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宇宙生命之谜 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宇宙生命之谜 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9 10:0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宇宙生命之谜
11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同学们,当我们仰望夜空,繁星闪烁,宇宙那无尽的黑暗中似乎藏着无数秘密。你是否好奇,在这浩瀚宇宙里,除了地球,还有其他生命存在吗?从古老传说到现代科学探索,人类从未停止追寻。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宇宙生命之谜》,去探索宇宙深处生命的奥秘 。
张申碚,1958 年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高级工程师。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副所长、上海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赵晓梅,1986 年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从事科技调研、信息等工作,主任记者。二人合著《宇宙生命之谜》,入选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 。
作者简介:
在进行“有目的地阅读”时,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浏览内容法
勾画中心句
段意概括法
提取关键信息
对比筛选法
查找资料法
0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序。
02
本文围绕“宇宙生命之谜”写了什么?
初读感知
蟠桃 分析 辐射 轨道 土壤 陨石 猜测 起源 氧气 能源 昼夜 神秘 观测 拍摄 斑点 枯萎 沙漠 磁场 抵御 因素 考察 培养
pán


guǐ
rǎng
yǎng
bān


yǔn

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cāng

我会读
沧海一粟
多音字

bēn
bèn
①奔走;急跑。②紧赶;赶忙或赶急事。③逃跑。④姓。
①直向目的地走去。②朝;向。③年纪接近。④为某事奔走。

jiē
bān
shàng
yǎng
qīng



拼音开关
zào
péi
dào
学写字
bān
“斑”是左中右结构的字,注意中间的“文”最后一笔要变成点。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1) 天体上有生命存在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2) 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3) 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4) 科学家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了近距离的观测,
揭开了火星神秘的面纱。
(5) 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存在
的确凿证据,但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存在着生命。
品读释疑
这句话与第1自然段的“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相呼应,既写出了人们的执着,也表现了科学家们不畏艰险、坚持探索的科学精神。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尽管人类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确凿的生命证据,但这一问题始终激发着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到现代的科学探索,人类从未停止对宇宙中其他生命形式的追寻。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对陨石的分析和火星探测器的探测,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地外生命的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吸引着人们不断探索。
请结合下面的内容接着浏览课文,判断哪些段落对解决本课问题有帮助,并作上标注。
第2—9自然段
默读课文其他旁批,说说你得到了哪些帮助。
阅读策略、梳理思路、提醒了该注意的地方。
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一直向往着“天上的世界”。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现在,科学发达了,人们知道那都是古人编出来的。但是,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浏览了这一段后,发现它对了解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没有帮助。
本段首先回顾了古代人们对“天上的世界”的想象和向往。由于当时科学不发达,人们通过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仙女下凡”和“蟠桃盛会”等,来表达对未知宇宙的幻想和探索欲望。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些神话故事并非真实存在。然而,关于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存在生命,仍然是一个引人
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又是宇宙的沧海一粟。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本段从理论上探讨了宇宙的无限性和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位。作者指出,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也只是银河系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银河系中拥有数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的天体系统众多,其中很可能存在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因此,可以推测,地球并非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然而,尽管有这样的推测,人类至今仍未找到其他具有生命的星球。这一段通过理论推理和科学推测,揭示了宇宙的浩瀚和人类探索宇宙的艰难。
“沧海一粟”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在这个句子中,“沧海一粟”用来形容银河系在宇宙中的渺小地位,突出了宇宙的浩瀚无垠。通过“沧海一粟”,作者不仅展现了宇宙的广阔和人类的渺小,还传达了一种对宇宙的敬畏之情。
品读释疑
借助中心句理解内容
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所以就是中心句。
位置:一般在段首段尾处。
阅读方法解密
这一段对解决问题很重要,画出关键词帮我理清了生命存在的条件。
结合第三处旁批提示,圈画出天体上有生命存在的四个必备条件。
1.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2.必要的水分。
3.适当成分的大气。
4.足够的光和热。
详细列举了生命存在所需的条件,运用了“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这样的表述,突出了这些条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和“足够的光和热”,作者详细描述了生命存在的四个关键条件。这句话不仅为寻找地外生命提供了科学依据,还为后文探讨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做了铺垫。
这段的段首提到了地球外的其他行星。通过提取关键信息,我知道这些星球上是不存在生命的。
结合旁批提示默读第4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找出其他星球上为什么不存在生命的原因。
4
5
按照四个条件排除五大行星
推测火星可能存在生命
本段根据前文提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对太阳系中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逐一分析。作者指出,水星由于距离太阳太近,表面温度过高,不适合生命存在;金星则因缺氧、缺水且表面温度极高,也不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至于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由于距离太阳较远,表面温度过低,同样不可能存在生命。通过这些分析,作者排除了太阳系中其他行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进一步强调了地球在太阳系中的独特地位。
阅读内容
第5—8自然段
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默读第5—8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
问题
阅读课文5~8自然段,结合旁批提示提取火星和地球的相似之处及火星的表面特征、气候、土壤等关键信息。
6
7
8
9
火星表面也没有生物存在
近距离观测
根据因素推论
着陆取样分析
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1971年,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宇宙飞船进入了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给火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表明,意大利天文学家观察到的所谓“运河”,原来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通过近距离观测还发现,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的四季变化,并不是由于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而是由于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才造成了颜色明暗的变化。
本段讲述了科学家们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进行近距离观测的突破性进展,以及这些观测结果如何改变了人类对火星的认知。
默读第7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把下面对照表补充完整。
必备条件 火星情况 是否具备
合适的温度
必要的水分
适当成分的大气
足够的光和热
表面温度很低
含量极少
氧气含量极少
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宇宙线




作者通过分析火星的环境特征,详细说明了火星干燥、大气稀薄、温度低、无磁场和臭氧层等不利因素,论证了生命在火星上难以存在。例如,“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百分之一”强调了火星的干燥;“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氧气含量极少”突出了大气成分的不适合;“火星表面温度很低”说明了温度的不适宜;“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则强调了辐射对生命的威胁。通过这些分析,作者不仅论证了生命在火星上难以存在,还为读者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解释。
默读第8自然段旁批,思考:课文中提到的1975年距今已经四十多年了,我们如果想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应该怎么办?
问老师、家长有什么相关的书籍可以阅读
自主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
目前,人类还不能移居火星
本段讲述了美国在1975年发射的两艘名为“海盗”的宇宙飞船对火星进行进一步考察的经过及其重要发现。这两艘飞船成功着陆火星,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结果显示在飞船着陆的区域,火星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且在取样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这些结果意味着在该区域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然而,科学家们提出了新的疑问:生命物质是否可能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表面有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是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引起的颜色明暗变化。
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
一是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
表面特征
气候
土壤
近年来科学家在对火星的研究中可能有了新的发现。
品读释疑
阅读方法解密
阅读内容
阅读方法
阅读目的
浏览/筛选
查找资料
勾画中心句
段意概括法
对比筛选法
提取关键信息
结构梳理
1.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 )
2.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
3.1971年,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探测器进入了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给火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 )
一、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
作比较
举例子
课堂演练
二、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互相呼应。
B.科学家们决定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
C.科学家通过对陨石的分析,发现太空有有机分子存在。
D.火星表面有很多黑色线条,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
D
这篇课文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 ,我们要有 、 的精神。
未解之谜
不断探索
追求真知
主题概括
  你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产生过疑问,请你运用今天学到的阅读方法,查找资料,解决你遇到的问题。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