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学制)地理七年级下册期中综合评价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学制)地理七年级下册期中综合评价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3-20 11:39:44

文档简介

期中综合评价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如图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4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
B.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4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C.结构9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D.结构10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眼、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能感知外界刺激,下列有关眼、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界光线进入眼球的途径为: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
B.因瞳孔大小可以调节,所以人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C.遇到巨大声响时,可迅速张嘴,或闭嘴堵耳,以保护鼓膜
D.声波引起振动,传至听觉感受器——鼓膜,刺激了其中对声波敏感的细胞
3.最新研制的仿生眼由一个佩戴型电脑、一副摄像眼镜以及一个视网膜植入物组成。摄像眼镜捕捉到的影像信号,通过无线发射器传送到视网膜植入物上,转换为电子信号,再通过视神经将电子信号传导至大脑皮层。依据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
A.仿生眼中摄像眼镜模拟的是效应器
B.患者视觉的形成需要视神经传递信号
C.物像是在视网膜的植入物上形成的
D.仿生眼可帮助视网膜受损的患者恢复部分视力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是由大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B.在正常情况下,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可以受大脑控制
C.酒精对小脑具有麻痹作用,故醉酒后走路摇晃不稳
D.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其结构包括细胞体和
突起
5.如图是神经元,脑和脊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神经元 脑 脊髓
A.神经元是一类很特殊的细胞,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
部分
B.大脑皮层中有许多调节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等
C.脊髓具有传导上、下神经冲动和完成低级反射的功能
D.大脑皮层和脊髓的蝶形灰质都是神经元细胞体密集的部位
6.如图是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关系示意图,下列反射与其反射弧组成部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反射 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A 手被针刺立刻缩回 ①是手臂肌肉
B 司机看到红灯刹车 ②是视神经
C 谈虎色变 ③位于脊髓
D 膝跳反射 ⑤是膝盖下方韧带
7.每年的4月30日,是“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红灯停、绿灯行”是基本的交通规则,这有助于保证交通安全。下列选项与“看到红灯要停步”反射类型不相同的是(   )
A.盲人根据盲道指引拐弯
B.听到警报声响有序撤离
C.被相声演员逗得哈哈大笑
D.无意碰触到针尖时手迅速回缩
8.丁丁摘野果时,手不小心被刺扎了一下,手迅速缩回,但他又很想吃野果,于是忍痛伸手摘下了野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丁丁被扎后缩手,是条件反射
B.缩手动作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C.丁丁忍痛摘野果,痛觉形成于大脑皮层
D.丁丁完成摘野果的动作与小脑无关
9.如图是听觉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有关结构名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是鼓膜,2是听小骨
B.3是前庭内的听觉感受器
C.4是听觉神经
D.5是听觉中枢
10.类脑智能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它能借鉴人脑的信息处理方式运行,像人一样感知、记忆和学习,类脑智能主要是模拟人的(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脑神经
11.下列有关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饭后随着糖类的消化吸收,胰岛素的分泌量随之增加
B.如果在蝌蚪生活的水中适当添加甲状腺激素,会缩短蝌蚪发育成青蛙的时间
C.人体在应急反应时,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此时可不进行神经
调节
D.体操运动员能做许多复杂精准的动作,说明他们的小脑比普通人
发达
12.下列有关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饲养正常蝌蚪时添加甲状腺激素,蝌蚪会提前发育成蛙,但蛙体积较小
C.生长激素可促进人的生长发育,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
D.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少,作用大,能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13.老虎是凶猛的动物之一,但在驯兽员的训练下能完成各种高难度的表演。下列关于老虎钻火圈的反射类型和动作形成的神经中枢,说法正确的是(   )
A.非条件反射、脊髓
B.条件反射、大脑皮层
C.条件反射、小脑
D.非条件反射、大脑皮层
14.如图所示,人在碰到高温物品后会发生缩手反射。下列关于该反射及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条件反射
B.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①②③④⑤构成反射弧
D.若④受损,则不会感到烫
15.人体内有多种多样的激素,都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图是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生长激素,幼年时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症
B.②分泌甲状腺激素,幼年时分泌不足易患巨人症
C.③分泌胰岛素,分泌不足时易患大脖子病
D.④分泌雌性激素,分泌不足时易患糖尿病
16.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
B.脑神经、脊神经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C.大脑皮层之所以称为生命中枢是因为存在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
17.如图为正常人饭后一段时间内血糖含量变化曲线,下面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C段上升是因为消化道吸收了大量葡萄糖
B.CD段下降是因为胰岛素能降低血糖含量
C.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含量的最高点会高于C点
D.D点之后血糖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不需要激素参与调节
18.某同学利用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甲、乙、丙、丁4只雄性小狗进行激素作用的探究,对甲狗不做处理,乙、丙、丁狗各实施不同的手术。几个月后测得其血液中三种激素的含量如下表(单位:微克/100毫升血液),则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编号 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 雄性激素
甲 3 6 4
乙 2.8 0.1 3.8
丙 0.1 6.1 3.9
丁 3 5.8 0.5
A.乙狗可能被切除了垂体,其生长发育速度会明显减缓
B.丙狗可能切除了甲状腺,会出现精神不振,发育停止
C.丁狗可能切除了睾丸,可能出现的症状是性情变得温顺
D.一段时间后,只有乙狗的生长发育情况处于手术前的状态
19.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表示感受器
B.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C.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
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20.在饲养正常蝌蚪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过一段时间蝌蚪发生的变化是(   )
A.蝌蚪长得很大,不能发育成蛙
B.蝌蚪提前变成蛙,但幼蛙个体很小
C.蝌蚪正常发育成幼蛙
D.蝌蚪提前变成蛙,幼蛙个体较大
21.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条件反射一定有大脑皮层中的神经中枢参与
B.人醉酒后会出现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分别与大脑和小脑有关
C.某同学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先感觉烫后迅速松手
D.“听到枪响起跑”属于条件反射
22.酸雨是一种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能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
B.可以通过对工厂燃烧煤、石油等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来减少酸雨
C.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由二氧化碳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作用形成的
D.酸雨不仅能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还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
23.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下列行为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是( )
A.绿色出行 B.植树造林
C.垃圾分类 D.过度放牧
24.人类活动可能破坏环境,也可能改善环境。下列不利于维持生态平衡的做法是(   )
A.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B.工业废气、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D.发展生态农业,展示科技魅力
25.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下列有关生态文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
B.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共处共融
C.生态文明强调人类应保护各种生物的生存,不要加以利用
D.生态文明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26.(8分)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感觉器官和脑的活动。图甲、图乙、图丙代表相关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甲 乙 丙
(1)“红灯停,绿灯行”这是   反射,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图甲的[   ]   。
(2)在声波振动刺激下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图乙的[   ]   ,听到的声音是在图丙的[   ]   形成的;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以防图乙的[   ]   破裂。
(3)图丙是神经调节的高级中枢,组成其结构A、B、C的基本单位是  。在紧急情况下,大脑皮层高度兴奋,在相关神经支配下,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这是   调节;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人体反应更加灵敏,这体现了激素调节对神经调节的  (填“控制”或“影响”)。
27.(7分)耳聋是听觉器官对声音的传导、感受或综合分析部分的功能异常而引起的听力下降。我国每年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等原因造成的新生耳聋者约增加3万人,耳聋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外耳由[   ]   和[②]外耳道组成。
(2)听觉形成过程中,感受器位于[   ]   内。
(3)听觉形成的部位是[   ]   。
(4)生活中,有的同学掏耳屎时,不小心戳破[   ]   ,声音不能转化成振动,造成听力下降甚至丧失;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开,目的是让[  ]   两端保持气压平衡,避免受伤。
(5)课堂上,听到老师的提问,你站起来回答问题,与其他动物相比,我们能听懂声音的含义,是因为特有的   中枢。
(6)为保护“耳及其听觉”,下列哪些做法是不可取的 
  (多选)。
①经常用尖锐的东西掏挖耳屎
②大量使用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药物来防治中耳炎
③做耳部保健操
④为防止外界干扰,戴耳机边听音乐边学习
⑤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闭嘴、堵耳
28.(12分)请结合神经系统有关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   和   两部分组成。
(2)图中的[A]   主要由   组成,因此,脊髓具有   功能。
(3)在日常生活中,人的手指如果不经意间碰触到尖锐的物体,手会迅速缩回,这种反射方式属于   ,写出该反射的反射弧   (用箭头和数字表示)。
(4)若[6]处损伤严重,人能否缩手    。人能否感受到针刺的疼痛    。痛觉是在   形成的。
(5)“渐冻症”是由传出神经受损引起的,图中   (填图中数字)为传出神经。患者因长期不能运动,导致肌肉萎缩,发生萎缩的结构是图中的   (填图中数字)。
29.(8分)如图概括显示了人体对不同性质刺激的两种反应模式,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模式A:
模式B:
(1)模式A为   调节,模式B为   调节。
(2)在模式A的例子中,神经中枢在   。若将刺激改为“抓起烫手的馒头”,反应改为“迅速缩手”,在缩手后,人还会感觉到“烫”,这说明了脊髓具有   功能。
(3)在模式B的例子中,“激素”是由   (填内分泌腺名称)分泌的   ,该激素在人体的作用是   。
(4)模式B的反应速度比模式A的反应速度   (填“快”或“慢”)。
30.(7分)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同期孵化的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20只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
②A组每天饲喂5克蝌蚪饲料和少量甲状腺激素,B组每天只饲喂5克蝌蚪饲料,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其余条件保持相同。
③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 要素 后肢长出的 平均时间/天 前肢长出的 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的平 均时间/天 尾脱落时的 平均身长/cm
A组 4 7 26 0.75
B组 5 9 37 1.3
(1)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实验中A组和B组的水量、蝌蚪的数量及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相同的目的是   ;B组的作用是   。
(3)根据实验结果,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
(4)如果该小组同学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再选择   只同种、同一批的蝌蚪,将其   切除,其余条件应与   (填“A”或“B”)组
相同。
31.(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酸雨的危害,设计了“酸雨对蛙卵孵化率的影响”实验。他们取同一卵块上大小及发育程度相近的蛙卵600枚,平均分成六等份,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以下实验数据,回答问题:
组别 水槽内 液体 温度 (℃) 酸碱度(用 pH表示) 其他孵 化条件 孵化率 (%)
1 1 000毫升 22 5.0 每两天换一次相应液体,定时通入氧气,排除无关干扰  2
2 1 000毫升 22 5.2 4
3 1 000毫升 22 5.6 5
4 1 000毫升 22 6.0 78
5 1 000毫升 22 6.8 99
6 1 000毫升 10 6.8 30
(注:表中的pH越小,表明水体酸性越强)
(1)该探究实验中1~5组可以形成对照,变量是   ,实验中每组用100枚蛙卵,而不是1枚,目的是   。
(2)分析实验1~4组,从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探究实验中第5组和第6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对照组是  ,这两组实验除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原因是   。
(4)酸雨的形成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   物质造成的,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并做好回收和利用工作。控制酸雨,从我做起,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写一条即可)。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如图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4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
B.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4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C.结构9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D.结构10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眼、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能感知外界刺激,下列有关眼、耳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外界光线进入眼球的途径为: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
B.因瞳孔大小可以调节,所以人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C.遇到巨大声响时,可迅速张嘴,或闭嘴堵耳,以保护鼓膜
D.声波引起振动,传至听觉感受器——鼓膜,刺激了其中对声波敏感的细胞
3.最新研制的仿生眼由一个佩戴型电脑、一副摄像眼镜以及一个视网膜植入物组成。摄像眼镜捕捉到的影像信号,通过无线发射器传送到视网膜植入物上,转换为电子信号,再通过视神经将电子信号传导至大脑皮层。依据材料分析错误的是(A)
A.仿生眼中摄像眼镜模拟的是效应器
B.患者视觉的形成需要视神经传递信号
C.物像是在视网膜的植入物上形成的
D.仿生眼可帮助视网膜受损的患者恢复部分视力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神经系统是由大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B.在正常情况下,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可以受大脑控制
C.酒精对小脑具有麻痹作用,故醉酒后走路摇晃不稳
D.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其结构包括细胞体和
突起
5.如图是神经元,脑和脊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神经元 脑 脊髓
A.神经元是一类很特殊的细胞,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
部分
B.大脑皮层中有许多调节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等
C.脊髓具有传导上、下神经冲动和完成低级反射的功能
D.大脑皮层和脊髓的蝶形灰质都是神经元细胞体密集的部位
6.如图是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关系示意图,下列反射与其反射弧组成部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B )
选项 反射 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A 手被针刺立刻缩回 ①是手臂肌肉
B 司机看到红灯刹车 ②是视神经
C 谈虎色变 ③位于脊髓
D 膝跳反射 ⑤是膝盖下方韧带
7.每年的4月30日,是“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红灯停、绿灯行”是基本的交通规则,这有助于保证交通安全。下列选项与“看到红灯要停步”反射类型不相同的是( D )
A.盲人根据盲道指引拐弯
B.听到警报声响有序撤离
C.被相声演员逗得哈哈大笑
D.无意碰触到针尖时手迅速回缩
8.丁丁摘野果时,手不小心被刺扎了一下,手迅速缩回,但他又很想吃野果,于是忍痛伸手摘下了野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丁丁被扎后缩手,是条件反射
B.缩手动作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C.丁丁忍痛摘野果,痛觉形成于大脑皮层
D.丁丁完成摘野果的动作与小脑无关
9.如图是听觉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有关结构名称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1是鼓膜,2是听小骨
B.3是前庭内的听觉感受器
C.4是听觉神经
D.5是听觉中枢
10.类脑智能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它能借鉴人脑的信息处理方式运行,像人一样感知、记忆和学习,类脑智能主要是模拟人的( A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脑神经
11.下列有关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饭后随着糖类的消化吸收,胰岛素的分泌量随之增加
B.如果在蝌蚪生活的水中适当添加甲状腺激素,会缩短蝌蚪发育成青蛙的时间
C.人体在应急反应时,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此时可不进行神经
调节
D.体操运动员能做许多复杂精准的动作,说明他们的小脑比普通人
发达
12.下列有关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饲养正常蝌蚪时添加甲状腺激素,蝌蚪会提前发育成蛙,但蛙体积较小
C.生长激素可促进人的生长发育,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
D.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少,作用大,能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13.老虎是凶猛的动物之一,但在驯兽员的训练下能完成各种高难度的表演。下列关于老虎钻火圈的反射类型和动作形成的神经中枢,说法正确的是( B )
A.非条件反射、脊髓
B.条件反射、大脑皮层
C.条件反射、小脑
D.非条件反射、大脑皮层
14.如图所示,人在碰到高温物品后会发生缩手反射。下列关于该反射及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属于条件反射
B.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①②③④⑤构成反射弧
D.若④受损,则不会感到烫
15.人体内有多种多样的激素,都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图是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①分泌生长激素,幼年时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症
B.②分泌甲状腺激素,幼年时分泌不足易患巨人症
C.③分泌胰岛素,分泌不足时易患大脖子病
D.④分泌雌性激素,分泌不足时易患糖尿病
16.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
B.脑神经、脊神经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C.大脑皮层之所以称为生命中枢是因为存在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
17.如图为正常人饭后一段时间内血糖含量变化曲线,下面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BC段上升是因为消化道吸收了大量葡萄糖
B.CD段下降是因为胰岛素能降低血糖含量
C.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含量的最高点会高于C点
D.D点之后血糖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不需要激素参与调节
18.某同学利用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甲、乙、丙、丁4只雄性小狗进行激素作用的探究,对甲狗不做处理,乙、丙、丁狗各实施不同的手术。几个月后测得其血液中三种激素的含量如下表(单位:微克/100毫升血液),则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D )
编号 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 雄性激素
甲 3 6 4
乙 2.8 0.1 3.8
丙 0.1 6.1 3.9
丁 3 5.8 0.5
A.乙狗可能被切除了垂体,其生长发育速度会明显减缓
B.丙狗可能切除了甲状腺,会出现精神不振,发育停止
C.丁狗可能切除了睾丸,可能出现的症状是性情变得温顺
D.一段时间后,只有乙狗的生长发育情况处于手术前的状态
19.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图中X表示感受器
B.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C.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
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20.在饲养正常蝌蚪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过一段时间蝌蚪发生的变化是( B )
A.蝌蚪长得很大,不能发育成蛙
B.蝌蚪提前变成蛙,但幼蛙个体很小
C.蝌蚪正常发育成幼蛙
D.蝌蚪提前变成蛙,幼蛙个体较大
21.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条件反射一定有大脑皮层中的神经中枢参与
B.人醉酒后会出现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分别与大脑和小脑有关
C.某同学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先感觉烫后迅速松手
D.“听到枪响起跑”属于条件反射
22.酸雨是一种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能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
B.可以通过对工厂燃烧煤、石油等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来减少酸雨
C.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由二氧化碳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作用形成的
D.酸雨不仅能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还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
23.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下列行为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是(D)
A.绿色出行 B.植树造林
C.垃圾分类 D.过度放牧
24.人类活动可能破坏环境,也可能改善环境。下列不利于维持生态平衡的做法是( C )
A.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B.工业废气、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D.发展生态农业,展示科技魅力
25.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下列有关生态文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
B.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共处共融
C.生态文明强调人类应保护各种生物的生存,不要加以利用
D.生态文明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26.(8分)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感觉器官和脑的活动。图甲、图乙、图丙代表相关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甲 乙 丙
(1)“红灯停,绿灯行”这是 条件 反射,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图甲的[ ④ ] 视网膜 。
(2)在声波振动刺激下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图乙的[ d ] 耳蜗 ,听到的声音是在图丙的[ A ] 大脑皮层 形成的;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以防图乙的[ a ] 鼓膜 破裂。
(3)图丙是神经调节的高级中枢,组成其结构A、B、C的基本单位是 神经元 。在紧急情况下,大脑皮层高度兴奋,在相关神经支配下,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这是 神经 调节;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人体反应更加灵敏,这体现了激素调节对神经调节的 影响 (填“控制”或“影响”)。
27.(7分)耳聋是听觉器官对声音的传导、感受或综合分析部分的功能异常而引起的听力下降。我国每年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等原因造成的新生耳聋者约增加3万人,耳聋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外耳由[ ① ] 耳郭 和[②]外耳道组成。
(2)听觉形成过程中,感受器位于[ ⑥ ] 耳蜗 内。
(3)听觉形成的部位是[ ⑧ ] 听觉中枢 。
(4)生活中,有的同学掏耳屎时,不小心戳破[ ③ ] 鼓膜 ,声音不能转化成振动,造成听力下降甚至丧失;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开,目的是让[ ⑦ ] 咽鼓管 两端保持气压平衡,避免受伤。
(5)课堂上,听到老师的提问,你站起来回答问题,与其他动物相比,我们能听懂声音的含义,是因为特有的 语言 中枢。
(6)为保护“耳及其听觉”,下列哪些做法是不可取的 ①②④ 
(多选)。
①经常用尖锐的东西掏挖耳屎
②大量使用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药物来防治中耳炎
③做耳部保健操
④为防止外界干扰,戴耳机边听音乐边学习
⑤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闭嘴、堵耳
28.(12分)请结合神经系统有关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 细胞体 和 突起 两部分组成。
(2)图中的[A] 白质 主要由 神经纤维 组成,因此,脊髓具有 传导 功能。
(3)在日常生活中,人的手指如果不经意间碰触到尖锐的物体,手会迅速缩回,这种反射方式属于 非条件反射 ,写出该反射的反射弧 4→3→5→6→7 (用箭头和数字表示)。
(4)若[6]处损伤严重,人能否缩手  不能 。人能否感受到针刺的疼痛  能 。痛觉是在 大脑皮层 形成的。
(5)“渐冻症”是由传出神经受损引起的,图中 6 (填图中数字)为传出神经。患者因长期不能运动,导致肌肉萎缩,发生萎缩的结构是图中的 7 (填图中数字)。
29.(8分)如图概括显示了人体对不同性质刺激的两种反应模式,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模式A:
模式B:
(1)模式A为 神经 调节,模式B为 激素 调节。
(2)在模式A的例子中,神经中枢在 脊髓 。若将刺激改为“抓起烫手的馒头”,反应改为“迅速缩手”,在缩手后,人还会感觉到“烫”,这说明了脊髓具有 反射和传导 功能。
(3)在模式B的例子中,“激素”是由 胰岛 (填内分泌腺名称)分泌的 胰岛素 ,该激素在人体的作用是 调节糖的代谢 。
(4)模式B的反应速度比模式A的反应速度 慢 (填“快”或“慢”)。
30.(7分)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同期孵化的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20只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
②A组每天饲喂5克蝌蚪饲料和少量甲状腺激素,B组每天只饲喂5克蝌蚪饲料,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其余条件保持相同。
③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 要素 后肢长出的 平均时间/天 前肢长出的 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的平 均时间/天 尾脱落时的 平均身长/cm
A组 4 7 26 0.75
B组 5 9 37 1.3
(1)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吗 
(2)实验中A组和B组的水量、蝌蚪的数量及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相同的目的是 控制单一变量 ;B组的作用是 做对照 。
(3)根据实验结果,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
(4)如果该小组同学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再选择 10 只同种、同一批的蝌蚪,将其 甲状腺 切除,其余条件应与 B (填“A”或“B”)组
相同。
31.(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酸雨的危害,设计了“酸雨对蛙卵孵化率的影响”实验。他们取同一卵块上大小及发育程度相近的蛙卵600枚,平均分成六等份,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以下实验数据,回答问题:
组别 水槽内 液体 温度 (℃) 酸碱度(用 pH表示) 其他孵 化条件 孵化率 (%)
1 1 000毫升 22 5.0 每两天换一次相应液体,定时通入氧气,排除无关干扰  2
2 1 000毫升 22 5.2 4
3 1 000毫升 22 5.6 5
4 1 000毫升 22 6.0 78
5 1 000毫升 22 6.8 99
6 1 000毫升 10 6.8 30
(注:表中的pH越小,表明水体酸性越强)
(1)该探究实验中1~5组可以形成对照,变量是 水体的酸碱度 ,实验中每组用100枚蛙卵,而不是1枚,目的是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
(2)分析实验1~4组,从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酸雨对蛙卵的孵化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pH越小,酸雨对蛙卵孵化的抑制作用越大) 。
(3)该探究实验中第5组和第6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对照组是 第5组 ,这两组实验除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原因是 控制单一变量 。
(4)酸雨的形成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 酸性 物质造成的,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人为排放 ,并做好回收和利用工作。控制酸雨,从我做起,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 (写一条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