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综合素养检测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综合素养检测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3-19 16:44:46

文档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综合素养检测科学试题
1.(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为某学校开展的逃生演戏画面,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序跑向操场。据图可知,此次演戏针对的是 (  )
A.寒潮 B.火灾 C.台风 D.泥石流
【答案】B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新的标准中,将火灾定义为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解答】 如图为某学校开展的逃生演习画面,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序跑向操场。据图可知,此次演习针对的是火灾,发生火灾后, 会产生浓烟。
故选B。
2.(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我国科学家已能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在植物体细胞内,实现这一变化的主要结构是(  )
A.叶绿体 B.细胞核 C.细胞膜 D.细胞壁
【答案】A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质。其中细胞质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解答】 葡萄糖等有机物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细胞质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所以2022年4月,我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在植物体细胞内,实现这一变化的主要结构是叶绿体。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培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A.升高湿纸的温度 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
C.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去流动
【答案】A
【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4.(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我国很早就使用朱砂作为红色颜料。朱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HgS),硫化汞中 Hg的化合价+2,则 S的化合价是(  )
A.-1 B.-2 C.+1 D.+2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硫化汞中Hg的化合价为+2,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0,则x=-2价。
故选B。
5.(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跑步是一种健身方式。人沿水平直道跑步,左脚后蹬时,图中箭头表示左脚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人沿水平直道跑步,左脚后蹬时,则左脚相对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则地面对左脚的摩擦力方向应该是向前的,这就是人前进的动力,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6.(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我国古代用火法炼硫,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B
【知识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的基本类型。
【解答】 我国古代用火法炼硫,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故选B。
7.(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配制10%的稀硫酸并将其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的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操作规范的是 (  )
A.读取浓硫酸的体积 B.稀释浓硫酸
C.加入碳酸钠 D.倾倒稀硫酸
【答案】A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 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故B错误;
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故C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倾倒稀硫酸时,瓶口紧挨烧杯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烧杯口,故D错误。
故选A。
8.(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为某款玻璃清洁器,由两块各含磁铁的清洁片构成。使用时,两块清洁片总是隔着玻璃合在一起移动,这是因为(  )
A.异名磁极相互排斥 B.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C.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D.同名刺激相互吸引
【答案】B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 两块清洁器内部均装有磁铁,它们能合在一起的原理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9.(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今年是农历乙巳蛇年,在自然界中蛇应属于下列哪个字母的生物(  )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 爬行动物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解答】 蛇属于爬行动物,蛇在陆地上产卵,生殖方式为卵生;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因此ABD不正确,C正确。
故选C。
10.(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氯化铁溶液呈黄色,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分析。
【解答】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则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产生,氢氧化钠少量,则氯化铁有剩余,溶液呈黄色;
故选A。
11.(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所示,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方向不变的平行光照射地球仪,若用手拨动球体使其自西向东绕轴转动,则能较好地演示(  )
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
【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解答】 读图可知,用手拨动地球仪使其绕地轴转动,是地球绕着地轴进行自转,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故选B。
12.(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所示,小科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 提升物体,使物体在2s内匀速上升了0.1hm。已知物体重为1N,动滑轮重为0.25N,不计绳重和摩擦。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05m/s B.拉力F的大小为0.625N
C.拉力 F做功为0.125J D.绳子自由端移动了0.2m
【答案】A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 AD.根据s=2h计算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利用速度公式求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
B.不计绳重及摩擦,根据计算拉力的大小;
C.利用W=Fs求拉力做的总功。
【解答】 AD.由图知,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2h=2×0.1m=0.2m,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故A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合题意;
B.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拉力做的功W总=Fs=0.625N×0.2m=0.125J,故C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3.(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 NHCl、KNO3是两种盐。30℃时, NH4Cl的溶解度为41.4g/100g水, KNO3的溶解度为45.8g/100g水。取这两种盐各22g,按图示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盐A 是 NH4Cl
B.①中加足量的水可使未溶的盐A 溶解
C.②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②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14.(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某同学选取了3 只相同的蜡烛,其中只有A蜡烛被点燃。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使A烛焰的像落在B 蜡烛上,就能观察到“B蜡烛被点燃” (如图甲)。俯视图如图乙所示。若现在要观察到“C蜡烛被点燃”,则需要将玻璃板的位置调整为下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分析】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解答】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镜面在AC两点的对称轴上,结合数学知识可知,只有C选项平面镜位于AC连线的对称轴上。
故答案为:C。
15.(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电路中电流I大小始终不变,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 S,据电压表示数 U 与电阻箱阻值R 的大小关系可以绘制U-R图像①;断开开关S,据电压表示数U与电阻箱阻值R 的大小关系可以绘制U-R图像②。把IR0 记为U0 ,下列能正确表示图像①、②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由欧姆定律可知,U=IR,当闭合开关S时,可知U-R图线①U=IR是正比例函数关系;当断开开关S时,可知U-R图线②U=IR+IR0=IR+U0是一次函数关系,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由欧姆定律可知,U=IR,
闭合开关S,R0定值电阻短路,只有电阻箱R接入电路,电压表测量电阻箱R两端电压U=IR,又知电流I大小始终不变,可知U-R图线①U=IR是正比例函数关系,是一条从原点出发的射线(U、R均为正数);
断开开关S,定值电阻R0和电阻箱R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测量电阻箱R和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由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U=UR+UR0=IR+IR0,又知电流I大小始终不变,R0是定值电阻,可知U-R图线②U=IR+IR0=IR+U0是一次函数关系,且与纵轴交点为(0,U0);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6.(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番茄果实是我们熟悉的果蔬。
(1)番茄植株开花后,待雌蕊中卵细胞受精完成,花的其他结构先后枯萎或凋落,最终由   发育成果实。
(2)番茄幼苗可用嫁接等方法培育,嫁接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答案】(1)子房
(2)无性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1)根据花的结构和发育的知识解答;
(2)嫁接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
【解答】 (1)番茄植株开花后,待雌蕊中卵细胞受精完成,花的其他结构先后枯萎或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发育成果实。
(2)番茄幼苗可用嫁接等方法培育,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则嫁接属于无性生殖。
17.(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小科想了解人感染流感时,身体的变化与应对措施,查找了相关资料:
(1)感染流感,当人体体温持续升高时,人体产热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
(2)流感可能还伴随着咳嗽的症状,病人可能需要接受呼吸道的雾化治疗,则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最先到达的腔室是   (填数字)。
【答案】(1)大于
(2)3
【知识点】血液循环;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1)产热大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等于散热,则体温恒定;产热小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2) 图中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 根据血液循环的知识解答。
【解答】 (1) 感染流感,当人体体温持续升高时, 则人体产热大于散热;
(2)根据血液循环的路径可知,流感可能还伴随着咳嗽的症状,病人可能需要接受呼吸道的雾化治疗,则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由肺静脉达心脏的3左心房。
18.(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为了比较液体a 和液体b 的比热大小,小科分别称取相同质量的a和b,在初温相同条件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在沸水中加热。
(1)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本实验中,液体a、b内能增加的途径是   。
(2)实验过程中,小科观察到温度计甲的示数变化始终比乙快。由此可知,液体a的比热Ca与液体的比热 Cb的大小关系是: Ca   Cb。
【答案】(1)热传递
(2)小于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比热容
【解析】【分析】 (1)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做功是能的转化。
(2)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大的吸热能力小,即比热容小。
【解答】 (1)本实验中,液体a、b吸收酒精灯火焰的热量而温度升高,则液体a、b是通过热传递增大内能的;
(2)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同一段时间,温度计甲的示数变化始终比乙快,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液体a、b吸收相同的热量,液体a升高的温度多,说明液体a的比热容小。
19.(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肥胖通常与遗传、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等有关。
(1)与正常饮食相比,长期吃过多的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人体的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 (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易导致肥胖。
(2)肥胖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下图为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原尿中的葡萄糖可在——   (填图中序号)被重吸收。
【答案】(1)大于
(2)③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1)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同时储存能量的过程;异化作用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通过代谢分解为较小的分子,并释放出能量和废物,供生命活动使用,同时将不需要的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
(2)图中的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肾小管。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这些物质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被送回血液。
【解答】 (1)与正常饮食相比,长期吃过多的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人体的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易导致肥胖。
(2)根据题意可知,原尿中的葡萄糖可在图中的③肾小管被重吸收。
20.(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为全球板块与地震分布示意图。
(1)世界上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集中在   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图中甲地地震频发,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其原因是   。
(3)发生地震时,下列避震措施错误的是____(填字母)。
A.身处底楼,若时间允许,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地
B.身处高楼,来不及逃离,可躲在墙角或坚固的桌下
C.身处城市街道,应选择在广告牌或电线杆下躲避
D.身处野外,应及时避开山边、陡崖等危险环境
【答案】(1)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
(2)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活动剧烈,容易发生碰撞和张裂运动
(3)C
【知识点】地震
【解析】【分析】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全球由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 (1)世界上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图中甲地地震频发,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其原因是该地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发生地震时,身处底楼,若时间允许,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地;身处高楼,来不及逃离,可躲在墙角或坚固的桌下;身处城市街道,不要在广告牌或电线杆下躲避;身处野外,应及时避开山边、陡崖等危险环境。
故C错误符合题意,而A、B、D不合题意。
故选C。
21.(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我国拥有全球聚光面积最大的熔盐电站,该电站内1.2万多面“定日镜”环绕吸热塔,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为将阳光反射到吸热塔,一天中“定日镜”需不断改变朝向。其原因是   。
(2)高温熔盐流经蒸汽发生器时,放出热量使水变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带动发电机发电。此过程,蒸汽发生器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3)该熔盐电站实现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达35万吨,这能减缓哪种环境问题?   。
【答案】(1)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化
(2)汽化
(3)温室效应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1)根据太阳在一天中位置的变化分析解答;
(2)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3)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在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角不断改变,而定日镜只有正对太阳才能吸收最多的太阳能,因此一天中“定日镜”需不断改变朝向。
(2)水吸收热量后,从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
(3)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因此该熔盐电站实现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达35万吨,这能减温室效应。
22.(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某同学发明一自动升降排水井盖(如图甲),暴雨时通过收集雨水实现井盖自动抬升(如图乙),加快路面雨水的排放。
(1)井盖抬升过程中,定滑轮的作用是   ;
(2)某次排水过程中,重150牛的井盖被抬升0.1米。此过程中,克服井盖重力做功   焦;
(3)要使降水量稍小时就能抬升井盖,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点)
【答案】(1)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2)15
(3)调小排水口
23.(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18世纪末期,随着天平等定量实验工具的发明,化学从定性研究进入定量研究时代,通过大量实验数据的积累,先后提出了化学的三大基本定律,在此基础上,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
时间 定律 主要内容 实例 (以碳和氧气反应为例)
1771 年 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3 克碳和8克氧气,生成11克二氧化碳。
1799年 定比定律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恒定的。 不同质量碳和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恒为3:8
1803年 倍比定律 两种或几种元素化合形成的不同化合物中,若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恒定,那么另一元素在各化合物中的相对质量成简单的倍数比。 一氧化碳的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3:4,二氧化碳的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8。由此可见,与等量碳化合的氧质量比为1:2。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克铁和氧气反应生成Y克四氧化三铁,则参与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
(2)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得出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8,该关系符合   定律。
(3)下列可作为道尔顿提出“物质是由最小的单位——原子构成”的依据是____ 。(可多选)
A.在水和二氧化碳中,与等量氧化合的氢和碳的质量比为1:3
B.在氧化钙和氧化镁中,与等量氧化合的钙和镁的质量比是5:3
C.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与等量碳化合的最简整数比为1:2
D.在氧化铁和氧化亚铁中, 与等量氧化合的铁质量的最简整数比是 2: 3
【答案】(1)Y-X
(2)定比定律
(3)C;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
(2)根据定比定律的意义分析;
(3)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解答】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X克铁和氧气反应生成Y克四氧化三铁,反应后总质量为Y克,反应前铁的质量是X克,那么参与反应的氧气质量为(Y-X)克;
(2)由材料给出的知识分析可得,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得出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8,符合定比定律,即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恒定的;
(3)A.水和二氧化碳不满足形成各化合物的元素种类相同,水由氢和氧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和氧组成,不满足倍比定律前提条件,故A错误;
B.氧化钙和氧化镁同样不满足倍比定律的前提条件,不是由相同元素形成的不同化合物,故B错误;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组成的两种化合物,一氧化碳的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4,二氧化碳的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8,则与等量碳化合氧的质量比为1:2,故C正确;
D.氧化铁和氧化亚铁是由氧和铁组成的两种化合物,氧化铁的氧、铁元素质量比为3:7,氧化亚铁的氧、铁元素质量比为2:7,则与等量氧化合的铁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故D正确。
故选D。
24.(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萌发的种子中间时存在两种淀粉酶,分别是a淀粉酶和β淀粉酶,它们都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α淀粉酶的含量是种子萌发率的重要指标,α淀粉酶越多,种子萌发率越高。小海兴趣小组设计下列实验比较A小麦和B 小麦中α淀粉酶的多少,从而选取萌发率高的小麦种子进行播种。
【查阅资料】①温度与pH对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影响
  pH<3.6 温度t大于 60℃
α淀粉酶 活性丧失 活性不变
β 淀粉酶 活性不变 活性丧失
②α 淀粉酶和 β 淀粉酶在40℃时活性最高。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设计要求
1 选取 100颗A小麦种子和B小麦种子,处理后,获得A小麦淀粉酶提取液和B 小麦淀粉酶提取液。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2 取10支试管各加A 小麦淀粉酶提取液1mL,记为1-10号试管, 再取 10支试管加B 小麦淀粉酶提取液1mL,记为11-20 号试 管,20支都置于70℃恒温水浴15分钟。 设计对照实验
3 每支试管同时加入40℃的淀粉溶液2mL,置于 40℃恒温水浴,5分钟后同时滴加盐酸2mL。 控制实验条件
4 测量每支试管中麦芽糖的含量 观察与记录实验数据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2中将试管置于 70℃恒温水浴15分钟的目的是   。
(2)实验通过测定   来判定 α 淀粉酶含量的多少。
(3)种子在萌发时,α淀粉酶的含量会提高,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 α淀粉酶越多种子萌发率越高的原因是   。
【答案】(1)使β-淀粉酶失去活性
(2)麦芽糖的含量
(3)α-淀粉酶越多,种子的呼吸作用越旺盛,种子萌发率越高/α-淀粉酶越多使更多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为种子萌发提供更多能量,种子萌发率越高
【知识点】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 (1)实验证明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的含量显著增高,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其中β-淀粉不耐热,在70℃以上保持15min即失活。而α-淀粉酶耐热。
(2) a淀粉酶和β淀粉酶,它们都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麦芽糖的含量越多,说明a淀粉的含量越高;
(3)根据种子的呼吸作用需要消耗麦芽糖释放的能量分析。
【解答】(1)实验步骤2中将试管置于 70℃恒温水浴15分钟的目的是使β-淀粉酶失去活性;
(2)实验通过测定麦芽糖的含量来判定 α 淀粉酶含量的多少。
(3)种子在萌发时,α淀粉酶的含量会提高,请结合所学知识, α淀粉酶越多种子萌发率越高的原因是:α-淀粉酶越多,种子的呼吸作用越旺盛,种子萌发率越高/α-淀粉酶越多使更多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为种子萌发提供更多能量,种子萌发率越高。
25.(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一次课外活动中,小滨将浮有乒乓球的水杯在一定高度释放,下落到达地面后,发现乒乓球反弹的高度远大于乒乓球起始高度,如图。为了探究乒乓球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提出自己的猜想:
猜想1:与水杯的起始高度有关; 猜想2:与杯中的水量有关; 猜想3:与杯子的材料有关。
实验次数 水量/mL 起始高度/cm 反弹高度/cm
1 50 50 61
2 50 75 102
3 50 100 146
4 100 100 184
5 140 100 218
小滨用同型号乒乓球和纸杯进行了多次实验,数据如表格:
(1)要研究乒乓球反弹的高度与水杯起始高度之间的关系,应比较第   次实验数据;
(2)比较第3、4、5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请结合反弹瞬间的图示情境,从做功或能量的角度解释“乒乓球反弹高度总比起始高度要更高”的原因:    。
【答案】(1)1、 2、 3
(2)乒乓球反弹的高度与水量有关,水量越多反弹高度越大
(3)乒乓球被反弹,受到溅起水花的推力,推力对乒乓球做功,它的机械能大于开始的机械能,所以乒乓球反弹高度总比起始高度更高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 (1)要探究与水杯的起始高度有关,需要控制杯中水量相同,改变水杯的起始高度,根据乒乓球的反弹高度分析解答;
(2)分析3、4、5三次实验的数据,从中找出变化量和其对结果的影响;
(3)从功与能的角度分析回答。
【解答】 (1)要验证猜想一,需要控制杯中水量相同,改变水杯的起始高度,实验1、2、3符合题意,由1、2、3实验数据知,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水杯的起始高度越高,乒乓球反弹的高度越高;
(2)比较组别3、4、5,乒乓球的起始高度相同,杯中水量越多,反弹高度越高,故可以得出乒乓球反弹的高度与杯中水量有关;
(4)乒乓球被反弹,受到溅起水花的推力,推力对乒乓球做功,它的机械能大于开始的机械能,故乒乓球反弹高度总比乒乓球起始高度要更高。
26.(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小海为验证一氧化碳和氧化铜能发生反应,其操作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 2:按图甲所示,向双具支试管内加入木炭粉和氧化铜,用向上排空气法使双具支试管内集满二氧化碳后塞上带有导管和瘪气球的橡皮塞。
步骤 3:按图乙所示,将双具支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木炭粉平铺于试管底部,用酒精喷灯加热氧化铜一段时间,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步骤 4:将酒精喷灯移至木炭粉处,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气球明显胀大;再次将酒精喷灯移至氧化铜处,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紫红色固体。
(1)步骤2中,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燃着的木条应   (填“放置在双具支试管口”或“伸入到双具支试管内”)。
(2)小海设计实验步骤3的目的是   。
(3)实验中能证明一氧化碳和氧化铜能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答案】(1)放置在双具支试管口
(2)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与氧化铜反应
(3)黑色粉末变成紫红色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 (1)根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的步骤进行分析;
(3)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现象进行分析。
【解答】 (1)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时,燃着的木条应该放在双具支试管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
(2)步骤3中,双具支试管内装满二氧化碳,用酒精喷灯加热氧化铜一段时间,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与氧化铜反应,再由步骤4中的现象,证明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
(3)步骤4中,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紫红色固体,说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证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27.(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为了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小滨将长度均为 6 厘米且横截面积相同、粗细均匀的两种金属丝AB和金属丝BC对接相连,并按图甲连接电路,电源电压为12伏。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导线a一端与电压表正接线柱相连,另一端滑片P与金属丝接触良好并能沿金属丝左右滑动;
②闭合开关,将导线 a的滑片 P从金属丝AB的左端 A点缓慢向右移动,一直移到金属丝 BC的右端 C点,记录并绘制电压表示数随AP 长度1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
(1)步骤②中某次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金属丝AP两端电压为   伏;
(2)实验完成后,小明得出结论:粗细均匀的同种导体,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长度和粗细相同的不同导体电阻不同。请利用电学相关知识并结合图乙说明小明得出结论的理由:   ;
(3)小明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另一次实验,将滑片P固定在B处,将导线b的上端从C点缓慢向A点方向移动距离l’为10厘米,请画出在移动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随l’的变化关系图像   。
【答案】(1)9
(2)由图乙可知,滑片在0-6厘米移动过程中,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线段,说明导体两端电压与导体长度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导体两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所以导体电阻与长度成正比;0-6厘米和6-12厘米两线段的倾斜程度不同,索命两种导体的电阻不同,所以长度和粗细相同的不同导体电阻不同
(3)
【知识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确定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示数;
(2)根据导线长度均为6厘米,分析6cm前后图线的变化趋势以及两段图线的区别,再结合欧姆定律可得出结论;
(3)由图可知两导线串联,电压表测的是AB金属丝的电压,当导线b的上端由C点缓慢向A点方向移动6cm之前,电阻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可分析电压表的变化,超过6cm后,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作图时注意分析起点、拐点和趋势。
【解答】 (1)由图可知,电压表量程为15V,分度值为0.5V,则示数为9伏;
(2)由图乙可知,滑片在0-6厘米移动过程中,电压与导体长度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电流不变,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所以导体电阻与长度成正比:0~6厘米和6~12厘米两线段的斜率不同,说明两种导体的电阻不同,所以相同长度和粗细的不同导体电阻不同。
(3)将P点固定在B处,导线b的上端接在C点,此时电压表示数为4V,随着导线b向A端移动,电阻变小,电流增大,电压表测的是AB金属丝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压表读数上升,且随着b向A端移动,AB段的电阻占比越大,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可知电压表上升的越来越快,当b到B点即移动6cm时,电压表所测为电源电压,b再向A移动,AP所测也为电源电压,由此电压表示数U随I'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
28.(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为了探究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生成氧气的速度与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有怎样的关系 小海用图甲装置开展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在500 毫升集气瓶中装满水;
②取20克氯酸钾平均分成10份,分别装入10支试管中,分别记为①一⑩组,往10 支试管中分别装入
0.1 克、0.2 克、0.3 克、0.4 克、0.5 克、0.65 克、 1 克、 1.3 克、2 克、 3 克二氧化锰,并混合均匀;
③将10支试管分别加热,记录生成 300毫升氧气所需时间,计算生成氧气的速度如图乙。
(1)和向下排空气法相比,本实验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优点是   。
(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3)4克氯酸钾和1.3克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加热,据图推测,收集300毫升氧气所需要的时间约为   秒。
【答案】(1)便于直接观察到生成氧气的体积
(2)在氯酸钾质量为2克时,生成氧气的速度随着二氧化锰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当质量为0.65克时,速度达到最大。
(3)60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 (1)根据本实验装置中排水法收集气体的特点来分析;
(2)根据实验数据来分析;
(3)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解答】 (1)和实验室排水法收集氧气相比,本实验装置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优点是便于直接观察到生成氧气的体积;
(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氯酸钾质量为2g时,生成氧气的速度随着二氧化锰的质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故答案为:在氯酸钾质量为2g时,生成氧气的速度随着二氧化锰的质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3)4克氯酸钾和1.3克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加热时,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比为4g:1.3g=2:0.65,
此时生成氧气的速度为2.5mL/s,
则收集300mL氧气所需要的时间为300mL÷(2.5mL/s×2)=60秒。
29.(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工业上常采用“天然苛化法”制取氢氧化钠,部分流程如下:
(1)生产工艺中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物质是   。
(2)由天然碱得到碳酸钠溶液时,将天然碱粉碎的目的   。
(3)制备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530千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与足量的石灰乳混合,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答案】(1)CaCO3(或碳酸钙)
(2)加快溶解速率
(3)解:设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106 80
530kg×20% x
X=80kg
答: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80k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流程中物质的变化和应用分析解答;
(2)根据将天然碱粉碎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解答。
(3)依据方程式Na2CO3+Ca(OH)2═2NaOH+CaCO3↓,利用氢氧化钙的质量计算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即可。
【解答】 (1)由物质的变化和应用可知,生产工艺中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物质是碳酸钙。
(2)由天然碱得到碳酸钠溶液时,将天然碱粉碎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
30.(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图甲是小滨设计的孵蛋器模拟电路图。其控制电路中 R0 为热敏电阻,工作电路电源电压 均为电热丝,其中 当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大于 60mA时,衔铁被吸合,小于 30mA时衔铁被释放,从而实现加热、保温两挡自动切换,使鸡蛋孵化时获得稳定适宜的温度环境。
(1)根据孵蛋器的功能,结合图甲电路分析,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0 的阻值大小变化是   。
(2)用孵蛋器孵化圈养的母鸡下的鸡蛋,按正常程序操作,发现这些鸡蛋孵化不出小鸡,这是因为   。
(3)为了起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小滨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水床”结构,即在导热层中装入一定量的水。请简 要 说 明设计的理由:   。
【答案】(1)增大
(2)鸡蛋没有经过受精
(3)水床可以让鸡蛋受热均匀,水的比热容大,降温慢,有助于保温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 (1)根据孵蛋器的功能可知,当温度过高时,工作电路应进入保温状态,温度过低时,进入加热状态。由图甲工作电路可知,当衔铁被释放时,工作电路中电热丝R1和R2串联,当衔铁被吸合时,工作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由可知,当衔铁被释放时,工作电路的总电阻最大,功率最小,处于保温状态,此时控制电路中电磁铁的磁性减弱,通过它的电流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中的电阻增大,从而可知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0的阻值大小变化;
(2)只有受精卵才能孵出小鸡;
(3)可从受热均匀,放热降温快慢等角度分析解答。
【解答】 (1)根据孵蛋器的功能可知,当温度过高时,工作电路应进入保温状态,温度过低时,进入加热状态。由图甲工作电路可知,当衔铁被释放时,工作电路中电热丝R1和R2串联,当衔铁被吸合时,工作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由可知,当衔铁被释放时,工作电路的总电阻最大,功率最小,处于保温状态,此时控制电路中电磁铁的磁性减弱,通过它的电流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中的电阻增大,即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0的阻值增大;
(2)用孵蛋器孵化圈养的母鸡下的鸡蛋,按正常程序操作,发现这些鸡蛋孵化不出小鸡,这是因为鸡蛋没有经过受精;
(3)为了起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小滨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水床”结构,即在导热层中装入一定量的水。请简 要 说 明设计的理由:水床可以让鸡蛋受热均匀;水的比热容大,放热降温慢,有助于保温。
31.(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我国设计生产的无人机世界领先,具有高效、轻巧、功率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等领域.如图为某型号农用无人机,主要用于播种、施肥、打药等,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
整机型号 N420
最大起飞质量 56kg
药箱额定容量 30L
作业速度 1-12m/s
完成下列问题:
(1)这款无人机以2m/s的作业速度水平飞行3.6km,需要   小时
(2)若这款无人机以最大起飞质量,以1m/s速度竖直向上匀速飞行60秒,不计空气阻力,则按此要求无人机的功率至少多少瓦
(3)若该无人机工作时平均输出电压为35伏,输出电流为20安,则无人机在(2)工作状态时的效率是    。
【答案】(1)0.5
(2)由题知,无人机竖直向上匀速飞行, 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则F'=G=560N由 P=FV得无人机的最小功率
(3)80%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无人机飞行需要的时间;
(2)根据P=Fv计算无人机飞行的功率;
(3)根据P输出=U输出I输出计算输出功率,再根据计算无人机的功率。
【解答】(1)无人机飞行需要的时间:;
(3)无人机的输出功率P总=U总I总=35V×20A=700W;
则无人机的效率:。
32.(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在我国西北部荒漠,生长着某种植物,其果实成熟后会分裂成数个尾部为螺旋状的分果(如图1),分果表面分布着具有吸水性的毛。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该植物的分果形成了“自钻孔行为”以适应荒漠环境。
①分果随环境湿度的变化,其螺旋状的尾部会旋转扭紧或松开,将种子推入地下。分果钻土时,因前端尖细,受力面积小,从而分果前端对土壤的   较大,有利于进入土壤。
(2)受该分果“自钻孔行为”的启发,研究团队以树皮为原料,设计并制造出三尾种子载体(如图2),可用于有些种子的无人机空中播种、施肥等。
①播种前,需先测定种子的萌发率。测定萌发率时,具有活性的种子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出现白色浑浊现象。产生该浑浊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
②播种后,种子载体留在土壤中,不再回收。从保护土壤的角度分析,相对于用金属或塑料等材料,以树皮为原料制造种子载体的优点有   (写出一点)。
【答案】(1)压强
(2);可防止金属、塑料对土壤的污染(或可增加土壤肥效)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33.(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钓鱼是目前最受欢迎的户外休闲活动之一。如图甲所示是人坐在钓箱上垂钓时的情景。该钓箱(如图乙所示)长50cm、宽30cm、高40cm,容量大、功能齐全,带有四只可升降脚,每只脚的高度都可以独立调节,使箱体上表面呈水平状态,方便人坐,空箱时,整箱质量仅6 kg,轻便易携,还可以安装遮阳伞等配件。
(1)钓鱼时,水面漂浮着浮漂,说明浮漂的密度   水的密度。
(2)在有风的天气,安装遮阳伞后,钓箱容易发生翻倒。整个装置的简图如图丙所示(无人坐),除遮阳伞外,钓箱(包括箱内的物品)重心可近似看作在钓箱的几何中心。遮阳伞(包括伞杆)的质量为4kg,重心在 M点下方30cm处。若风从左往右吹,已知遮阳伞承受风压的面积为1.2m2,某时刻风压为40 N/m2,风压作用点可视为M点。当人离开钓箱后,为了使钓箱不翻倒,至少应该在钓箱内放多少千克的重物 (空气对遮阳伞的升力忽略不计)
【答案】(1)小于
(2)风对伞吹力的大小
风的吹力的力臂l1=130cm+40cm+5cm=175cm=1.75m
钓箱压力的力臂l2= 50cm×1/2=25cm=0.25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需要对钓箱再施加压力
需要在钓箱内放置重物的质量m=G/g= 276 N / 10N/ kg =27.6kg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判断;
(2)首先计算风力的大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重力公式G=mg分析计算即可。
【解答】(1)钓鱼时,水面漂浮着浮漂,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可知,浮漂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1 / 1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综合素养检测科学试题
1.(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为某学校开展的逃生演戏画面,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序跑向操场。据图可知,此次演戏针对的是 (  )
A.寒潮 B.火灾 C.台风 D.泥石流
2.(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我国科学家已能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在植物体细胞内,实现这一变化的主要结构是(  )
A.叶绿体 B.细胞核 C.细胞膜 D.细胞壁
3.(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培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A.升高湿纸的温度 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
C.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去流动
4.(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我国很早就使用朱砂作为红色颜料。朱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HgS),硫化汞中 Hg的化合价+2,则 S的化合价是(  )
A.-1 B.-2 C.+1 D.+2
5.(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跑步是一种健身方式。人沿水平直道跑步,左脚后蹬时,图中箭头表示左脚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6.(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我国古代用火法炼硫,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7.(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配制10%的稀硫酸并将其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的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操作规范的是 (  )
A.读取浓硫酸的体积 B.稀释浓硫酸
C.加入碳酸钠 D.倾倒稀硫酸
8.(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为某款玻璃清洁器,由两块各含磁铁的清洁片构成。使用时,两块清洁片总是隔着玻璃合在一起移动,这是因为(  )
A.异名磁极相互排斥 B.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C.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D.同名刺激相互吸引
9.(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今年是农历乙巳蛇年,在自然界中蛇应属于下列哪个字母的生物(  )
A.A B.B C.C D.D
10.(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B.
C. D.
11.(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所示,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方向不变的平行光照射地球仪,若用手拨动球体使其自西向东绕轴转动,则能较好地演示(  )
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
12.(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所示,小科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 提升物体,使物体在2s内匀速上升了0.1hm。已知物体重为1N,动滑轮重为0.25N,不计绳重和摩擦。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05m/s B.拉力F的大小为0.625N
C.拉力 F做功为0.125J D.绳子自由端移动了0.2m
13.(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 NHCl、KNO3是两种盐。30℃时, NH4Cl的溶解度为41.4g/100g水, KNO3的溶解度为45.8g/100g水。取这两种盐各22g,按图示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盐A 是 NH4Cl
B.①中加足量的水可使未溶的盐A 溶解
C.②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②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14.(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某同学选取了3 只相同的蜡烛,其中只有A蜡烛被点燃。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使A烛焰的像落在B 蜡烛上,就能观察到“B蜡烛被点燃” (如图甲)。俯视图如图乙所示。若现在要观察到“C蜡烛被点燃”,则需要将玻璃板的位置调整为下图中的(  )
A. B.
C. D.
15.(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电路中电流I大小始终不变,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 S,据电压表示数 U 与电阻箱阻值R 的大小关系可以绘制U-R图像①;断开开关S,据电压表示数U与电阻箱阻值R 的大小关系可以绘制U-R图像②。把IR0 记为U0 ,下列能正确表示图像①、②的是 (  )
A. B. C. D.
16.(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番茄果实是我们熟悉的果蔬。
(1)番茄植株开花后,待雌蕊中卵细胞受精完成,花的其他结构先后枯萎或凋落,最终由   发育成果实。
(2)番茄幼苗可用嫁接等方法培育,嫁接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17.(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小科想了解人感染流感时,身体的变化与应对措施,查找了相关资料:
(1)感染流感,当人体体温持续升高时,人体产热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
(2)流感可能还伴随着咳嗽的症状,病人可能需要接受呼吸道的雾化治疗,则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最先到达的腔室是   (填数字)。
18.(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为了比较液体a 和液体b 的比热大小,小科分别称取相同质量的a和b,在初温相同条件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在沸水中加热。
(1)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本实验中,液体a、b内能增加的途径是   。
(2)实验过程中,小科观察到温度计甲的示数变化始终比乙快。由此可知,液体a的比热Ca与液体的比热 Cb的大小关系是: Ca   Cb。
19.(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肥胖通常与遗传、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等有关。
(1)与正常饮食相比,长期吃过多的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人体的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 (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易导致肥胖。
(2)肥胖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下图为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原尿中的葡萄糖可在——   (填图中序号)被重吸收。
20.(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为全球板块与地震分布示意图。
(1)世界上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集中在   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图中甲地地震频发,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其原因是   。
(3)发生地震时,下列避震措施错误的是____(填字母)。
A.身处底楼,若时间允许,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地
B.身处高楼,来不及逃离,可躲在墙角或坚固的桌下
C.身处城市街道,应选择在广告牌或电线杆下躲避
D.身处野外,应及时避开山边、陡崖等危险环境
21.(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我国拥有全球聚光面积最大的熔盐电站,该电站内1.2万多面“定日镜”环绕吸热塔,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为将阳光反射到吸热塔,一天中“定日镜”需不断改变朝向。其原因是   。
(2)高温熔盐流经蒸汽发生器时,放出热量使水变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带动发电机发电。此过程,蒸汽发生器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3)该熔盐电站实现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达35万吨,这能减缓哪种环境问题?   。
22.(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某同学发明一自动升降排水井盖(如图甲),暴雨时通过收集雨水实现井盖自动抬升(如图乙),加快路面雨水的排放。
(1)井盖抬升过程中,定滑轮的作用是   ;
(2)某次排水过程中,重150牛的井盖被抬升0.1米。此过程中,克服井盖重力做功   焦;
(3)要使降水量稍小时就能抬升井盖,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点)
23.(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18世纪末期,随着天平等定量实验工具的发明,化学从定性研究进入定量研究时代,通过大量实验数据的积累,先后提出了化学的三大基本定律,在此基础上,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
时间 定律 主要内容 实例 (以碳和氧气反应为例)
1771 年 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3 克碳和8克氧气,生成11克二氧化碳。
1799年 定比定律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恒定的。 不同质量碳和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恒为3:8
1803年 倍比定律 两种或几种元素化合形成的不同化合物中,若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恒定,那么另一元素在各化合物中的相对质量成简单的倍数比。 一氧化碳的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3:4,二氧化碳的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8。由此可见,与等量碳化合的氧质量比为1:2。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克铁和氧气反应生成Y克四氧化三铁,则参与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
(2)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得出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8,该关系符合   定律。
(3)下列可作为道尔顿提出“物质是由最小的单位——原子构成”的依据是____ 。(可多选)
A.在水和二氧化碳中,与等量氧化合的氢和碳的质量比为1:3
B.在氧化钙和氧化镁中,与等量氧化合的钙和镁的质量比是5:3
C.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与等量碳化合的最简整数比为1:2
D.在氧化铁和氧化亚铁中, 与等量氧化合的铁质量的最简整数比是 2: 3
24.(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萌发的种子中间时存在两种淀粉酶,分别是a淀粉酶和β淀粉酶,它们都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α淀粉酶的含量是种子萌发率的重要指标,α淀粉酶越多,种子萌发率越高。小海兴趣小组设计下列实验比较A小麦和B 小麦中α淀粉酶的多少,从而选取萌发率高的小麦种子进行播种。
【查阅资料】①温度与pH对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影响
  pH<3.6 温度t大于 60℃
α淀粉酶 活性丧失 活性不变
β 淀粉酶 活性不变 活性丧失
②α 淀粉酶和 β 淀粉酶在40℃时活性最高。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设计要求
1 选取 100颗A小麦种子和B小麦种子,处理后,获得A小麦淀粉酶提取液和B 小麦淀粉酶提取液。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2 取10支试管各加A 小麦淀粉酶提取液1mL,记为1-10号试管, 再取 10支试管加B 小麦淀粉酶提取液1mL,记为11-20 号试 管,20支都置于70℃恒温水浴15分钟。 设计对照实验
3 每支试管同时加入40℃的淀粉溶液2mL,置于 40℃恒温水浴,5分钟后同时滴加盐酸2mL。 控制实验条件
4 测量每支试管中麦芽糖的含量 观察与记录实验数据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2中将试管置于 70℃恒温水浴15分钟的目的是   。
(2)实验通过测定   来判定 α 淀粉酶含量的多少。
(3)种子在萌发时,α淀粉酶的含量会提高,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 α淀粉酶越多种子萌发率越高的原因是   。
25.(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一次课外活动中,小滨将浮有乒乓球的水杯在一定高度释放,下落到达地面后,发现乒乓球反弹的高度远大于乒乓球起始高度,如图。为了探究乒乓球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提出自己的猜想:
猜想1:与水杯的起始高度有关; 猜想2:与杯中的水量有关; 猜想3:与杯子的材料有关。
实验次数 水量/mL 起始高度/cm 反弹高度/cm
1 50 50 61
2 50 75 102
3 50 100 146
4 100 100 184
5 140 100 218
小滨用同型号乒乓球和纸杯进行了多次实验,数据如表格:
(1)要研究乒乓球反弹的高度与水杯起始高度之间的关系,应比较第   次实验数据;
(2)比较第3、4、5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请结合反弹瞬间的图示情境,从做功或能量的角度解释“乒乓球反弹高度总比起始高度要更高”的原因:    。
26.(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小海为验证一氧化碳和氧化铜能发生反应,其操作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 2:按图甲所示,向双具支试管内加入木炭粉和氧化铜,用向上排空气法使双具支试管内集满二氧化碳后塞上带有导管和瘪气球的橡皮塞。
步骤 3:按图乙所示,将双具支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木炭粉平铺于试管底部,用酒精喷灯加热氧化铜一段时间,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步骤 4:将酒精喷灯移至木炭粉处,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气球明显胀大;再次将酒精喷灯移至氧化铜处,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紫红色固体。
(1)步骤2中,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燃着的木条应   (填“放置在双具支试管口”或“伸入到双具支试管内”)。
(2)小海设计实验步骤3的目的是   。
(3)实验中能证明一氧化碳和氧化铜能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27.(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为了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小滨将长度均为 6 厘米且横截面积相同、粗细均匀的两种金属丝AB和金属丝BC对接相连,并按图甲连接电路,电源电压为12伏。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导线a一端与电压表正接线柱相连,另一端滑片P与金属丝接触良好并能沿金属丝左右滑动;
②闭合开关,将导线 a的滑片 P从金属丝AB的左端 A点缓慢向右移动,一直移到金属丝 BC的右端 C点,记录并绘制电压表示数随AP 长度1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
(1)步骤②中某次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金属丝AP两端电压为   伏;
(2)实验完成后,小明得出结论:粗细均匀的同种导体,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长度和粗细相同的不同导体电阻不同。请利用电学相关知识并结合图乙说明小明得出结论的理由:   ;
(3)小明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另一次实验,将滑片P固定在B处,将导线b的上端从C点缓慢向A点方向移动距离l’为10厘米,请画出在移动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随l’的变化关系图像   。
28.(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为了探究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生成氧气的速度与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有怎样的关系 小海用图甲装置开展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在500 毫升集气瓶中装满水;
②取20克氯酸钾平均分成10份,分别装入10支试管中,分别记为①一⑩组,往10 支试管中分别装入
0.1 克、0.2 克、0.3 克、0.4 克、0.5 克、0.65 克、 1 克、 1.3 克、2 克、 3 克二氧化锰,并混合均匀;
③将10支试管分别加热,记录生成 300毫升氧气所需时间,计算生成氧气的速度如图乙。
(1)和向下排空气法相比,本实验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优点是   。
(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3)4克氯酸钾和1.3克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加热,据图推测,收集300毫升氧气所需要的时间约为   秒。
29.(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工业上常采用“天然苛化法”制取氢氧化钠,部分流程如下:
(1)生产工艺中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物质是   。
(2)由天然碱得到碳酸钠溶液时,将天然碱粉碎的目的   。
(3)制备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530千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与足量的石灰乳混合,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30.(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图甲是小滨设计的孵蛋器模拟电路图。其控制电路中 R0 为热敏电阻,工作电路电源电压 均为电热丝,其中 当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大于 60mA时,衔铁被吸合,小于 30mA时衔铁被释放,从而实现加热、保温两挡自动切换,使鸡蛋孵化时获得稳定适宜的温度环境。
(1)根据孵蛋器的功能,结合图甲电路分析,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0 的阻值大小变化是   。
(2)用孵蛋器孵化圈养的母鸡下的鸡蛋,按正常程序操作,发现这些鸡蛋孵化不出小鸡,这是因为   。
(3)为了起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小滨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水床”结构,即在导热层中装入一定量的水。请简 要 说 明设计的理由:   。
31.(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我国设计生产的无人机世界领先,具有高效、轻巧、功率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等领域.如图为某型号农用无人机,主要用于播种、施肥、打药等,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
整机型号 N420
最大起飞质量 56kg
药箱额定容量 30L
作业速度 1-12m/s
完成下列问题:
(1)这款无人机以2m/s的作业速度水平飞行3.6km,需要   小时
(2)若这款无人机以最大起飞质量,以1m/s速度竖直向上匀速飞行60秒,不计空气阻力,则按此要求无人机的功率至少多少瓦
(3)若该无人机工作时平均输出电压为35伏,输出电流为20安,则无人机在(2)工作状态时的效率是    。
32.(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在我国西北部荒漠,生长着某种植物,其果实成熟后会分裂成数个尾部为螺旋状的分果(如图1),分果表面分布着具有吸水性的毛。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该植物的分果形成了“自钻孔行为”以适应荒漠环境。
①分果随环境湿度的变化,其螺旋状的尾部会旋转扭紧或松开,将种子推入地下。分果钻土时,因前端尖细,受力面积小,从而分果前端对土壤的   较大,有利于进入土壤。
(2)受该分果“自钻孔行为”的启发,研究团队以树皮为原料,设计并制造出三尾种子载体(如图2),可用于有些种子的无人机空中播种、施肥等。
①播种前,需先测定种子的萌发率。测定萌发率时,具有活性的种子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出现白色浑浊现象。产生该浑浊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
②播种后,种子载体留在土壤中,不再回收。从保护土壤的角度分析,相对于用金属或塑料等材料,以树皮为原料制造种子载体的优点有   (写出一点)。
33.(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钓鱼是目前最受欢迎的户外休闲活动之一。如图甲所示是人坐在钓箱上垂钓时的情景。该钓箱(如图乙所示)长50cm、宽30cm、高40cm,容量大、功能齐全,带有四只可升降脚,每只脚的高度都可以独立调节,使箱体上表面呈水平状态,方便人坐,空箱时,整箱质量仅6 kg,轻便易携,还可以安装遮阳伞等配件。
(1)钓鱼时,水面漂浮着浮漂,说明浮漂的密度   水的密度。
(2)在有风的天气,安装遮阳伞后,钓箱容易发生翻倒。整个装置的简图如图丙所示(无人坐),除遮阳伞外,钓箱(包括箱内的物品)重心可近似看作在钓箱的几何中心。遮阳伞(包括伞杆)的质量为4kg,重心在 M点下方30cm处。若风从左往右吹,已知遮阳伞承受风压的面积为1.2m2,某时刻风压为40 N/m2,风压作用点可视为M点。当人离开钓箱后,为了使钓箱不翻倒,至少应该在钓箱内放多少千克的重物 (空气对遮阳伞的升力忽略不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新的标准中,将火灾定义为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解答】 如图为某学校开展的逃生演习画面,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序跑向操场。据图可知,此次演习针对的是火灾,发生火灾后, 会产生浓烟。
故选B。
2.【答案】A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质。其中细胞质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解答】 葡萄糖等有机物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细胞质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所以2022年4月,我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在植物体细胞内,实现这一变化的主要结构是叶绿体。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答案】A
【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4.【答案】B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硫化汞中Hg的化合价为+2,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0,则x=-2价。
故选B。
5.【答案】C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人沿水平直道跑步,左脚后蹬时,则左脚相对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则地面对左脚的摩擦力方向应该是向前的,这就是人前进的动力,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知识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的基本类型。
【解答】 我国古代用火法炼硫,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故选B。
7.【答案】A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 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故B错误;
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故C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倾倒稀硫酸时,瓶口紧挨烧杯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烧杯口,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B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 两块清洁器内部均装有磁铁,它们能合在一起的原理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9.【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 爬行动物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解答】 蛇属于爬行动物,蛇在陆地上产卵,生殖方式为卵生;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因此ABD不正确,C正确。
故选C。
10.【答案】A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氯化铁溶液呈黄色,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分析。
【解答】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则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产生,氢氧化钠少量,则氯化铁有剩余,溶液呈黄色;
故选A。
11.【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解答】 读图可知,用手拨动地球仪使其绕地轴转动,是地球绕着地轴进行自转,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故选B。
12.【答案】A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 AD.根据s=2h计算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利用速度公式求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
B.不计绳重及摩擦,根据计算拉力的大小;
C.利用W=Fs求拉力做的总功。
【解答】 AD.由图知,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2h=2×0.1m=0.2m,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故A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合题意;
B.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拉力做的功W总=Fs=0.625N×0.2m=0.125J,故C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3.【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14.【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分析】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解答】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镜面在AC两点的对称轴上,结合数学知识可知,只有C选项平面镜位于AC连线的对称轴上。
故答案为:C。
15.【答案】B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由欧姆定律可知,U=IR,当闭合开关S时,可知U-R图线①U=IR是正比例函数关系;当断开开关S时,可知U-R图线②U=IR+IR0=IR+U0是一次函数关系,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由欧姆定律可知,U=IR,
闭合开关S,R0定值电阻短路,只有电阻箱R接入电路,电压表测量电阻箱R两端电压U=IR,又知电流I大小始终不变,可知U-R图线①U=IR是正比例函数关系,是一条从原点出发的射线(U、R均为正数);
断开开关S,定值电阻R0和电阻箱R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测量电阻箱R和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由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U=UR+UR0=IR+IR0,又知电流I大小始终不变,R0是定值电阻,可知U-R图线②U=IR+IR0=IR+U0是一次函数关系,且与纵轴交点为(0,U0);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6.【答案】(1)子房
(2)无性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1)根据花的结构和发育的知识解答;
(2)嫁接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
【解答】 (1)番茄植株开花后,待雌蕊中卵细胞受精完成,花的其他结构先后枯萎或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发育成果实。
(2)番茄幼苗可用嫁接等方法培育,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则嫁接属于无性生殖。
17.【答案】(1)大于
(2)3
【知识点】血液循环;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1)产热大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等于散热,则体温恒定;产热小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2) 图中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 根据血液循环的知识解答。
【解答】 (1) 感染流感,当人体体温持续升高时, 则人体产热大于散热;
(2)根据血液循环的路径可知,流感可能还伴随着咳嗽的症状,病人可能需要接受呼吸道的雾化治疗,则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由肺静脉达心脏的3左心房。
18.【答案】(1)热传递
(2)小于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比热容
【解析】【分析】 (1)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做功是能的转化。
(2)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大的吸热能力小,即比热容小。
【解答】 (1)本实验中,液体a、b吸收酒精灯火焰的热量而温度升高,则液体a、b是通过热传递增大内能的;
(2)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同一段时间,温度计甲的示数变化始终比乙快,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液体a、b吸收相同的热量,液体a升高的温度多,说明液体a的比热容小。
19.【答案】(1)大于
(2)③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1)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同时储存能量的过程;异化作用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通过代谢分解为较小的分子,并释放出能量和废物,供生命活动使用,同时将不需要的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
(2)图中的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肾小管。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这些物质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被送回血液。
【解答】 (1)与正常饮食相比,长期吃过多的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人体的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易导致肥胖。
(2)根据题意可知,原尿中的葡萄糖可在图中的③肾小管被重吸收。
20.【答案】(1)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
(2)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活动剧烈,容易发生碰撞和张裂运动
(3)C
【知识点】地震
【解析】【分析】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全球由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 (1)世界上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图中甲地地震频发,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其原因是该地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发生地震时,身处底楼,若时间允许,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地;身处高楼,来不及逃离,可躲在墙角或坚固的桌下;身处城市街道,不要在广告牌或电线杆下躲避;身处野外,应及时避开山边、陡崖等危险环境。
故C错误符合题意,而A、B、D不合题意。
故选C。
21.【答案】(1)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化
(2)汽化
(3)温室效应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1)根据太阳在一天中位置的变化分析解答;
(2)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3)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在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角不断改变,而定日镜只有正对太阳才能吸收最多的太阳能,因此一天中“定日镜”需不断改变朝向。
(2)水吸收热量后,从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
(3)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因此该熔盐电站实现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达35万吨,这能减温室效应。
22.【答案】(1)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2)15
(3)调小排水口
23.【答案】(1)Y-X
(2)定比定律
(3)C;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
(2)根据定比定律的意义分析;
(3)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解答】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X克铁和氧气反应生成Y克四氧化三铁,反应后总质量为Y克,反应前铁的质量是X克,那么参与反应的氧气质量为(Y-X)克;
(2)由材料给出的知识分析可得,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得出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8,符合定比定律,即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恒定的;
(3)A.水和二氧化碳不满足形成各化合物的元素种类相同,水由氢和氧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和氧组成,不满足倍比定律前提条件,故A错误;
B.氧化钙和氧化镁同样不满足倍比定律的前提条件,不是由相同元素形成的不同化合物,故B错误;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组成的两种化合物,一氧化碳的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4,二氧化碳的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8,则与等量碳化合氧的质量比为1:2,故C正确;
D.氧化铁和氧化亚铁是由氧和铁组成的两种化合物,氧化铁的氧、铁元素质量比为3:7,氧化亚铁的氧、铁元素质量比为2:7,则与等量氧化合的铁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故D正确。
故选D。
24.【答案】(1)使β-淀粉酶失去活性
(2)麦芽糖的含量
(3)α-淀粉酶越多,种子的呼吸作用越旺盛,种子萌发率越高/α-淀粉酶越多使更多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为种子萌发提供更多能量,种子萌发率越高
【知识点】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 (1)实验证明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的含量显著增高,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其中β-淀粉不耐热,在70℃以上保持15min即失活。而α-淀粉酶耐热。
(2) a淀粉酶和β淀粉酶,它们都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麦芽糖的含量越多,说明a淀粉的含量越高;
(3)根据种子的呼吸作用需要消耗麦芽糖释放的能量分析。
【解答】(1)实验步骤2中将试管置于 70℃恒温水浴15分钟的目的是使β-淀粉酶失去活性;
(2)实验通过测定麦芽糖的含量来判定 α 淀粉酶含量的多少。
(3)种子在萌发时,α淀粉酶的含量会提高,请结合所学知识, α淀粉酶越多种子萌发率越高的原因是:α-淀粉酶越多,种子的呼吸作用越旺盛,种子萌发率越高/α-淀粉酶越多使更多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为种子萌发提供更多能量,种子萌发率越高。
25.【答案】(1)1、 2、 3
(2)乒乓球反弹的高度与水量有关,水量越多反弹高度越大
(3)乒乓球被反弹,受到溅起水花的推力,推力对乒乓球做功,它的机械能大于开始的机械能,所以乒乓球反弹高度总比起始高度更高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 (1)要探究与水杯的起始高度有关,需要控制杯中水量相同,改变水杯的起始高度,根据乒乓球的反弹高度分析解答;
(2)分析3、4、5三次实验的数据,从中找出变化量和其对结果的影响;
(3)从功与能的角度分析回答。
【解答】 (1)要验证猜想一,需要控制杯中水量相同,改变水杯的起始高度,实验1、2、3符合题意,由1、2、3实验数据知,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水杯的起始高度越高,乒乓球反弹的高度越高;
(2)比较组别3、4、5,乒乓球的起始高度相同,杯中水量越多,反弹高度越高,故可以得出乒乓球反弹的高度与杯中水量有关;
(4)乒乓球被反弹,受到溅起水花的推力,推力对乒乓球做功,它的机械能大于开始的机械能,故乒乓球反弹高度总比乒乓球起始高度要更高。
26.【答案】(1)放置在双具支试管口
(2)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与氧化铜反应
(3)黑色粉末变成紫红色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 (1)根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的步骤进行分析;
(3)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现象进行分析。
【解答】 (1)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时,燃着的木条应该放在双具支试管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
(2)步骤3中,双具支试管内装满二氧化碳,用酒精喷灯加热氧化铜一段时间,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与氧化铜反应,再由步骤4中的现象,证明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
(3)步骤4中,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紫红色固体,说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证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27.【答案】(1)9
(2)由图乙可知,滑片在0-6厘米移动过程中,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线段,说明导体两端电压与导体长度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导体两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所以导体电阻与长度成正比;0-6厘米和6-12厘米两线段的倾斜程度不同,索命两种导体的电阻不同,所以长度和粗细相同的不同导体电阻不同
(3)
【知识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确定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示数;
(2)根据导线长度均为6厘米,分析6cm前后图线的变化趋势以及两段图线的区别,再结合欧姆定律可得出结论;
(3)由图可知两导线串联,电压表测的是AB金属丝的电压,当导线b的上端由C点缓慢向A点方向移动6cm之前,电阻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可分析电压表的变化,超过6cm后,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作图时注意分析起点、拐点和趋势。
【解答】 (1)由图可知,电压表量程为15V,分度值为0.5V,则示数为9伏;
(2)由图乙可知,滑片在0-6厘米移动过程中,电压与导体长度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电流不变,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所以导体电阻与长度成正比:0~6厘米和6~12厘米两线段的斜率不同,说明两种导体的电阻不同,所以相同长度和粗细的不同导体电阻不同。
(3)将P点固定在B处,导线b的上端接在C点,此时电压表示数为4V,随着导线b向A端移动,电阻变小,电流增大,电压表测的是AB金属丝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压表读数上升,且随着b向A端移动,AB段的电阻占比越大,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可知电压表上升的越来越快,当b到B点即移动6cm时,电压表所测为电源电压,b再向A移动,AP所测也为电源电压,由此电压表示数U随I'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
28.【答案】(1)便于直接观察到生成氧气的体积
(2)在氯酸钾质量为2克时,生成氧气的速度随着二氧化锰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当质量为0.65克时,速度达到最大。
(3)60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 (1)根据本实验装置中排水法收集气体的特点来分析;
(2)根据实验数据来分析;
(3)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解答】 (1)和实验室排水法收集氧气相比,本实验装置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优点是便于直接观察到生成氧气的体积;
(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氯酸钾质量为2g时,生成氧气的速度随着二氧化锰的质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故答案为:在氯酸钾质量为2g时,生成氧气的速度随着二氧化锰的质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3)4克氯酸钾和1.3克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加热时,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比为4g:1.3g=2:0.65,
此时生成氧气的速度为2.5mL/s,
则收集300mL氧气所需要的时间为300mL÷(2.5mL/s×2)=60秒。
29.【答案】(1)CaCO3(或碳酸钙)
(2)加快溶解速率
(3)解:设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106 80
530kg×20% x
X=80kg
答: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80k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流程中物质的变化和应用分析解答;
(2)根据将天然碱粉碎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解答。
(3)依据方程式Na2CO3+Ca(OH)2═2NaOH+CaCO3↓,利用氢氧化钙的质量计算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即可。
【解答】 (1)由物质的变化和应用可知,生产工艺中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物质是碳酸钙。
(2)由天然碱得到碳酸钠溶液时,将天然碱粉碎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
30.【答案】(1)增大
(2)鸡蛋没有经过受精
(3)水床可以让鸡蛋受热均匀,水的比热容大,降温慢,有助于保温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 (1)根据孵蛋器的功能可知,当温度过高时,工作电路应进入保温状态,温度过低时,进入加热状态。由图甲工作电路可知,当衔铁被释放时,工作电路中电热丝R1和R2串联,当衔铁被吸合时,工作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由可知,当衔铁被释放时,工作电路的总电阻最大,功率最小,处于保温状态,此时控制电路中电磁铁的磁性减弱,通过它的电流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中的电阻增大,从而可知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0的阻值大小变化;
(2)只有受精卵才能孵出小鸡;
(3)可从受热均匀,放热降温快慢等角度分析解答。
【解答】 (1)根据孵蛋器的功能可知,当温度过高时,工作电路应进入保温状态,温度过低时,进入加热状态。由图甲工作电路可知,当衔铁被释放时,工作电路中电热丝R1和R2串联,当衔铁被吸合时,工作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由可知,当衔铁被释放时,工作电路的总电阻最大,功率最小,处于保温状态,此时控制电路中电磁铁的磁性减弱,通过它的电流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中的电阻增大,即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0的阻值增大;
(2)用孵蛋器孵化圈养的母鸡下的鸡蛋,按正常程序操作,发现这些鸡蛋孵化不出小鸡,这是因为鸡蛋没有经过受精;
(3)为了起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小滨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水床”结构,即在导热层中装入一定量的水。请简 要 说 明设计的理由:水床可以让鸡蛋受热均匀;水的比热容大,放热降温慢,有助于保温。
31.【答案】(1)0.5
(2)由题知,无人机竖直向上匀速飞行, 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则F'=G=560N由 P=FV得无人机的最小功率
(3)80%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无人机飞行需要的时间;
(2)根据P=Fv计算无人机飞行的功率;
(3)根据P输出=U输出I输出计算输出功率,再根据计算无人机的功率。
【解答】(1)无人机飞行需要的时间:;
(3)无人机的输出功率P总=U总I总=35V×20A=700W;
则无人机的效率:。
32.【答案】(1)压强
(2);可防止金属、塑料对土壤的污染(或可增加土壤肥效)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33.【答案】(1)小于
(2)风对伞吹力的大小
风的吹力的力臂l1=130cm+40cm+5cm=175cm=1.75m
钓箱压力的力臂l2= 50cm×1/2=25cm=0.25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需要对钓箱再施加压力
需要在钓箱内放置重物的质量m=G/g= 276 N / 10N/ kg =27.6kg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判断;
(2)首先计算风力的大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重力公式G=mg分析计算即可。
【解答】(1)钓鱼时,水面漂浮着浮漂,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可知,浮漂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