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三月桃花水》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三月桃花水》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9 10:0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三月桃花水
三月桃花水
读一读
  农历三月,江河水涨,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所以被人们称桃花水或桃花汛。
三月的桃花
三月的桃花水
作者介绍
刘湛秋,安徽芜湖人,当代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
1.这篇课文描写的三月桃花水,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三月桃花水是美丽、迷人 、令人陶醉的)
2.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情感来读课文?
(用欢喜的心情、轻快的朗读方式)
初读感知课文:
我会读
qǐ lì
yìng hè
tán xīn
绮丽
应和
谈心
第一组:绮丽 应和 谈心
第二组:明洁的丝绸  绮丽的朝霞
忽大忽小的水声  纤细的低语
车轮滚过的铃声  春天的明镜
认一认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

①平和,和缓。
(hé)
②跟着唱。
(hè)
③掺和在一起使有黏性。
(huò)
④掺和在一起。
(huó)

温和
一唱百和
和面
和药

多音字
词语解释
绮丽:鲜艳美丽(多用来形容风景) 。本课的意思是非常美丽。
山间绮丽的风光吸引了很多游人。
1.学生自由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流畅而有感情。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品读课文:
思考:
这一段文字里有几句话?是什么句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课文中找出和这两句话对应的段落。
(两句话,是疑问句,分别对应3、4自然段和5、6自然段)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话通过对声音和光芒的细腻描绘,勾画出一幅优美宁静的乡村图景,充满了诗意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这种描绘也引发了读者对未知美好事物的好奇和想象。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这句通过比喻和拟声,描绘出一种轻柔悦耳的声音,宛如小铃铛般清脆,它悄然穿行在村庄周围。这种声音可能是由远处的牛铃、风铃或者其他自然的声音所产生,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觉。
“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这句则描述了一种明亮而纯净的光芒,它如同光滑的丝绸一般,映衬着蔚蓝的天空。这种光芒可能是初升的朝阳、皎洁的月光或是闪亮的星辉,它带给人们温暖和希望。
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新生的喜悦
舞动
水流的活泼
“啊,河流醒来了!”这句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春天到来时,冰冻的河流开始融化,恢复流动的景象。
“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这句描述了河水在晨光的映照下呈现出如桃花般粉嫩的颜色,给人一种温柔而美丽的感觉。同时,“舞动着绮丽的朝霞”这句话也暗示了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与朝霞相互辉映的动态美。
学习课文的第3―6自然段
这几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找出来,读一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把“桃花水”比喻成“竖琴”“明镜”,把“波纹”比喻成“琴弦”,第4自然段运用了排比、拟人方法,把“柳枝”比喻成“长发”,把衣着艳丽的“姑娘”比喻成“花瓣”)
阅读理解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 出头来的麦苗  ;
中心句
比喻

谈心
                      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拟人
比喻
“是春天的竖琴”这个比喻意味着桃花水的流动和声响就像是春天里的一架竖琴,奏出美妙的乐章。竖琴是一种典雅而优美的乐器,通常与仙乐和梦境般的氛围相联系。
读第4自然段,思考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能演奏出各种悦耳的声音,鸣响、低语、谈心、铃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河水给我留下的印象是:
动听、柔和、多变、轻缓。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这句表达了水声如何与周围的环境音,比如拖拉机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的乡村交响曲。
“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这句用水的低语声比喻成和新生麦苗的对话,赋予了水以生命和情感,仿佛它在温柔地呵护着新生的生命。
“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这句则将水碰到石块的声音比作车轮滚过时的铃声,给人一种宁静而悦耳的感觉。
“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为什么是明镜?它照出了什么美景?
因为三月桃花水洁净明丽,所以把它比作明镜。
这“明镜”照出了哪些美景?
这句中的“红莲”实际上是指姑娘们的倒影,这里用了隐喻来表达。而“抖落一片片花瓣”则形象地描绘了姑娘们捧水时,水中倒影晃动的情景,给人一种优雅和唯美的视觉效果。
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说一说
在春天的明镜里,我们看到了( )、( )和( )。这景色真( )!
燕子
垂柳
一群姑娘
美丽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
作者为什么会这么写?
“裹着白云”说明燕子飞得极快,人们视线的挪移赶不上它飞行的速度;也因为蓝天和白云的色彩明丽,燕子飞过,人们脑海中还留着白云的印象。
通过桃花水的视角,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和美的春天画面。无论是飞翔的燕子、如雾的垂柳,还是河边嬉水的姑娘,都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深的喜爱之情。同时,这段描写也充满了诗意,给读者带来了愉悦的阅读体验。
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深情赞美和无比热爱。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思考:课文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绿茵茵的草地比作软绵绵的茵席,将两岸依依的垂柳比作细长的眉毛。这两个比喻不仅描绘出了春天鲜明的色彩,也传达出了春天的柔和与清新。“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这句直接表达了对桃花水的赞美。三月的桃花水,清澈见底,美如画卷,令人陶醉。这里的“沉醉”不仅仅指的是视觉上的享受,更多的是指心灵上的陶冶和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结构清晰地描述了三月桃花水声如音乐 、清如明镜的特点,表达了组着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声音:竖琴
光芒:明镜
课文结构
三月桃花水  
赞美、热爱
《三月桃花水》描写阳春三月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
主旨概括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丝绸 ( )的朝霞
( )的低语 ( )的水声
一( )绸缎 一( )琴弦
一( )酒窝 一( )波纹
明洁
绮丽
忽大忽小
纤细



二、判断说法的正误,对的打√, 错的打×。
×


摘抄你喜欢的好词佳句到积累本上。
课下可以读一读刘湛秋的散文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
课后作业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