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最后一次讲演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3 最后一次讲演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9 09:4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我要扫除字词障碍,熟读文章,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我要了解作者、文章写作背景、文体等相关知识。
3.我要学习有效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技巧,如多种句式、褒贬词语、多种人称的运用等。(重点、难点)
4.我能体会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斗争精神,学习他追求真理、大义凛然的精神气概。(重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1.视频导入。
观看《我是演说家》盲人女孩儿的演讲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演讲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演讲的热情。
2.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3.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4.文体知识。学习“演讲”和“演讲稿”的相关知识。
环节二:为何讲演—— 一腔赤诚为华夏
1.历史背景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镇压爱国民主运动,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特务在昆明暗杀了著名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李先生的追悼大会上,特务分子毫无顾忌,说笑取闹,肆意捣乱。面对此情此景,闻一多先生抑制不住满腔怒火,拍案而起,发表了这次慷慨淋漓的讲演。但就在讲演结束后的当晚,闻一多先生就遭到了特务的暗杀,与世长辞。
因而,这篇演讲稿是闻一多先生的即兴演说,经后人整理成文。
环节三:讲演什么—— 一次讲演震山河
1.正音识义
(1)读准字音:
卑劣(bēi liè) 卑鄙(bēi bǐ) 晓得(xiǎo de) 蛮横(mán hèng)
挑拨离间(jiàn)
注意字形:污蔑 赋予
知晓词义
晓得:知晓、知道、了解
卑劣:卑鄙恶劣
蛮横:强横而不讲道理
污蔑:诋毁和破坏名誉
赋予:给予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
2.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4分钟)
谁在听这次讲演?
讲演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简要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
环节四:如何讲演—— 一切技巧皆因情
1.品读赏析
请同学们带着情感大声朗读课文,当你读到精彩之处时,把词句圈画下来。读完后思考作者是如何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的呢?(提示:可以留意文中句式、人称的变化,语言风格等。用时5分钟)
(1)丰富多变的句式
设问句:能用来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青年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特务们内心惶恐。
反问句:相比于陈述句,反问句语气更为凌厉,情感更为强烈。有力揭露了敌人无耻卑鄙的行径。
感叹句:文中的感叹句很多,但表达的感情却不一样。有的是对敌人罪行的谴责,有的是对以李先生为代表的爱国民主人士的赞颂,有的是表达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小结:通过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等丰富的句式,让语言情感强烈,极富感染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慷慨激昂的情感。
(2)褒贬鲜明的用语
作者在说到敌人时,用的是如“最卑劣最无耻”“挑拨离间”“卑鄙无耻”这样带有贬义的词语,而说到李先生、革命先烈的时候用的是“光荣”“最宝贵”等带有褒义的词语。在这样褒贬鲜明的对比中,表达出作者强烈的爱憎。
(3)不断变换的人称
他们:向听众揭示敌人的罪行或者揭穿他们的用心时,用“他 们”。流露出讲演者对敌人的痛斥和轻蔑。
你们:对敌人正面指斥、揭露时,用你们,直接向敌人挑战,向敌人发起攻击,显出讲演者毫无畏惧。
我们:在鼓舞学生战斗时,用“我们”,表现出讲演者与群众的亲密度和战友般的感情。特别是当“我们”和“你们”相对使用时,更显出演讲者感情的鲜明,立场的坚定。
小结:针对现场不同的听众,不断变换人称,使内容具有针对性。且引起特务的注意和青年学生的情感共鸣。
(4)引人入“境”的开头,鼓舞人心的结尾
开头直接指出反动派的卑劣行径。义愤填膺、开门见山,引起青年学生的情感共鸣。结尾满怀激情,吹响了号召青年们团结一心起来战斗的号角,表现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5)通俗易懂的语言
闻一多先生学识渊博,但在这次演讲中没有刻意去雕饰辞藻,美化语言,用的都是简洁明了的口语化语言。这样的语言能最直接明了地传达信息,同时发人深省,给反动派以灵魂深处的震撼,给战斗者以极大的力量和信心。
声情并茂的演绎
关注括号里的提示语,它们描述了闻一多先生当时的情态和动作。如“锤击桌子”这一动作,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地淋漓尽致。这一锤,锤出了对反动派深深的愤恨,也锤出了在场青年学生的热血与斗志。
小结:孟德斯鸠曾说:“演讲人的声调语气、眼神和态度所包含的雄辩力量,比字句的选择还有力量。”因此,我们在演讲时要注意语气、语调、重音、节奏、动作等。最大限度传达自己的情感。
2.归纳总结
通过对《最后一次讲演》的学习来总结,一篇好的演讲稿应该具有怎样的特点?
本文 演讲词
1.痛斥、赞扬、揭露、鼓舞。 1.观点鲜明、内容充实、条理清晰。
2.语言口语化,通俗易懂。 2.语言尽可能口语化、大众化。
3.感叹句、反问句、设问句交替使用,句式多变。运用了反复、对比、排比等修辞。 3.运用语言技巧,着力锤炼语言,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4.“他们、你们、我们”人称变换。 4.心中有听众。根据不同听众,设计不同内容,具有“针对性”。
5.开头引人入境,结尾鼓舞人心。 5.精心设计开头、结尾,提升演讲效果。
环节五:知人论世
1.走近作者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诗集《红烛》《死水》等。曾创作组诗《七子之歌》表达自己深挚的爱国情感。
2.拓展思考
虽然闻先生已经不在人世,但其浩然正气、爱国热忱激励着无数爱国志士与后来者,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李公朴、闻一多先生一样的敢为正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的奋斗,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才有了今天和平的新中国。现如今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又该如何表达和践行对祖国的深爱呢?
四、作业布置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革命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才换来了今天的美好;在和平安定的今天,仍有无数凡人挺身而出,守护着我们的岁月静好。他们或许是逆行的抗疫者,或许是守边的战士们……他们都是我们的英雄。
请以“礼敬英雄,牢记担当”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字数300字左右,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