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综合评价(含答案)——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地理六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综合评价(含答案)——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地理六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5-13 14:06:50

文档简介

第九章综合评价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自古以来西亚就是东西方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西亚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的是( )
A.亚洲、欧洲、北美洲 B.非洲、欧洲、南美洲
C.欧洲、非洲、亚洲 D.欧洲、大洋洲、非洲
2.西亚地区被称为“世界油阀”的海峡是( )
A.土耳其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曼德海峡 D.德雷克海峡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下简称“阿联酋”)地处西亚波斯湾沿岸,面积约8.4万平方千米,人口近1 000万。读图,回答3~4题:
3.阿联酋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其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 )
A.渔业 B.石油 C.旅游业 D.高新技术
4.阿联酋很重视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大容量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已经建成使用,该国开发太阳能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①经济实力雄厚 ②云层少,太阳辐射损耗少 ③纬度低,光照强 ④石油资源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近年来,“麦麦高铁”“海水淡化”“中国物流”等“中国智慧”为沙特阿拉伯人民带来越来越好的新生活。读沙特阿拉伯气候类型分布及麦麦高铁位置示意图,回答5~7题:
5.麦麦高铁途经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B.全年高温,降水稀少
C.全年高温多雨 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6.修建麦麦高铁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包括( )
①高温多雨 ②风沙侵袭 ③冻土广布 ④高温缺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修建麦麦高铁的过程中,工人可能会看见的场景是( )
A.当地居民身着白袍 B.当地居民常用汉语交流
C.广阔的草场 D.当地的宗教建筑以佛塔为主
  欧洲西部多雨多雾,气候潮湿,晴天少,阳光成为稀罕物,当地人们喜欢到海滨沙滩沐浴阳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
8.欧洲西部的人们喜欢沐浴阳光,因为当地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寒带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9.距离欧洲西部最近的阳光浴场位于( )
A.北冰洋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太平洋沿岸 D.印度洋沿岸
  挪威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盛产三文鱼,其三文鱼出口量约占世界总量的53%,出口率非常高。如图为挪威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挪威三文鱼养殖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纬度高,海水温度适宜 ②海岸线曲折,多峡湾,养殖场地广阔 ③劳动力成本低 ④受洋流影响,饵料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挪威三文鱼出口率高的主要原因是挪威( )
A.距离欧洲市场近,市场大 B.三文鱼产量大,人口少
C.经济依赖三文鱼出口 D.峡湾多,海运便利
  如图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分布图。据此回答12~13题:
1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势特点是( )
A.东高西低
B.北高南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东南高,西北低
13.据图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的优势是( )
A.资金雄厚 B.资源丰富
C.科技发达 D.社会稳定
  读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进出口产品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从图中可以看出,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的经济特征是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为主,由此推断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资源贫乏 B.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C.自然条件恶劣 D.人口过于稠密
15.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干旱、资源和种族纠纷问题
B.人口、粮食和人才技术问题
C.经济问题
D.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大部分地区为高原。平原面积狭小,集中分布在沿海。茅草屋为肯尼亚民居。如图为肯尼亚及周边国家示意图。据此回答16~17题:
16.下列关于肯尼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陆兼备
B.跨南、北半球
C.首都内罗毕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D.与中国的合作属于“南北对话”
17.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①肯尼亚居民以黑种人为主 ②茅草屋可以为人们遮风挡雨,存储物品 ③茅草屋适应当地的热带雨林气候 ④在当地有可能看到长颈鹿等野生动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某公司在开采铝土时,由于露天开矿,工人每年要砍伐掉几百公顷桉树林。但他们保留了一条足够宽度的原生植被走廊,供原有动植物继续繁衍,而且随毁随植。数年后,新植的桉树拔地而起,生态环境又似从前。如图为澳大利亚部分矿产分布图。据此回答18~20题:
18.澳大利亚的铝土资源主要分布在( )
A.东南部 B.东北部 C.西南部 D.西北部
19.因开采当地铝土资源而兴起的工业部门是( )
A.汽车工业 B.电子工业 C.采矿业 D.生物制药
20.该公司在开采铝土资源时,注意保护环境,采取的措施有( )
①毁林开矿 ②预留生态走廊 ③随毁随植 ④矿渣随处堆放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21.[项目式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项目主题——椰枣,来自沙特阿拉伯的“沙漠面包”
  项目背景 某中学的地理课上,老师带来了朋友从沙特阿拉伯寄回的椰枣请同学们品尝,同学们纷纷感叹好甜、好糯,与我们常吃的大枣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为此同学们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
  任务一 收集信息
 
沙特阿拉伯位置和范围图
沙特阿拉伯椰枣海上运输路线图
(1)若有一批椰枣从沙特阿拉伯达曼运往我国广州,同学们设计了一条最近的海上运输线路,请你说出其依次经过的海域和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   →南海。(2分)
(2)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完成表格中的内容。(3分)
沙特阿拉伯所在亚洲分区 ① 
传统服饰 阿拉伯长袍,白色头巾
传统交通工具 ②   ,被称为“沙漠之舟”
传统民居 具有③   的特点
  任务二 探究思考
  椰枣营养丰富,有“沙漠面包”之称。枣椰树耐高温、耐干旱、喜阳光,适合种植在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区。哈萨绿洲位于沙特阿拉伯东部,拥有这一地区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是沙特阿拉伯最大的椰枣产地。作为一处独特的地理文化景观,哈萨绿洲还是人类与环境相处的典范。
(3)枣椰树被称为“头长在火中,脚浸在水中”的果树。简述哈萨绿洲盛产椰枣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任务三 成果展示
(4)有人建议沙特阿拉伯应扩大枣椰树种植面积,你是否赞同 请说明理由。(3分)
22.西班牙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宜人的气候、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大国。如图为西班牙及其周边地区简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说出西班牙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4分)
(2)“阳光、沙滩旅游”是西班牙向欧洲西部游客推介的重要项目,请从气候方面分析原因。(4分)
(3)据图判断西班牙的地势特征及判断依据。(4分)
  埃布罗河发源于西部山区,其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为地中海西部地区最大的湿地,也是许多鸟类、鱼类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现已建立国家公园,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4)说明埃布罗河三角洲建立国家公园的意义。(4分)
参考答案:增加经济收入,如吸引大量游客观光;生态环境变好,成为许多鸟类、鱼类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23.读非洲农业用地分布示意图及资料卡,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从图中可见,非洲农业以  业为主,未利用和少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   气候区。(2分)
(2)非洲在图示地区建设生态防护林带,是为了防治   (填生态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具有积极意义。(2分)
(3)撒哈拉以南非洲粮食供应不足,从人口和气候角度分析主要原因。(4分)
(4)我国在非洲建立了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说出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4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自古以来西亚就是东西方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西亚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的是(C)
A.亚洲、欧洲、北美洲 B.非洲、欧洲、南美洲
C.欧洲、非洲、亚洲 D.欧洲、大洋洲、非洲
2.西亚地区被称为“世界油阀”的海峡是(B)
A.土耳其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曼德海峡 D.德雷克海峡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下简称“阿联酋”)地处西亚波斯湾沿岸,面积约8.4万平方千米,人口近1 000万。读图,回答3~4题:
3.阿联酋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其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B)
A.渔业 B.石油 C.旅游业 D.高新技术
4.阿联酋很重视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大容量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已经建成使用,该国开发太阳能的优势自然条件有(B)
①经济实力雄厚 ②云层少,太阳辐射损耗少 ③纬度低,光照强 ④石油资源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近年来,“麦麦高铁”“海水淡化”“中国物流”等“中国智慧”为沙特阿拉伯人民带来越来越好的新生活。读沙特阿拉伯气候类型分布及麦麦高铁位置示意图,回答5~7题:
5.麦麦高铁途经地区的气候特点是(B)
A.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B.全年高温,降水稀少
C.全年高温多雨 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6.修建麦麦高铁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包括(C)
①高温多雨 ②风沙侵袭 ③冻土广布 ④高温缺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修建麦麦高铁的过程中,工人可能会看见的场景是(A)
A.当地居民身着白袍 B.当地居民常用汉语交流
C.广阔的草场 D.当地的宗教建筑以佛塔为主
  欧洲西部多雨多雾,气候潮湿,晴天少,阳光成为稀罕物,当地人们喜欢到海滨沙滩沐浴阳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
8.欧洲西部的人们喜欢沐浴阳光,因为当地主要的气候类型是(C)
A.热带雨林气候 B.寒带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9.距离欧洲西部最近的阳光浴场位于(B)
A.北冰洋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太平洋沿岸 D.印度洋沿岸
  挪威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盛产三文鱼,其三文鱼出口量约占世界总量的53%,出口率非常高。如图为挪威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挪威三文鱼养殖的有利自然条件有(B)
①纬度高,海水温度适宜 ②海岸线曲折,多峡湾,养殖场地广阔 ③劳动力成本低 ④受洋流影响,饵料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挪威三文鱼出口率高的主要原因是挪威(B)
A.距离欧洲市场近,市场大 B.三文鱼产量大,人口少
C.经济依赖三文鱼出口 D.峡湾多,海运便利
  如图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分布图。据此回答12~13题:
1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势特点是(D)
A.东高西低
B.北高南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东南高,西北低
13.据图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的优势是(B)
A.资金雄厚 B.资源丰富
C.科技发达 D.社会稳定
  读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进出口产品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从图中可以看出,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的经济特征是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为主,由此推断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是(B)
A.自然资源贫乏 B.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C.自然条件恶劣 D.人口过于稠密
15.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D)
A.干旱、资源和种族纠纷问题
B.人口、粮食和人才技术问题
C.经济问题
D.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大部分地区为高原。平原面积狭小,集中分布在沿海。茅草屋为肯尼亚民居。如图为肯尼亚及周边国家示意图。据此回答16~17题:
16.下列关于肯尼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海陆兼备
B.跨南、北半球
C.首都内罗毕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D.与中国的合作属于“南北对话”
17.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
①肯尼亚居民以黑种人为主 ②茅草屋可以为人们遮风挡雨,存储物品 ③茅草屋适应当地的热带雨林气候 ④在当地有可能看到长颈鹿等野生动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某公司在开采铝土时,由于露天开矿,工人每年要砍伐掉几百公顷桉树林。但他们保留了一条足够宽度的原生植被走廊,供原有动植物继续繁衍,而且随毁随植。数年后,新植的桉树拔地而起,生态环境又似从前。如图为澳大利亚部分矿产分布图。据此回答18~20题:
18.澳大利亚的铝土资源主要分布在(B)
A.东南部 B.东北部 C.西南部 D.西北部
19.因开采当地铝土资源而兴起的工业部门是(C)
A.汽车工业 B.电子工业 C.采矿业 D.生物制药
20.该公司在开采铝土资源时,注意保护环境,采取的措施有(B)
①毁林开矿 ②预留生态走廊 ③随毁随植 ④矿渣随处堆放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21.[项目式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项目主题——椰枣,来自沙特阿拉伯的“沙漠面包”
  项目背景 某中学的地理课上,老师带来了朋友从沙特阿拉伯寄回的椰枣请同学们品尝,同学们纷纷感叹好甜、好糯,与我们常吃的大枣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为此同学们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
  任务一 收集信息
 
沙特阿拉伯位置和范围图
沙特阿拉伯椰枣海上运输路线图
(1)若有一批椰枣从沙特阿拉伯达曼运往我国广州,同学们设计了一条最近的海上运输线路,请你说出其依次经过的海域和海峡: 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 →南海。(2分)
(2)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完成表格中的内容。(3分)
沙特阿拉伯所在亚洲分区 ① 西亚
传统服饰 阿拉伯长袍,白色头巾
传统交通工具 ② 骆驼 ,被称为“沙漠之舟”
传统民居 具有③ 墙厚、窗小、顶平 的特点
  任务二 探究思考
  椰枣营养丰富,有“沙漠面包”之称。枣椰树耐高温、耐干旱、喜阳光,适合种植在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区。哈萨绿洲位于沙特阿拉伯东部,拥有这一地区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是沙特阿拉伯最大的椰枣产地。作为一处独特的地理文化景观,哈萨绿洲还是人类与环境相处的典范。
(3)枣椰树被称为“头长在火中,脚浸在水中”的果树。简述哈萨绿洲盛产椰枣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参考答案:哈萨绿洲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下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质疏松,排水性好;等等。
  任务三 成果展示
(4)有人建议沙特阿拉伯应扩大枣椰树种植面积,你是否赞同 请说明理由。(3分)
参考答案:赞同。理由:合理扩大枣椰树种植面积,可以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增加椰枣出口量,增加外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椰枣加工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等。不赞同。理由:沙特阿拉伯气候干燥,降水少,扩大枣椰树种植面积,可能加剧土地荒漠化;大量引用地下水灌溉,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面沉降、塌陷;破坏原有的地理文化景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等。
22.西班牙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宜人的气候、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大国。如图为西班牙及其周边地区简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说出西班牙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4分)
参考答案: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经济发达,接待服务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发达。
(2)“阳光、沙滩旅游”是西班牙向欧洲西部游客推介的重要项目,请从气候方面分析原因。(4分)
参考答案:西班牙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晴天多,阳光充足,而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天多,其居民向往西班牙的阳光沙滩。
(3)据图判断西班牙的地势特征及判断依据。(4分)
参考答案:东(北)高西(南)低。判断依据:河流大多自东(北)向西
(南)流。
  埃布罗河发源于西部山区,其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为地中海西部地区最大的湿地,也是许多鸟类、鱼类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现已建立国家公园,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4)说明埃布罗河三角洲建立国家公园的意义。(4分)
参考答案:增加经济收入,如吸引大量游客观光;生态环境变好,成为许多鸟类、鱼类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23.读非洲农业用地分布示意图及资料卡,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从图中可见,非洲农业以 畜牧 业为主,未利用和少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 热带沙漠 气候区。(2分)
(2)非洲在图示地区建设生态防护林带,是为了防治 土地荒漠化 (填生态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具有积极意义。(2分)
(3)撒哈拉以南非洲粮食供应不足,从人口和气候角度分析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人口:人口众多,人口增长快。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降水不稳定,旱灾频发。
(4)我国在非洲建立了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说出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4分)
参考答案: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经济收入;增加粮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