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6】生物学高考一轮同步基础练--课时规范练5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6】生物学高考一轮同步基础练--课时规范练5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3-19 20:3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规范练5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选择题每小题3分)
必备知识基础练
考点一 细胞膜的功能
1.(2025·甘肃天水模拟)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A.细胞分泌的激素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
B.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C.玉米植株细胞之间通过通道相互连接交流信息
D.有些病毒、病菌也能侵入细胞,使生物体患病
2.水溶性染色剂PI是一种荧光染料,与DNA结合后可发出红色荧光,常用于细胞凋亡检测。将待检测的真核细胞浸于一定浓度的PI中,观察发现仅有死细胞出现红色荧光,而活细胞未出现红色荧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死细胞出现红色荧光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细胞核位置
B.活细胞中观察不到红色荧光,是因为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C.PI检测细胞是否死亡的原理与用台盼蓝染液检测有相似之处
D.在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也使用了荧光染料进行相应处理的方法
考点二 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
3.(2024·广东汕头模拟)脂滴是储存脂肪的细胞结构,存在于大多数物种和细胞中。脂滴的大小和生长与肥胖密切相关,由磷脂分子包裹脂质组成。脂滴的生成过程是首先在内质网磷脂双分子层之间合成中性脂,形成类似眼睛的结构,然后中性脂不断累积并最终从内质网上分离成为成熟的脂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脂滴从内质网上分离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B.脂滴的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基本支架
C.脂滴表面若附有蛋白质,则其表面张力会降低
D.与糖类相比,质量相同的脂肪氧的含量低、氢的含量高
4.(2024·湖南郴州模拟)细胞膜的各项功能是由其成分和结构决定的。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具有屏障作用
B.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C.细胞膜的功能由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D.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2024·山东济南模拟改编)细胞膜的特性和功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脂质结构使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
B.由于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因此水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
C.细胞膜上含有的蛋白质分子不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交流的功能
D.细胞的生长、分裂、运动等现象不支持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6.(2024·山东济南三模)根据膜蛋白在细胞膜中的分布及其分离的难易程度,将膜蛋白分为3种基本类型:外在膜蛋白、内在膜蛋白和脂锚定膜蛋白,如下图所示。据图推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脂锚定膜蛋白部分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B.膜蛋白都可以自由运动,以行使信号转导、细胞识别及物质运输等功能
C.相比内在膜蛋白,外在膜蛋白易于从细胞膜上分离
D.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属于内在膜蛋白
7.(2025·八省联考内蒙古卷)关于膜融合的对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胰蛋白酶分泌的过程中,内质网产生的囊泡会与细胞膜融合
B.克隆羊的过程中,电融合法促进供体细胞核和卵细胞融合
C.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将骨髓瘤细胞和T细胞融合
D.清除衰老细胞器的过程中,会存在囊泡与溶酶体的融合
关键能力提升练
8.(2024·山东青岛三模)某些膜蛋白与膜下细胞骨架结构相结合,限制了膜蛋白的运动。用阻断微丝形成的药物细胞松弛素B处理细胞后,膜蛋白的运动性大大增加。膜蛋白与膜脂分子的相互作用也是影响膜流动性的重要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骨架含有微丝,其组成成分与结构和植物纤维素类似
B.使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细胞后,细胞膜的流动性会受到影响
C.提高温度能够增加膜的流动性,跨膜运输能力也会明显提高
D.细胞骨架影响膜蛋白的运动,但不影响其周围膜脂的流动
9.(多选)(2024·山东临沂模拟)人体细胞膜上存在葡萄糖的载体蛋白GLUT4,其数量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调节机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蛋白质具有参与组成细胞结构、运输、信息传递的功能
B.细胞膜上GLUT4数量增加依赖于膜的流动性,影响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C.GLUT4转运葡萄糖时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D.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10.(多选)(2024·河北模拟)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肿瘤经典治疗方法——化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药物难以突破细胞膜进入细胞。传统纳米药物使用脂质体(磷脂、三酰甘油等)包裹药物进入细胞,近年来有研究者提出用细胞膜伪装纳米颗粒,整合细胞膜上各种蛋白质和分子的优势,利用膜蛋白的受体和配体识别机制实现靶向递送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纳米药物在肿瘤免疫治疗中面临的免疫问题。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病毒和病菌能够侵入细胞,使人体患病,说明细胞膜不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传统纳米材料通过磷脂与细胞膜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C.利用膜蛋白的受体和配体识别机制实现靶向递送药物,说明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
D.细胞膜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为细胞内部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11.(14分)(2024·重庆模拟)如图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①~⑤表示组成生物膜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了生物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生物膜具有该特点的原因是                         。
(2)若此细胞为植物细胞,则细胞壁位于图中的    (填“A侧”或“B侧”)。
(3)与细胞识别有密切关系的结构是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                         。
(4)磷脂双分子层使许多分子和离子不能随意出入细胞,④蛋白质控制着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使生物膜具有      的功能特性。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          有关。
参考答案
课时规范练5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必备知识基础练
1.D 解析 细胞分泌的激素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属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A项不符合题意;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是通过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交流,B项不符合题意;玉米植株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C项不符合题意;有些病毒、病菌也能侵入细胞,使生物体患病,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局限性,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D项符合题意。
2.B 解析 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由于PI与DNA结合后可发出红色荧光,因此出现红色荧光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细胞核位置,A项正确;活细胞中观察不到红色荧光,是因为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PI不能进入细胞,B项错误;用台盼蓝染液检测细胞是否死亡的原理是利用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所以二者原理有相似之处,C项正确;科学家采用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和小鼠细胞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项正确。
3.B 解析 脂滴由磷脂分子包裹脂质组成,磷脂分子为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脂滴从内质网上分离体现了膜的流动性,A项正确;磷脂分子有亲水端与疏水端,疏水端与脂质接触,脂质在磷脂双分子层之间合成中性脂,故脂滴是由单层磷脂分子包裹脂质组成,B项错误;油脂和水的表面张力源于极性不同的分子间的相互排斥作用,而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其表面含有多种亲水、疏水基团,可以与水分子和脂质分子形成相互作用,减弱了水分子和脂质分子之间的排斥作用,因此脂滴表面若附有蛋白质,则其表面张力会降低,C项正确;与糖类相比,质量相同的脂肪中H含量高,O的含量低,D项正确。
4.C 解析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双分子层参与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具有屏障作用,A项正确;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项正确;细胞膜的功能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但不能说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细胞膜的功能,C项错误;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体现了其结构特点,D项正确。
5.A 解析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细胞膜的脂质结构使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A项正确;水分子可以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B项错误;细胞膜上含有的某些蛋白质分子具有物质运输(如转运蛋白)、信息交流(如受体蛋白)的功能,C项错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是流动的,细胞的生长、分裂、运动等现象支持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D项错误。
6.B 解析 由图可知,脂锚定膜蛋白部分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A项正确;不是所有的膜蛋白都可以运动,B项错误;相比内在膜蛋白,外在膜蛋白与细胞膜的连接弱,易于从细胞膜上分离,C项正确;据图分析可知,内在膜蛋白贯穿细胞膜,故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属于内在膜蛋白,D项正确。
7.D 解析 胰蛋白酶分泌的过程中,内质网产生的囊泡会与高尔基体膜融合,A项错误;克隆羊的过程中,供体细胞被注入卵母细胞后,可通过电融合法促进细胞融合,而非促进细胞核与卵细胞融合,B项错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将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C项错误;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够清除衰老细胞器,清除衰老细胞器的过程中,会存在囊泡与溶酶体的融合,D项正确。
关键能力提升练
8.B 解析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含有微丝,可以判断细胞骨架中的微丝是蛋白质,而植物纤维素是多糖,A项错误;依据题干信息,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细胞后,膜蛋白的运动性大大增加,而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由膜蛋白和磷脂分子的运动能力决定的,故使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细胞后,细胞膜的流动性会受到影响,B项正确;适当地提高温度能够增加膜的流动性,但并不代表跨膜运输能力会提高,C项错误;细胞骨架影响膜蛋白的运动,也会影响其周围膜脂的流动,D项错误。
9.ABC 解析 图示中的蛋白质包括胰岛素、蛋白M、GLUT4,其中胰岛素和蛋白M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蛋白M、GLUT4参与构成细胞膜,GLUT4能转运葡萄糖,A项正确;由于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导致细胞膜上GLUT4数量增加,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影响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项正确;GLUT4转运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载体蛋白GLUT4在转运葡萄糖时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C项正确;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项错误。
10.ABC 解析 因为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是相对的,故有些病毒和病菌能够侵入细胞,但不能说明细胞膜不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A项错误;传统纳米材料通过磷脂与细胞膜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体现的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而不是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B项错误;利用膜蛋白的受体和配体识别机制实现靶向递送药物,体现的是膜蛋白的识别功能,不是运输功能,C项错误;细胞膜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为细胞内部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D项正确。
11.答案 (1)一定的流动性 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可以运动 (2)A侧 (3)糖被 通过化学物质实现细胞间间接的信息交流;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实现细胞间直接的信息交流;通过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进行信息交流 (4)选择透过性 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解析 (1)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生物膜具有该特点的原因是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能运动。(2)若此细胞为植物细胞,则细胞壁位于细胞膜的外侧,膜上有糖蛋白的一侧为外侧,故细胞壁位于A侧。(3)与细胞识别有密切关系的是糖被。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通过化学物质实现细胞间间接的信息交流(如激素调节);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实现细胞间直接的信息交流(如精、卵结合);通过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进行信息交流(如胞间连丝)。(4)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特性,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