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6】生物学高考一轮同步基础练--课时规范练39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及激素调节的过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6】生物学高考一轮同步基础练--课时规范练39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及激素调节的过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3-19 21:0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规范练39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及激素调节的过程
(选择题每小题3分)
必备知识基础练
考点一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1.(2024·山东枣庄一模)科学家通过设计巧妙的实验来研究各种激素的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斯他林和贝利斯将稀盐酸注射到狗的静脉中,发现稀盐酸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B.将只剩胰岛的胰腺做成提取液注入因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体内,可使其血糖下降
C.阻断动物垂体与下丘脑间的血液联系,导致其生殖器萎缩,该实验利用了“减法原理”
D.公鸡睾丸的摘除和重新移植实验不能证明是雄激素睾酮影响了公鸡的雄性特征
2.(2024·四川成都三模)如图是人体内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胰液中含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过程A表示反射,其中胰腺为效应器
C.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的调节也受激素的调节
D.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其化学本质为固醇类
考点二 血糖平衡的调节
3.(2024·吉林一中模拟)下列有关糖代谢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过程
B.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②③过程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相抗衡作用共同维持人体血糖的稳定,不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D.当①+②+③>⑤+⑥+⑦时,人就会患糖尿病
4.(2024·山东青岛模拟)糖耐量减低(IGT)是一种由正常血糖向糖尿病过渡的异常糖代谢状态,IGT人群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餐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IGT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 min,定时采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照组IGT人群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B.餐后适度运动可通过促进糖原的分解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C.餐后适度运动促使IGT人群餐后胰岛素分泌的峰值提前
D.IGT人群的胰岛B细胞上葡萄糖受体敏感性提高
考点三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特点
5.(2024·四川一模)皮质醇增多症是一组体内糖皮质激素(GC)长期过度增加而导致的以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继发性糖尿病等症状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GC分泌过程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节,具有升高血糖、免疫抑制、促进蛋白质分解和脂肪重新分布等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下丘脑和垂体的细胞膜上存在GC受体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构基础
B.满月脸症状的出现可能是GC促进蛋白质分解和脂肪重新分布导致的
C.GC通过调节有机物代谢提高血糖浓度,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
D.临床上,可使用GC类药物治疗艾滋病等由免疫异常引起的疾病
6.下丘脑和垂体发生病变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现有甲、乙两成年患者均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为鉴别病变的部位,给两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健康人 甲 乙
TSH浓度/ (mU·L-1) 注射前 9 a c
注射后 30 b d
A.与健康人相比,患者甲、乙可能会表现出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B.若a明显小于9,而b恢复为健康人对应水平,说明患者甲可能是下丘脑发生了病变
C.若c、d都明显低于健康人对应水平,说明患者乙的下丘脑和垂体都发生了病变
D.健康人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又存在反馈调节
7.(2025·八省联考河南卷)应激刺激时,杏仁核与海马(脑内两个重要的结构)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进而调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的活动,过程如图所示。长期应激刺激促使皮质醇过度释放,可导致海马损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A.无应激刺激时,杏仁核和海马不兴奋,肾上腺皮质不释放皮质醇
B.长期应激刺激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减少使肾上腺皮质萎缩
C.应激刺激时,杏仁核可通过海马使下丘脑减弱对垂体的抑制作用
D.应激刺激时,皮质醇释放增多,可直接或间接抑制下丘脑的活动
关键能力提升练
8.(多选)(2024·江西模拟)小鼠受到社交挫败刺激后,通过下图所示的调节过程改变睡眠时间及激素分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注:(-)表示抑制;(+)表示促进。
A.应对社交挫败刺激的调节过程中,下丘脑中存在效应器
B.若下丘脑LH区神经元异常兴奋,会导致睡眠时间缩短
C.人为抑制中脑VTA区神经元活性,可能导致小鼠焦虑行为无法得到缓解
D.中脑VTA区神经元通过促进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9.(12分)(2024·浙江卷)人体受到低血糖和危险等刺激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作出相应反应,以维持人体自身稳态和适应环境。其中肾上腺发挥了重要作用,调节机制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遭遇危险时,交感神经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类激素,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血流量      等生理效应,有助于机体作出快速反应。从反射弧的组成分析,交感神经属于      。交感神经纤维末梢与        形成突触,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分泌。
(2)危险引起的神经冲动还能传到     ,该部位的某些神经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最终促进糖皮质激素水平上升,该过程体现了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     调节的特点。
(3)儿茶酚胺类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均为小分子有机物。儿茶酚胺类激素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不进入细胞,其受体位于        。糖皮质激素属于脂溶性物质,进入细胞后与受体结合,产生的复合物与DNA特定位点结合,从而影响相关基因的        。糖皮质激素具有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等作用,在血糖浓度调节方面与胰岛素具有     (填“协同”或“相抗衡”)作用。
(4)去甲肾上腺素属于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儿茶酚胺类激素,也是某些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下列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哪一项   。
A.均可作为信号分子
B.靶细胞都具有相应受体
C.都需要随血流传送到靶细胞
D.分泌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
(5)长期较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停药前应逐渐减量。下列分析合理的有哪几项     。
A.长期较大剂量用药可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
B.立即停药可致体内糖皮质激素不足
C.停药前可适量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D.逐渐减量用药有利于肾上腺皮质功能恢复
参考答案
课时规范练39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及激素调节的过程
必备知识基础练
1.A 解析 斯他林和贝利斯将狗的小肠黏膜和稀盐酸在体外研磨,并制成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证明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细胞产生的化学物质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A项错误。
2.C 解析 胰液是胰腺通过导管运输至消化道中的,其中含有消化酶,不含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A项错误;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过程A的反射弧不完整,不能表示反射,B项错误;由图可知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调节也受激素调节,C项正确;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项错误。
3.A 解析 胰岛B细胞可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主要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来降低血糖,即④⑤⑥⑦过程,A项正确;胰岛A细胞可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即②③过程,B项错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相抗衡作用共同维持人体血糖的稳定,二者之间存在反馈调节,C项错误;当①+②+③>⑤+⑥+⑦时,人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尿糖,但不一定会患糖尿病,D项错误。
4.C 解析 由图可知,对照组胰岛素含量在进食后持续上升,说明对照组IGT人群的胰岛B细胞可以正常分泌胰岛素,A项错误。由运动组胰岛素曲线可知,运动时胰岛素含量升高,胰岛素可以促进糖原合成,说明餐后适度运动可通过促进糖原的合成降低餐后血糖峰值,B项错误。由运动组和对照组的胰岛素曲线可知,运动组胰岛素峰值出现在45 min左右,对照组胰岛素峰值出现在120 min左右,说明餐后适度运动促使IGT人群餐后胰岛素分泌的峰值提前,C项正确。由题图可知,餐后适度运动可以降低IGT人群血糖浓度,并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峰值提前,说明餐后适度运动可以提高IGT人群对胰岛素的敏感度;而且对照组IGT人群在120 min胰岛素含量才达到峰值,相对于正常人群餐后1小时左右胰岛素含量达到峰值,说明IGT人群胰岛素分泌滞后,即胰岛B细胞上葡萄糖受体敏感性降低,D项错误。
5.D 解析 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负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细胞膜上存在GC受体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构基础,A项正确;满月脸主要表现为面部脂肪堆积过多,导致脸部呈现出圆润、饱满的状态,满月脸症状的出现可能是GC促进蛋白质分解和脂肪重新分布导致的,B项正确;糖皮质激素(GC)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也能升高血糖,二者具有协同作用,C项正确;临床上,可使用糖皮质激素(GC)类药物治疗过敏等由免疫异常引起的疾病,D项错误。
6.C 解析 题干信息表明甲、乙两成年患者均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与健康人相比,患者甲、乙可能会表现出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A项正确;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最终导致甲状腺激素的释放,这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若a明显小于9,而b恢复为健康人对应水平,说明患者甲可能是下丘脑发生了病变,导致体内TRH不足,B项正确;若c、d都明显低于健康人对应水平,则注射TRH前、后患者乙的TSH浓度均较低,只能说明垂体发生了病变,不能合成TSH,C项错误;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最终导致甲状腺激素的释放,这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的量,反过来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这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故健康人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又存在反馈调节,D项正确。
7.D 解析 皮质醇在体内有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的作用,没有应激刺激时,肾上腺皮质可以释放皮质醇,A项错误;长期应激刺激时,促使皮质醇过度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增多,肾上腺皮质不会萎缩,B项错误;下丘脑对垂体不是抑制作用,C项错误;应激刺激时,皮质醇释放增多,可以通过负反馈调节直接抑制下丘脑的活动,或通过海马间接抑制下丘脑的活动,D项正确。
关键能力提升练
8.ABC 解析 应对社交挫败刺激的调节过程中,VTA区神经元抑制下丘脑PVH区神经元合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该神经调节过程中下丘脑中存在效应器,A项正确;据图分析,若下丘脑LH区神经元异常兴奋,会抑制睡眠,导致睡眠时间缩短,B项正确;人为抑制中脑VTA区神经元活性,会使下丘脑PVH区神经元和LH区神经元兴奋,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以及睡眠时间缩短,可能导致小鼠焦虑行为无法得到缓解,C项正确;由图可知,下丘脑PVH区神经元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但中脑VTA区神经元会抑制该神经元,D项错误。
9.答案 (1)增加 传出神经(元) 肾上腺髓质细胞
(2)下丘脑 分级
(3)细胞膜 表达 相抗衡
(4)C
(5)ABCD
解析 (1)遭遇危险时,交感神经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类激素,引起心跳加快、呼吸加深、血压升高、肌肉血流量增加等生理效应,有助于机体作出快速反应。从反射弧的组成分析,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交感神经纤维末梢与肾上腺髓质形成突触,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分泌。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因此危险引起的神经冲动还能传到下丘脑,使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最终促进糖皮质激素水平上升,该过程中存在下丘脑—垂体—靶腺体轴,体现了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
(3)儿茶酚胺类激素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不进入细胞,故其受体位于靶细胞膜上。糖皮质激素属于脂溶性物质,进入细胞后与受体结合,产生的复合物与DNA特定位点结合,从而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糖皮质激素具有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等作用,因此在血糖浓度调节方面与胰岛素的作用效果相抗衡。
(4)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可作为信号分子,A项正确;激素和神经递质都与相关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相关的生理活动,B项正确;激素随血流传送到靶细胞,神经递质通过组织液到达靶细胞,C项错误;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分泌都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D项正确。
(5)长期较大剂量用药,体内糖皮质激素的浓度很高,可通过负反馈调节导致自身相关激素合成减少,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可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A项合理;由于长期较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自身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减少,肾上腺皮质功能较弱,自身分泌糖皮质激素不足,立即停药会导致体内糖皮质激素不足,B项合理;由于体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较低,停药前可适量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项合理;为了避免血液中糖皮质激素水平突然降低,逐渐减量用药有利于自身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恢复,D项合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