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4课柳永词两首《望海潮》同步练习题
1、选择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凄切(qiè) 罗绮(qí) 处(chù)之泰然 适逢其会(huì)
B.相(xiāng)看 凝噎(yē) 间不容发(fā) 参(cēn)差不齐
C.应(yīng)届 暮霭(ǎi) 良辰(chén)美景 重湖叠巘(yǎn)
D.与(yǔ)会 千骑(jì) 字字珠玑(jī) 荷(hè)枪实弹
答案:C
解析:分析:该题出错的几个字音都属于音调的习惯性误读。A ,处(chù)之泰然中的“处”应读chǔ B,间不容发(fā)的“发”应读(fà )D,与(yǔ)会应读 与(yù)会 。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字形相近,字
音相近、或者两者兼有的字,要明确区分、准确记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催促 军帐 噤若寒蝉 胜券在握
B.暮霭 竞然 不勘入目 不屈不挠
C.天堑 箫鼓 寥若辰星 九宵云外
D.嘉宾 夜暮 嘻笑怒骂 童叟无欺
答案:A
解析: 分析:B, 不勘入目的“勘”应改为“堪”C,九宵云外中的“宵”应为“霄”
D,夜暮 中的“暮”应改为“幕”故选A
点评:此题考察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同音或者形似的字形的准确区分情况。要求学生在平时要仔细区分它们的字形上的细微区别,并能够牢固掌握,灵活运用。。
下列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帐饮无绪(没有心绪,没有好心情) 市列珠玑(泛指珍珠)
B.兰舟(船的美称)催发 重湖叠巘(山峰)
C.竟无语凝噎(因为激动或悲伤而说不出话) 羌管弄(吹奏)晴
D.此去经年(年复一年) 图(图画)将好景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将好景” 中的“图”在这里做动词,意思是描绘。
点评:此题考查文言语句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4、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词有词牌,即曲调。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陈亮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陈亮属于豪放派,柳永属于婉约派。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理解。
5、有关《望海潮》一词,下列语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一开头即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的全貌。它点出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B、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例如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写居民住宅的雅致等。
C、“市列”三局,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但词人缀以“竞豪奢”一个短语,表现自己对普通市民穷奢极侈的生活的反感。
D、下阕前半段专咏西湖,词从湖山胜概、四时风物、昼夜笙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描绘了它的美好风貌。后半段总结前文,赞美郡守。
答案:C
解析:分析:“竞豪奢”一个短语,名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争夸耀,反应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不是表现自己对普通市民穷奢极侈的生活的反感。
点评:此题考查对本词中重点语句含义的理解和把握。
6、古代诗歌中,因声律的要求,常常颠倒词序,下列诗句中颠倒了词序的一项是( )
A.留恋处,兰舟催发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C.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答案:B
解析: 分析:今宵酒醒何处?是倒装句,应该为今宵何处酒醒,定语后置。“何处”在句中作定语,通常应该放置于中心词“酒醒”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词序颠到现象的理解和把握。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7、(1)《望海朝》具体突出杭州富庶繁华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2)《望海朝》描绘西湖美景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3)《雨霖铃》中写别后孤独寂寞的词句是中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4)《雨霖铃》中与寒蝉凄切遥相呼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答案:(1)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2)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解析:分析:(1)《望海朝》 中“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一句抓住“珠玑”“罗绮”是妇女服用之物,暗示杭城声色之胜。“竞豪奢”不仅写出商品的琳琅满目,也写出了杭州这个都市的繁华。(2)“桂子”,“荷花”概括出杭州最美的特征。(3)“良辰好景虚设”“更与何人说”写出了此词人孤独寂寞的心境。(4)“寒蝉凄切”与“冷落清秋节”相呼应。
点评: 考查学生对《望海朝》和《雨霖铃》两首词中重点语句的理解和默写。根据题干的提示,以及对词义的理解作答。
8、仿照下面例句,补写下面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例句:如果说豪放派是一位东北大汉的话,那么婉约派就是一名江南女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如果说豪放派是黄河长江的话,那么婉约派就是小桥流水。
如果说豪放派是高山大海的话,那么婉约派就是山间小溪。
如果说豪放派是《黄河大合唱》的话,那么婉约派就是《夜半小夜曲》。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的要求,写出的句子要构成排比句,因此要写出三句或三句以上,所给的例句包含比喻修辞,所以写出的句子符合题意即可,答案不唯一。
点评:此题考查对例句的仿写。做此题要认真观察题干要求及句子的修辞。
试读《题李世南画扇》回答问题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解析: 分析: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赏析。首先明确诗中所选的六种景物。即: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然后抓住景物特点,分析画面所呈现的气氛。
10、读《题李世南画扇》回答问题
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水潺潺”声音的描写,“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的好处是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解析: 分析:“水潺潺”声、“秋风瑟瑟”声、“钟”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这些都是使画面以外的意趣,作者通过想象使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赏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