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3节第1课时电解的原理基础课课件+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3节第1课时电解的原理基础课课件+作业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3-19 10:54:01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七) 电解的原理
(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的Cu(NO3)2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
B.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4e-===4H++O2↑
C.若有6.4 g金属Cu析出,放出的O2为0.05 mol
D.恰好电解完时,加入一定量的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浓度
2.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
C.片刻后甲池中)增大
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
3.有关甲、乙、丙、丁四个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中负极反应为2H++2e-===H2↑
B.乙中阳极反应为Ag++e-===Ag
C.丙中H+向碳棒方向移动
D.丁中电解开始时阳极产生黄绿色气体
4.电解100 mL含c(H+)=0.3 mol·L-1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4 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  )
A.0.10 mol·L-1 Ag+
B.0.20 mol·L-1 Cu2+ 
C.0.30 mol·L-1 Mg2+
D.0.40 mol·L-1 Ca2+
5.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比为3∶1的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混合后,用惰性电极电解此混合溶液,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
A.2Cu2++2H2O2Cu+4H++O2↑
B.Cu2++2Cl-Cu+Cl2↑
C.2Cl-+2H2O2OH-+H2↑ +Cl2↑
D.2H2O2H2↑ +O2↑
6.关于下图所示①、②两个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名称:①是原电池,②是电解池
B.硫酸浓度变化:①增大,②减小
C.电极反应:①中阳极:2H2O-4e-===4H++O2↑,②中正极:Zn-2e-===Zn2+
D.离子移动方向:①中H+向阴极方向移动,②中H+向负极方向移动
7.如图所示,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甲池中消耗56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乙池中银极增重3.2 g
C.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2H2O===+8H+
D.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丙池中加入一定量盐酸,一定能使MgCl2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8.用Pt做电极,电解含c(Cu2+)∶c(Na+)∶c(Cl-)=1∶2∶4的混合溶液,在任何情况下,阴、阳两极下不可能同时发生的反应是(  )
A.阴极:2H++2e-===H2↑
阳极:4OH--4e-===2H2O+O2↑
B.阴极:2H++2e-===H2↑
阳极:2Cl--2e-===Cl2↑
C.阴极:Cu2++2e-===Cu
阳极:4OH--4e-===2H2O+O2↑
D.阴极:Cu2++2e-===Cu
阳极:2Cl--2e-===Cl2↑
9.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通电一会儿,发现湿润的淀粉 KI试纸的C端变为蓝色。
(1)E为电源的________极,F为电源的________极。
(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端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0.用电解法可提纯含有某些含氧酸根离子杂质的粗KOH溶液,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阳极反应为4OH--4e-===2H2O+O2↑
B.通电后阴极区附近溶液pH会减小
C.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阴极区移向阳极区
D.提纯的KOH溶液从b出口导出
11.用惰性电极电解含0.2 mol CuSO4的溶液一段时间后,阳极上生成标准状况下4.48 L气体,欲使电解质溶液恢复电解前的状况,应加入(  )
A.0.2 mol CuSO4   B.0.2 mol CuO
C.0.2 mol Cu(OH)2 D.0.2 mol CuCO3
12.为增强铝的耐腐蚀性,现以铅蓄电池为外电源(左池),以Al作阳极、Pb作阴极,电解稀硫酸(右池),使铝表面的氧化膜增厚。反应原理如下:
原电池: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
电解池:2Al+3H2OAl2O3+3H2↑。
关闭K,电解过程中,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两池中H+均移向Pb电极
B.左池每消耗3 mol Pb,右池生成1 mol Al2O3
C.左池Pb电极质量增加,右池Pb电极质量不变
D.左池正极反应:PbO2+4H++2e-===Pb2++2H2O
13.如图所示,X和Y均为石墨电极:
(1)若电解液为滴有酚酞溶液的饱和食盐水,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过程中________(填“阴” 或“阳” )极附近会出现红色。
(2)若电解液为500 mL含A溶质的某蓝色溶液,电解一段时间,观察到X电极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Y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当溶液中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取出X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 g。 
①电解后溶液的c(H+)=________。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需加入一定量的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②请推测原溶液中所含的酸根离子可能是______。设计实验验证推测,写出实验的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A、B、C为三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如下表所示:
阳离子 Na+、K+、Cu2+
阴离子 、OH-
图1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足量的A溶液、足量的B溶液、足量的C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M为电源的________(填“正” 或“负” )极,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乙烧杯中的电池总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电解过程中B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经过一段时间后,要使丙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86张PPT)
第1课时 电解的原理(基础课)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3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1.能通过对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探究,了解电解池的构成、工作原理,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电解总反应式。
2.通过对常见物质的电解产物的分析,归纳出电极放电规律。
学习任务
1.固体氯化钠不能导电,但NaCl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可发生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因此熔融的NaCl中含有的离子是Na+和Cl-。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可发生微弱的电离产生极少量的H+和OH-,因此NaCl溶液中含有Na+、Cl-、H+、OH-四种离子。
旧知
回顾
旧知
回顾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得还原性顺序Zn>Fe>Sn> Pb>H2>Cu>Ag,则对应离子Zn2+、Fe2+、Sn2+、Pb2+、
H+、Cu2+、Ag+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g+>Cu2+>Pb2+ >Sn2+>Fe2+>Zn2+。
3.常见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Cl2>Br2>I2>S,则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S2->I->Br->Cl-。
一、电解熔融氯化钠实验
1.实验装置
必备知识 自主预习
2.实验现象及分析
电极名称 铁电极 石墨电极
现象 铁片上产生银白色金属 石墨片周围有气泡产生
离子移
动方向 _________________移向铁电极 _________________移向石墨电极
阳离子(Na+)
阴离子(Cl-)
电极名称 铁电极 石墨电极
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 __________ __________
实验结论
2Na++2e-===2Na
2Cl--2e-===Cl2↑
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判一判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熔融NaCl中,Na+、Cl-处于自由运动状态。 (  )
(2)电解熔融NaCl的装置中,Na+向阳极移动,Cl-向阴极移动。 (  )
(3)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 (  )

×

二、电解和电解池
电解 将直流电通过熔融电解质或电解质溶液,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______反应和______反应的过程
电解池 概念 将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的装置
形成
条件

氧化
还原

化学
电解池
电极名称及电极
反应 阳极 与电源______相连,溶液中阴离子移向此极,失去电子,发生______反应
阴极 与电源______相连,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此极,得到电子,发生______反应
电子流向 电源____极→导线→电解池的____极
电解池的____极→导线→电源的____极
离子移向 阴离子→____极;阳离子→____极
正极
氧化
负极
还原






想一想 某同学将电解池工作时电子、离子流动方向及电极种类等信息表示在图中。
请你分析电极a、b、c、d的名称以及Q离子是阴离子还是阳离子?
提示:根据题图知,该装置有外接电源,所以属于电解池,根据电子流向知,c是负极,d是正极,a是阴极,b是阳极,电解时,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则Q离子是阳离子,P离子是阴离子。
关键能力 情境探究
实验目的:以电解氯化铜溶液为例研究电解的基本原理。
实验步骤:在U形管中注入CuCl2溶液,插入两根石墨棒作电极
(如图),把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
电极附近,接通电源。
实验现象:阴极石墨棒上逐渐覆盖了一层红色的铜,在阳极石墨棒上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且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成蓝色。
电解池工作原理
1.分析上述电解池工作时,电子的流向、离子的运动方向,并在上图的基础上,绘制出电解池工作时,是如何构成闭合回路的?
提示:接通外接电源后,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在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在阳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阳极流出,并沿导线流回电源的正极,如图所示。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电解过程中在阴极、阳极上各发生什么反应?其电极反应分别是什么?电解的总反应是什么?
1.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电解时电极产物的判断──“阳失阴得”
3.电解池的阴极、阳极的判断方法
4.电解池电极反应及电解总反应的书写步骤
书写步骤 具体操作
判断两极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判断反应微观粒子 活泼电极:电极材料本身失电子 溶液中较易得电子的阳离子反应
惰性电极:溶液中较易失去电子的阴离子反应
书写步骤 具体操作
书写电极反应 活泼电极:M-ne-===Mn+ Qn++ne-===Q
惰性电极:mRn--mne-===Rm
书写电解总反应  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将阴、阳极电极反应式相加得电解总反应式,注意若是水电离的H+或OH-参与电极反应,写总反应式时要写成H2O
1.用惰性电极电解稀硫酸、Cu(NO3)2、NaCl的混合液,最初一段时间阴极和阳极上析出的物质分别是(  )
A.H2和Cl2   B.Cu和Cl2  C.H2和O2  D.Cu和O2

2.(双选)图a~c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X、Y均表示石墨电极)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的 代表的离子的电子式为
B.图a中放入的是氯化钠固体,该条件下能导电
C.能导电的装置中,X上均有气体产生
D.能导电的装置中,Y的电极产物相同


AC [图a表示NaCl固体,NaCl固体中含有Na+和Cl-,由于Cl-半径大于Na+半径,因此图示中的  代表的离子为Cl-,电子式为
    ,A正确;氯化钠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固体不导电,B错误;图b和图c装置中,电解质都能导电,X为阳极,都发生反应2Cl--2e-===Cl2↑,均有气体产生,C正确;图b和图c装置都能导电,图b中Y的电极产物为Na,图c中Y的电极产物为H2等,D错误。]
[教材 知识支持]
将等物质的量的KI和CuCl2溶于水,用惰性电极电解,该电解反应可分为______个阶段(填表不一定填满)。
阶段 相当于电解
(溶液) 离子方程式





4
CuI2
CuCl2
KCl
KOH
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水溶液的规律
1.利用图中装置分别电解Na2SO4溶液、NaOH溶液和稀硫酸能产生装置中的现象吗?为什么?
提示:能。因为电解Na2SO4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实质上都是电解水。阳极(A试管内)发生:4OH--4e-===O2↑+2H2O;阴极(B试管内)发生:4H++4e-===2H2↑。
2.利用图中装置分别电解饱和NaCl溶液、NaNO3溶液产生的现象相同吗?为什么?
提示:不相同。因为电解饱和NaCl溶液,阳极(A试管内)发生:
2Cl--2e-===Cl2↑,阴极(B试管内)发生:2H++2e-===H2↑,若不考虑Cl2、H2的溶解,理论上气体体积相同;电解NaNO3溶液实质是电解水,阳极(A试管内)发生:4OH--4e-===2H2O+O2↑,阴极(B试管内)发生:4H++4e-===2H2↑,两者的体积比为1∶2。
类型 电极反应特点 例子 实际电解对象 电解质浓度  溶液pH 电解质溶液复原
电解电解质型 电解质的离子放电  HCl HCl 减少 增大 加HCl
CuCl2 CuCl2 减少 - 加CuCl2
类型 电极反应特点 例子 实际电解对象 电解质浓度  溶液pH 电解质溶液复原
电解
水型 阳极OH-
放电,阴极H+放电 NaOH H2O 增大 增大 加H2O
H2SO4 H2O 增大 减小 加H2O
Na2SO4,KNO3 H2O 增大 不变 加H2O
类型 电极反应特点 例子 实际电解对象 电解质浓度  溶液pH 电解质溶液复原
放出氢气生成碱型 阴极H+放电 NaCl 电解质和水  部分离子浓度减少 增大 加HCl
KBr 加HBr
放出氧气生成酸型 阳极
OH-
放电 AgNO3 电解质和水  部分离子浓度减少 减小 加Ag2O
CuSO4 加CuO
易错提醒
对于电解水型的电解池,阳极OH-放电,剩余H+,故阳极附近溶液中c(H+)大于c(OH-),溶液显酸性;阴极H+放电,剩余OH-,故阴极附近溶液中c(OH-)大于c(H+),溶液显碱性。因此,一般阳极OH-放电产生O2时,阳极附近溶液显酸性,阴极H+放电产生H2时,阴极附近溶液显碱性。
【例题】 (双选)用惰性电极进行下列电解,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电解稀硫酸 ②电解Cu(NO3)2溶液
③电解KOH溶液 ④电解NaCl溶液
A.通电进行一段时间后四份溶液的pH均增大
B.反应②中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uO固体可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情况
C.反应③中阳极消耗OH-,故溶液浓度变小
D.反应④中阴、阳两极上气体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D [依据电解规律可知①为电解水型,②为放氧生酸型,③为电解水型,④为放氢生碱型,所以A、C错误;反应②电解产物为Cu和O2,所以加氧化铜固体可恢复,B正确;反应④阳极产生Cl2,阴极产生H2,物质的量之比为1∶1,D正确。]
[母题发散]
(1)反应③、④中需向溶液中加入什么物质可复原?
(2)反应②中向溶液中加入Cu(OH)2可复原吗?
提示:(1)③加H2O、④加HCl。
(2)不可,因为Cu(OH)2和CuO相比,多了H2O,不能恢复到原浓度。
方法技巧
电解后溶液复原时遵循的原则
少什么(元素的种类及原子个数比)加什么(按所少元素原子个数比组合成一种新物质加入)。
1.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AgNO3、KCl的混合液,最先从阴极和阳极上析出的物质分别是(  )
A.H2和Cl2  B.Ag和Cl2  C.H2和O2  D.Ag和O2

2.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各组中的三种溶液,电解过程中,溶液中pH依次为减小、不变、增大的是(  )
A.HCl、HNO3、K2SO4
B.AgNO3、CuCl2、Cu(NO3)2
C.CaCl2、KOH、NaNO3
D.CuSO4、Na2SO4、KCl 

1.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2.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出、阴离子移向的电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流入、阳离子移向的电极。
3.阳极放电顺序:活性电极>阴离子(还原性强的阴离子先放电);阴极放电顺序:氧化性强的阳离子先放电。
知识必备
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KCl溶液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K++e-===K
B.电解熔融NaCl的装置中,Na+向阳极移动、Cl-向阴极移动
C.用石墨作电极电解熔融MgCl2,阴极上析出单质镁,阳极上会有气体产生
D.在电解装置中,电子从阴极通过电解质溶液流向阳极
学习效果 随堂评估

2
4
3
题号
1
5
2
4
3
题号
1
C [电解KCl溶液时,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阴极上H+得电子,即2H++2e-===H2↑,A项错误;接通电源后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B项错误;用石墨作电极电解熔融MgCl2时,Mg2+在阴极上得电子,被还原,得到单质Mg,Cl-在阳极失电子被氧化,得到Cl2,C项正确;电解池中,电子不能通过电极进入电解质溶液,D项错误。]
5
2.用石墨作电极,分别电解下列各物质的溶液:
①CuCl2 ②CuSO4 ③NaCl ④NaNO3 ⑤HCl ⑥H2SO4 ⑦KOH。其中只有水被电解的有(  )
A.①②⑤   B.②④⑥⑦  C.④⑥⑦  D.③⑤⑥⑦
2
3
题号
1
4

5
2
3
题号
1
4
C [用石墨作电极,离子的放电顺序,阳极:S2->I->Br->Cl-> OH->含氧酸根离子,阴极:Ag+>Fe3+>Cu2+>H+(酸)>Fe2+>Zn2+>H+(水),所以①CuCl2溶液中放电的是铜离子和氯离子,CuCl2被电解;②CuSO4溶液中放电的是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硫酸铜和水都被电解;③NaCl溶液中放电的是氯离子和氢离子,氯化钠和水都被电解;④NaNO3溶液中放电的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只有水被电解;⑤HCl溶液中放电的是氢离子和氯离子,氯化氢被电解;⑥H2SO4溶液中放电的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只有水被电解;⑦KOH溶液中放电的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只有水被电解。故只有水被电解的是④⑥⑦。]
5
3.(双选)如图,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极:Cu2++2e-=== Cu;b极:Fe-2e-===Fe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中电解质溶液一定含有Cu2+
B.该装置一定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a、b可能是同种电极材料
D.a极上一定发生氧化反应
2
3
题号
4
1


5
2
3
题号
4
1
AC [该装置既可构成原电池,也可构成电解池。当构成原电池时,a极材料是活动性比铁差的金属或石墨,b极材料为铁,电解质溶液含Cu2+;当构成电解池时,a极作阴极,b极作阳极且必须是铁电极,电解液中含Cu2+,A、C项符合题意。]
5
2
4
3
题号
1
4.某同学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①和②,在相同时间内,记录现象如下(溶液的温度变化均不明显)。
实验装置 实验序号 电极材料 实验现象
① 铂 两极均产生大量无色气泡,两极区的溶液均未见白色浑浊
② 石墨 两极均产生大量无色气泡,阴极区未见白色浑浊,阳极区产生白色浑浊,分离出该白色固体,加酸溶解,产生气泡
5
2
4
3
题号
1

5
2
4
3
题号
1
D [利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Ca(OH)2溶液,在阴极,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A错误;②中阳极区产生白色浑浊,分离出该白色固体,加酸溶解,产生气泡,说明该白色浑浊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B错误;②中阳极上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氧气与电极材料石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这是产生白色浑浊的主要原因,C错误,D正确。]
2
4
3
题号
1
5.如图是用铂丝做电极,电解稀MgSO4溶液的装置,电解液中加有中性红指示剂,此时溶液呈红色[指示剂变色范围的pH为6.8~8.0,酸性-红色,碱性-黄色,Mg(OH)2开始沉淀的pH=9]。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A管产生白色沉淀,回答下列问题:
5
2
4
3
题号
1
(1)下列关于电解过程中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编号)。
①A管溶液由红变黄 ②B管溶液由红变黄 ③A管溶液不变色 ④B管溶液不变色
(2)写出A管中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管中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①④
2H++2e-===H2↑、Mg2++2OH-
=== Mg(OH)2↓[或2H2O+2e-+Mg2+===H2↑ +Mg(OH)2↓]
4OH--4e-===2H2O+O2↑
(或2H2O-4e-===O2↑ +4H+)
2
4
3
题号
1
(4)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解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将电解液倒入烧杯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用拇指堵住管口,取出试管,放开拇指,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
白色沉淀溶解,溶液呈红色
课时分层作业(七) 电解的原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的Cu(NO3)2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
B.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4e-===4H++O2↑
C.若有6.4 g金属Cu析出,放出的O2为0.05 mol
D.恰好电解完时,加入一定量的Cu(NO3)2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浓度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D [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的Cu(NO3)2溶液,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4e-===4H++O2↑,若有6.4 g金属Cu(即0.1 mol)析出,转移电子是0.2 mol,放出的O2为0.05 mol,恰好电解完时,应加入一定量的CuO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浓度,A、B、C正确,D错误。]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3.有关甲、乙、丙、丁四个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13
14
A.甲中负极反应为2H++2e-===H2↑
B.乙中阳极反应为Ag++e-===Ag
C.丙中H+向碳棒方向移动
D.丁中电解开始时阳极产生黄绿色气体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C [由图知,甲、丙为原电池,甲中Zn为负极,负极反应为Zn-2e-===Zn2+,A错;丙中Fe为负极,C为正极,H+向正极移动,C对;乙、丁为电解池,乙中Ag作阳极,本身失电子,B错;丁中放电顺序:I->Cl-,电解开始时阳极产生I2,D错。]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4.电解100 mL含c(H+)=0.3 mol·L-1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4 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  )
A.0.10 mol·L-1 Ag+
B.0.20 mol·L-1 Cu2+
C.0.30 mol·L-1 Mg2+
D.0.40 mol·L-1 Ca2+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B [A.Ag+在H+之前放电,0.10 mol·L-1 Ag+中Ag+物质的量为0.01 mol,电路中通过0.04 mol电子时,Ag+已经全部放电,析出金属银的质量是1.08 g;B.Cu2+在H+之前放电,0.20 mol·L-1Cu2+中Cu2+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电路中通过0.04 mol电子时,Cu2+已经全部放电,析出金属铜的质量是1.28 g;C.Mg2+的放电顺序在H+后面,所以含有这种阳离子的盐溶液中,阴极上放出H2,不会析出金属Mg;D.Ca2+的放电顺序在H+后面,所以含有这种阳离子的盐溶液中,阴极上放出H2,不会析出金属Ca。]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6.关于下图所示①、②两个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名称:①是原电池,②是电解池
B.硫酸浓度变化:①增大,②减小
C.电极反应:①中阳极:2H2O-4e-===
4H++O2↑,②中正极:Zn-2e-===Zn2+
D.离子移动方向:①中H+向阴极方向
移动,②中H+向负极方向移动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B [①中有外加电源,为电解池,②为原电池,A项错误;①中电解水,硫酸浓度增大,②中消耗硫酸,硫酸浓度减小,B项正确;②中正极反应为2H++2e-===H2↑,C项错误;②中H+向正极移动,D项错误。]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7.如图所示,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 2K2CO3+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8.用Pt做电极,电解含c(Cu2+)∶c(Na+)∶c(Cl-)=1∶2∶4的混合溶液,在任何情况下,阴、阳两极下不可能同时发生的反应是(  )
A.阴极:2H++2e-===H2↑  阳极:4OH--4e-===2H2O+O2↑
B.阴极:2H++2e-===H2↑ 阳极:2Cl--2e-===Cl2↑
C.阴极:Cu2++2e-===Cu  阳极:4OH--4e-===2H2O+O2↑
D.阴极:Cu2++2e-===Cu  阳极:2Cl--2e-===Cl2↑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C [阳离子的放电顺序:Cu2+> H+;阴离子的放电顺序:Cl->
OH-;c(Cu2+)∶c(Cl-)=1∶4;H+、OH-来源于溶液中水的电离;Cu2+和OH- 不能同时在阴极和阳极放电,C项符合题意。]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9.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通电一会儿,发现湿润的淀粉-KI试纸的C端变为蓝色。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E为电源的_____极,F为电源的_____极。
(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端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14


4Ag+4HNO3+O2↑
2H2O+2e-===2OH-+H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解析] 本题实质上是三个电解装置串联,首先判断电源的正、负极,根据C端变为蓝色可知,C端为阳极,D端为阴极,则E为负极,F为正极。A中是以Pt为阳极、Fe为阴极电解AgNO3溶液的电解池。D端为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选择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0.用电解法可提纯含有某些含氧酸根离子杂质的粗KOH溶液,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13
14
A.阳极反应为4OH--4e-===2H2O+O2↑
B.通电后阴极区附近溶液pH会减小
C.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阴极区移向
阳极区
D.提纯的KOH溶液从b出口导出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BC [电解除杂过程相当于电解水,阳极反应为4OH--4e-===2H2O+O2↑,A项正确;电解时,阴极反应为2H2O+2e-===2OH-+H2↑,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pH增大,B项错误;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阳极区移向阴极区,C项错误;在阴极附近产生氢氧根离子,钾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除去杂质后氢氧化钾溶液从b出口导出,D项正确。]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1.用惰性电极电解含0.2 mol CuSO4的溶液一段时间后,阳极上生成标准状况下4.48 L气体,欲使电解质溶液恢复电解前的状况,应加入(  )
A.0.2 mol CuSO4   B.0.2 mol CuO
C.0.2 mol Cu(OH)2 D.0.2 mol CuCO3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2.为增强铝的耐腐蚀性,现以铅蓄电池为外电源(左池),以Al作阳极、Pb作阴极,电解稀硫酸(右池),使铝表面的氧化膜增厚。反应原理如下: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如图所示,X和Y均为石墨电极:
13
14
(1)若电解液为滴有酚酞溶液的饱和食盐水,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过程中________(填“阴” 或“阳” )极附近会出现红色。
+H2↑ +2OH-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2)若电解液为500 mL含A溶质的某蓝色溶液,电解一段时间,观察到X电极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Y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当溶液中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取出X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 g。
①电解后溶液的c(H+)=___________。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需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13
14
0.1 mol·L-1
CuO(或CuCO3)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②请推测原溶液中所含的酸根离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验证推测,写出实验的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14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盐酸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入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含有硫酸根离子(或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浓硫酸,再加入铜粉,若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则证明含有硝酸根离子)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4.A、B、C为三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如下表所示:
13
14
阳离子 Na+、K+、Cu2+
阴离子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图1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足量的A溶液、足量的B溶液、足量的C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3
14
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M为电源的______(填“正” 或“负” )极,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乙烧杯中的电池总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14

4OH--4e-===2H2O+O2↑
O2↑ +2H2SO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3)如果电解过程中B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经过一段时间后,要使丙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14
能,因为CuSO4溶液已转变为H2SO4溶液,
反应变为电解水的反应
向丙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课时分层作业(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A C B C B B C BC C AD
9.(1)负 正 (2)4AgNO3+2H2O4Ag+4HNO3+O2↑  (3)2H2O+2e-===2OH-+H2↑
13.(1)2Cl-+2H2OCl2↑ +H2↑ +2OH- 阴 
(2)①0.1 mol·L-1 CuO(或CuCO3) ②(或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盐酸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入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含有硫酸根离子(或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浓硫酸,再加入铜粉,若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则证明含有硝酸根离子)
14.(1)负 4OH--4e-===2H2O+O2↑
(2)2CuSO4+2H2O2Cu+O2↑ +2H2SO4 
(3)能,因为CuSO4溶液已转变为H2SO4溶液,反应变为电解水的反应 
(4)向丙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
1.D
2.A [K闭合后,Zn作原电池的负极,Cu作原电池的正极,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选项中电子流向是由负极到正极,但a→b这一环节是溶液中的离子导电,电子不能沿此路径流动;C选项中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只是盐桥中的Cl-和K+分别向甲、乙两烧杯中移动;D选项中滤纸b点是电解池的阴极,OH-放电,该处呈酸性,b点颜色无明显变化,A项符合题意。]
3.C [由图知,甲、丙为原电池,甲中Zn为负极,负极反应为Zn-2e-===Zn2+,A错;丙中Fe为负极,C为正极,H+向正极移动,C对;乙、丁为电解池,乙中Ag作阳极,本身失电子,B错;丁中放电顺序:I->Cl-,电解开始时阳极产生I2,D错。]
4.B 5.C 
6.B [①中有外加电源,为电解池,②为原电池,A项错误;①中电解水,硫酸浓度增大,②中消耗硫酸,硫酸浓度减小,B项正确;②中正极反应为2H++2e-===H2↑,C项错误;②中H+向正极移动,D项错误。]
7.B [甲池为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乙、丙池为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错误;甲池中消耗560 mL(标准状况下)氧气,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025 mol,则转移电子数为0.1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乙池中银极(阴极)生成单质铜0.05 mol,质量为3.2 g,B正确;甲池中通入甲醇的电极为负极,甲醇失电子,碱性环境下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6H2O,C错误;电解池丙池中,电解后生成氢氧化镁、氢气和氯气,要想恢复到原浓度,应通入氯化氢气体,D错误。]
8.C [阳离子的放电顺序:Cu2+> H+;阴离子的放电顺序:Cl-> OH-;c(Cu2+)∶c(Cl-)=1∶4;H+、OH-来源于溶液中水的电离;Cu2+和OH- 不能同时在阴极和阳极放电,C项符合题意。]
9.本题实质上是三个电解装置串联,首先判断电源的正、负极,根据C端变为蓝色可知,C端为阳极,D端为阴极,则E为负极,F为正极。A中是以Pt为阳极、Fe为阴极电解AgNO3溶液的电解池。D端为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 
10.BC [电解除杂过程相当于电解水,阳极反应为4OH--4e-===2H2O+O2↑,A项正确;电解时,阴极反应为2H2O+2e-===2OH-+H2↑,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pH增大,B项错误;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阳极区移向阴极区,C项错误;在阴极附近产生氢氧根离子,钾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除去杂质后氢氧化钾溶液从b出口导出,D项正确。]
11.C
12.AD [左池是原电池,其中Pb是负极失去电子,PbO2是正极,溶液中的H+向正极移动,即向PbO2极移动;右池是电解池,其中Al是阳极,Pb是阴极,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溶液中的H+向阴极移动,即向Pb极移动,A项错误。每消耗3 mol Pb,即转移6 mol e-,2Al~Al2O3~6 mol e-,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生成1 mol Al2O3,B项正确。原电池中Pb作负极,负极上Pb失电子和反应生成难溶性的PbSO4,所以Pb电极质量增加,在电解池中,Pb作阴极,阴极上H+得电子生成H2,所以Pb电极质量不变,C项正确。原电池正极上PbO2得电子生成PbSO4,电极反应为PbO2+4H++2e-+===PbSO4+2H2O,D项错误。]
13.(1)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Cl-放电生成Cl2,阴极是水电离出的H+放电生成H2,同时生成OH-,阴极附近会出现红色。(2)蓝色溶液,说明是可溶性铜盐溶液,X电极有红色固体生成,说明溶液中的Cu2+放电,X电极是阴极,Y电极是阳极,有无色气体生成,说明是溶液中的OH-放电,阴离子为含氧酸根离子。生成铜0.025 mol,由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u2++2H2O2Cu+O2↑ +4H+可知,生成的H+为0.05 mol,c(H+)=0.1 mol·L-1。使其恢复至电解前的状态,可加入氧化铜或碳酸铜。
14.(1)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则c处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即c电极为阴极,由此可推出b为阳极,a为阴极,M为负极,N为正极。乙溶液中含Cu2+,而Cu2+只能和结合,可以确定B为硫酸铜;由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图,可以确定A为KOH或NaOH,C为Na2SO4或K2SO4。甲中为KOH或NaOH溶液,相当于电解H2O,阳极b处为阴离子OH-放电,即4OH--4e-===2H2O+O2↑ 。(2)乙烧杯中是电解CuSO4溶液,电池总反应为2CuSO4+2H2O2Cu+O2↑ +2H2SO4。(3)乙中铜全部析出后,电解质变为H2SO4,所以电解反应仍能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