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3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3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9 10:0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宿建德江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世称孟襄阳,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早年有志用世,然而仕途困顿,40 岁时到长安应进士举,却不幸落第。在痛苦失望后,他选择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
作者介绍
唐玄宗开元年间,孟浩然离乡赴洛阳,仕途失意后漫游吴越,以此排遣内心的悲愤。《宿建德江》就创作于他漫游吴越之时。诗中描写了诗人把船停泊在烟雾笼罩的小洲边,在日暮时分,新的愁绪涌上心头,通过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样的景色,抒发了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等复杂情感 。
创作背景
学习活动:
默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的字多读几遍!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zhǔ

移舟:移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日暮:黄昏时分
旷:空旷
江清:江水清澈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书写时不要漏掉右半部分“心”字上面的一横。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朗读指导:朗读时,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
-诗歌鉴赏-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渚】水中间的一小块陆地。
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将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边,触景生情,涌起新愁的景象。诗人通过“移舟泊烟渚”描绘了停船靠岸的画面,而“日暮客愁新”则点明了时间——黄昏,以及由此引发的愁绪。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营造出一种孤寂、惆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思念故乡的愁绪。
“移舟”指移动船只,即划船或撑船移动。在这个句子中,“移舟”用来描述诗人将船靠岸的动作,突出了旅途的漂泊和不定。通过“移舟”,作者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行动,还传达了一种旅途漂泊的感觉。
“泊”指船只停靠。在本诗中,“泊”用来描述船只停靠在岸边,突出了旅途的暂时停歇。通过“泊”,作者不仅展现了船只的停靠,还传达了一种旅途中的短暂停留和休息。
“烟渚”指烟雾迷蒙的江中小洲。在这个句子中,“烟渚”用来描绘诗人停船靠岸的地点,突出了环境的朦胧和迷离。通过“烟渚”,作者不仅展现了环境的朦胧,还传达了一种孤寂和惆怅的氛围。
“日暮”指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在这个句子中,“日暮”用来点明时间,突出了黄昏时分的特殊氛围。通过“日暮”,作者不仅点明了时间,还传达了一种日暮时分的惆怅和感伤。
“客愁”指旅人(诗人自己)的愁绪。在这个句子中,“客愁”用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愁绪,突出了他漂泊在外、思念故乡的情感。通过“客愁”,作者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愁绪,还传达了一种孤独和思乡的情感。
“新”指新的、刚产生的。在这个句子中,“新”用来形容诗人刚刚产生的愁绪,突出了愁绪的突发和强烈。通过“新”,作者不仅展现了愁绪的产生,还传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波动。
本段主要运用了情景交融和对比的修辞手法。例如,“移舟泊烟渚”描绘了停船靠岸的画面,而“日暮客愁新”则表达了诗人的愁绪,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将环境与情感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孤寂、惆怅的氛围。此外,“日暮”与“客愁新”形成对比,突出了黄昏时分的特殊氛围和诗人内心的愁绪。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原野空旷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树还低。
原野空旷辽阔。
描绘了诗人夜泊江边时所见到的自然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野旷天低树”描绘了原野空旷、天空似乎比树木还低的情景,展现了夜晚原野的辽阔和宁静;“江清月近人”则描绘了江水清澈、月亮倒映在水中,仿佛与人亲近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自然的亲近感。通过这两句诗,作者不仅展现了夜晚江边的美丽景色,还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
“野旷”指原野空旷辽阔。在这个句子中,“野旷”用来形容夜晚原野的辽阔景象,突出了环境的空旷和宁静。通过“野旷”,作者不仅展现了原野的辽阔,还传达了一种宁静和孤寂的氛围。
“天低树”指天空似乎比树木还低。在这个句子中,“天低树”用来形容天空与树木的相对位置,突出了原野的空旷和天空的辽阔。通过“天低树”,作者不仅展现了天空的辽阔,还传达了一种视觉上的错觉和独特感受。
“江清”指江水清澈。在这个句子中,“江清”用来形容江水的清澈,突出了江水的纯净和透明。通过“江清”,作者不仅展现了江水的清澈,还传达了一种宁静和纯净的感觉。
“月近人”指月亮似乎与人亲近。在这个句子中,“月近人”用来形容月亮倒映在水中,仿佛与人亲近的情景,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的亲近感。通过“月近人”,作者不仅展现了月亮的倒影,还传达了一种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的亲近感。
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修辞手法。例如,“天低树”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天空赋予了“低”的属性,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与树木的相对位置;“月近人”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赋予了“近人”的属性,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倒映在水中,仿佛与人亲近的情景。此外,“野旷”与“江清”形成对比,突出了原野的空旷和江水的清澈;“天低树”与“月近人”则形成对比,突出了天空的辽阔和月亮的亲近。
读完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夜幕降临,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旁。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要低沉,江水清清,显得和明月很亲近。
主题思想
《宿建德江》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
课文结构
宿建德江
(泊)烟渚
客(愁)新
野 天 树 江 月 人
孤寂情怀
巩固检测
1.写出下列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移舟:
泊:
烟渚:
日暮:
移动小船
停船靠岸
雾气笼罩的江中小块陆地。
黄昏时分
2.说说诗句的意思。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原野空旷,远处的天空好像比近处的树还要低,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
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