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6.《摇篮曲》 音乐教案 人音版 (五线谱)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6.《摇篮曲》 音乐教案 人音版 (五线谱)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5-03-19 17:3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摇篮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摇篮曲》;
2、通过学唱《摇篮曲》,感悟到母亲对孩子真挚的爱,真正理解“爱”的意义。
3、通过感受、体验、理解、演唱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摇篮曲的特点,感受摇篮曲的风格。
学情分析:摇篮曲是抒情性声乐曲或器乐曲,原是母亲抚慰婴儿入睡的歌曲,后演变成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这首歌选自四年级下册第六课第二首歌曲。本课选编了三首中外著名的摇篮曲,分别是勃拉姆斯《摇篮曲》、舒伯特《摇篮曲》以及汪玲和杨存德《摇篮曲》。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不同国家《摇篮曲》的风格特征时,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那种深深的母爱。
本课结合歌曲的学唱,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编排了4/4拍与6/8拍拍号的学习内容,通过演唱、律动等感受4/4拍与6/8的强弱规律,体验它们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会用轻柔、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母亲的孩子的爱,以及学生对音乐美的感悟。
难点:1、歌曲《摇篮曲》中附点音符及结束句的唱法。
2、指导学生通过演唱声音、力度、情绪等来感受6/8拍子的风格特点。
3、理解“大爱”的意义,学会珍惜、感恩、更富爱心。
教学用具:钢琴、幻灯片、音乐、视频、三角铁、碰钟、沙锤。
教学设计:
1、导入
1、课前律动
2、播放舒伯特《摇篮曲》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
听过
它是唱来做什么的呀?
哄小宝宝睡觉的
那你们知道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谁吗?
舒伯特
他是国家的呀?
对啦,同学们真厉害,这首歌曲呢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写的《摇篮曲》。你们知道吗?咱们国家呀,也有摇篮曲呢。那么今天呢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一首不一样的咱们中国的《摇篮曲》。(出示课题)
2、新课教学
1、带着问题初听歌曲。
a 歌曲的速度、力度;
b 比较两首歌曲有什么相同点。
旋律:舒缓 声音:轻柔 (板书)
(播放音乐《摇篮曲》,并板书。)
2、出示节奏型: X x x X x x
感受6/8拍的强弱规律:强 弱 弱 次强 弱 弱
出示附点节奏:X x X. (板书)
(控制在两分钟左右)
3、按节奏朗读歌词(可带读一遍,然后跟伴奏朗读)。
4、复听歌曲(加入小乐器,分两边,一边打强拍,一边打弱拍)
5、学唱歌谱(出示乐句,师单句带唱1至2遍)
6、套唱第一段歌词。
乐句:“我用手儿当摇篮”中的“我”指的是谁?
妈妈!
7、套唱第二段歌词。
8、出示结束句,感受,体验,演唱。
9、随琴声完整演唱歌曲。
10、随音乐节奏边律动、边演唱歌曲。
3、扩展
出示妈妈哄宝宝睡觉的图片。
提示:
a妈妈的表情:微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b 妈妈的眼神:非常温柔。
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爱。
4、小结
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就是父母给予我们的爱,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带我们到这个世界上,把我们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慢慢的抚养长大,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在母亲节和父亲节来临之际,不管我们有没有送他们礼物,都让我们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回家用我们最动听的歌声把这首《摇篮曲》送给他们,好吗?
(可让学生分别扮演妈妈和孩子、爸爸和孩子,跟音乐边唱边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