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16《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认识“策、荐”等2个生字,会写“赢、拳”等5个字,会写“赏识、脚力”等8个词语。
语言运用: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
思维能力:能借助图示,推想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审美创造:能联系孙膑观察到的情形,推想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难点
1. 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田忌赛马的故事,提升表达的准确性与逻辑性。
2. 能借助图示,推想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提升解读、推理以及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照单元整体 任务驱动导入
1. 出示大任务及情境。
师:读智慧故事,探思维密码。奇妙的思维之旅还在继续,本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田忌赛马》,打开思维之帽。奇奇小助手又跟大家见面了(播放短视频),老师希望在课堂上能看到你们思维的火花,也期待你们积攒更多的智慧之星,力求早日拿到进入学校思维风暴营的入场券。
2. 回顾: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他们是什么关系?指名回答,板贴三个人物名。
预设:孙膑是田忌的门客,田忌是齐威王的大将,齐威王是战国时期第四代君王。
3.指名借助人物关系图简要复述故事。生评价。
师小结:通过简单明了的图式,我们了解了主要人物的关系及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活动1:讲一讲,赛事大回放
1. 身为门客的孙膑究竟为田忌想出了什么妙计,赢得这场胜利呢?
学法提示:请快速默读课文10至1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孙膑的妙计,再完成课后对阵图。
2. 同桌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赛马的顺序和结果,同桌互评。
3. 一生上前完成对阵图,并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赛马的顺序和结果。
4.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孙膑的妙计:改变马的出场顺序。【板书:改变】
三、活动2:辨一辨,获胜大揭秘
1.师:田忌赛马的故事流传至今,吸引我们的不仅是比赛的过程,更是人物的思维过程。因为思维的过程最精彩,最能体现孙膑的谋略。
(出示单元页)齐读:了解人物思维的过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师:人物的思维往往通过语言、行动等表现出来。(出示3至8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至8自然段,关注田忌孙膑的表现,推测他的内心世界。
交流:
(1)我们先来关注田忌的表现,指名读,关注标点及说话内容,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我发现田忌的话语都是问句,说明他并不知道具体策略,但决定全听他的。从这里我感受到田忌对孙膑十分信任,这是取胜的关键。正可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田忌的思维是一种常规思维。
生扮演田忌,师采访,生说心里话。
(2)我们再来关注孙膑的表现,指句读,关注标点及说话内容,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我发现孙膑的说的话全是肯定句,说明孙膑早已想好对策,他成竹在胸。孙膑变换思维,打破常规。
生扮演孙膑,师采访,生说心里话。
(3)师生合作读朗读,男生孙膑,女生田忌,师旁白。
3. 孙膑为什么要改变马的出场顺序?他是怎么想出这个妙计的?快速浏览全文,在文中找出关键信息。(出示第2自然段。)大家的马脚力都差不多,而且都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等。
(1)借助“白帽子”找原因。
这短短的一句话里,却隐藏着许多玄机。请你客观冷静地梳理田忌连输三场的真实情况,找到输在哪里,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一说输的原因。指名回答,并移动黑板上的图标,让学生直观感受马匹实力差距。
预设:田忌之所以连输三场,是因为他每个等级的马都比齐威王的慢一点点。
引导学生为6匹马排脚力:1齐上,2田上,3齐中,4田中,5齐下,6田下。
师小结:尽管连输三场,实际差距并不大。
(2)借助“黄帽子”找优势。
接下来请你们帮田忌找找优势。明明三匹马都不如齐威王,怎么还有优势呢?让我们用乐观积极的思维来帮田忌找到优势。用上“虽然……但是……的句式说说优势。(指名上前指着图标讲述。)
预设:虽然田忌的上等马不如齐威王的上等马,但是胜过齐威王的中等马和下等马。虽然齐威王的中等马不如齐威王的上等马和中等马,但是胜过齐威王的下等马。
(3)借助“绿帽子”找办法。
师:找到了优势,就能找到赢的办法。让我们用跳跃创造的思维找找办法。用上“如果……就……的句式说说办法。(指名对照板贴交流。)
预设:如果用田忌的上等马对战齐威王的中等马就能胜一局。如果用田忌的中等马对战齐威王的下等马,就能再胜一局。如果用田忌的下等马对战齐威王的上等马,就能消耗掉齐威王最好的马,为比赛赢得胜利的机会。
(4)借助“黑帽子”找漏洞。
再好的计策也会有漏洞,只有补上漏洞,才能万无一失。让我们用谨慎的思维找找存在的漏洞。用上“假如……那么……”的句式。(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预设:
①假如齐威王命令只能同等级的马进行比赛,不能改变出场顺序,那么田忌就赢不了。
②假如齐威王也改变马的出场顺序,那么田忌就赢不了。(相机出示四下数学田忌赛马的相关内容,知晓6种出场顺序,这是唯一获胜的机会。)
③假如齐威王引进了更强的马,下等马都比田忌的上等马要快,那么田忌必输无疑。
④假如田忌不信任孙膑,那么孙膑的计策也不管用。
⑤假如齐威王不是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那么孙膑的计策也不敢用。
……
4.既然有这么多漏洞,为什么孙膑在比赛前胸有成竹,保证一定会让田忌赢得比赛?
预设:孙膑观察到每次马出场的顺序都没有变,上、中、下依次出场。齐威王是一个开明的君主,不会做小动作,不在乎输赢……
总结:只有知马、识人、懂规则、用谋略,才能万无一失。
5.孙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指名回答。
别人看热闹,他观察马。别人重结果,他重过程。他善于观察、善于分析。难怪《史记》中有这样一句话评价孙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齐读)
四、活动3:辩一辩,谁是大赢家
1.田忌、孙膑、齐威王,谁是真正的赢家?让我们打开思维的火花,从不同角度审视这个问题。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桌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全班交流。
预设:
①田忌,赢得本场比赛,赢得赛马奖赏。
②孙膑,由田忌的门客变为齐威王的军师,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③齐威王,赢得了两位人才,勇猛的大将田忌和慧聪的军师田忌。
④共赢。他们都是赢家。
3.(出示地图)师:桂陵之战中,孙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马陵之战中,孙膑利用对手庞涓的弱点,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齐威王、田忌、孙膑等君臣齐心协力,齐国的国力逐渐增强,为齐国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他们三人都是赢家,这是一种共赢的局面。(齐读)合作如兰,扬扬其香。采而佩之,共赢四方。
4.出示“赢”,教师边板书边叙述。上面的“亡”告诉我们人要有危机意识;“口”象征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要懂得沟通和倾听;“月”提醒我们要的时间观念。“贝”是财富和知识的象征,包括精神财富和智慧。“凡”代表平常心态,宠辱不惊的思想境界。(生书写两遍)老师把这个字送给大家,希望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找到更多的思维密码,积累更多的知识智慧,与伙伴携手共赢未来。
五、活动4:读一读,谋略我知道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还有许多运用谋略取胜的故事,《空城计》《调虎离山》《笑里藏刀》《围魏救赵》《欲擒故纵》《瞒天过海》《关门捉贼》等,课后请同学们继续读智慧故事,探思维密码,并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智慧人物,推测他的思维过程,绘制智慧人物思维导图。
2.统计智慧之星获得情况。
板书设计
16 田忌赛马
观察、分析
胜负难料 必胜
制定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