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__2025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党史线索梳理与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__2025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党史线索梳理与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19 19:1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线索梳理】
党诞生的会议 中共一大: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党的转折性会议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主要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意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总结:都是中国共产党在关键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会议;都解决了当时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都为中国革命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主要内容: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社会、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17年中共十九大 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意义: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蓝图,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确立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中共七大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八大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建立统一战线的会议 1923年,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35年底,瓦窑堡会议召开,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加强军队建设 的会议 1929年,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提出党 的路线 的会议 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1945年,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1949年,二中全会中共七届: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确立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022年,中共二十大: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题练习】
1.1921年7月,王尽美、邓恩铭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回到山东后,他们正式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山东区支部,并深入工厂和农村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运动,促进了山东地方党组织的发展。他们的这些活动最能体现( )
A.五四精神 B.红船精神 C.长征精神 D.抗战精神
2.下列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诞生历史意义的词语是( )
A.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B.力挽狂澜,历史转折
C.全面抗战,中流砥柱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中共一大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共二大制定的党的最低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党 B.对国情的认知逐渐符合实际
C.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己任 D.在中国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4.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在它起步时,就摈弃了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选票里面出政权”的议会道路的理念,坚持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十月革命道路。最能佐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
A.北伐战争 B.八七会议 C.三湾改编 D.古田会议
5.会议决议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无产阶级政党、“党指挥枪”等军队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奠定了中国特色军事制度的坚实基础。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6.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下列事件和内容或意义搭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件名称 内容或意义
A 遵义会议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 八七会议 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并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 南昌起义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D 中共三大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A.A B.B C.C D.D
7.1945年,朱德总司令在党的七大做正式报告之前,特意指出,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自己修建的房子里召开代表大会。在这座自己建的房子里,中国共产党构筑成第一座理论大厦。对此的正确理解是中共七大
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C.实现了全党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D.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8.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史实可以用作论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一结论的是( )
A 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B 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
C 河南安阳有一个村,全村80多户贫农和中农,全部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D 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首批发行300万元股票,很快被认购一空。
A.A B.B C.C D.D
10.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走自己的路、一国两制、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B.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国企改革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中国特色
D.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11.下表是某同学的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较为合理的是( )
提纲
1.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
2.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中共十八大 科学发展观
4.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改革后中国的社会变化 B.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完善
C.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这次大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这次大会是( )
A.中共十七大 B.中共十八大 C.中共十九大 D.中共二十大
13.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历史发展关键时刻与党的抉择”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应运而生】
材料一
图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一大”宣告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发端。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工人中开始建立自己的队伍和影响,而且锻炼了自己从事实际斗争的能力,并因此开创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激荡了无数国人精神与生活的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时代。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
(1)指出图A会议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勇闯新路】
材料二:
图B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外景
遵义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从照抄照搬的错误思想路线向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的转变,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国际由言从计听到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转折。陈云曾向共产国际报告道:从这一阶段起,我们已不再携带笨重的辎重……精神面貌改变了,战士们个个斗志昂扬。
——摘编自冯玲《红军长征中若干对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性影响的事件研究》
(2)依据材料二,归纳遵义会议召开后中国共产党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B会议提出的党的工作重心变化。
【伟大转折】
材料三:
图C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艰难抉择。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入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极大焕发了社会主义生机活力,使中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
——摘编自石仲泉《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及其现实启示》
(3)图C人物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这条道路极大焕发了社会主义生机活力,使中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
【开创新局】
材料四:党的二十大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经济建设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政治建设上,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在文化建设上,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建设上,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摘编自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2022年10月30日)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发展原则。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总能在历史发展关键时刻做出正确抉择的认识。
14.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大会议无不反映着党的不断成长。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开展了一场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立足国情】
材料一:
(1)在图A上,制定了民主革命阶段最低纲领的是哪个足迹?(填序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民主革命最低纲领的主要内容。
【重要决策】
材料二:
(2)根据图B内容,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哪一次会议?会议上有关党的工作重心作出了怎样的决策?
【伟大转折】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社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民日报》报道的会议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简述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擘画未来】
材料四: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4)中共二十大高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提出者是谁?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红船精神。根据“1921年7月,王尽美、邓恩铭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所学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因此材料最能体现内涵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的红船精神。故选B。
2.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有新的政党领导,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A项正确;“力挽狂澜,历史转折”与遵义会议相关,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共历史上一次重大转折,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全面抗战,中流砥柱”是形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指土地革命时期建立了一系列农村革命根据地,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B
解析:据材料“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可知,中共一大提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但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洋军阀并非资产阶级政权,中共二大提出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体现了中共对当时国情的认知更加符合实际,故选B项;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党,但材料强调了中共的目标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目标的变化,“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己任”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信息,排除C项;中共成立后在中国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但材料体现的是中共的纲领,并非行动,排除D项。
4.答案:B
解析:八七会议上,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出席并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B项正确。故选B。
5.答案:C
解析:古田会议,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的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会议决议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无产阶级政党、“党指挥枪”等军队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奠定了中国特色军事制度的坚实基础。故选:C。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及其内容、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正确;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并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C、D三项搭配均错误。故选A。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共七大的内容。A项,根据材料信息“在这座自己建的房子里,中国共产党构筑成第一座理论大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所以,对朱德总司令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故A项正确。B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故B项错误。C、D项,实现了全党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以及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是中共七大的重大意义,但与材料不符。故C、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8.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A项正确;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排除B项;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排除C项;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排除D项。故选A项。
9.答案:D
解析:A.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自己的土地,排除A。B.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排除B。C.三大改造时期,农村采取农业生产合作社方式,排除C。D.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在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一些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符合题意。故选:D。
10.答案:D
解析: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党的十三大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十四大确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D项正确;AB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项。
11.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D项正确;改革后中国的社会变化,与题干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符,排除A项;民主法治,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题干内容体现的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排除B项;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与题干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和所学可知,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D项正确;中共十七大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A项正确;中共十八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排除B项;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1)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理论走向实践;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变化:从照抄照搬的错误思想路线转向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摆脱共产国际的直接影响和控制,开始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党内精神面貌发生改变,积极性提高。变化: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3)决策: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说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发展原则:多方面建设并进,追求各领域、地区间协调发展;平衡经济价值和生态文化价值;切实保障民生,改善人民群众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等。认识:中国共产党具有高超的政治智慧,始终贯彻群众路线;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实际出发,具有持久的理论创新能力;具有深刻的自省能力,不断自我革新,实现自我成长。
14.答案:(1)足迹:④。主要内容: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决策:由乡村转向城市。
(3)决策:改革开放。历史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4)提出者:邓小平。主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同课章节目录