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景阳冈》课件(共6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景阳冈》课件(共6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9 10:2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7张PPT)
《水浒传》,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罗贯中的老师)。小说讲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在梁山泊聚义,后来受朝廷招安,征剿叛党,最终却遭奸臣谋害的故事。它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
名著介绍
名著无闲笔,处处有玄机。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回目必须对仗工整
章回体是古典长篇小说最主要表现形式,将全文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一回叙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段落。
每回都有一个对仗工整、整齐划一的标题,这个标题叫“回目”,用于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
武松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郎”,山东清河县人,武松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头陀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武松曾经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因此,“武松打虎”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被封为清忠祖师,最后在杭州六和寺病逝,寿至八十。
人物介绍
⑥ 景阳冈
冈:根据《说文》的解释,是指山脊,平地耸起的高地。"冈"的本义,指山梁、山脊。
________________
本文选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作课文时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
任务一:
这是一篇古白话文小说,有些地方比较难理解。
请你用上猜读、跳读的方式浏览课文,
将自己较难理解的字词句标记出来。
倚靠 碟子 俺 斗笠 擒拿 肋骨
踉跄 腰胯 霹雳 咆哮 铁锤
绰了梢棒
呵呀
血泊
绰绰有余 人影绰绰
乐呵呵
停泊

dié
ǎn

qín
lèi
liànɡ qiànɡ
kuà
pī lì
páo xiào
chuí
chāo
ā

多音字



(湖泊、水泊)
(停泊、漂泊)
释义:
1.湖泽。
释义:
1.停船靠岸。2.停留;暂住。3.恬静。
请大家看到________,我比较难理解的是____________
不过我通过__________知道了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此去离县治还远。
武松人到里面坐下,把梢棒倚了,叫道:“主人家,快把酒来吃。”只见店主人把三只碗、一双箸、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一碗酒来。
县城
筷子

用来防身的木棒
zhù
联系文中人物前后的动作可以猜出是“倒了一碗酒”的意思。
联系文中前后的词语可以猜出是“筷子”的意思。
店家前前后后为武松筛了几碗酒?
十八碗!
店家为什么心不甘情不愿呢?
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
武松笑道:“原来恁地。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客官休只管要饮,这酒端的要醉倒人,没药医。
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只要
这样
真的,的确
不要
如果,要是
请不要自己害了自己

nèn
可教往来客人,结伙成队,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其余寅、卯、申、酉、戌、亥六个时辰,不许过冈。
十二地支: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中、百、戌、亥。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
你能猜测这句话的意思吗?
结合左边对“十二地支”的解释,可以猜测这句话讲的是官府要求来往客人,每天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成群结队过冈。其余时间不许过冈。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
老虎
震动
“大虫”结合插图和语境可知,是“猛虎”的意思:联系生活可知“请勿自误”的意思是“请不要误了自己”。
吊睛白额大虫
你知道古人为什么称老虎为大虫吗?
古人用“虫”泛指一切动物,并把虫分为五类:
禽为羽虫,兽为毛虫,龟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倮虫(没有羽毛鳞甲的动物)。
“大”有长(zhǎng)、为首的意思,如称兄弟中排行第一的为“大哥”;“大”又是敬词,如称“大人”“大夫”“大王”等。
虎属毛虫类,是兽中之王,
是兽中的“大哥”,所以叫大虫!
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疏软了。
“气力”结合插图和语境可知,是“力气”的意思:联系生活可知“疏软”的意思是“疲软,松软”。
榜文
旧时官府的告示
榜文上写了什么内容呢?翻开书,找到相关句子画下来。
上山路上,这样的告示有几处?
店家的门口
大树的树干上
庙门前
店家阻拦了,告示提醒了,
可是武松偏偏还要上景阳冈,最终遇到了老虎。
原因是什么呢?武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带着问题默读1-7自然段,画一画,作批注。
同桌互相说:
我觉得武松是一个 的人,
我从第 段的 看出来。
武松就是这样的人,有一点儿倔强,有一点儿要强,有一点儿自以为是,一点儿脾气暴躁,还有一点点的防备心。
因为他是这样的人,所以他上了冈,打了虎。
于是有了施耐庵笔下
武松打虎的精彩情节
请用小标题概括梳理故事情节
本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找出“喝酒”的段落,并想一想接下来武松又做了哪些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上冈
打虎
下冈
1-2
3-5
6-7
8
连起来说说
课文主要内容
上冈
打虎
下冈
武松进店喝酒,不听酒家劝告,喝了十八碗酒后,执意上冈,在冈上见了榜文,才知道真的有老虎,本想返回又怕被店家耻笑,于是决定继续上冈。遇到老虎后,武松与老虎搏斗,最终打死老虎,自己累得浑身无力,一步步慢慢走下冈来。
1-2
3-5
6-7
8
如果你是一名导演,如何指导拍摄武松打虎的情节?
老虎
武松
防守
相持
进攻
武松打虎情节动作分解图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头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跨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一了半。
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
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有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分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老虎
武松
防守
相持
进攻
扑、掀、剪
闪、躲、闪
吼、咆哮、扑
抡、劈、跳
搭、扒、迸、躺
揪、按、踢、打
借助动作分解图,你能详细复述武松打虎的经过吗?
施耐庵是怎样描写打虎场面的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6、7自然段,
用 (红笔)划出描写武松的句子,
用 (蓝笔)划出描写老虎的句子。
6
7
你有什么发现?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上略按一按,
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上,
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
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一个一个写
一句写大虫,写出凶猛
一句写武松,写出敏捷
衬托出武松的勇猛
武松能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肯定有其过人之处。
武松的过人之处是什么?
身手敏捷
武艺高强
智勇双全
……

尽体现于一个字之中:
武松打虎这个情节中,除了“闪”,还有哪些动词?请你圈出来。
6

智勇双全
胆大心细
从这个“闪”字中
可以看出什么?
不停地闪,是武松采取的策略,他没有贸然与老虎对阵,而是先消耗老虎的体力,摸清老虎的招式。
武松不是乱闪,而是想办法闪到老虎的背后,因为老虎背后看人最难。
武松胆量过人,面对老虎还能动作敏捷。
小细节
大用心
①随身武器——凸显身份 身怀武艺
②心理暗示——武器防身 壮胆上冈
③突然折断——空拳打虎 千古佳话
13次提及“梢棒”
“无一处是闲笔”
从打虎的情节中,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武松?
1.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2.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
我认同/不认同第___种评价,我从文中找到的事实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松听了,笑道:“我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说有大虫!你休说这话来吓我!便有大虫,我也不怕。”酒家道:“我是好意救你。你不信时,进来看官司榜文。”武松道:“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酒家道:“你看么!我是一片好心,反做恶意,倒落得你恁地说。你不信我时,请尊便自行。”
武松看了,笑道:“这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宿歇。我却怕甚么!”
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喝酒与打虎这两个情节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因为进店饮酒和上冈是武松打虎的前提,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且这两部分内容表现了武松豪爽、固执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为下文写他打虎作铺垫。
本文的重点是武松打虎的经过,作者为什么要如此详细地写武松进店饮酒和上冈呢
武松有过人之处:
他的力量过人,他的反应过人,他的智慧过人……
但,他终究是个——

请重读武松打虎的相关段落,边读边想:
从哪些细节中可以看出武松终究还是血肉之躯,终究还是一个人?
同桌互相说:
我从 这一句看出武松终究是个人,
因为 。
武松听了,笑道:“我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说有大虫!你休说这话来吓我!便有大虫,我也不怕。”酒家道:“我是好意救你。你不信时,进来看官司榜文。”武松道:“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 ”酒家道:“你看么!我是一片好心,反做恶意,倒落得你恁地说。你不信我时,请尊便自行。”
两个“不怕”把武松浑身是胆的英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勇敢无畏的性格为下文他勇猛打虎的行为作了铺垫。
语言描写:武松怀疑酒家谋财害命,表现了他多疑的性格特点。
酒家
武松
“再也不来筛”
“只顾来筛”
关注武松去向
不耐烦
告知官府榜文内容
不相信
从酒家和武松的对话中,可以知道他们的性格特点。
从酒家的言行中可以看出酒家的善良与坦诚,从侧面反映了武松不听劝、固执的性格特点。
那酒店里主人摇着头,自进店里去了。这武松提了梢棒,大着步自过景阳冈来。约行了四五里路,来到冈子下,见一大树,刮去了皮,一片白,上写两行字。武松也颇识几字,抬头看时,上面写道:“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武松看了,笑道:“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宿歇。我却怕甚么!”横拖着梢棒,便上冈子来。那时已有申牌时分。这轮红日,厌厌地相傍下山。武松乘着酒兴,只管走上冈子来。走不到半里多路,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
结合“勿”字的意思“不要”,并联系生活中“请勿入内”“请勿吸烟”等常见的提示语,猜出“请勿自误”是“请不要自己误了自己”的意思。
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从“笑道”“横拖着梢棒”可以看出武松艺高人胆大。看到树上的字,武松还以为是酒家故意为之,这一细节再次表现出武松的固执。
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背在脊梁上,将梢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梢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梢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
“踉踉跄跄”说明此时武松酒力发作,路都走不稳了。对武松醉酒的动作描写,为下文他徒手打虎作了铺垫。
心理、语言描写从武松先是想到“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可以看出他自尊心很强,面子观念很重;从他转念一想“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可以看出他虽有犹豫,但更多是勇往直前的豪气,同时还流露出艺高人胆大的自信。
种种细节表明,施耐庵并没有把武松当做一个神来写,
虽然武松有许多过人之处,但他终究还是一个人。
风过虎来时,叫声“啊呀”,翻下青石那一段;
大虫第一扑,从半空里蹿将下来,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一段;
寻思要拖死虎下去,原来使尽力气,手脚都酥软了,正提不动一段;
青石板上又坐半歇一段;
天色看看黑了,惟恐再跳出一只来,且挣扎下冈子一段。
皆是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
—— 金圣叹
你觉得施耐庵在那么多处写武松的害怕好吗?
虚构人物的真实性
他有人的倔强,也有神的酒量;
他有人的犹豫,也有神的胆量;
他有人的慌乱,也有神的力量。
他有人的自信,也有人的自负。
武松是个机智勇敢、武功高强、豪爽倔强、敢于斗争、无所畏惧的打虎英雄。
学习了本篇文章,你觉得武松是个怎样的人呢?
阅读三招式——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
环境描写
小说
武松:倔强,要强
脾气暴躁,小心谨慎
粗中有细,智勇双全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课文3-5段,作者细致描写了景阳冈上的哪些自然环境?
红日 山神庙 树林 青石 十月天气,日短夜长 一阵狂风
“这轮红日,厌厌地相傍下去”
“一个败落的山神庙”
“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了下去”
“直奔过乱树林来”
“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
笔法细腻
为惊心动魄的打虎场面
营造出恐怖危险的氛围
“无一处是闲笔”
武松最终打死了老虎,一举成名,
戴红花骑大马,成为一个人人称赞的大英雄。
故事再往后发展,他一直在打“老虎”……
血溅鸳鸯楼
醉打蒋门神
斗杀西门庆
大闹飞云浦
你还知道《水浒传》中哪些关于武松的故事?
宋江在灯下看那武松时,果然是一条好汉。但见: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 )武松连喝了十八碗。
(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 )武松来到酒店吃酒。
( )武松遇到老虎。
( )武松不听劝告执意上了冈。
( )大虫“三扑”,武松“三闪”。
( )武松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1
2
3
4
5
6
7
按课文内容排列顺序,标上序号。
及时雨 宋江
玉麒麟 卢俊义
智多星 吴用
大刀 关胜
豹子头 林冲
霹雳火 秦明
小李广 花荣
小旋风 柴进
花和尚 鲁智深
行者 武松
青面兽 杨志
神行太保 戴宗
赤发鬼 刘唐
黑旋风 李逵
浪里白条 张顺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
包藏四海之胸襟!铁肩扛大义,救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
什么是英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