaClO。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课时分层作业(三)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非金属单质Br2与Cl2的性质很相似。在研究Br2的性质时,其基本程序应该是( )
A.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B.观察Br2的外部特征→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C.观察Br2的外部特征→预测Br2的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D.预测Br2的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观察Br2的外部特征
2.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B.红热的铜丝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
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D.向田鼠洞里通入氯气杀灭田鼠,利用了氯气有毒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3.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氯气是无色、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氯气、氯水、液氯的成分相同
C.氯气不能与碱发生反应
D.氯气有毒,但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4.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两种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褪色
C.新制氯水在光照下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增强
5.已知NaClO溶液与CO2能发生如下反应:NaClO+H2O+CO2===NaHCO3+HClO,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ClO比H2CO3的酸性弱
B.加入少量盐酸可增强NaClO溶液的漂白性
C.通入少量Cl2可增强NaClO溶液的漂白性
D.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可用于消毒
6.下列关于物质的储存或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用钢瓶储运液氯
B.尾气中的氯气用烧碱溶液吸收
C.未用完的钠、钾丢进废液缸,集中处理
D.新制氯水要保存在棕色细口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
7.在探究新制氯水成分及性质的实验中,依据下列方法和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方法 现象 结论
A 观察新制氯水的颜色 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 新制氯水中含Cl2
B 向饱和 溶液中加入足量新制氯水 有无色气体产生 新制氯水中含HClO
C 向干燥的红色纸条上滴加新制氯水 红色纸条褪色 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
D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溶液变成黄色 新制氯水中含具有氧化性的物质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
B.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C.漂白粉漂白时,向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或通入CO2可以增强漂白效果
D.FeCl2既能由Fe和氯气直接反应得到,又能由Fe和盐酸反应得到
9.A、B、C、D、E五种物质都含有元素X,这五种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已知X元素的单质是黄绿色气体,由此推断这五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0.如图所示,A处通入Cl2,关闭B阀时,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无明显变化,打开B阀后,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D中盛放的是( )
A.浓盐酸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D.NaOH溶液
11.现有久置氯水、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新制氯水,可用来鉴别它们的试剂是( )
A.AgNO3溶液 B.酚酞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 D.饱和食盐水
12.0.9 g某元素的单质与氯气反应后,质量增加3.55 g,则这种元素可能是(已知Cl2和P反应生成PCl3和PCl5的混合物)( )
A.P B.Mg C.Al D.Fe
13.(素养题)某同学在一pH试纸上滴几滴新制的氯水,现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Cl2分子具有漂白性
B.该实验说明H+扩散速度比HClO分子快
C.将实验后的pH试纸在酒精灯上微热,试纸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D.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实验,不会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
14.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是一些含氯产品。
(1)①中钢瓶上应贴的标签为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腐蚀品 B.爆炸品
C.有毒品 D.易燃品
(2)84消毒液是一种无色、有漂白作用的液体,它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
A.NaOH B.NaClO
C.KMnO4 D.Na2O2
(3)工业上利用Cl2制盐酸,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2溶于水可制得氯水,检验一瓶氯水是否已经完全变质,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
A.硝酸银溶液 B.酚酞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4)工业上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