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5课苏轼词两首《念奴娇》同步练习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樯橹(qiáng) 酹(lèi) 吟啸(xiào) 羽扇纶巾(guān)
B.笺注(qiān) 赤鼻矶(jī) 蓑衣(suō) 料峭(qiāo)
C.针砭(biǎn) 粗糙(cāo) 差别(chā) 创伤(chuāng)
D.战栗(zhàn) 炽烈(chì) 对称(chèng) 万箭攒心(cuán)
答案:A
解析:分析:该题出错的几个字音都属于音调的习惯性误读。B项,笺应读jiān;峭应读
qiào, C项,砭应读biān。D项称应读chèn。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字音字要明确区分、准确记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萧瑟 桅杆 淘气 永葆生机
B.已而 凭吊 纶巾 繁冗拖沓
C.赤壁 风姿 樯橹 绘声绘色
D.故垒 酒樽 罗网 安份守己
答案: D
解析:分析:“安份守己”中的“份”应改为“分”。
点评:此题考察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同音或者形似的字形的准确区分情况。要求学生在平时要仔细区分它们的字形上的细微区别,并能够牢固掌握,灵活运用。
3、从下列说法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这里至当年的赤壁战场。
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儒将的装束。
答案:C
解析:分析:C,“樯橹灰飞烟灭”中的“樯橹”是借代的修辞手法。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句意思的理解能力。特别是比喻和借代两种修辞手法的辨别。
4.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词有词牌,词牌是指词的题目。一般来说,一首词为一阙,“阙”在文字上,指词的分段。
B.词牌是指词的曲调名称。词的题目指填词用的题目,词的分段为上片、下片,或称上阙、下阙,因为一曲便是一阙。
C.词牌指填词用的曲牌名,“念奴娇”、“永遇乐”之类便是;它们又是词的题目,而“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之类只不过是副标题。一曲为一阙,阙在文字上指词的曲调。
D.词,是歌词,是一种按照乐谱的曲调和节拍来填写,歌唱的文学作品,它和音乐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词的种种特点,大都是由它的性质所规定的。
答案:A
解析:分析:词有词牌,词牌是指填词用的曲牌名,而不是词的题目。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为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为三叠或四叠。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词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5、.从词的流派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D、.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答案:A
解析:分析:A句出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属于豪放派,B句作者是晏殊,C句作者是柳永,D句作者是李清照,后三项都属于婉约派。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宋词两大流派的以及代表作的把握。
6.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其它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故垒西边 B.已而遂晴,故作此
C.故国神游 D.故人西辞黄鹤楼
答案:B
解析:分析:B当“所以”讲,其它都当“旧”讲。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中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7、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欠妥的一项是 (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头几句,写得气势磅礴。作者从眼前滚滚东去的长江写起,联想到历史就如一条流淌千古的长河,有多少风流人物,都被历史长河的波涛所淘尽。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历来为人所称道。“穿”“拍”“卷”三个动词,非常富有表现力,形象地传达了赤壁两岸悬崖绝壁、直插云霄的形态,惊涛拍岸所发出巨大的涛声,以及像千堆雪一样汹涌的波涛的情状。寥寥13字,绘声、绘形、绘色,写出了赤壁壮丽的景色。
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中,“江山如画”是对前面写景的总结,“一时多少豪杰”既是对前面“千古风流人物”的照应,也为下阕写周瑜张本。
D.词的下阕通过对周瑜的回想,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感情。但在词的最后,诗人得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不如及时行乐,因而觉得前面的感想是多余的,是自寻烦恼。
答案:D
解析:分析:诗人最后的感慨,实质上是一种无可奈何,因而D项理解欠妥。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有关知识的理解能力。
8、苏轼,字( ),号(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是“( ) ”八大家之一。与其弟( )其父( )和称( )。苏轼才情奔放,与( )并称 “欧苏”;它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 ( )并称“苏黄”;他的词开北宋之先河,和 ( )并称“苏辛”。
答案:子瞻 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苏洵,“三苏”欧阳修,黄庭坚,辛弃疾。
解析:分析: 要求学生记牢苏轼的字、号,所处的朝代、以及在文学、书画方面的成就。
点评: 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掌握情况。
9、《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这首词上阕主要写_________,下阕主要写_______篇末借________怀古抒发感情,把___________________融为一体,气势雄伟,一泻千里。
答案:赤壁景色,人物事迹,写景、咏史、议论、抒情,
解析:分析: 要求学生能对本词的内容进行理解和把握。
点评: 考查学生对本词的理解情况。
名句默写
《念奴娇》中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上启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倒装句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词的感情基调由慷慨激昂到________,再到______________.。
答案: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故国神游 惆怅失意,旷达洒脱
解析:分析: 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依据作答。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点评: 考查学生对本词的理解以及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