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历史学科第十次联考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反映了中国古代 ( )
A.中央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B.分封制的废除
C.宗法制的消亡 D.王位世袭制的形成
2.西周时期,周公长子伯禽代表周公本人受封于鲁.下列有关鲁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鲁国是西周王族子弟的封国 B.鲁国国君是鲁国的大宗
C.鲁国地处于今天的陕西一带 D.著名思想家孔子出生在鲁国
3.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
A.监察地方政治 B.管理地方行政 C.征收赋税 D.掌管地方军事
4..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有一个辅助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它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该机构是 ( )
A.唐朝中书省 B.元朝的都察院 C.明朝内阁 D.清朝军机处
5.下图中所示的农具出现在唐代的有 ( )
HYPERLINK "http://www./"
A.① B.② C.③ D.④
6.余秋雨在评价中国古代一项水利工程时说:"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这项水利工程是 ( )
A.都江堰 B.井渠 C.郑国渠 D.白渠
7.“冶铸者为排义吹炭,今激水以鼓之也。”唐朝李贤在诗中描述的冶铁工具发
明于 (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8.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关于草市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草市最早出现于西汉 B.南北朝时出现管理草市的”草市尉”
C.唐朝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D.宋朝时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9.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八路军115师是在参加哪次会战中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0. .右图是某段时期内南洋烟草公司的经营状况。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不包括
A.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 的经济侵略
B.民国成立,推行鼓励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一些条件
D.抵制日货运动高涨,国货受到民众的推崇
11.晚清时期,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下,有位状元实业家投资近代民族工业.以下民族企业中由他创办的是 ( )
A.保兴面粉厂 B.继昌隆缫丝厂 C.大生纱厂 D.发昌机器厂
12. 右图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形势图。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 )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13.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
①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②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④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1923年,陈独秀说:“( )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这一运动是: ( )
A 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15. 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打倒列强,除军阔” 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①②
16.右图所示文献是在下列哪一会议上制定通过的?(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17. 下列各项中,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几次会议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
A.“八大”:确定人民公社化运动方针
B.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战略
C.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D.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
18. 实行包产到户后,安徽凤阳的发展三年跨了三大步,这一变化从根本上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A.使农村改革走向专业化 B.证明个体经济是农村发展方向
C.符合农业现代化要求 D.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
19. “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这一地区国家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 (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旧金山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0. 下列选项中,最能准确体现右图
所示历史场景主题的是
A.海上丝绸之路
B.新航路的开辟
C.奴隶三角贸易
D.英国海外贸易
21. 周恩来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下列有关“这些原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国际局势趋向缓和时期
B.中印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谈判时首次提出
C.在日内瓦会议上,将“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
D.这些原则逐渐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2. 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是因为 ( )
A.它大大提髙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 B.它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
C.它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D.它推动了工业文明的转型
23. 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做出应战决定的权力机构是 ( )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十将军委员会 D.陪审法庭
24.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 ( )
A.《权利法案》 B.《共产党宣言》
C.《四月提纲》 D.《共同纲领》
25. 有学者认为1942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之年。下列史实中,不能用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B.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
C.太平洋战场出现转折 D.阿拉曼战役的胜利
26. 1917年4月,列宁在一次布尔什维克党的会议上发言指出:目前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这个著名的发言
①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②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③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提供了理论根据
④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俄国革命问题的典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 二战后期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被一些
学者称作是一次“炒冷饭”的会议。它
最有可能是右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8. 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秦朝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隋唐科举制
A.军功——考试成绩——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品行——军功
C.考试成绩——军功——门第声望 D.军功——品行——考试成绩
29. 毛泽东的“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下列哪一会议中提出的?
A.中共一大 B.国民党一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30. 19世纪60年代,在“自强”的口号下,清王朝开始进行洋务运动。以下关于洋务运动的说法有误的是
A.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发生
B.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诞生
C. 是“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D. 优先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二、非选择题(第31题8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第34题8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法里德 扎卡里亚《后美国时代》
(1)指出材料一中的“三次大革命”的一次历史事件,并简述其意义。(3分)
(2)据材料二列举导致西欧崛起的主要政治因素。简述“群雄竞起”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5分)
32.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毛泽东
材料二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毛泽东《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1)请列举“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比较努力”的史实。(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8分)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冷战所造成的两极对峙国际格局和经济上的两个平行市场,促使相互对抗的东西方两大集团都高度地加强各自内部的协调,而这种两大集团内部的高度协调却在分割世界的同时又对世界市场的一体化产生直接的影响。
——叶江《大变局—全球化、冷战与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一战使欧洲政治版图发生了哪些变动 (3分)一战后,为维护世界和平,世界各国做了哪些努力 (3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用辩证的观点概括指出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6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
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
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以前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根据这一政策,当时的商人社会地位如何?(4分)
高二历史(选考)考试参考答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C B A D A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B B B C A D B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A B B D B D C B
二、非选择题(第31题8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第34题8分,共40分)
31.(8分)
(1)(3分)
说明:任选一次革命事件,回答意义即给分。
第一次: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1分)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战乱局面,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2分)
第二次:1911年,辛亥革命。
意义: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第三次:1949年,新中国成立。
意义: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
(2)(5分)
西欧崛起的政治因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2分)
“群雄竞起”的影响:(3分)
①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②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③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32. (12分)
(1) (4分)
组织了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2)(8分)
胜利原因:实行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上广大爱国将士英勇作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互配合。(4分)
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4分)
33. (12分)
(1)(6分)
其变动主要有:摧毁了四大帝国;产生了一些新生独立国家,社会质疑苏俄诞生。
其努力有: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国联;签订《非战公约》等。
(2).(6分)
① 在“冷战”的大环境下,苏美双方彼此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 不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并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整体发展。
③ 亚、非、拉发展中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34.(8分)
(1).(4分)
出现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对外贸易直接进行;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草市”有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2).(4分)
重农抑商。商人社会上遭受歧视,政治和法律上遭受歧视。
第11题图
1954
第20题图
第32题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