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规范练22 分离定律的发现及应用
(选择题每小题3分)
必备知识基础练
考点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2024·重庆南开中学模拟)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隐性性状是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而显性性状是杂合子表现出来的性状
B.孟德尔揭示的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生物体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C.桃园中一株桃树的绝大多数花瓣呈粉色,少数花瓣呈红色,这种现象叫作性状分离
D.表型是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与之相关的基因组成即是基因型,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
2.(2024·河南名校联考)下列关于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A基因属于等位基因
B.若A、a与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其自交后代性状可能有3种
C.A、a与B、b属于非等位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
3.(2023·广东佛山模拟)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因子成对出现,雌、雄配子数量相等属于作出假设
B.用假设内容推导F1自交后代类型及其比例属于演绎推理
C.把演绎推理的结果用测交实验来检验属于实验验证
D.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4.(2024·广东省四校联考)如果用纯种红牡丹与纯种白牡丹杂交,F1是粉红色的,有人认为这符合融合遗传理论,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完全显性遗传的结果。为探究上述问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用纯种红牡丹与纯种白牡丹再杂交一次,观察后代的花色
B.让F1进行自交,观察后代的花色
C.对F1进行测交,观察测交后代的花色
D.让F1与纯种红牡丹杂交,观察后代的花色
5.(2024·江苏南京期末)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孟德尔用纯种黄色豌豆和绿色豌豆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获得F2(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中雌配子Y与雄配子Y数目相等
B.③的子叶颜色与F1子叶颜色相同
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
D.产生F1的亲本一定是YY(♀)和yy(♂)
考点二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和分裂定律的验证
6.(2024·广东梅州模拟)玉米的花粉有糯性(B)和非糯性(b)两种,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橙红色;玉米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下列不能用于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是( )
A.用碘液检测基因型为Bb的植株产生的花粉,结果是一半显蓝黑色,一半显橙红色
B.基因型为Dd的植株自交,产生的子代中矮茎植株占1/4
C.纯合的高茎植株和矮茎植株杂交,子代全为高茎
D.杂合的高茎植株和矮茎植株杂交,子代表型的比例为1∶1
7.(2024·广东深圳模拟)某种霉菌菌丝的红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用A/a表示),将红菌丝霉菌与白菌丝霉菌杂交,得到二倍体杂合子(图中的1)。在子囊中合子依次通过一次减数分裂和一次有丝分裂,生成8个单倍体子囊孢子。将子囊孢子依次分离培养,结果是四个长红菌丝,四个长白菌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菌丝红色对白色为显性
B.图中4中的子囊孢子基因型存在AA和aa
C.该实验验证了基因分离定律
D.图中2→3代表有丝分裂的过程
关键能力提升练
8.(2024·辽宁沈阳模拟)番茄果实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且味道酸甜可口而受到人们青睐。番茄的茎有两种颜色:紫色(A)和绿色(a)。番茄的花为两性花,自然条件下主要由熊蜂为其传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紫茎番茄和绿茎番茄杂交产生紫茎番茄的现象为性状分离
B.欲判断一株紫茎番茄是否为纯合子,可通过自交来进行鉴定
C.番茄花是两性花,所以在自然状态下番茄都是纯种
D.紫茎杂合子产生的配子中,含A基因的雌配子∶含A基因的雄配子=1∶1
9.(多选)(2024·山东济南高三质检)西红柿果肉颜色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红色为显性性状。用杂合的红果肉西红柿自交获得F1,将F1中表型为红果肉的西红柿自交得到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无性状分离
B.F2中性状分离比为5∶1
C.F2红果肉个体中纯合子占3/5
D.F2中首先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西红柿
10.(多选)(2024·山东青岛高三联考)秀丽隐杆线虫从卵发育到成虫大约需要3天,利用秀丽隐杆线虫的突变体(基因型为dpy-5,表型为体型短粗)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交配方案如图所示,其中“”代表雌雄同体,“+”代表野生型基因。雌雄同体个体能自体受精或与雄虫交配,但雌雄同体的不同个体之间不能交配,且具有突变性状的雄虫交配能力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繁殖周期较长、性状易于区分是秀丽隐杆线虫作为遗传学材料的优点
B.本实验也可采用野生型雌雄同体个体与基因型为dpy-5的雄虫杂交的反交设计
C.若F1中出现雌雄同体个体与雄虫的数目比例接近1∶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D.对F2计数统计后,若体型正常∶体型短粗=598∶210,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11.(8分)(2024·广东中山模拟)孟德尔曾利用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发现当只考虑一对相对性状时,F2总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于是其提出假说,作出了4点解释,最终总结出了相关的遗传定律。请以高茎(D)和矮茎(d)这一对相对性状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茎的高矮在遗传上遵循 定律。
(2)1909年,约翰逊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后来人们又把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 。该对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分开的时间是 (不考虑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3)如果遗传因子不是独立遗传而是融合遗传的,则F2将不会出现严格的 现象。
(4)如果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不是成对存在的,而是纯合个体的体细胞中每种遗传因子有4个(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1的表型是 ,F2中高茎∶矮茎= 。
(5)如果雌雄配子不是随机结合的,而是相同种类的配子才能结合(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2中高茎∶矮茎= 。如果雌雄配子存活率不同,含d的花粉有1/2不育(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2中高茎∶矮茎= 。
参考答案
课时规范练22 分离定律的发现及应用
必备知识基础练
1.B 解析 隐性性状是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表现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杂合子,也可能是纯合子,A项错误;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桃园中的一株桃树,绝大多数花瓣呈粉色,少数呈红色,这种现象不属于性状分离,C项错误;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如纯合子AA和杂合子Aa均表现为显性性状,D项错误。
2.B 解析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A基因属于相同基因,A项错误;若A、a与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与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自交后代性状就会有3种,B项正确;A、a与B、b属于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必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才能自由组合,C项错误;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D项错误。
3.C 解析 一般情况下,雌雄配子中雄配子的数量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A项错误;用假说内容推导F1测交后代类型及其比例属于演绎推理的过程,B项错误;用实际杂交(测交)实验来检验演绎推理的结果属于实验验证的内容,C项正确;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定律,但没有揭示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项错误。
4.A 解析 无论是融合遗传还是不完全显性遗传,纯种红牡丹和纯种白牡丹杂交,后代均为粉红色,A项错误;F1自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说明是不完全显性遗传,否则为融合遗传,B项正确;F1测交,后代若出现白色或红色,则说明是不完全显性遗传,否则为融合遗传,C项正确;让F1与纯合红牡丹杂交,若后代出现红色,则说明是不完全显性遗传,否则是融合遗传,D项正确。
5.C 解析 豌豆产生雌配子的数量远少于雄配子的数量,A项错误;③的基因型为yy,子叶表现为绿色,而F1的基因型为Yy,子叶表现为黄色,B项错误;①和②的基因型均为Yy,子叶表现为黄色,③的基因型为yy,子叶表现为绿色,C项正确;产生Yy的亲本可能为YY(♀)、yy(♂)或YY(♂)、yy(♀),D项错误。
6.C 解析 纯合的高茎植株和矮茎植株杂交,子代全为高茎,只能说明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不能用于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7.C 解析 杂合子性状未知,无法判断红色和白色的显隐性关系,A项错误;由题干“在子囊中合子依次通过一次减数分裂和一次有丝分裂,生成8个单倍体子囊孢子”推知,1经减数分裂Ⅰ形成2,2经减数分裂Ⅱ形成3,3经有丝分裂形成4,4中的子囊孢子为配子经有丝分裂形成的,基因型为A或a,B、D两项错误;8个子囊孢子经培养后,结果是4个长红菌丝,4个长白菌丝,说明二倍体杂合子Aa通过减数分裂产生A、a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可验证基因分离定律,C项正确。
关键能力提升练
8.B 解析 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紫茎番茄和绿茎番茄杂交产生紫茎番茄的现象不是性状分离,A项错误;一株紫茎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若紫茎番茄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不会出现性状分离;若紫茎番茄的基因型为Aa,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故可用自交来鉴定紫茎番茄是否为纯合子,B项正确;番茄的花为两性花,自然条件下主要由熊蜂为其传粉,说明进行异花传粉,番茄不一定都是纯种,C项错误;一般情况下,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D项错误。
9.BC 解析 西红柿果肉颜色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假设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红色为显性性状,则杂合的红果肉西红柿的基因型为Aa,其自交形成的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其中表型为红果肉西红柿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2/3Aa,其中杂合子自交时,F2会出现性状分离,A项错误;F2中红果肉所占的比例为1/3+2/3×3/4=5/6,紫果肉所占的比例为1-5/6=1/6,即F2性状分离比为5∶1,B项正确;F2中红果肉个体占5/6,F2中红果肉杂合子占2/3×1/2=1/3,因此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3÷5/6=2/5,纯合子所占比例为3/5,C项正确;在F1中就出现了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西红柿,D项错误。
10.ABC 解析 据题干信息“秀丽隐杆线虫从卵发育到成虫大约需要3天”可知,秀丽隐杆线虫繁殖周期短,A项错误;据题干信息“具有突变性状的雄虫交配能力弱”可知,若采用野生型雌雄同体个体与基因型为dpy-5的雄虫杂交的反交设计,则后代个体数量将严重不足,不便于统计分析,B项错误;据图可知,P为纯合子,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不存在等位基因的分离,故F1出现的表型及比例不能验证分离定律,C项错误;对F2计数统计后,若体型正常∶体型短粗=598∶210≈3∶1,说明F1分别产生了两种类型且比例为1∶1的雌雄配子,故可验证分离定律,D项正确。
11.答案 (1)基因的分离 (2)等位基因 减数分裂Ⅰ后期 (3)高茎∶矮茎≈3∶1的性状分离比 (4)高茎 35∶1 (5)1∶1 5∶1
解析 (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纯种高茎与纯种矮茎杂交,F1均为高茎,F1自交得F2,F2中有高茎,也有矮茎,且高茎和矮茎之比约为3∶1,说明豌豆茎的高矮在遗传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不考虑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Ⅰ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3)如果遗传因子不是独立遗传而是融合遗传的,F1产生的配子中D∶d≠1∶1,所以F2将不会出现严格的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不会出现3∶1。(4)如果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不是成对存在的,而是纯合个体的体细胞中每种遗传因子有4个,则F1的基因型为DDdd,表型是高茎。F1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DD∶Dd∶dd=1∶4∶1,F2中矮茎植株的比例为1/6×1/6=1/36,高茎植株比例为1-1/36=35/36,所以高茎∶矮茎=35∶1。(5)如果雌雄配子不是随机结合的,而是相同种类的配子才能结合(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2中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1∶1,表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1∶1;若雌雄配子存活率不同,含d的花粉1/2不育(其他假说内容不变),F1产生的雌配子中D∶d=1∶1,雄配子中D∶d=2∶1,则F2中矮茎的比例为1/2×1/3=1/6,所以高茎∶矮茎=5∶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