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学期随堂练习一
语文(部编版)
(全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范围:1~2单元)
题号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41分)
(一)下面是《鲁滨逊漂流记》的腰封,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其补充完整。(6分)
dǎomei
逊
它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
的鲁滨逊
鲁滨逊漂流记
知
mo
kǒng
[英]
著
流落荒岛后,忍受
与
的
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的
是歌欧领勇气与信老的生命赞歌
gin xf
liáng
(1分)
的境地中生活了二十八
的
长
年,最终获救并返回英国的传奇故事。(5分)
(二)选择题。(10分)
1.如果按照我国传统节日给下列诗句排序,诗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应该在
都
()之间。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筑
杯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④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期
A.②和④
B.③和①
C.④和①
D.③和④
2.“
鲁滨逊收罗了很多东西,
缺少很多,比如墨水、针线等。
缺乏物资,
他很快就习惯了。他想,
不得不干那些麻烦活儿,又有的是时间,
没有必要介意。”
将关联词语依次填人这段话中,最恰当的是(
①虽然…但是…
②尽管…还是…
③既然…就…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篇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B.习作的时候,我们要做到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表达才会更清楚。
C.《北京的春节》一文依次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的风俗。
D.《腊八粥》一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其中等粥写得较为详细。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随堂练习一·第1页(共6页)】
4.下面的书法作品中,用行书写成的是(
学
、
转載厚!
A.y.
世
A.:
p.
物施
5.想写好故事梗概,必须做到什么?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o
A.长话短说要简要。
B.详写略写要分清。
C.改变原来的顺序和人称。
D.关键要素说清楚。
(三)积累填空。(10分)
1.《寒食》这首诗是咏写
节的作品,“日暮汉宫传蜡烛
”流露出诗人对王侯贵族具有特权的腐败现象的不满。
2.《迢迢牵牛星》借传说中《
》的民间故事,抒发了相思离别之苦,读了
这首诗我会联想到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写出织女因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终日不成章,
3.把下面的名言补充完整,然后根据意思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序号)。
A.
胜读十年书。
B.路遥知马力,
C.
,近山识鸟音。
(1)乐乐常常去植物园观察各种花卉,只要看到花的图片就可以如数家珍地说出它们的种类
和特征,这真是“
(2)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善恶好歹,正所“
0
(3)爸爸十分睿智,每次和他交谈,都有一种“
”的感觉。
(四)句子练习。(12分)
1.读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特点,完成练习。(4分)
执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们,都有稳定的情绪,全部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而
且他们一律爱学习、爱钻研、爱思考,统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1)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均表示“
”的意思。(1分)
(2)对在句段中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意思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加重语气
B.生动丰富
C.避免枯燥
D.富于变化
(3)仿照例句的写法,用下面的四个词语中的一个写一段话。(2分)
人头攒动
人潮汹涌
摩肩接踵
熙熙攘攘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2分)
3.爸爸微笑着说:“我明天出差,你在家要好好照顾自己。”(改为转述句)(2分)
4.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几乎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原句上修改病句)(2分)
5,从“酸、穷、饿、黑”中任选一个字,仿照例句中加点部分的写法写句子。(2分)
例:多一礼堂里人山人海,连根针都插不进去。
(五)语言表达(3分)
除夕那天,远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五号乘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
张陆在天上为大家送来了太空春联,实现了“天地一家春”。他们的对联是“建强国激流勇进,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随堂练习一·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